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PAGE1试题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卷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一(26分)1.阅读语段,完成题目。(7分)英雄,是在危机时刻众人屏息敛声而他挺身而出的无畏者;英雄,是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引得人们翘首而望的奋进者;英雄,是在生活中不chuò劳作,即使jīn疲力尽也绝不放弃的坚守者……英雄如同扭转乾坤的巨人,顶天立地;英雄如同从天而至的惊雷,震耳欲聋;▲,▲。(1)给加点字注音。(2分)①屏(▲)息敛声②翘(▲)首而望(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不chuò(▲)劳作②jīn(▲)疲力尽(3)请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3分)▲2.用诗文原句填空。(8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2)▲,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4)请以“四季”为专题,将你所学古诗文中写到四季之景的句子辑录起来。四季诗句出处春几处早莺争暖树,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夏至于夏水襄陵,②▲。郦道元《三峡》秋③▲,▲。王绩《野望》冬④▲,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班级制作一份“诚信小报”,请你一起来编辑。2024年112024年11月5日星期二农历甲辰年十月初五诚信小报曾子烹彘美名传立华夏模范·▲标题:▲11月4日,红枫中学结合本校情况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讲诚信·创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该活动旨在深化学生诚信意识,促进文明校园建设。诚信事迹宣传▲诚信名言集锦▲主题晨会上,学生代表讲述了一系列诚信故事,激励学生们坚持诚信,做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诚信事迹宣传▲诚信名言集锦▲3.小语撰写了一则消息放在小报头条位置,你给这则消息补拟了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4.小文搜集了一些关于“信”的名言,你认为不能放在“诚信名言集锦”的一项是(▲)(2分)A.言必行,行必果。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九鼎一言重千金。D.君子慎始而敬终。5.小文想利用搜集的故事拟一副对联放在报眉位置,你帮她将下面词语组成下联。(2分)上联:曾子烹彘美名传立华夏模范下联:▲(填序号)①商鞅立木②开秦国宏图③信义著6.小语被评为校园“诚信之星”,你准备为他撰写一篇人物事迹介绍。你搜集了一些资料,并拟写采访提纲。(5分)资料卡张小语,八(3)班学生。11月2日,他在放学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原地等待很久也没见失主现身;后来失主打来电话,他又不辞辛苦把手机送给失主。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张小语采访目的(1)▲采访方式深度访谈采访问题(2)▲(3)▲二(41分)(一)古诗文阅读(13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乙夷水①又径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②,亦谓之‌佷山③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④,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颓浪⑤者,不觉疲而忘归矣。(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夷水》,中华书局2020年版)【注】①夷水:即今湖北西部的清江及其上游小河,是长江的支流。②有泾渭之比:意思是夷水流入长江就像泾水流入渭水一样清浊分明。③佷(hěn)山:即佷山县,在今湖北长阳东。④空岫:空谷。⑤颓浪:向下奔流的水波。7.为下面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3分)(1)亦谓之佷山北溪(▲)A.告诉B.称为C.认为D.意思(2)冬夏激素飞清(▲)A.白色B.质朴C.空无D.向来(3)不觉疲而忘归矣(▲)A.出嫁B.返回C.归还D.合并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5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9.两文写的水都很有特点,请从写法的角度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二)回忆性散文阅读(12分)我的母亲丰子恺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形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冲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④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①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个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⑤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⑥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了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⑦我二十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能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⑧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⑨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了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注】①丁艰:遭逢父母丧事。10.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4分)时间母亲的典型事例线索(对母亲的共同印象)四岁兼理家事店事(4)▲九岁(1)▲十七岁(2)▲二十二岁(3)▲三十岁坐在八仙椅子上,头发银白11.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联系全文内容加以分析。(4分)▲12.回忆起母亲,作者感到的是“感激”和“恐惧”。你觉得这两种情感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三)组合文本阅读(16分)【材料一】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节选自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材料二】大火封住了桥头。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南岸的杨成武大声喊:“同志们!这是最后的关头!莫怕火!冲过去!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南岸所有的红军官兵都呐喊起来:“冲呀!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攀在最前面的廖大珠连长喊了一声:“同志们,跟我前进!”然后他站起身第一个冲进了火海。第二个迎着火海冲进去的是一个苗族小战士。接着,突击队员们一个跟着一个冲进了大火中。头发、眉毛和衣服都被烧焦的红军勇士冲过火焰,冲上了泸定桥桥头堡阵地。(节选自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材料三】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选自《毛泽东诗词欣赏》,中华书局2010年版)13.阅读材料一,你认为“飞夺泸定桥”有哪些困难?红军战士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4分)▲14.材料一和材料二同样是描写“飞夺泸定桥”的战争场面,但两位作者的写法各具特色。请你任选一则加以赏析。(3分)▲15.下面对《七律·长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七言律诗,字句整齐划一,首尾两联对仗工整,全诗押韵,韵律和谐。B.颔联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写法,表现红军们藐视一切、无所畏惧的形象。C.颈联记述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事件,“暖”“寒”写出两地气候不同。D.整首诗回顾了长征历程,主要表达对长征途中奇观丽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6.你认为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作简要说明。(6分)▲三(33分)17.根据要求写作。(33分,含3分书写分)校刊“时光记忆”栏目以“总是温暖我的那个人”为题,面向全校同学征集作品。请你写一篇记叙文投稿。要求:不少于5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卷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26分)1.(7分)(1)(2分)①bǐng②qiáo(2)(2分)①辍②筋(3)(3分)示例:英雄如同锋利无比的宝剑,所向披靡。(前一句比喻1分,后一句带有夸张的色彩1分,前后一致、符合逻辑1分。)2.(8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2)大漠孤烟直(3)云生结海楼(4)①谁家新燕啄春泥②沿溯阻绝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④冰霜正惨凄(每空1分)3.(2分)红枫中学开展“讲诚信·创文明”主题宣传活动4.(2分)D5.(2分)①③②6.(5分)示例:(1)了解张小语被评为“诚信之星”的原因/情况/事迹。(1分,目的与撰写事迹介绍有关即可)(2)请问你捡到手机后想到了什么?(3)请问被评为“诚信之星”,你有何感想?(一个问题2分。问题与撰写通讯/目的有关,两个问题不重复不交叉,有梯度。)二(41分)(一)(13分)7.(3分)(1)B(2)A(3)B(一空1分)8.(5分)(1)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2)水边多是茂密的林木、空寂的山谷,静夜谛听,常常传来清脆的水声/回响。(一句1分,意对即可。)9.(5分)①清澈。(1分)甲文抓住了“缥碧”“游鱼细石”,正侧结合写出水的清澈见底(1分);乙文用游鱼、五色石子侧面写出水之清(1分)。②湍急。(1分)甲文以夸张/对比/比喻的手法写出水急(1分)。(先找特点,再看写法是否合理,写法不局限以上几种。意近即可。)(二)(12分)10.(4分)(1)招架各路人员(2)送我远行,迎我归家(3)贤主一般招待我,良师一般教训我(4)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一点1分,意近即可)11.(4分)①勤劳能干,坐在八仙椅上兼理家事店事;②慈爱,我到远方求学前,关照我起居饮食,给我准备学费、行李;③严厉,我求学归来,灯下母亲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每点2分,其中品质1分,分析1分,意近即可,任答两点即可)12.(4分)不矛盾。“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代表的是母亲的爱和关怀,让成长变得温暖,因此作者回忆起母亲是十分感激的。(2分)“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指的是母亲严厉的教诲和极大的期望,这会让作者感到压力、害怕,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作者理解了这些都是都是成长的警惕和勉励,恐惧的背后是对母亲的敬畏和感激。(2分)(先看理由,一点2分。判断错误倒扣一分)(三)(16分)13.(4分)①敌人以机枪回击,向红军射击;前人中枪,后人继续前进,爬近桥中央,利用桥上的木板作保护。②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烧了起来;冒着火焰爬过去。(每点2分,其中困难1分,方法1分)14.(3分)示例一:材料一。运用了细节描写以及动作描写(1分),从战士开始背上枪支开始用了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战士的坚定以及不畏艰险的精神(1分),后面对战争场面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对现在的日子要更加珍惜(1分)。示例二:材料二。运用了语言描写以及环境描写(1分),从语言描写中能够体会出战士的必胜的决心,以及战士们的万众一心(1分);环境描写突出战争的残酷,反衬出战士的大无畏精神,也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对现在的日子要更加珍惜(1分)。(手法1分,作用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