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解剖知识讲解_第1页
颅脑解剖知识讲解_第2页
颅脑解剖知识讲解_第3页
颅脑解剖知识讲解_第4页
颅脑解剖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解剖知识讲解演讲人:日期:目

录CATALOGUE02脑颅详解01颅骨概述03面颅详解04颅脑解剖生理关系05常见颅脑疾病与解剖关系06颅脑解剖在临床中应用颅骨概述01定义颅骨是人和脊椎动物头部的骨架,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功能颅骨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定义与功能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脑颅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面颅颅骨组成界线位置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界线意义此分界线有助于在临床和解剖学上更好地识别颅的脑颅和面颅部分,便于诊断和治疗。颅骨分界线脑颅详解02额骨是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组成颅骨的29块骨头之一,左右两块在额部中间相连,形成额部隆起。额骨由额鳞、额骨鼻部、眶部、额骨颧突等部分组成,其中额鳞是额骨的主要部分。额骨对于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构成眼眶的上壁和前壁。额骨病变常见于颅骨骨瘤、脑膜瘤等疾病,可能导致额骨突出、变形等。额骨结构与特点额骨形状额骨组成额骨功能额骨疾病顶骨和枕骨介绍顶骨形状顶骨为成对的脑颅骨,外隆内凹的四边形扁骨,左右两块在头顶部相连,形成头顶的隆起。枕骨形状枕骨位于脑颅的后部,呈内凹外凸瓢状的扁骨,中央有枕骨大孔,是脑与脊髓相通的通道。顶骨和枕骨功能顶骨和枕骨共同构成颅顶的主要部分,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顶骨和枕骨疾病顶骨和枕骨骨折常见于颅骨骨折,可能导致脑损伤和颅内血肿等严重后果。蝶骨形状筛骨形状蝶骨形如蝴蝶,位于前方的额骨、筛骨和后方的颞骨、枕骨之间,横向伸展于颅底部。筛骨位于蝶骨的前方和两眶之间,上接额骨鼻部并突入鼻腔内,前面观呈中字形。蝶骨和筛骨分析蝶骨和筛骨功能蝶骨和筛骨共同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部,其中筛骨的水平板分隔颅腔前部与鼻腔,对颅内压力有缓冲作用。蝶骨和筛骨疾病蝶骨和筛骨病变常见于颅底肿瘤、鼻窦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头痛、鼻塞等症状。颞骨组成颞骨由颞骨鳞部、岩部、鼓部等部分组成,其中岩部是颞骨的主要部分。颞骨疾病颞骨病变常见于颞骨岩部炎、中耳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面瘫等症状。颞骨功能颞骨对于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构成眼眶的外侧壁和颅底的一部分。颞骨形状颞骨是成对的脑颅骨之一,左右各一,位于头颅两侧,并延至颅底,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部。颞骨结构与功能面颅详解03上颌骨、颧骨及鼻骨介绍颧骨颧骨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呈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颧骨共有四个突起,分别是额蝶突、颌突、颞突和眶突,对于面部轮廓的支撑起到重要作用。鼻骨鼻骨位于鼻背的成对的小骨,呈长方形,上厚下薄,支撑着鼻背。鼻骨与上颌骨、额骨相接,对于鼻子的形态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上颌骨上颌骨为成对的固定的含气骨,位于鼻腔的两侧,组成颜面下份的大部分。上颌骨与多个骨头相接,包括鼻骨、颧骨、额骨等,形成了面部的支架。030201泪骨泪骨是构成眼眶内侧壁的一部分,形状较小而薄,呈长方形或方形,对于眼部形态和稳定性有一定作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阐述腭骨腭骨位于上颌骨的后方,为成对的呈“L”形的骨板。其构成鼻腔外侧壁及骨腭的后部,并参与颞下窝和翼腭窝的构成,对于鼻腔和口腔的分隔起到重要作用。鼻甲骨鼻甲骨是爬行动物鼻腔内首次出现的复杂结构,对于鼻翼有着少许支撑的作用(并不明显),在人类中已逐渐退化。犁骨形态犁骨是一粗略的斜方形三角骨,形成鼻中隔的后下部,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犁骨连接犁骨分别与鼻中隔软骨以及筛骨的垂直板形成关节,增加了鼻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犁骨结构特点下颌骨是面颅骨中最大的骨头,位于下牙槽处,呈马蹄形。下颌骨是咀嚼肌的主要附着点,对于咀嚼、吞咽和语言等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下颌骨舌骨是舌中的骨头,不与其他任何骨形成关节,而以韧带及肌肉悬挂在颞骨的茎突。舌骨对于舌头的活动和发音起到重要作用。舌骨下颌骨与舌骨功能颅脑解剖生理关系04脑脊液量的增减可以缓冲颅内压的变化,保持颅内压相对稳定。脑脊液调节脑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颅内压的变化。脑组织弹性颅骨的坚硬结构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能够缓冲外界对脑部的冲击。颅骨缓冲作用颅内压力平衡机制010203脑脊液循环途径脑脊液循环路径脑脊液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最后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蛛网膜颗粒回渗到上矢状窦,进入静脉系统。脑脊液功能脑脊液具有缓冲、减轻或消除外力对脑组织和脊髓的损伤,调节颅内压,供给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调节其酸碱平衡,转运代谢产物等作用。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其中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最多。030201脑神经出入颅部位颅底孔裂包括圆孔、卵圆孔、棘孔等,其中圆孔是上颌神经出颅的孔道,卵圆孔是下颌神经出颅的孔道,棘孔是脑膜中动脉入颅的孔道。颅中窝颅后窝有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上颌支、下颌支的出颅孔道,以及视神经孔和眶上裂等结构。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等脑神经出颅,其中舌下神经出颅后通过舌下神经管下行至舌部。常见颅脑疾病与解剖关系05头皮损伤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可能导致颅内血肿、脑脊液漏、脑挫裂伤等。颅骨损伤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等,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抽搐等。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多表现为头皮疼痛、出血、肿胀。颅脑损伤类型及临床表现颅内肿瘤发生部位及影响大脑半球肿瘤多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还可导致偏瘫、失语、精神异常等。垂体瘤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起巨人症、侏儒症、性早熟、性功能减退等。颅底肿瘤可能侵犯颅神经,导致视力下降、面部麻木、听力下降等。脑干肿瘤可能引起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感觉异常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可导致头痛、呕吐、昏迷等。脑血管结构特点脑血管管壁薄、管腔狭窄,易发生缺血和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偏瘫、失语等。脑血管疾病解剖学基础颅脑解剖在临床中应用06颅骨结构特点颅骨由多块形状不规则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各骨片之间存在缝隙和孔道,这些结构是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重要依据。神经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依据颅内腔隙分布颅内腔隙包括脑外间隙、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等,了解这些腔隙的分布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和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颅底结构特征颅底有许多孔裂和通道,是颅内外血管、神经和脑脊液循环的重要通道,颅底结构的解剖特点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安全至关重要。CT能够清晰地显示颅骨结构和颅内病变,对于颅内出血、脑挫裂伤、脑水肿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头颅CTMRI能够显示脑组织的结构和代谢变化,对于脑肿瘤、脑血管病变、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头颅MRIDSA能够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对于脑血管病变、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DSA脑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在颅脑疾病诊断中价值010203颅脑解剖对康复治疗指导意义神经康复治疗了解颅脑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