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河南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语言文字运用1.字音字形-多音字:如“差”(chā、chà、chāi、cī)、“行”(xíng、háng)等,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判断读音。-形声字:注意声旁不能完全代表读音的情况,例如“悭吝”(qiān)不能误读为“jiān”。-形似字:像“戊戌戍戎”,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容易混淆写错。2.词语(包括成语)运用-近义词辨析:如“必需”和“必须”,“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的东西,“必须”侧重于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成语使用:理解成语的本义、比喻义等,避免望文生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3.病句辨析与修改-语序不当:包括定语语序不当(如多项定语的正确顺序)、状语语序不当等。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语序混乱。-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动宾搭配不当(如“提高水平”而不是“提高态度”)等。-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语残缺(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宾语残缺、成分赘余(如“非常悬殊”中“悬殊”本身就有“非常”的意思)等。-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如“原因是……造成的”)等。-表意不明:指代不明(如“小张和小李在路上遇见了,他把星期天照常上课的事告诉了他”)、有歧义(如“几个学校的领导”)等。4.标点符号运用-句号、问号、叹号表示句末停顿,要根据句子的语气正确使用。-逗号、顿号、分号表示句内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红的、黄的、蓝的气球”),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去北京。’”“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好一派美丽的春光”)。-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着重指出、讽刺否定等(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括号表示注释说明(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二、古代诗文阅读1.文言文实词、虚词-实词-一词多义:如“兵”有兵器(“斩木为兵”)、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战争(“兵者,国之大事也”)等义项。-古今异义: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代仅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在古代指与世隔绝的地方,现在指没有出路的境地。-通假字:如“輮以为轮”中的“輮”通“煣”。-虚词-常见虚词如“之”(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等)、“而”(表并列、递进、转折、承接等关系)、“其”(代词、语气词、连词等用法)、“以”(介词“用、凭借、把”等、连词“因为、用来”等用法)等。2.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者,……也”(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也”(如“夫战,勇气也”)、“为”“乃”“则”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等。-被动句:“于”字表被动(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见”字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为……所……”表被动(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等。-倒装句:-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等。-定语后置:“中心语+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语+之+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等。-状语后置:“于”字结构作状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以”字结构作状语后置(如“具告以事”)等。3.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身形象(如杜甫诗中的忧国忧民形象)和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如《陌上桑》中的罗敷)。-景物形象:分析意象(如“月”常代表思念之情,“松”象征高洁品质),概括意境(如雄浑壮阔、清幽静谧等)。-事物形象:如咏物诗中的“蝉”“梅”等,托物言志,分析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诗歌语言-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赏析其表达效果,从色彩、动态等角度考虑。-语言风格:有豪放(如苏轼词)、婉约(如李清照词)、质朴(如陶渊明诗)、华丽(如曹植诗)等不同风格。-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拟人(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排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托物言志,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描写手法: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虚实结合(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白描(如“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送别诗:表达离别的不舍、对友人的祝福等情感(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思乡诗:抒发思乡之情(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边塞诗:或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战争的残酷,或表达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爱情诗: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思念等情感(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哲理诗:蕴含哲理(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三、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重要概念:如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中,要准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包括其包含的哲学思想、艺术形式等。-重要句子:包括结构复杂的长句(如含有多层定语、状语的句子)、表达文章中心观点或有特殊含义的句子(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从文本中准确找到相关信息,并进行归纳整合。例如,题目要求概括某一学说的发展历程,就要从文中找出不同阶段的相关表述并整理。-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结构:把握文章的开头(提出问题或观点)、中间(论述过程,如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等结构)、结尾(总结观点或提出展望)。-归纳内容要点:如将论述某一现象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中心思想: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观点,如论述文化传承重要性的文章,其中心思想就是强调文化传承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如在论述“读书的意义”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可能是“读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分论点可能是“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读书能够提升人的修养”等。-论据:区分事实论据(如具体的事例、统计数据等)和理论论据(如名人名言、科学定理等)。-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举例论证(如列举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事例来论证探索精神的重要性)、道理论证(引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论证要虚心学习)、对比论证(如将传统文化传承较好的地区和传承较差的地区进行对比来论证传承方式的重要性)、比喻论证(如将书籍比作阶梯来论证读书可以让人进步)等。2.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或散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入手。例如,通过描写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可以看出他的迂腐、穷困潦倒。-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如《祝福》中祥林嫂与周围人的关系体现出她的孤独无助。-情节结构分析-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项链》的开端是玛蒂尔德参加舞会前的准备,发展是借项链、丢项链后的寻找,高潮是得知项链是假的,结局是十年辛苦还债。-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等。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情节,既推动了故事发展,又烘托了林冲的心境,有助于揭示官逼民反的主题。-环境描写作用-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旅途之中);渲染气氛(如《药》中描写的阴冷的天气渲染了压抑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来烘托诗人的悲愁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如《智取生辰纲》中天气炎热推动了众军汉买酒解渴从而中计的情节)。-社会环境描写:揭示社会背景(如《祝福》中对鲁镇年终祝福习俗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浓厚氛围)、展现人物关系(如描写贾府的奢华来体现贵族阶层内部的人际关系)。-主题思想挖掘-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综合分析。如《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黑暗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散文阅读-散文类型分析-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为主,如鲁迅的《藤野先生》,通过回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敬重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抒情散文:侧重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苦闷与彷徨,同时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哲理散文:蕴含深刻的哲理,如周国平的散文常常探讨生命、爱情、幸福等哲理问题。-散文结构分析-把握散文的线索,如以感情为线索(如《背影》以父子之间的感情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为线索)等。-分析散文的行文思路,如开头如何引出话题,中间如何展开论述或叙述,结尾如何收束全文等。-散文语言赏析-从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句式的长短变化、整散结合等方面分析。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的“泻”字,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四、写作1.审题立意-命题作文:准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梦想”这个题目,要思考梦想的内涵、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如何实现梦想等,从而确定立意方向。-材料作文:-对材料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如材料讲述了一个关于创新与传承的故事,就要分析创新与传承的关系,确定自己的观点,是强调创新在传承基础上的重要性,还是认为传承需要创新手段等。-多角度分析材料,挖掘不同的立意点。例如对于一则关于共享经济的材料,可以从共享经济对社会资源利用的影响、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存在的问题等不同角度立意。-话题作文:明确话题范围,如以“挫折”为话题,可写自己遭遇挫折的经历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也可写他人面对挫折的故事,立意可以是挫折是成长的阶梯、正确对待挫折等。2.文体选择与写作技巧-议论文-论点明确:文章开头要鲜明地提出论点,如“诚信是为人之本”。-论据充分:选择具有代表性、说服力的论据,如列举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来论证诚信的重要性。-论证合理: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如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证诚信不仅对个人重要,对社会、国家也有着深远意义。-记叙文-情节生动:设置曲折的情节,如写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先写遇到困难几乎放弃,然后在他人鼓励下重新振作并取得成功。-人物描写: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母亲在自己生病时的焦急神态、忙碌的动作等,表现母亲的关爱。-环境烘托:利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