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10_第1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10_第2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10_第3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10_第4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第1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B、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C、循环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D、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所以A错误;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所以B错误;循环队列是线性结构的线性表,所以C错误。

2、支持子程序调用的数据结构是()。

A、栈

B、树

C、队列

D、二叉树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栈支持子程序调用。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人或删除的线性表,

在主程序调用子函数时要首先保存主程序当前的状态,然后转去执行子程序,最终

把子程序的执行结果返回到主程序中调用子程序的位置,继续向下执行,这种调用

符合栈的特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3、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

A、10

B、8

C、6

D、4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根据二叉树的基本性质3: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度为。的叶子结点

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所以本题中是5+1=6个。

4、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A、冒泡排序

B、简单选择排序

C、直接插入排序

D、堆排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冒泡排序与简单插入排序与简单选择排序法在最坏情况下均需要比较

n(n-l)/2次,而堆排序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nlog2no

5、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下面属

于应用软件的是()。

A、编译程序

B、操作系统

C、教务管理系统

D、汇编程序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编译软件、操作系统、汇编程序都属于系统软件,只有C选项的教

务管理系统才是应用软件。

6、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B、对被调试的程存进行“错误定位”是程序调试的必要步骤

C、程序调试通常也称为Debug

D、软件测试应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并不涉及改正错

误,所以选项A错误。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有:错误定位、修改设计和代码,以

排除错误、进行回归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程序调试通常称为Debug,即排

错。软件测试的基本准则有:所有测试都应追溯到需求、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

测试的随意性、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穷举

测试不可能、妥善保存测试计划等文件。

7、耦合性和内聚性是对模块独立性度量的两个标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耦合性降低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B、降低耦合性提高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C、耦合性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D、内聚性是指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模块独立性是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

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一般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

合,即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所以A错误,B正确。藕合性是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而内聚性是指

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所以C与D错误。

8、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

A、数据库设计

B、数据库系统设计

C、数据库维护

D、数据库管理员培训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库的设计。

A、选择

B、投影

C、插入

D、连接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投影运算是指对于关系内的域指定可引入新的运算。本题中S是在

原有关系R的内部进行的,是由R中原有的那些域的列所组成的关系。所以选择

Bo

10、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

A、属性

B、键

C、关系

D、域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从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是比较直接的,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

成关系,E—R图中属性也可以转换成关系的属性。

11、在Access中要显示“教师表”中姓名和职称的信息,应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关联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和连接。①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

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即从水平方向抽取

记录。②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投影是从列的角度

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垂直分解。③连接: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

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

条件的元组。此题干要求从关系中找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元组,应进行的运算是

选择,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12、在Access中,可用于设计输入界面的对象是()。

A、窗体

B、报表

C、查询

D、表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窗体是Access数据库对象中最具灵活性的一个对象,可以用于设计

输入界面。其数据源可以是表或查询。

13、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A、删除一条记录

B、修改字段的类型

C,删除一个字段

D、修改字段的名称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是创建和维护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视图。

在数据表视图中,主要进行数据的录入操作,也可以重命名字段,但不能修改字段

属性。答案为B。

14、下列关于货币数据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货币型字段在数据表中占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B、货币型字段可以与数字型数据混合计算,结果为货币型

C、向货币型字段输入数据时,系统自动将其设置为4位小数

D、向货币型字段输入数据时,不必输入人民币符号和千位分隔符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货币型数据字段长度为8字节,向货币字段输入数据时,不必键入美

元符号和千位分隔符,可以和数值型数据混合计算,结果为货币型。故答案为C。

15、在设计表时,若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LLLL”,则能够接收的输入是()。

A、abed

B、1234

C、AB+C

D、ABa9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输入掩码符号L的含义是必须输入字母(A—Z)。根据这个说明可以

判断选项A正确。

16、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用于指明检索结果排序的子句是()。

A、fFROM

B、WHILE

C、GROUPBY

D、ORDERBY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SQL查询的selecl语句是功能最强,也是最为复杂的SQL语句。

SELECT语句的结构是:SELECT[ALLIDISTINCT]别名FROM表名[WHERE查

询条件][GROUPBY要分组的别名[HAVING分组条件]][ORDERBY要排序的别

名[ASCIDSC]]所以选项D正确。

17、有商品表内容如下:

部门号商品号商品名称单价数量产地

400101A牌电风扇200.0010广东

400104A牌微波炉350.0010广东

400105B牌微波炉600.0010广东

201032C牌传真机1000.0020上海

400107D牌微波炉.A420.0010北京

200110A牌电话机200.0050广东

200112B牌手机2000.0010广东

400202A牌电冰箱3000.002广东

301041B牌计算机6000.0010广东

0204睥计算机

30C10000.0010上海执行SQL命

令:SELECT部门号,MAX(单价*数量)FROM商品表GROUPBY部门号;查询

结果的记录数是()。

A、I

B、3

C、4

D、10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该题中SQL查询的含义是按部门统计销售商品总价最高值,因为表

中列出3个部门,故统计结果应有3个,所以选项B正确。

18、已知“借阅”表中有“借阅编号”、“学号”和“借阅图书编号''等字段,每名学生每

借阅一本书生成一条记录,要求按学生学号统计出每名学生的借阅次数,下列

SQL语句中,正确的是])。

A、SELECT学号,COUNT(学号)FROM借阅

B、SELECT学号,COUNT(学号)FROM借阅GROUF,BY学号

C、SELECT学号,SUM(学号)FROM借阅

D、sELECI学号,SUM(学号)FROM借阅ORDERBY学号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SQL查询中分组统计使用Groupby子句,统计次数使用合计函数

count(),据此题要求按学号统计学生借阅次数使用的查询语句为SELECT学号,

COUNT(学号)FR()M借闻GROUPBY学号,所以选项B正确。

19、创建参数查询时,在查询设计视图条件行中应将参数提示文本放置在()。

A、{}中

B、()中

C、口中

D、。中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建立参数查询时,要定义输入参数准则字段时,必须输入用"[广括起

来的提示信息,所以选项C正确。

20、如果在查询条件中使用通配符“口”,其含义是()。

A、错误的使用方法

B、通配任意长度的字符

C、通配不在括号内的任意字符

D,通配方括号内任一单个字符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查询条件巾使用通配符“口”,其含义是通配方括号内任一单个字

符,故选项D正确。

21、因修改文本框中的数据而触发的事件是()。

A、Change

B、Edit

C^Getfocus

D、LostFocus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Change事件是因修改文本框中的数据而触发的事件;Edit事件是因

控件对象被编辑而触发的事件;Getfocus是控件对象获得焦点时触发的事件;

LostFocus是控件对象失去焦点时触发的事件。所以此题答案为Ao

22、启动窗体时,系统首先执行的事件过程是()。

A、Load

B、Click

C、Unload

D、GotFocus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Access开启窗体时事件发生的顺序是:开启窗体:Open(窗

体)-Load(窗体)—Resize(窗体)-Activate(窗体)-Current(窗体)-Enter(第一个阴有

焦点的控件)-GotFocus(第一个拥有焦点的控件),所以此题答案为Ao

23、下列属性中,属于窗体的“数据”类属性的是()。

A^记录源

B、自动居中

C、获得焦点

D、记录选择器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窗体的属性中,“记录源”属于“数据”属性;“自动居中”属于“格式”

属性:“获得焦点”属于“事件”属性:”记录选择器”属于“格式”属性;故答案为A选

项。

24、在Access中为窗体上的控件设置Tab键的顺序,应选择“属性”对话框的()。

A、“格式”选项卡

B、“数据”选项卡

C、“事件”选项卡

D、“其他”选项卡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Access中为窗体上的控件设置Tab键的顺序,应选择“属性”对话

框的“其他”选项卡中的叮ab键索引”选项进行设置,故答案为Do

25、若在“销售总数”窗体中有“订货总数”文本框控件,能够正确引用控件值的是

()o

A、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B、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C、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D、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引用窗体或报表上的控件值,使用语法如下:Forms![窗体名]![控件

名]或[Forms]![窗体名川捽件名]和Reports![报表名口捽件名]或[Repo心]!邯表

名”控件名]。故答案为D选项。

二字段是()

A、课程名称

B、学分

C、成绩

D、姓名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从报表设计视图中可以看至「姓名页眉''节和"姓名页脚''节,说明这是

在报表中添加的组页眉节和组页脚节,用来对报表中数据进行分组。所以该报表是

按照“姓名”进行分组的,答案为D选项。

27、下列操作中,适宜使用宏的是()。

A、修改数据表结构

B、创建自定义过程

C、打开或关闭报表对象

D、处理报表中错误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宏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个操作都能自动执行,

并实现特定的功能。在Access中,可以在宏中定义各种操作,如打开或关闭窗

体、显示及隐藏工具栏、预览或打印报表等。

28、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主窗体”如下图左侧所示,点击“退出系统''按钮会弹出

卜图右侧“请确认”提示框;如果继续点击“是”按钮,才会关闭主窗体退出系统,如

果点击‘'否"按钮,则会返回“主窗体”继续运行系统。

为了达到这

样的运行效果,在设计主窗体时为“退出系统”按钮的“单击”事件设置了一个“退出

系统”宏。正确的宏设计是()。

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条件宏的创建,在条件列输入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执行后

面的操作。执行MsgBox(”你真的要退出系统吗?”,4十32+256,“请确认”)=6这

一句后会弹出一个消息框,提示用户选择"是''或"否",如果选择“是“,则返回值为

6,选择“否”,返回值为7。下面就是判断用户到底选择的是“是”还是“否”,如果选

择“是”则条件表达式为真,执行Close关闭操作。

29、下列变量名中,合法的是()。

A、4A

B、A-1

C、ABC-1

D、privme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VBA中根据变量名命名规则,变量名由英文字母开头,变量命名不

能包含有空格或除了下划线字符(一)外的其他的标点符号,长度不能超过255个字

符,不能使用VBA的关键字。

30、下列能够交换变量X和Y值的程序段是()。

A、Y=X:X=Y

B、Z=X:Y=Z:X=Y

C、Z=X:X=Y:Y=Z

D、Z=X:W=Y:Y=Z:X=Y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交换X和Y的值,借助于一个中间变量,先将X的值放到中间变量

里面,然后将Y的值放到X中,此时X中存放的是Y的值,最后再将中间变量即

原来X的值放到Y中,即完成交换。不能将丫直接赋给X,否则将把原来X中的

值覆盖。

31、要将一个数字字符串转换成对应的数值,应使用的函数是()。

A、Vai

B、Single

C>Asc

D、Spac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Vai函数将数字字符串转换成数值型数字.转换时可自动将字符串中

的空格、制表符和换行符去掉,当遇到它不能识别为数字的第一个字符时,停止读

人字符串。

32、下列不属于VBA函数的是()。

A、Choose

B、If

C、Ilf

D、Swich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Hf函数,Switch函数和Choose函数是VBA提供的3个条件函数,

而If是程序流程控件的条件语句,不是函数。

33、InpulBox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

A、数值

B、字符串

C、变体

D、视输入的数据而定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输入框用于在一个对话框中显示提示,等待用户输入正文并按下按

钮,返回包含文本框内容的字符串数据信息。简单说就是它的返回值是字符串。

34、若变量i的初值为8,则下列循环语句中循环体的执行次数为()。DoWhilei<

=17i=i+2Loop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该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为,当i小于等于17时,执行循环体,每循

环一次,i的值加2,从8到17之间,公差为2,加15次以后i为18,大于17,退

出循环,共循环了5次。

35,在窗体中有一个文木框Textl,编'弓事件代码如下:PrivateSubForm_Click()x

=val(lnputbox("输入x的值"))Y=1fiX<>0ThenY=2Textl.Value=YEnd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在输入框中输入整数12,文本框Textl中输出的结果是()。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中窗体单击事件是通过输入框输入数值,根据所输入数值内容对

Y进行赋值,运行时输入框输入12.Y赋初值为1.判断X的值不等于。所以Y

又赋值为2,最终文本框中输出结果为2。

36、窗体中有命令按钮run34,对应的事件代码如工:PrivateSubrun34_Enter()

DimnumAsInteger,aAsInteger,bAsInteger,iAsIntegerFori=1To10Bum=

InpulBox("请输入数据:","输入")IfInt(num/2)=num/2Thena=a+1Elseb=b

+1EndIfNextiMsgBox("运行结果:a="&Str(a)&",b="&Str(b))EndSub运行以

上事件过程,所完成的功能是()。

A、对输入的10个数据求累加和

B、对输入的10个数据求各自的余数,然后再进行累加

C、对输入的10个数据分别统计奇数和偶数的个数

D、对输入的10个数据分别统计整数和非整数的个数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程序中利用For循环输入10个数,并根据IF语句的条件统计两

种情况数的个数。在IF语句的条件中int函数的作用是对其中的参数进行取整运

算,如果一个整数除以2后取整与其自身除以2相等,那么这个整数就是偶数,否

则就是奇数。因此,题目是统计输入的10个数中奇数和偶数的个数。

37、若有以下窗体单击事件过程:PrivateSubForm_Click()result=1Fori=1To6

step3result=result*iNextiMsgBoxresultEndSub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窗体,则

消息框的输出内容是()c

A、1

B、4

C、15

D、12。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FOR循环执行的次数和循环变量的取值,第一次循

环i=l,result=1*1=1,之后i加3;第二次循环i=4,rcsult=1*4=4,之后i加

3为7不符合for循环条件,结束循环,输出结果为4。

38、在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l和一个文本框Textl,编写事件代码如

F:PrivateSubCommandl_Click()Fori=1To4x=3Forj=1To3Fork=1To2x

=x+3NextkNextjNextiTextl.value=Str(x)EndSub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

令按钮,文木框Textl输出的结果是()。

A、6

B、12

C、18

D、21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题目中程序是在文本框中输出x的值,x的值由一个三重循环求出,

在第一重循环中,x的初值都是3,因此,本段程序重复运行4次,每次x初值为

3,然后再经由里面两重循环的计算。在里面的两重循环中,每循环一次,x的值

加3,里面两重循环分别从I到3.从I到2共循环6次,所以x每次加3.共加6

次,最后的结果为x=3+6*3=21。str函数将数值表达式转换成字符串,即在文本

框中显示21。

39窗体中有命令按钮Commandl,事件过程如下:PublicFunctionf(xAs

Integer)As:IntegerDimyAsIntegerx=20y=2f=K*yEndFunctionPrivateSub

Command1_Click()DimyAsIntegerStaticxAsIntegerx=10y=5y=f(x)

Debug.Printx:yEndSub运行程序,单击命令按钮,则立即窗口中显示的内容是

()。

A、105

B、1040

C、205

D、2040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变量的作用域,程序中命令按钮中的X是用static定义

的局部静态变量,只在模块的内部使用,过程执行时才可见。当调用f函数时,所

求的f函数的值是f函数中x和y的值乘积,即f函数的值是2*20=40,调用f函

数后,原命令按钮中x的值被f函数中的值覆盖,即x=20。最后输出x=20y=

40,故答案为D。

40、下列程序段的功能是实现“学生”表中“年龄”字段值加1:DimStrAsStringStr

='[J"Docmd.RunSQLStr括号内应填入的程序代码是()。

A、年龄=年龄+1

B、Update学生Set年龄=年龄十1

C、Set年龄=年龄+1

D、Edit学生Set年龄=年龄+1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实现字段值的增加用UPDATE更新语句,语句格式为UPDATE表名

SET字段名=表达式,题目中要实现对“学生”表中“年龄”字段值加1,因此,正确

的语句是:Update学生Set年龄=年龄+1。

二、基本操作题(本题共,题,每题1.0分,共I分。)

41、在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1.acc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3个关联表对象(名为

“职工表”、“物品表”和“销售业绩表”卜一个窗体对象(名为“iTest")和一个宏对象(名

为“mTest")。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表和窗体的各种操作:(1)分析表对象“销售业绩

表”的字段构成,判断并设置其主键。(2)为表对象“职工表”追加一个新字段。字段

名称为“类别”、数据类型为“文本型”、字段大小为2,设置该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

只能输入“在职”与“退休”值之一。(3)将考生文件夹下文本文件“Test.txt”中的数据

链接到当前数据库中。其中,第一行数据是字段名,链接对象以“tTest”命名保存。

⑷窗体frest上命令按钮“btl”和命令按钮“bt2”大小一致,且上对齐。现调整命令按

钮“bt3”的大小与位置,要求:按钮“bt3”的大小尺寸与按钮“btl”相同、上边界与按

钮“btl”上对齐、水平位也处于按钮“btl”和“bt2”的中间。注意,不要更改命令按钮

“btl”和“bt2”的大小和位置.。(5)更改窗体上3个命令按钮的Tab键移动顺序为:btl

->bt2->bt3->btl->...o⑹将宏“mTest”重命名为“mTemp"°

标准答案:(1)【操作步骤】步骤1:选择“表''对象,右击表“销售业绩表”,从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步骤2:选中“时间”、“编号”和“物品号”字

段,从右键菜单中选择“主键”命令。步骤3: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

钮,关闭设计视图。(2)【操作步骤】步骤1:选拦“表”对象,右键单击“职工

表”,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步骤2:在“性别”字段的下一行

“字段名称”列输入“类别”,单击“数据类型”列选择“文本”,在“字段大小”行输入

“2”,在“有效性规则”行输入“"在职"oi•“退休步骤3:按Ctrl+S保存修改,关

闭设计视图。(3)【操作步骤】步骤1:单击“外部数据”选项卡“导入并链接”组中

的“文本文件”按钮,打开”获取外部数据一文本文件”对话框,单击“浏览”按钮,在

考生文件夹找到要导入的文件“Test,txt”,单击“打开”按钮,选择“通过创建链接表

来链接到数据源''单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步骤2:单击“下一步”按钮,选中“第

一行包含字段名称“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步骤3:在“链接表名称”中输入

“tTest”,单击“完成”按钮。(4)【操作步骤】步骤1:选择“窗体”对象,右键单击

“ffest”,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步骤2:右键单击“btl”按钮,

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查看“左”、“上边距”、“宽度”和“高度”,并

记录下来。关闭属性表。步骤3:右键单击“bt2”按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命令,查看“左”,并记录下来。关闭属性表.步骤4:要设置“bt3”与“btl”

大小一致、上对齐且位于“btl”和“bt2”之间,右键单击“bt3”按钮,从弹出的快捷菜

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分别在“左”、“上边距”、“宽度”和“高度”行输入“4cm”、

“2cm”、“2cm”和“1cm”,关闭属性表。步骤5:按Clrl+S保存修改。(5)【操作步

骤】步骤1:右键单击“btl”按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Tab键次序”命令。

步骤2:选中“bt3”拖动鼠标到“bt2”下面,单击“确定”按钮。步骤3:按CtH+S保

存修改,关闭设计视图。(6)【操作步骤】步骤1:选择“宏”对象。步骤2:右键

单击“mTest",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在光标处输入“mTemp”。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三、简单应用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I分。)

42、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acc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

表对象“tStud"、“Course"、“tSeore”和一个空表“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D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输出姓名是三个字的男女学生各自的人数,字段显示标

题为“性别”和“NUM”,所建查询命名为“qTl”。注意:要求按照学号来统计人数。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02”院系的选课学生信息,输出其“姓名”、“课程名”和“成

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2”。(3)创建一个查询,查找还未被选修的

课程的名称,所建查询命名为“qT3”。(4)创建追加查询,将前5条记录的学生信息

追加到表"Temp”的对应字段中,所建查询命名为“qT4”。

标准答案:⑴【操作步骤】步骤1:在“创建”选项卡下“查询”组中,单击“查询设

计”按钮,在弹出的“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Stud”表,单击“添加”按钮,关闭”显示

表”对话框。步骤2:双击添加“姓名”和“性别”字段,单击“设计”选项卡下“显示/

隐藏”组中的“汇总”按钮。步骤3:在“姓名”字段的“总计”行下拉列表中选择

“WHERE”,在“条件”行输入“Len([姓名])="3",在“显示”行去掉勾选。步骤4:

在第三个字段位置中输入“NUM:性别”,在下面的“总计”行下拉列表中选择“计

数”。步骤5:将查询保存为“qTl”。关闭设计视图。(2)【操作步骤】步骤1:在

“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单击“查询设计''按钮,在弹出的“显示表”对话框中双

击添加表“tStud"、“tCourse"和“Score”,关闭“显示表”对话框。然后在“tStud”表中

双击“姓名”字段,在“tCourse”表中双击“课程名”字段,在"Score”表中双击“成绩”

字段,再在“tStud”表中双击“所属院系”字段。步骤2:在“所属院系”字段的“条件”

行输入“02”,并取消“显示”行中复选框的勾选。步骤3:将查询保存为“qT2”,关

闭设计视图。⑶【操作步骤】步骤1:在“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单击“查询

设计”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Course”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

2:双击“课程号”和“课程名”字段,添加到查询字段。步骤3:在“课程号”字段的

“条件”行中输入“NotIn(se1ecttScore.课程号fromtScore)",并取消“显示”行中复选

框的勾选。步骤4:单击“设计”选项卡下“显示/隐藏”组中的“汇总”按钮,在两个

字段的“总计”行下拉列表中选择“GroupBy”。步骤5:将查询保存为“qT3”,关闭

设计视图。(4)【操作步骤】步骤1:在“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单击“查询设

计”按钮,在弹出的“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tStud”表,单击“添加”按钮,关闭“显示

表”对话框。步骤2:单击“设计”选项卡下的“查询类型”组中的“迫加”按钮,在弹

出的“追加”对话框中输入表名称为“tTemp”,单击“确定”按钮。步骤3:在“tStud”

表中双击“学号”、“姓名”和“年龄”字段,再单击“设计”选项卡下“结果”组中的“视

图“按钮下的下拉菜单,选择“SQL视图”命令,将第二行的SQL语句修改为

"SELECTTOP5tStud.学号,(Stud.姓名,tStud.年龄”。步骤4:在“设计”选项

中“结果”组中单击“运行”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按钮,最后以“qT4”保

存查询并关闭。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题,每题7.0分,共7分。)

43、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accdb”,其中存在已经设计好的表对

象“tFmp"、窗体对象“fEmp”、报表对象"rEmp”和宏对象“mEmpl请在此基础卜按

照以卜要求补充设计:(1)将表对象“tEmp”中“聘用时间”字段的格式调整为“长日

期''显示、"性别''字段的有效性文本设置为“只能输入男和女(2)设置报表“rEmp”

按照“性别”字段降序(先女后男)排列输出;将报表页面页脚区内名为"Page”的文本

框控件设置为“页码/总页数''形式的页码显示(如1/35、2/35、…)。(3)将

“fEmp”窗体上名为“bTitle”的标签上移到距“bmP”命令按钮1厘米的位置(即标签的

下边界距命令按钮的上边界1厘米)。同时,将窗体按钮“btnP”的单击事件属性设

也为宏“mEmp”。注意:不能修改数据库中的宏对象“mEmp";不能修改窗体对象

“fEmp”和报表对象“r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不能修改表对象“tEmp”中未涉

及的字段和属性。

标准答案:(I)【操作步骤】步骤1:选择表对象,右键单击表“tEmp”,从弹出的

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步骤2:单击“聘用时间”字段行任一点,在“格

式”行下拉列表中选择“长日期”。步骤3:单击“性别”字段行任一点,在“有效性文

木”行输入“只能输入男和女步骤4: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U,

关闭设计视图。(2)【操作步骤】步骤1:选择报表对象,右键单击“rEmp”报表,

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步骤2:在报表“设计”选项卡中的,,分

组和汇总”组中单击“分组和排序”按钮,弹出“分组、排序和汇总”界面,在“添加

组”下拉列表中选择“性别”。在“排序次序''下拉列表中选择"降序”,关闭分组、排

序和汇总界面”步骤3:右键单击“tPage”未绑定文本框,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

择“属性”命令,在“全部”选项卡的“控件来源”行输入“=[Page]&”/,,&[Pages],\步

骤4: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口,关闭设计视图。(3)【操作步骤】

步骤1:选择窗体对象,右键单击“fEmp”窗体,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

图”命令。步骤2:右键单出“btnP”命令按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

令,查看知“上边距”行为“3cm”,关闭属性表。步骤3:右键单击“b,Title”标签,

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奁看知高度为“1cm”。步骤4:设置控件

“Title”的“上边距”为“1cm”,关闭属性表。步骤5:右键单击“btnP”命令按钮,从

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事件”选项卡的“单击”行下拉列表中选择

“mEmp”,关闭属性表。步骤6:单出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U,关闭设

计视图。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模拟试卷第2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

A、无序线性表

B、线性链表

C、二叉链表

D、顺序存储的有序表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表中的元素按值从小到大排

列。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设计准则的是()。

A、提高模块独立性

B、使模块的作用域在该模块的控制域中

C、设计成多入口、多出口模块

D、设计功能可预测的模块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大量软件没计表明,以下的设计准则是可以借鉴为设计的指导和对软

件结构图进行优化,这些准则是:提高模块独立性;模块规模适中;深度、宽度、

扇出和扇入适当;使模块的作用域在该模块的控制域中;应减少模块的接口和界面

的复杂性:设计成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设计功能可预测的模块。

3、下列队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队列属于非线性表

B、队列在队尾删除数据

C、队列按“先进后出”进行数据操作

D、队列按“先进先出”进行数据操作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删除,在另一端插入的顺序表,允许删除的一端

叫做队头,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队列的操作数是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

的。因此队列亦称作先进先出的线性表,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

/\

4、对下列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GH

A、ABCDEFGH

B、ABDGEHCF

C、GDBEHACF

D、GDHEBFCA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遍历就是不重复地访问二叉树的所有结点。二叉树遍历的方法有3

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记住3种遍历的顺序:①前序,访问根一

按前序遍历左子树一按前序遍历右子树;②中序,按中序遍历左子树一访问根一

按中序遍历右子树;③后序,按后序遍历左子树一按后序遍历右子树一访问根。

所以对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结果为ABDGEHCFo

5、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下列各排序法所对应的比较次数中正

确的是()。

A、冒泡排序为n(n-l)/2

B、简单插入排序为n

C、希尔排序为n

D、快速排序为n/2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最坏情况下,冒泡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l)/2;简单插入

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l)/2;希尔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0(,$);堆排

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O(inlog2n)。

6、为了使模块尽可能独立,要求()。

A、内聚程度耍尽量高,耦合程度要尽量强

B、内聚程度要尽量高,耦合程度要尽量弱

C、内聚程度要尽量低,耦合程度要尽量弱

D、内聚程度耍尽量低,耦合程度要尽量强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模块独立性是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

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耦

合与内聚是相互关联的。在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性越强,则耦合性越弱。

般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和提

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任务的是()。

A、软件测试

B、概要设计

C、软件维扩

D、详细设计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三个阶段,其

中开发阶段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

8、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所谓数据独立性是指()。

A、数据与程序独立存放

B、不同的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C、不同的数据只能被对应的应用程序所使用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数据独立性是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即数据库中数据独立于应

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所以选项A,选项B和选项C都不正确。

9、在学校中,“班级”与“学生”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属于()关系。

A、i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一个班可以有多名学生,而一名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所以“班级”

与,,学生,,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属于一对多关系。

10、软件调试的目的是()。

A、发现错误

B、改善软件的性能

C、改正错误

D、验证软件的正确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对程序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将进入程序调试,程序调试的任务是

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娱。

11Access数据库具有很多特点,卜,列叙述中,是Access特点的是()。

A、Access数据库可以保存多种数据类型,但是不包括多媒体数据

B、Access可以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来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C^Access不能支持Intemetfintranet应用

D、Access作为网状数据库模型支持C/S应用系统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Access特点的知识。在Access这个关系数据库中,具备了

比较强大的程序设计能力,不仅具有传统的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还具有面向对象

的程序设计能力。Access可以使用系统菜单以及程序命令等多种方式创建复杂的

数据库应用系统。Access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包括处理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多媒体数

据:与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具有较好的集成开发功能,可以采用VBA编写

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而从数据模型的角度来说,Access属于关系数据模型而不是

网状数据模型。

12、如图所示的数据模型属于()。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数据库中,对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允许一

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余一个的双亲。

13、“输入掩码”属性用于设定控件的输入格式,其中仅可以对()数据进行输入掩码

向导的设置。

A、文本型和数值型

B、文本型和逻辑型

C、文本型和日期/时间型

D、数值型和日期/时间型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字段属性的知识。在设计字段的时候可以使用输入掩码来使

得输入的格式标准保持一致,虽然对于大多数数据类型都可以设计输入掩码,但是

只有“文本”型和“日期/时间”型字段才可以使用“输入掩码向导”。

14、己知D1二#2003—5.2820:8:36#,D2=#2OO4-2-2910:40:11#,执行。

DatcDiff("m”,Di,D2)后,返回()。

A、1

B、9

C、10

D、函数值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DaleDiff函数的知识。DaleDiff函数是计算两个日期的,可隔

值函数,其一般使用格式为:DateDiff(建个类型,日期1,日期2)。功能是返回日

期1和日期2之间按照间隔类型所指定的时间间隔数目,也就是日期2减去日期I

的时间间隔数目。时间间隔可以有如下几种:“YYYY”代表年、“q”代表季度、

“m”代表月、“d”代表日、“ww”代表周、“h”代表小时、“n”代表分、“s”代表秒。

15、对,、将信息系201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教师的职称改为副教授”,合适的查询为

()0

A、生成表查询

B、更新查询

C、删除查询

D、追加查询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在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表中的记录进行更新和修

改,当更新的记录很多,或更新的记录符合一定条件时,最简单的有效的方法是利

用Access提供的更新查询。

16、在标准模块的变量定义区域中,用()关键字说明的变量属于全局范围的变量。

A^Dim

B、Private

C、Public

D^Static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变量作用域的知识。在VBA中变量的作用域有3个层次:

在模块过程内部用Dim或Private定义的变量为局部变量:在标准模块的变量定义

区域用Dim或Private定义的变量为模块变量;在标准模块的变量定义区域用

Public定义的变量为全局变量。用Sialic定义的变量为静态变量。

17^Access+,以下不属于查询操作方式的是()。

A、选择查询

B、参数查询

C、准则查询

D、操作查询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Access中查询的操作方式包括选揉查询、操作查询和参数查询。

18、创建交叉表查询,在交叉表行上不止有一个的是()。

A、行标题、列标题和值

B、列标题

C、行标题

D、值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交叉表查询的知识。在创建交叉表查询时,用户需要指

定3种字段: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表行与列交叉位置上的字段,用户需要为该字

段指定一个总计项。对于每一行来说,对应的行标题和值只能有一个,可以对应多

个列标题。

19、用SQL描述”在教师表中查找男教师的全部信息”,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SELECT卜ROM教师表。1卜(性别='男')

B、SELECL陛别FROM教师表【F(性别•男,)

C、SELECT*FROM教师表WHERE(性别=,男,)

D、SELECPTROM性别WHERE(性别=,男。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用SOL描述“在教师表中查找男教师的全部信息”,正确格式为

“SELECT*FROM教师表wHERE(性别二,男,广。其中“SELECT*”表示选择表中全部

字段,“FROM教师表”表示杳询的数据表为“教师表”,“WHERE(性别=,男》指定

查询条件。

20、在tStud表中查询性别为“女”,年级为“07”或“08”的学生姓名和简历的SQL查

询语句为()。

A、SELECT姓名,简历FROMtStudWH.ERE性别="女”AND年级IN(“07”,

"08”)

B、SELECT姓名,简历FROMtStudWHERE性别="女”AND年级

NOT'INP07”,“08")

C、SELECT姓名,简历FROMtStudWHERE性别="女”AND年级="07”.AND年

级="08',

D、SELECI姓名,简历FROMtSmdWHERE性别廿女”AND年级=“07”OR年级

="08”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SQL查询的知识。在SQL的查询语句中,SELECT子

句用于指定最后结果中的字段,FROM子句用于指定进行查询的表,WHERE子句

用于指定查询条件,只有满足条件的元组才会出现在结果集中。本题选项A)正

确,不可能有学生既属于07级又属于08级,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由于AND

的优先级高于OR,所以也不正确。

21、以下不是控件的类型的是()。

A、结合型

B、非结合型

C、计算型

D、非计算型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Access数据库中控件类型有结合型、非结合型和计算型,而不包括

非计算型。

22、通过ACCESS窗体,用户可以完成的功能有()。①输入数据②编辑数据③存

储数据④以行、列形式显示数据⑤显示和查询表中的数据⑥导出数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D、①②⑥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窗体是Access的一个对象,通过窗体可以完成输入数据、编辑数

据、显示和查询表中的数据功能。

23、下面对象不能作为窗体记录源的是()。

A、表

B、查询

C、Select语句

D、报表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窗体数据环境的知识。Access中窗体的数据环境被称为记

录来源(RecordSource),记录来源可以是一个数据表,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若干

表。如果记录来源不止一个表,需要建立查询或是使用SQLSELECT语句作为记

录来源,并且此时的查洵或SQL语句指定了这些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24、窗体中有一命令按钮,名称为Command]。要求在窗体视图中单击此命令按钮

后,命令按钮上面的文字变为加粗,实现该操作的VBA语句是()。

A、Commandl.Font[JnderLine=true

B、Commandl.Fontltalic=tiue

C、Commandl.FontBo)d=true

D、Commandl.FontNamc=truc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字体属性的知识。窗体中控件的字体由一些有关字体的

属性控制,比如FontName(字体名)、FontSize(字体大小)、FontBold(加粗)、

Fontltalic(倾斜)、FontUnderline(下划线)等。

25、查看报表输出效果可以使用()命令。

A、“打印”

B、“打印预览”

C、“页面设置”

D、“数据库属性”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农表输出的知识。报表的主要功能就是输出显示数据,若在

设计时需要查看报表输出效果可以使用打印预览命令。

26、以下关于报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报表可以输入数据

B、报表只能输出数据

C、报表可以控制输出数据的内容

D、报表可以对输出数据排序和分组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我表的基础知识。报表是Access中输出数据所使用的一种

对象,利用报表可以控制数据内容的大小及外观、排序和分组等功能,但是不可以

进行数据输入。

27、报表记录分组操作时,首先要选定(),在这些字段上值相同的记录数据归为同

一组。

A、主键

B、分组字段

C、自动编号

D、排序字段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农表排序与分组的知识。报表记录的排序是按照某字段值进

行大小排序,分组是按照分组字段值相同的被分为一组来计算的,所谓分组就是指

按某个字段值进行归类,将字段值相同的记录分在一组之中,而排序是指按某个字

段值将记录排序。要想实现分组,首先要选定分组字段。

28、键盘事件是操作键盘所引发的事件,下列不属于键盘事件的是()。

A、击键

B、键按下

C、键释放

D、键锁定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键盘事件是操作键盘所引起的事件,包括“击键”、“键按下”和“键释

放”,不包括"键锁定

29、使用()创建报表时会提示用户输入相关的数据源、字段和报表版面格式等信

息。

A、自动报表

B、报表向导

C、图标向导

D、标签向导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在Access数据库中,当使用“报表向导”来创建报表时会提示用户输

入相关的数据源、字段和报表版面格式等信息。

30、在宏的表达式中要引用报表exam上控件Name的值,可以使用引用式()。

A、Reports!Exam!Name

B、Reports!Name

C>exam!Name

D、ReportsexamNam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宏的表达式中,引用报表上控件的值,可以使用的引用式格式为:

“Reports!报表名!控件名

31、阅读下面的程序段:sum=0fori=1to3foij=ito4fork=jto5sum=sum+lnext

kj,i执行上面的三重循环后,sum的值为()。

A、14

B、23

C、28

D、30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循环的知识。这类问题循环题中只有一条语句,就是sum:

=sum+L这样的话问题就变成了判断这条语句共执行多少次,也就是最内层循环

一共会执行多少次。可以这样分析:当i=l,j=l时,内循环执行5次,当i=L

i=2时,内循环执行4次……当i=|,j=4时,内循环执行2次,这样的话外循环第

一次时内循环共执行5+4+3+2=14次;当i=2时,j从2开始循环,那么内循环共执

行4+3+2=9次;当i=3时,j从3开始循环,那么内循环共执行3+2=5次,所以总

的执行次数为14+9+5=28次。

32、以下关于VBA运算符优先级比较,正确的是()。

A、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连接运算符

B、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C、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D、连接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VBA中运算符的优先级的知识。在vBA中的运算符都

具有其优先级,最基本的就是算术运算符,连接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在各个种类的运算符中还有不同的优先级,比如在算术运算中乘方的优先级就高于

乘法和除法运算,同优先级的运算由左至右顺序执行。

33、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l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

Subf(ByValxAsInteger)x=x+4EndSubPrivateSubCommandl_Click()i=3Callf(i)

Hi>4Theni=i*2MsgBoxiEndSub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

输出结果为()。

A、3

B、4

C、6

D、7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VBA中参数传递的知识。在VBA的过程调用时,参数有

两种传递方式:传址传潴和传值传递。如果在过程声明时形参用ByVai声明,说

明此参数为传值调用:若用ByRef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址调用:没有说明传递

类型,则默认为传址传递。本题中在定义子过程f的时候用ByVai声明了形参x,

说明为传值调用,此时对x的任何更改不会影响调用它的实参i,所以执行完Call

f(i)这条语句后i的值不变仍为3,当然也不满足If涪句的条件,故此最后输出结果

为3。

34、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为Commandl),然后编写如下程序:Pfivme

SubCommand1CIick()DimaAsInteger,bAsIntegerx=10:y=20MsgBoxIIf(x>y,x,

y)EndSub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

A、10

B、20

C、T

D、F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nf函数的知识。对于nf函数可用于执行简单的条件判断操

作,当第一个参数为真时返回第二个参数值,否则返回第三个参数值。因为x>y

为假,所以返回v的值也就是返回20。

35、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计算折旧年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价值为100万元,如果每

年的折旧率为3%,多少年后它的价值不足60万元。则横线处应填入()。y=0:

p=IOO:x=0.03Dop=p*(1-x):y=y+1LoopUntilMsgRoxy

A、p<0

B、p<60

C^p>60

D、p<100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VBA中循环的知识。对于这种循环结构,首先看条件判断

在循环体的前面还是后面,如果是先判断条件,则有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如

果是后判断条件,则无论条件是否成立,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在Until循环中条

件为False时执行循环体,条件为True时退出循环;在While循环中条件为True

时执行循环体,条件为False时退出循环,这一点要注意区分清楚。本题中是一个

后判断条件的Until循环,变量y的作用是累计循环次数也就是年数,要求填写的

是循环结束条件,即p的值不足60时结束循环。

36、设a=设则执行x=HF(a>3,1,0)后,x的值为()。

A、4

B、3

C、0

D、1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HF函数的基础知识。对于HF函数可用于执行简单的条件

判断操作,当第一个参数为真时返回第2个参数值,否则返回第3个参数值。在本

题中由于-a>3为True,所以返回的是第二个参数值即1。

37、函数Mid「计算机等级考试”,4,2)的执行结果是()。

A、计算

B、等级

C、考试

D、等级考试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取子串函数的知识。在VBA中有三种取子串函数:Left函

数用于在字符串左端开始取n个字符;Right函数用于在字符串右端开始取n个字

符(注意子串中字符的顺序与母串中相同):Mid函数可以实现在任何位置取任何长

度的子串。本题中就是要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这个字符串中的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