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指南_第1页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指南_第2页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指南_第3页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指南_第4页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指南TOC\o"1-2"\h\u2597第一章风险评估概述 290641.1风险评估的定义与重要性 2282041.1.1风险评估的定义 2145711.1.2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3193221.2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380911.2.1客观性原则 349251.2.2全面性原则 3281491.2.3动态性原则 3276181.2.4科学性原则 3315061.3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3227961.3.1风险评估方法 3269251.3.2风险评估流程 35263第二章投资风险类型分析 4126142.1市场风险 4102372.2信用风险 484322.3流动性风险 450532.4操作风险 5915第三章投资组合风险管理 5306683.1投资组合风险的概念 5150083.2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策略 550143.3投资组合风险调整方法 6257433.4投资组合风险监测与控制 623946第四章资产定价模型与风险度量 6288264.1资产定价模型概述 7144194.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7116734.3三因素模型与五因素模型 7150744.4风险度量的常用指标 75224第五章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8270455.1信用风险评估概述 8211735.2信用评分模型 8293455.3信用评级方法 93115.4信用风险预警与控制 919283第六章市场风险评估方法 921996.1市场风险评估概述 10180386.2市场风险因子分析 1047476.3市场风险量化模型 10105326.4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114349第七章流动性风险评估与应对 11168857.1流动性风险概述 11294897.2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 11230397.2.1市场流动性指标 1185147.2.2流动性缓冲指标 11222427.2.3流动性风险模型 12226467.3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 12241457.3.1优化投资组合 1259367.3.2增强流动性缓冲 1237577.3.3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12321507.4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 12157917.4.1监管政策 12286957.4.2监管措施 1230009第八章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 13295598.1操作风险概述 13265578.2操作风险评估方法 13138518.2.1定性评估方法 1384178.2.2定量评估方法 1362958.3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1372468.3.1完善内部流程 14224828.3.2提高人员素质 14316778.3.3加强系统建设 14197798.3.4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1478848.3.5加强法律法规合规性检查 1476958.4操作风险监管要求 14128338.4.1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14143478.4.2加强操作风险信息披露 14145558.4.3开展操作风险压力测试 14133048.4.4建立操作风险应急预案 1427239第九章风险评估与投资决策 14118909.1风险评估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4205379.2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分析 15300479.3投资组合优化与风险管理 15107359.4风险评估与投资策略调整 155610第十章风险评估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案例 16509610.1股票市场投资风险评估案例 163054310.2债券市场投资风险评估案例 16291510.3外汇市场投资风险评估案例 162073510.4大宗商品市场投资风险评估案例 17第一章风险评估概述1.1风险评估的定义与重要性1.1.1风险评估的定义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潜在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监控的一系列过程。其目的在于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客观的风险信息,以指导投资决策,保证投资收益最大化与风险可控。1.1.2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金融投资领域,风险无处不在。有效的风险评估对于投资决策具有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投资者识别潜在风险,提高投资安全性;(2)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分配投资组合,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3)有助于投资者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降低投资风险;(4)有助于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1.2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1.2.1客观性原则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1.2.2全面性原则风险评估应涵盖投资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1.2.3动态性原则风险评估应关注投资项目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风险评价和应对策略。1.2.4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评估,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1.3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流程1.3.1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方法:包括专家评分法、风险矩阵法等;(2)定量评估方法:包括财务指标法、蒙特卡洛模拟法、Copula方法等;(3)综合评估方法: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如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1.3.2风险评估流程(1)风险识别:通过收集投资项目相关信息,识别潜在风险;(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风险来源和风险程度;(3)风险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4)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5)风险监控: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第二章投资风险类型分析2.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投资组合或单一资产因市场因素变化而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导致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例如,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价格波动均可能引发价格风险。(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的投资收益或损失的风险。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相对降低,可能导致投资损失。(3)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投资收益或损失的风险。对于跨国投资而言,汇率波动可能对投资收益产生显著影响。2.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2)评级风险:评级风险是指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发生变化,导致其债务违约概率上升,进而影响债权人的投资收益。(3)集中度风险:集中度风险是指投资组合中信用风险高度集中,可能导致整体风险加剧。2.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需要时无法迅速以合理价格买卖资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市场流动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市场交易量不足,导致投资者无法以预期价格成交的风险。(2)融资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需要资金时,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融资的风险。(3)资产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持有的资产在市场上难以迅速变现的风险。2.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等因素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2)人员风险:人员风险是指由于员工操作失误、道德风险等原因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系统故障、技术漏洞等原因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4)外部事件风险:外部事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外部因素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第三章投资组合风险管理3.1投资组合风险的概念投资组合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持有多种资产的投资组合中,因资产价格波动、市场环境变化、宏观经济因素等原因,导致投资收益波动或损失的可能性。投资组合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系统性风险是指由整体市场因素引起的风险,如市场利率、汇率、政策等因素。非系统性风险则是指特定资产或行业特有的风险,如公司经营风险、行业风险等。3.2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策略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策略旨在通过合理配置资产,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风险分散策略:(1)资产配置: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收益目标,将投资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型的资产中,如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等。(2)行业分散:将投资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行业,以降低特定行业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3)地域分散:将投资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地区,以降低特定地区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4)时间分散:通过定期调整投资组合,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收益的影响。3.3投资组合风险调整方法投资组合风险调整方法旨在通过对投资组合的动态调整,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以下几种方法:(1)定期再平衡:根据投资组合的目标风险和收益,定期调整资产配置,保持投资组合的稳定性。(2)动态调整:根据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3)风险控制:设定投资组合的风险阈值,当投资组合的风险超过阈值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4)风险预算:为投资组合设定风险预算,根据预算分配资产配置,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3.4投资组合风险监测与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监测与控制是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风险监测体系:设定投资组合的风险指标,如波动率、最大回撤等,定期对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进行监测。(2)风险预警:当投资组合的风险指标超过预设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3)风险调整策略:根据风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降低风险。(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止损、对冲等,以应对市场风险。(5)定期评估:对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发觉不足之处,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策略。第四章资产定价模型与风险度量4.1资产定价模型概述资产定价模型是金融学中用于估计资产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一种理论框架。其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从而指导投资决策。资产定价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主要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五因素模型等。4.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由夏普(Sharpe)、林特纳(Lintner)和莫辛(Mossin)于1960年代提出的一种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有效的,投资者可以无风险利率借入或贷出资金,且投资者具有同质期望。CAPM的核心思想是资产的预期收益与市场风险成正比,即资产的风险溢价等于市场风险溢价与资产贝塔值的乘积。CAPM的表达式为:E(R_i)=R_fβ_i[E(R_m)R_f]其中,E(R_i)表示资产i的预期收益,R_f表示无风险利率,β_i表示资产i的贝塔值,E(R_m)表示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4.3三因素模型与五因素模型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觉CAPM无法完全解释资产收益的波动。为了更好地描述资产收益,学者们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和五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是在CAPM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两个因素。三因素模型的表达式为:E(R_i)=R_fβ_i[E(R_m)R_f]SMB_iHML_i其中,SMB_i表示公司规模因素,HML_i表示账面市值比因素。五因素模型是在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盈利能力和投资风格两个因素。五因素模型的表达式为:E(R_i)=R_fβ_i[E(R_m)R_f]SMB_iHML_iRMW_iCMA_i其中,RMW_i表示盈利能力因素,CMA_i表示投资风格因素。4.4风险度量的常用指标风险度量是评估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风险度量指标:(1)方差:方差是衡量资产收益波动性的指标,表示资产收益与其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2)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资产收益的波动幅度。(3)贝塔值:贝塔值是衡量资产与市场组合收益相关性的指标,反映了资产收益对市场收益的敏感程度。(4)下行风险:下行风险是指资产收益低于目标收益的风险,通常用于衡量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5)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指资产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跌幅,用于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6)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衡量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的比例,用于评估投资策略的有效性。通过运用这些风险度量指标,投资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资产定价模型的风险,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第五章信用风险评估方法5.1信用风险评估概述信用风险评估是指对借款人或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估的过程。在金融投资领域,信用风险是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衡量潜在信用风险,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信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状况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等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等。(2)非财务因素分析:包括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状况、管理水平、法律法规等因素。(3)信用历史分析:评估借款人过去的信用记录,了解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4)担保分析:评估担保物的价值、担保人的信用状况等。5.2信用评分模型信用评分模型是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出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数学模型。常见的信用评分模型有:(1)逻辑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信用评分的模型,它通过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预测借款人的违约概率。(2)决策树模型: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分类方法,它将借款人特征分为多个层次,通过比较各层次的特征值,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3)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结构的计算模型,它通过学习大量样本数据,自动提取特征,预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5.3信用评级方法信用评级方法是对借款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信用评级方法有:(1)外部评级:外部评级是指由专业评级机构对借款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评级机构会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管理水平等因素,给出信用等级。(2)内部评级:内部评级是指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对借款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内部评级方法包括财务分析、现场调查、非财务因素分析等。(3)综合评级:综合评级是将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充分考虑了评级机构的评估结果和金融机构的内部评估。5.4信用风险预警与控制信用风险预警与控制是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旨在及时发觉和防范信用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用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1)建立信用风险监测体系: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等信息,监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2)制定信用风险控制策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风险特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限制贷款额度、提高担保条件等。(3)加强贷后管理: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发觉和解决潜在风险,保证贷款安全。(4)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提取风险准备金、购买信用保险等方式,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5)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第六章市场风险评估方法6.1市场风险评估概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变化导致投资组合价值波动的风险。市场风险评估是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识别、度量和控制市场风险,保证投资组合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市场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市场风险识别、市场风险评估和市场风险控制三个环节。6.2市场风险因子分析市场风险因子分析是市场风险评估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市场风险因子的识别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市场风险。以下为几种常见市场风险因子:(1)宏观经济因子: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指标。(2)市场情绪因子:反映市场投资者情绪,如恐慌指数、投资者信心指数等。(3)政策因子:包括政策、行业政策、监管政策等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政策因素。(4)技术因子:包括股票市场交易量、市场波动率、市盈率等反映市场技术状态的指标。(5)市场结构因子:包括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格局等。6.3市场风险量化模型市场风险量化模型是市场风险评估的核心,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市场风险量化模型:(1)方差协方差模型:通过计算投资组合中各资产之间的方差和协方差,预测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2)VaR(ValueatRisk)模型:衡量投资组合在特定置信水平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3)CVaR(ConditionalValueatRisk)模型: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极端市场条件下投资组合的损失。(4)风险矩阵模型:将市场风险因子分为多个维度,通过矩阵形式展示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5)蒙特卡洛模拟:通过模拟市场风险因子的随机过程,预测投资组合的潜在风险。6.4市场风险应对策略市场风险应对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识别和量化市场风险后,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市场风险应对策略:(1)风险分散:通过投资多个相关性较低的资产,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2)风险对冲:通过购买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对冲特定市场风险因子的影响。(3)风险规避:在市场风险较高时,选择暂时退出市场或降低投资比例。(4)风险承受:在充分了解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投资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5)动态调整:根据市场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和权重。第七章流动性风险评估与应对7.1流动性风险概述流动性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中,资产或负债不能在合理时间内以预期价格买卖或兑换,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从而影响投资收益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投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具有重大影响。7.2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7.2.1市场流动性指标市场流动性指标是衡量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买卖价差:反映市场交易成本,价差越小,市场流动性越好。(2)成交量和成交额:反映市场活跃程度,成交量和成交额越大,市场流动性越好。(3)换手率:反映市场交易频率,换手率越高,市场流动性越好。7.2.2流动性缓冲指标流动性缓冲指标主要关注投资者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包括:(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衡量投资者现金储备水平,越高表示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越强。(2)流动性覆盖率:衡量投资者短期负债的偿还能力,越高表示流动性风险越小。7.2.3流动性风险模型流动性风险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常见的流动性风险模型有:(1)Copula模型:通过构建Copula函数,分析不同资产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关性。(2)跳跃扩散模型:考虑市场流动性冲击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预测流动性风险。7.3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7.3.1优化投资组合投资者应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组合。7.3.2增强流动性缓冲投资者应保持一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以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提高流动性覆盖率,增强短期负债的偿还能力。7.3.3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投资者应关注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变化,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并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7.4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7.4.1监管政策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主要包括:(1)流动性覆盖率要求:金融机构应保持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2)净稳定资金比例要求:金融机构应保持净稳定资金比例不低于100%。(3)流动性匹配要求:金融机构应保证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合理匹配。7.4.2监管措施金融监管部门对流动性风险监管措施包括:(1)现场检查: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进行现场检查,保证合规经营。(2)非现场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进行非现场监测。(3)风险提示和处罚:对存在流动性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情节严重者可采取处罚措施。第八章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8.1操作风险概述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在金融投资领域,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流程设计不合理、人员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法律法规变化等。8.2操作风险评估方法操作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定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风险矩阵法、损失分布法、风险价值法等。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8.2.1定性评估方法专家调查法:通过向专家请教,了解他们对操作风险的认知和看法,从而对操作风险进行评估。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上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总结经验教训,为当前操作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故障树分析法: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操作风险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各种因素对操作风险的影响。8.2.2定量评估方法风险矩阵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将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并计算风险值。损失分布法:通过对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损失分布模型,预测操作风险损失。风险价值法: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操作风险可能导致的最大损失。8.3操作风险控制策略操作风险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3.1完善内部流程金融机构应梳理内部流程,保证流程设计合理、高效,降低操作风险。8.3.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8.3.3加强系统建设优化信息系统,提高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系统故障风险。8.3.4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对操作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觉并预警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化解。8.3.5加强法律法规合规性检查保证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合规风险。8.4操作风险监管要求我国监管部门对操作风险监管提出了以下要求:8.4.1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操作风险管理责任、流程和措施。8.4.2加强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应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披露操作风险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8.4.3开展操作风险压力测试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操作风险压力测试,评估操作风险承受能力。8.4.4建立操作风险应急预案金融机构应制定操作风险应急预案,保证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第九章风险评估与投资决策9.1风险评估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投资决策过程中,风险评估发挥着的作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需要对潜在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和衡量可能面临的风险。以下是风险评估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1)风险识别:投资者需要识别投资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以便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2)风险度量:通过风险度量,投资者可以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常用的风险度量方法有方差、标准差、VaR(ValueatRisk)等。(3)风险分类:投资者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投资项目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类别,以便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项目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9.2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分析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不仅要关注投资收益,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分析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投资项目的收益状况。以下是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1)夏普比率(SharpeRatio):夏普比率是衡量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投资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投资组合收益率波动率。夏普比率越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越好。(2)索提诺比率(SortinoRatio):索提诺比率是衡量投资组合下行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投资组合收益率目标收益率)/投资组合下行风险。索提诺比率越高,投资组合的下行风险调整后收益越好。9.3投资组合优化与风险管理投资组合优化旨在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以达到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以下是投资组合优化与风险管理的方法:(1)均值方差模型:均值方差模型是投资组合优化的经典模型,通过最大化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配置。(2)BlackLitterman模型:BlackLitterman模型是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能够结合市场信息和个人观点,实现投资组合的优化。(3)风险预算管理:风险预算管理是一种将风险分配到各个投资品种的方法,通过调整投资比例,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9.4风险评估与投资策略调整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下是风险评估与投资策略调整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