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在人民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前导学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在人民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前导学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在人民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前导学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在人民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前导学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在人民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前导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卡尔·克思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1883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二、写作背景马克思被邀请作为伦敦的外国流亡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1856年4月14日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

他利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马克思参加《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显地说明了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同英国宪章派保持着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想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起来。

《人民报》是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革命的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以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150多年来,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年轮不仅丝毫没有消蚀掉它非凡的风采,而且其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语言、厚重的文化,至今仍然让我们能够领略到经典的魅力。三、文体知识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与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

学习演讲词,要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握其针对性。还可以设想作者演讲时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四、生词释义1.字音字形(1)深渊(yuān)(2)衰颓(tuí)(3)魔力(mó)(4)卑劣(bēi)

(5)狡狯(kuài)

(6)毋庸(yōng)2.词语积累(1)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2)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3)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例: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的医护人员来说,病人有时候看起来治好的可能性微不足道,但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个人的安危简直微乎其微。[辨析]“微不足道”和“微乎其微”调换。“微乎其微”是说一件事情太小太小。“微不足道”是指一件小事无足轻重,不值得说。根据语境,二者应该调换位置。五、梳理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评价1848至1849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指出其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当时的革命气氛,点明19世纪“工业和科学的力量”与“衰颓的征兆”互相冲突的事实。

第三部分:列举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知识小练】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驱逐(qū)

空白(kōnɡ)

诽谤(fěi)

卓有成效(zuó)B.嫉恨(jí)

诅咒(zǔ)

悼念(diào)

豁然开朗(huò)C.撰稿(zhuàn)

给予(ɡěi)

奠基(diàn)

纷繁芜杂(wú)D.估量(lianɡ)

勒令(lè)

诬蔑(miè)

浅尝辄止(zhé)2.下列选项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的缝隙。B.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C.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D.电影《少年的你》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校园霸凌”事件,直面振聋发聩的校园现实,将青春与成长、暴力与温暖,保护弱者等社会责任的现实话题重新带到观众的眼前。3.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选段,选出后面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二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9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A.演讲开篇以精妙的比喻总结评价了1848年革命之于无产阶级解运动的意义,同时极力赞叹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威力。B.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虽只是作为“干硬外壶”上的“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却暴露了外壳下面的、能撞碎坚硬大陆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片“汪洋大海”。C.马克思通过一个巧妙的对比,揭示出资产阶级作为社会革命的对象,相较于工人阶级“更危险万分”,其危害程度远超出我们的一般认知。D.文段末借我们无法感觉天气压力的比喻,提示听众去感受与思考这些不易觉察的“革命气氛”,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马克思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①_________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②_________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同样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在旧中国③_________的时代,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勇担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请将文中画框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空”应读kònɡ,“卓”应读zhuó;B.“悼”应读dào,C.“给”应读jǐ。故选D。2.答案:D解析: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此处用来形容的“校园现实”,既不是响声,也不是语言文字,使用对象错误。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毋庸:无须。载诸史册:记载在史书里。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C.“揭示出资产阶级作为社会革命的对象,相较于工人阶级‘更危险万分’”,其危害程度远超出我们的一般认知”说法有误。原文“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中“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这一生产方式产生了无产阶级;而“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代表,作者是说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更危险,认为由资产阶级们发起的革命必将被无产阶级革命取代。故选C。4.答案:①义无反顾;②雨后春笋;③风雨如晦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处,语境指马克思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是没有退缩的,故可填“义无反顾”之类的成语。②处,语境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大量地出现,再结合“如……般”的提示,故可填“雨后春笋”之类的成语。③处,语境说的是旧中国社会黑暗、局势动荡,故可填“风雨如晦”之类的成语。5.答案:①比喻构成:本句中,本体为“这一理论”,喻体为“壮丽的日出”,比喻词为“犹如”;两者在光芒和作用上具有相似性。②表达效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喻成壮丽的日出,说它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时代价值和强大真理力量。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第一点,分析比喻的构成,先分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句中本体为“这一理论”,喻体为“壮丽的日出”,比喻词为“犹如”;接下来,分析其关联,即相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壮丽的日出在光芒和作用上相似,这是设喻原因。第二点,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比喻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展现本体的特点,句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喻成壮丽的日出,说它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能够引发读者联想,使读者从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时代价值和强大真理力量。6.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