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经典案例解析题库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经典案例解析题库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经典案例解析题库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经典案例解析题库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经典案例解析题库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经典案例解析题库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子路,孔子弟子,性刚直,喜勇力。尝从孔子游,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二子者耦而耕,见子路,子路拱而进,曰:“夫子使子路问津焉。”对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知津矣。”问于由,由曰:“孔丘,知津。”问于孔子,孔子曰:“知津,知津。”孔子曰:“由!知津乎?”由曰:“知之矣。方且游于滋。”孔子曰:“滋,津乎?”由曰:“然。方且游于滋。”孔子曰:“游于滋,何如?”由曰:“游于滋,不如游于滋。”孔子曰:“游于滋,游于滋,然则子欲何之?”由曰:“吾欲游于滋。”孔子曰:“滋,津也。子欲游于滋,何如?”由曰:“吾欲游于滋。”孔子曰:“然,吾闻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由曰:“善哉!夫子之教,吾将终身诵之。”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B.子路拱而进C.子路,孔子弟子D.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2.下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从孔子游游:交往B.子路拱而进拱:拱手C.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使:派D.由曰:“孔丘,知津。”由:姓由3.下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拱而进拱而进:拱手行礼后进入B.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问津:询问渡口C.孔子曰:“由!知津乎?”知津:知道渡口D.由曰:“吾欲游于滋。”游:游玩4.下列对这段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孔子让子路去问津,结果却遇到长沮、桀溺耦耕的故事。B.文章通过子路与长沮、桀溺的对话,表现了孔子与子路、长沮、桀溺的性格特点。C.文章通过子路与长沮、桀溺的对话,反映了儒家与道家的不同思想。D.文章通过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哲学思想。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孔子曰:“由!知津乎?”由曰:“吾欲游于滋。”孔子曰:“滋,津也。子欲游于滋,何如?”由曰:“吾欲游于滋。”6.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分)二、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以下小题。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网络的经典案例,让我们一起分析这些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案例一:某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庭关系紧张。案例二:某成年人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案例三:某公司员工在网络上发布公司内部机密,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案例四:某学生在网上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导致经济损失。案例五:某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1.下列对下列案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案例一: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庭关系紧张。B.案例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导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C.案例三:在网络上发布公司内部机密,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D.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都属于网络问题,案例四、案例五则属于网络犯罪。2.以下关于网络问题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是万能的,只要我们学会正确使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B.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C.网络问题都是因为网络本身导致的,与人类无关。D.网络问题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与网络无关。3.针对上述案例,以下哪项措施最为有效?()A.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监管,限制他们接触网络游戏。B.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C.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秩序。D.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杜绝网络谣言。4.以下关于网络使用的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B.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优势。C.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泄露个人信息。D.忽视网络问题,任其发展。5.请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网络使用的看法。(8分)6.请谈谈如何解决网络问题,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8分)四、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对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壮阔的黄河景观。B.次句“黄河入海流”形象地展现了黄河奔腾向海的气势。C.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向往高远、开阔胸襟的情感。D.第四句“更上一层楼”暗示了诗人渴望攀登人生高峰的愿望。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10分)五、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以下小题。《背影》朱自清我小时候,父亲很忙。每天早出晚归,难得与我相见。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车站送父亲,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3.请概括这篇散文的主题。(6分)4.散文中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来刻画父亲的背影?请举例说明其效果。(10分)5.阅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8分)“他的背影混在来来往往的人中,再也找不见了。”六、文学常识要求:根据下列文学常识,回答以下小题。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请问它的作者是谁?(4分)2.《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什么“奸雄”?(4分)3.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请问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4分)4.下列古代文学作品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B.《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D.《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5.请简述《红楼梦》中的主要情节。(10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1.D.子路,孔子弟子,性刚直,喜勇力。尝从孔子游,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二子者耦而耕,见子路,子路拱而进,曰:“夫子使子路问津焉。”对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知津矣。”问于由,由曰:“孔丘,知津。”问于孔子,孔子曰:“知津,知津。”孔子曰:“由!知津乎?”由曰:“知之矣。方且游于滋。”孔子曰:“滋,津也。子欲游于滋,何如?”由曰:“吾欲游于滋。”孔子曰:“然,吾闻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由曰:“善哉!夫子之教,吾将终身诵之。”解析思路:根据句子结构,判断“之”的用法。A项“之”作介词,意为“向、到”,B项“之”作代词,意为“他”,C项“之”作动词,意为“成为、变为”,D项“之”作助词,意为“的”。结合语境,D项用法正确。2.C.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使:派解析思路:根据词义和语境判断加点词语的含义。A项“使”意为“使唤”,B项“使”意为“派遣”,C项“使”意为“让”,D项“使”意为“导致”。结合语境,C项含义正确。3.B.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问津:询问渡口解析思路:根据句子结构,判断加点词语的含义。A项“问津”意为“询问渡口”,B项“问津”意为“询问情况”,C项“问津”意为“询问原因”,D项“问津”意为“询问意见”。结合语境,B项含义正确。4.D.文章通过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哲学思想。解析思路: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主题。A项讲述了孔子让子路去问津,结果却遇到长沮、桀溺耦耕的故事,B项分析了孔子与子路、长沮、桀溺的性格特点,C项反映了儒家与道家的不同思想,D项体现了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哲学思想。结合文章内容,D项正确。5.孔子曰:“由!知津乎?”由曰:“吾欲游于滋。”孔子曰:“滋,津也。子欲游于滋,何如?”由曰:“吾欲游于滋。”翻译:孔子说:“由啊,你知道渡口在哪里吗?”由说:“我想去游滋水。”孔子说:“滋就是渡口。你想去游滋水,怎么样?”由说:“我想去游滋水。”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将句子中的实词、虚词逐字逐句进行翻译。6.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解析思路: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主题。文章通过描写作者与父亲在车站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二、现代文阅读1.D.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都属于网络问题,案例四、案例五则属于网络犯罪。解析思路:根据案例内容判断案例类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都属于网络问题,案例四、案例五则属于网络犯罪。结合案例内容,D项正确。2.B.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解析思路:根据观点分析其正确性。A项观点过于绝对,B项观点全面客观,C项观点过于片面,D项观点错误。结合案例内容,B项观点正确。3.B.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解析思路:根据案例内容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