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不易断裂)、绝缘性好、隔热性好、耐高温。这种材料不宜用来制作(

)A.沙发垫 B.电工手套 C.消防服 D.炒菜锅2.我国自主研制的乒乓球训练机器人,能通过图像传感装置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数据,并针对性地进行对抗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被击出后,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B.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和乒乓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乒乓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乒乓球被击出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保持静止状态3.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cm,烛焰在光屏中央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向下移动

C.若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使成像清晰,此时成像变小

D.将一近视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间,为了成像清晰,应向左移动光屏5.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150N的拉力,使重为12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滑轮组可以省功

B.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60N

C.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0W

D.增大物体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6.学习物理后,小明认识到用电不规范,容易造成危险。他总结了以下生活中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研究:①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即合上;②边给手机充电,边用手机打电话;③擦拭用电器前,断开开关;④不断开电路,更换日光灯;⑤将三线插头掰为两线插头使用;⑥家庭电路定期检查,老旧线路及时更换。其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7.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漏刻,图乙为简化原理图。漏水壶通过底部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小 B.箭尺排开水的质量不变

C.水对箭尺底面的压强变大 D.水对受水壶底的压强变大8.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箭运载飞船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B.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飞船传递信息

C.发射火箭升空,应选用热值较小的燃料

D.火箭发动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9.科学家的不懈探索推动了社会发展。《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指南针在航海中有重要作用,它能指南北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10.《诗经》记载:“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埙是我国传统乐器,如图所示,它是由埙内空气柱______发声的,声音通过______传播进入到人耳。

11.晚会上,豫剧演员手持银枪表演。她左手握住银枪尾端,右手用力将枪尖挑起,如图所示,此时银枪属于______杠杆;挥动银枪,枪身轻微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舞台上激光灯照射出一道道炫目的光束,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1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能卷起屋顶,是因为风使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早穿皮袄午穿纱”是西北沙漠地区气候的写照,这与沿海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原因是水的______比沙石大。13.图甲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它们接入图乙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功率为1W,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同时闭合开关S和S1,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若以此电路状态工作10s,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______J。14.处处留心皆学问。厨房中有许多现象或厨具蕴含着物理知识,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一例。

现象或厨具:刀刃打磨的很薄;

原因或原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现象或厨具:______;

原因或原理:______。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5.小明到西苑公园游玩,看到空中飞翔的小鸟和鱼儿像是同在水里游动似的,简化图如图所示。假设A点为空中的小鸟,B点为水中的鱼,小明看到水中“小鸟”与“鱼”恰好重合,请画出对应的光路图。

16.小明在家做家务劳动,他推动拖把在水平地板上向左移动,如图所示。请画出地板对拖把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假设O点为拖把的重心)。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17.小明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情景如图1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

(2)改正后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数据完成图1乙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时间/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18.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明回想起生活中在水平面上推箱子,水平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据此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______有关;小明还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请写出能支持此猜想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

(2)小明用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运动,此时测力计所测拉力与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相等。

(3)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比较______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明联想到“雨天路滑,注意安全”的交通提示语,他猜想:接触面上有水也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于是他在桌面上洒上水并再次实验,测得摩擦力变小。这与______(填字母代号)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相似。

A.自行车的车闸

B.滚动轴承

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D.用冰刀鞋滑冰19.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设计了图甲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2)小明按照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正确的导线(导线之间不能交叉)。

(3)正确连线后进行实验,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一只电流表示数变为零。则应是电流表示数______(填“A1”或“A2”)变为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填“L1”或“L2”)______(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出电流表A1、A2示数,记录在表中,其中A1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A;小明又在图乙原图中改接2根导线,并以此连接电路,测出通过L2的电流,记录在表中,请你在图乙原图中完成以上改接,在原导线上画“通过L1的电流通过L2的电流电路的总电流I▲0.300.50(5)根据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______;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应______多次实验。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20.如图为某游乐园的水陆两栖观光车。该车空载时的总质量是12t(驾驶员质量忽略不计),空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求:

(1)该车空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该车空载在水面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该车在水面上以36km/h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航行5min,发动机的效率为40%,该车行驶的功率为180kW,则该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消耗柴油多少千克?(q21.小明家购置一台电取暖器,铭牌如表所示,电路简图如图甲所示,假设电热丝阻值保持不变。其内部的加热物质是一种油,密度ρ约为0.8×103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0W(1)若其内部的油的体积为8L,请计算油的质量是多少?

(2)电热丝的阻值大小是多少?

(3)小明的哥哥从电子科技大学回家过寒假,他对该电取暖器进行研究。他挑选了“6A,176Ω”“4A,220Ω”两个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其中一个,并对电路进行改装,如图乙所示,使电取暖器的实际加热功率可从额定功率开始逐步调低,以满足日常不同的使用情形。请计算说明,为保证电路元件安全,他应选取哪个电位器?并计算此时电取暖器实际加热功率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沙发垫要求弹性好,故A正确;

B、电工手套要求绝缘性好,故B正确;

C、消防服要求隔热性好、耐高温,故C正确;

D、炒菜锅要求导热性好,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对应的物理性能分析材料。

本题考查的是新型材料不同的物理性质,新型材料是中考时的一个重点。2.【答案】A

【解析】解:A、乒乓球被击中后会向前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和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乒乓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

D、乒乓球被击出后,处于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其中的一个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根据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4)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3.【答案】C

【解析】解:AB、“炙化其中油蜡”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B错误;

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熔化、凝固现象,属于基础题目。4.【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像距,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A错误;

B、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蜡烛变短后,通过光心的光线向上移动,所以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故B错误;

C、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由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正确;

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将其放置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后,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1)(3)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分析作答;

(4)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5.【答案】B

【解析】解:A、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滑轮组不能省功,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f=0.2G=0.2×1200N=240N,

由图可知n=2,由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f+G动)可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f=2×150N-240N=60N,故B正确;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2×0.2m/s=0.4m/s,

工人所用拉力做功的功率:P=Wt=Fst=Fv=150N×0.4m/s=60W,故C错误;

D、由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恒为物重的0.2倍可知,增大物体的重力后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由W有=fs物可知,物体移动距离相同时,有用功W有增大,额外功W额外不变;

由η=W有W总=W有W有+W额外=11+W额外W6.【答案】C

【解析】解:①空气开关跳闸后,必须检修后才能合闸,故①错误;

②手机在充电时使用,容易引发事故,手机充电结束后,应该直接拔掉充电器,充电器长时间通电易发热而引发火灾,故②错误;

③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用电器前,防止触电,必须断开开关故③正确;

④更换灯泡、搬动家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更换日光灯容器触电,故④错误;

⑤将三线插头变为两线插头使用,金属外壳不能接地,容易触电,故⑤错误;

⑥家里电路定期检查,老旧线路及时更换,故⑥正确。

综上可知,这些行为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C。

(1)空气开关跳闸后,必须检修后才能合闸;

(2)手机在充电时使用,容易引发事故;

(3)生活用水是导体;

(4)更换灯泡、搬动家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5)三脚插头是用来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地线连接;

(6)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家庭电路定期检查,老旧线路及时更换。

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常识,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安全用电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为防止因电带来的伤害,要注意安全用电原则。7.【答案】BD

【解析】解:A、因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箭尺受到的浮力等于箭尺的重力,由于箭尺的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故A错误;

BC、由于箭尺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箭尺受到的浮力,则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根据G=mg可知箭尺排开水的质量不变,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漂浮的物体下底面的压力等于浮力,故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变,则压强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由于液体密度一定,深度变大,则根据p=ρgh可知水对受水壶底压强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浮力的变化;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排开水的重力变化,根据重力公式判断排开水的质量变化;结合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水对箭尺底面的压强变化;

(3)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关系判断水对受水壶底压强。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与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液体压强公式,属于中档题。8.【答案】AC

【解析】解:A.火箭运载飞船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火箭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飞船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发射火箭升空,为了减轻质量,应选用热值较大的燃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火箭发动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热值反映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本领的大小,也就是说,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放出热值多少均没关系。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本质是不同的,“转化”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转移”只是能量由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形式不变。

本题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的应用,热值的概念,以及燃料燃烧是的能量转化。9.【答案】地磁场

法拉第

【解析】解:(1)指南针是磁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北。

(2)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磁场与电流的关系,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从此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故答案为:地磁场;法拉第。

(1)地球本身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周围存在地磁场;

(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证明了磁可以生电。

本题考查了地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属于基础题。10.【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埙是我国传统乐器,如图所示,它是由埙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进入到人耳。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11.【答案】费力

形状

直线传播

【解析】解: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动力臂小雨阻力臂,此时银枪是费力杠杆;

挥动银枪,枪身轻微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舞台上激光灯照射出一道道炫目的光束,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费力;形状;直线传播。

对于简单机械来说,如果动力臂就小于阻力臂,即为费力杠杆;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炫目的光束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本题考查了杠杆、力的作用效果、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题目。12.【答案】变小

比热容

【解析】解:(1)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

(2)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

故答案为:变小;比热容。

(1)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比较屋顶上下的空气流动速度,比较屋顶上下受到的压强,再比较屋顶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2)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点,值得我们关注。13.【答案】2

0.7

14

【解析】解:当只闭合开关S时、断开开关S1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

由甲图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2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0.5A,此时灯泡的功率:PL=ULIL=2V×0.5A=1W,

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UL=2V;

同时闭合开关S和S1,灯泡与定值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此时R两端的电压为2V,

由图甲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IR'=0.2A,

因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L+IR'=0.5A+0.2A=0.7A,

整个电路在10s内消耗的电能:W=UIt=2V×0.7A×10s=14J。

故答案为:2;0.7;14。

当只闭合开关S时、断开开关S1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由甲图可知,14.【答案】炒菜时,能闻到菜的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炒菜时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菜中的香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被人闻到

【解析】解:现象或厨具:炒菜时,能闻到菜的香味。

原因或原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炒菜时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菜中的香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被人闻到。

故答案为:炒菜时,能闻到菜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炒菜时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菜中的香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被人闻到。

根据厨房中有许多现象或厨具蕴含着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厨房中有许多现象或厨具蕴含着物理学常识。15.【答案】

【解析】解:(1)画出小鸟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即为小鸟的像位置。连接A'与眼睛C,与水面交于点O,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

(2)看到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水中的像重合,说明小鸟和小鱼处光线的入射点都在O点,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了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1)小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便可以画出在水中像的位置;

(2)根据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

此题通过作图考查了学生有关光的折射规律的知识,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是确定光的入射点与光线的方向。16.【答案】

【解析】解:拖把头受到地面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在拖把头重心O,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解答图。

拖把头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17.【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侧壁;

见解析;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不会

【解析】解:(1)实验情景如图1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侧壁。

(2)改正后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描点、连线完成图的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侧壁;(2)见解析;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不会。

(1)为确保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装置要自下而上组装,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到容器底和侧壁。

(2)(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作出图像;水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涉及到水的沸点、器材的组装、水的沸腾特点,难度不大。18.【答案】接触面粗糙程度;在水平面上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

匀速直线;

甲、乙;接触面越粗糙;

D

【解析】解:(1)小明同学根据地面越粗糙,推箱子越费力,提出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3)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进行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验证小明同学的猜想;

(4)由在木块和桌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充当了润滑剂可知,注水后滑动摩擦力会减小,因此注水后的摩擦力都比没注水时要小。

故答案为:(1)接触面粗糙程度;在水平面上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2)匀速直线;(3)甲、乙;接触面越粗糙;(4)D。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二力平衡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9.【答案】断开;

见解析中的图;

A1;L1;断路;

0.2;见解析中的图;

【解析】解:(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小明按照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实物,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电流表与L1这个灯串联,如下所示:

(3)原电路中,两灯并联,A1测L1的电流,A2测干路的电流,正确连线后进行实验,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一只电流表示数变为零,则应是电流表示数断开A1变为零;故障原因可能是L1断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出电流表A1、A2示数,记录在表中,其中A1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0.2A;小明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