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图目录第一节
视图一、基本视图二、向视图三、局部视图四、斜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二、剖视图的种类三、剖切面的种类
第七章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第三节断面图一、断面图的概念二、移出断面图三、重合断面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一、局部放大图二、简化画法第五节第三角画法一、第三角画法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
第一节视图视图: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绘制出物体的多面正投影图形称为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视图
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基本视图:物体在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
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
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方向代号abcdef投射方向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由下向上由后向前视图名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六个基本投射方向及视图名称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和方位对应关系
第一节视图二、向视图向视图的配置与标注向视图: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第一节视图三、局部视图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a)直观图b)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第一节视图三、局部视图当机件上的某一局部形状没有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用一个完整的基本视图表达时,可将这一部分单独用局部视图表示。局部视图的配置与标注规定如下:(1)局部视图按基本视图位置配置,中间若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2)局部视图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在适当位置。(3)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通常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
第一节视图四、斜视图a)直观图b)斜视图
倾斜结构斜视图的形成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第一节视图四、斜视图画斜视图时应注意:(1)斜视图常用于表达机件上的倾斜结构。画出倾斜结构的实形后,机件的其余部分不必画出,此时可在适当位置用波浪线或双折线断开即可,如图7-5b所示。(2)斜视图的配置和标注一般遵照向视图相应的规定,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此时仍按向视图标注,且加注旋转符号。
第二节剖视图当零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用视图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图中会出现许多细虚线,影响了图形的清晰性。既不利于看图,又不利于标注尺寸。为此,国家标准规定用“剖视”的方法来解决机件内部结构的表达问题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1.剖视图的形成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2.剖面符号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剖面线的方向在机械设计中,金属材料使用最多。为此国家标准规定用简明易画的平行细实线作为剖面符号,且特称为剖面线。绘制剖面线时,同一机械图样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同、间隔相等。剖面线的间隔应按剖面区域的大小确定。剖面线的方向一般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1)剖切机件的剖切面必须平行或垂直于某个投影面。(2)画剖视图时,剖切机件是假想的,并不是把机件真正切掉一部分。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应按完整的机件画出。(3)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用细虚线表示机件上的不可见结构,剖视图上不画不可见部分的轮廓线。当需要在剖视图上表达这些结构,又能减少视图数量时,允许画出必要的细虚线。3.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4.剖视图的标注剖视图的标注有三个要素:(1)剖切位置:用粗实线的短线段表示剖切面起讫和转折位置。(2)投射方向:将箭头画在剖切位置线外侧指明投射方向。(3)对应关系:将大写拉丁字母注写在剖切面起讫和转折位置旁边,并在所对应的剖视图上方注写相同字母名称。剖视图的标注方法可分为三种情况,即全标、不标和省标。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4.剖视图的标注1)全标:指上述三要素全部标出,这是基本规定,如图中的A-A。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4.剖视图的标注2)不标:指上述三要素均不必标注。但是,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方可不标,即: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平面剖切;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剖视图与相应视图间没有其他图形隔开。下图同时满足了三个不标条件,故未加任何标注。3)省标:指仅满足不标条件中的后两个条件,则可省略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如教材图7-8中的B-B。
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5.剖视图的配置剖视图应首先考虑配置在基本视图的方位。如图8的B-B;当难以按照基本视图的方位配置时,也可按照投影关系配置在相应位置上,如图7-8中的A-A;必要时才考虑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根据机件内部结构表达的需要以及剖切范围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1.全剖视图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一个或几个)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图形称为半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2.半剖视图画半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应以对称中心的细点画线为界,不能画成其它图线,更不能理解为机件被两个相互垂直的剖切面共同剖切将分界线画成粗实线,如图所示。(2)采用半剖视图后,不剖的一半一般不再画细虚线,但对孔、槽等结构要用点画线画出其中心位置。如图所示,左一半不应画出细虚线。
a)错误b)正确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3.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3.局部剖视图
(2)一个视图中,局部剖视的数量不宜过多,在不影响外形表达的情况下,可在较大范围内画成局部剖视,以减少局部剖视的数量。如图所示机件,主、俯视图分别用两个和一个局部剖视表达其内部结构。(3)波浪线不应画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也不能用轮廓线代替,或与图样上的其他图线重合。第二节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
国家标准规定,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可选择以下剖切面: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1.单一剖切面2.几个平行的剖切面第二节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第二节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如图所示,在使用几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开物体时,倾斜剖切平面所剖到的结构应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进行投射。第三节断面图一、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简称断面):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这种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断面图与剖视图的比较按照断面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第三节断面图二、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由两个相交的剖切面获得的移出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中间一般应断开第三节断面图二、移出断面图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图a),或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图b),则这些结构按剖视图要求绘制。第三节断面图配置及标注方法二、移出断面图第三节断面图三、重合断面图将断面图形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如图b所示。重合断面的标注规定不同于移出断面。对称的重合断面不必标注,如图a所示;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省略标注,如图b所示。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一、局部放大图当机件上的某一细小结构表达不清楚或难于标注尺寸时,可以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此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1.对称机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1/4,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这种简化画法(用细点画线代替波浪线作为断裂边界线)是局部视图的一种特殊画法。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2.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形中用细实线绘制的过渡线(图a)和用粗实线绘制的相贯线(图b),可以用圆弧或直线代替非圆曲线(图c),也可以用模糊画法表示相贯线(图d)。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3.当机件上有较小结构及斜度等已在一个图形中表达清楚时,在其他图形中可简化表示或省略。4.机件中与投影面倾斜角度不大于30°的圆或圆弧的投影可用圆或圆弧画出,如图所示。与投影面倾斜角度不大于30°的圆、圆弧画法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5.当不能充分表达回转体零件表面上的平面时,可用平面符号(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如图所示平面符号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6.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们与其邻接部分分开(图a)。当零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图b)。机件的肋、轮辐、孔等结构画法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7.当机件具有若干直径相同且按规律分布的孔(圆孔、螺孔、沉孔)时,可以仅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表示出其中心位置即可按规律分布的等直径孔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8.当机件具有相同结构(齿、槽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应尽可能减少相同结构的重复绘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可用细实线连接。9.较长机件(轴、型材、连杆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后缩短绘制,但尺寸仍按机件的设计要求标注(图)。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一、第三角画法国家标准(GB/T14692)中规定,我国技术国样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世界各国都采用正投影法来绘制技术图样,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采用第一角画法,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采用第三角画法。如图所示为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每部分为一个分角,依次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分角。将机件放在第一分角内(H面之上、V面之前、W面之左)进行投射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机件放在第三分角内(H面之下、V面之后,W面之左)进行投射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三角画法。八个分角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与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有六个基本视图,将机件向正六面体的六个平面(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射,如图
所示。第三角画法的投影方向及名称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展开后即得六个基本视图,它们相应的名称与配置如图a所示。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对比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主要区别是:由于它们在各自的投影面体系中,观察者、机件、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决定了它们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不同。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射;第三角画法是将投影面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进行投射(把投影面看做透有的),如图
所示。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在图样中必须画出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当采用第一角画法时,在图样中一般不必画出第一角投影的识别符号,但在必要时也需画出。投影识别符号如图a和图b所示。图a第一角画法的投影识别符号图b第三角画法的投影识别符号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一、螺纹的基本知识
二、螺纹的画法规定及图样标注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四、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联接画法第二节齿轮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和尺寸计算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三、直齿锥齿轮四、蜗杆与蜗轮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第三节键和销一、键及其联接二、销及其联接第四节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方法二、滚动轴承的代号第五节弹簧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二、弹簧在装配图中的画法熟悉各种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理解各种标记的含义以及在图样中的标注。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培训学习目标
一、螺纹的基本知识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纹的形成与要素(1)螺纹的形成在车床上车削螺纹是螺纹形成的方法之一,如图8-1a所示。对于直径较小的内、外螺纹,也可以用丝锥或板牙加工而成,如图8-1b所示。(2)螺纹的分类1)按螺纹要素是否标准分类①标准螺纹②特殊螺纹③非标准螺纹2)按螺纹用途分类.①紧固螺纹②传动螺纹③管螺纹④专用螺纹
图8-1螺纹加工方法
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动画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纹牙型通过螺纹轴线断面上的螺纹轮廓形状称为牙型。
2)螺纹直径大径(D、d)是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如图8-2所示。图8-2螺纹的直径(3)螺纹的要素表8-1常用标准螺纹的牙型及符号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3)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条数称为线数,线数用字母n表示。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以上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如图8-3所示。
图8-3单线螺纹和双线螺纹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4)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用字母P表示。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用字母Ph表示,如图8-3所示。5)旋向螺旋线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图8-4螺纹旋向的判别
a)单线左旋螺纹b)三线右旋螺纹
内、外螺纹一般要成对使用。在内、外螺纹连接时,应满足内、外螺纹连接的条件:螺纹的五个要素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内、外螺纹不能互相旋合。注意: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二、螺纹的画法规定及图样标注
螺纹的牙顶和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并画到倒角处。外螺纹的画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纹的画法规定内螺纹的画法
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螺纹牙型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当需要表示螺纹牙型时可采用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画出几个牙型。如用剖视画法表示内、外螺纹的联接时,其旋合部分应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规定画法表示。螺纹联接画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动画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螺纹的标记规定螺纹按规定画法画出后,图上不能反映其牙型、螺距、线数和旋向等结构要素,必须按规定的标记在图样中进行标注。
(1)普通螺纹粗牙普通螺纹的代号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表示,如M10。细牙普通螺纹的代号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如M16×1.5。螺纹的旋合长度代号有三种:长旋合长度(L)、中等旋合长度(N)、短旋合长度(S)。常用的中等旋合长度可以省略标注。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8-3常用标准螺纹的标记规定
(续表1)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梯形螺纹梯形螺纹中的单线螺纹只标螺距,多线螺纹标注导程并在括号中给出螺距来体现出线数。右旋及中等旋合长度省略标注,左旋用符号“LH”表示。为保证传动的平稳性,旋合长度不能太短,所以没有短旋合长度(S)。表8-3常用标准螺纹的标记规定
(续表2)3.螺纹标记的图样标注表8-4常见标准螺纹标注示例(续表1)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8-4常用螺纹标注示例(续表2)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有螺栓、螺母、垫圈等,如图所示。在国家标准中都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其具体结构和标记见表8-5。
常用螺纹紧固件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8-5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示例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四、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联接画法在装配体中,零件与零件或部件与部件间常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联接,最常用的形式有螺栓联接,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图8-7所示。
螺栓联接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图8-7螺栓、螺柱.螺钉联接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栓联接画法螺栓用于联接两个不太厚的并能钻成通孔的零件。图8-8螺栓联接动画2.螺柱联接画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双头螺柱用于被联接零件之一较厚或不便钻通孔的地方。图8-9螺柱联接动画图8-10联接螺钉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3.螺钉联接画法(1)联接螺钉联接螺钉用于受力不大和经常拆卸的场合。动画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用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使它们不产生相对运动。图8-11紧定螺钉
图8-12齿轮传动形式
a)圆柱齿轮传动b)锥齿轮传动c)蜗杆传动第二节齿轮齿轮是机器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传动零件,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改变轴的旋向和转速。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和尺寸计算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代号第二节齿轮(1)齿数z齿轮上轮齿的个数。(2)齿顶圆直径da通过齿顶的假想圆柱的直径。(3)齿根圆直径df通过齿根的假想圆柱的直径。(4)分度圆直径d分度圆是一个假想的圆,在该圆上齿厚s和槽宽e相等。
(5)齿高h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6)齿顶高ha齿顶圆和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7)齿根高hf
齿根圆和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8)齿距p在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9)齿厚s在分度圆上一个齿的两侧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10)槽宽e在分度圆上一个齿槽的两侧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11)压力角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12)模数m当齿轮的齿数为z,则分度圆的周长=zp=πd。
所以d=zp/π,p/π称为齿轮模数。(13)中心距a两啮合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图8-13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尺寸代号第二节齿轮第二节齿轮表8-6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系列单位:mm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参数的尺寸计算已知模数m和齿数z,齿轮其他参数的计算见表8-7。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齿距pp=πm分度圆直径dd=mz齿顶高haha=m齿顶圆直径dada=d+2ha=m(z+2)齿根高hfhf=1.25m齿根圆直径dfdf=d-2hf=m(z-2.5)齿高hh=ha+hf=2.25m中心距aa=(d1+d2)/2=m(z1+z2)/2表8-7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参数的尺寸计算图8-14单个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a)视图b)剖视图c)斜齿轮d)人字齿轮1.单个齿轮的画法第二节齿轮对于单个齿轮,一般用两个视图或一个视图加一个局部视图表达。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图8-15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2.齿轮的啮合画法第二节齿轮表达齿轮的啮合,一般采用两个视图。在垂直于圆柱齿轮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内的齿顶圆均用粗实线绘制,分度圆相切。
动画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采用剖视图表达时,在啮合区内有五条线。图8-16轮齿啮合区在剖视图中的画法第二节齿轮三、直齿锥齿轮图8-17直齿锥齿轮锥齿轮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有直齿、斜齿和曲线齿(圆弧齿、摆线齿)等多种形式。第二节齿轮图8-18直齿锥齿轮各部分名称及代号
1.单个直齿圆锥齿轮的画法
第二节齿轮图8-19直齿锥齿轮的啮合画法2.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画法锥齿轮的啮合画法与圆柱齿轮基本相同,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视图上,一个齿轮大端的分度线与另一个齿轮大端的分度圆相切,具体画法如图8⁃19所示。第二节齿轮动画四、蜗杆与蜗轮蜗杆蜗轮用于两交错轴之间的传动,交错角一般为90°。通常蜗杆主动,蜗轮从动,用作减速装置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蜗杆与蜗轮第二节齿轮1.蜗杆的规定画法其画法基本与圆柱齿轮相同,在两面视图中,齿根线和齿根圆均可省略不画,如图8⁃20所示。
图8-20蜗杆的主要参数及规定画法第二节齿轮2.蜗轮的规定画法在垂直于蜗轮轴线的视图中,只画出分度圆和齿顶外圆,齿顶圆和齿根圆不画,如图8⁃21所示。图8-21蜗轮的主要参数及规定画法第二节齿轮动画图8-22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
a)剖视图b)外形图3.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在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中,可以画成剖视图和外形图两种形式,如图8⁃22所示。第二节齿轮一、键及其联接第三节键和销键是联接轴和齿轮的传动件,使轴和传动件不产生相对转动。图8-23键的装配图动画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1.键的类型键的种类较多,常见形式有普通平键、半圆键、楔键等。键GB/T109618×11×100表示键宽为18mm,键高为11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2.键的标记图8-24键的类型图8-25键槽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3.键槽的画法及尺寸标注键是标准件,所以一般不必画出零件图,但要画出零件上与键相配合的键槽,键槽的宽度b可根据直径d查表确定,轴上的槽深t1和轮毂上的槽深t2可从键的标准中查得,键的长度应小于或等于轮毂的长度。图8-26键联接的画法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4.键联接画法普通型平键是以两侧面为工作面,起传递转矩作用。
二、销及其联接图8-27销联接的画法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销是标准件,通常用于零件间的连接或定位。常用的有圆柱销、圆锥销和开口销。表8-8销的类型、标记、画法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第四节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旋转轴的部件,结构紧凑,摩擦阻力小,能在较大的载荷、较高的转速下工作,转动精度较高。图8-28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滚动轴承表8-9常用滚动轴承的表示法第四节滚动轴承二、滚动轴承的代号表8-10滚动轴承类型代号例:滚动轴承代号62046-类型代号,表示深沟球轴承。2-尺寸系列代号,原为02,“0”为宽度系列代号省略未写,“2”为直径系列代号,故两者组合时写成“2”。04-内径代号(内径尺寸4×5=20)即内径代号是轴承公称内径20mm除以5的商数4,再在前面加0成为“04”。第五节弹簧弹簧的特点是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去掉外力后能立即恢复原状。在工件中的作用是减震、夹紧、测力和储能。图8-29常用的弹簧第五节弹簧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在平行于轴线投影面上的视图中,各圈的轮廓不必按螺旋线的真实投影画出,而用直线来代替螺旋线的投影。
图8-30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第五节弹簧二、弹簧在装配图中的画法在装配图中,螺旋弹簧被剖切后,不论中间各圈是否省略,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其可见部分应从弹簧的外轮廓线或弹簧钢丝剖切面的中心线画起。当弹簧钢丝的直径在图上等于或小于2mm时,其断面可以涂黑表示。图8-31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第一节零件图概述
一、零件图的作用二、零件图的内容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一、主视图的选择二、其他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三、零件表达方案举例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一、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尺寸的配置形式
第九章零件图三、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四、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结构要求及其标注二、极限与配合及其标注三、几何公差及其标注第五节读零件图一、轴套类零件二、轮盘盖类零件三、箱体类零件四、叉架类零件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各项内容,掌握零件图的识读方法并能看懂一般零件图。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培训学习目标
一、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内容,如图9⁃1所示。1.零件图的作用2.零件图的内容第一节零件图概述图9-1衬套零件图衬套视频(1)一组视图:选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2)完整的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合理标注零件在制造、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3)技术要求:用规定的符号、标记、代号和文字简明地表达零件在制造、检验时所应达到的各项技术要求。如表面结构要求、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热处理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等。(4)标题栏:应配置在图框右下角。填写的内容主要有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代号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
第一节零件图概述选择原则:将反映零件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通常考虑零件的工作位置、加工位置或安装位置。具体地说,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表示零件的加工位置2.表示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3.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一、主视图的选择1.表示零件的加工位置
图9-2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图9-4吊钩的工作位置2.表示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图9-3支座的主视图选择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3.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主视图应尽量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如图9-3所示的支座,以B向、C向投射都反映它的工作位置。但经过比较,B向则将圆筒、连接板的形状和四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表现得更清楚,故确定了B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为看图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图9-3支座的主视图选择支座视频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主视图确定后,应运用形体分析法对零件的各组成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对主视图表达未尽部分,再选其他视图完善其表达。二、其他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三、零件表达方案举例1.分析零件轴承座的功用是支承轴,其工作状态如图9-5所示。轴承座的主体结构由四部分组成,即圆筒(包容轴或轴瓦)、支撑板(连接圆筒和底板)、底板(与机座连接)、肋板(增加强度和刚度)。此外,还有轴承座的局部结构,如圆筒顶部有凸台和螺孔(安装油杯加润滑油),底板上有两个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机座固定)。图9-5轴承座轴测图组合过程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2.表达方案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1)主视图的比较ab轴承座视频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cd图9-6轴承座表达方案
(2)其他视图的确定1)圆筒的长度、轴孔(通孔或不通孔)以及顶部的螺孔,主视图均未能表达,此时,可采用左视图或俯视图表达。左视图能反映其加工状态,并且如果取局部剖视,还能表明圆筒轴孔(通孔)与螺孔的关系,所以采用左视图比俯视图好。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2)底板的形状及其宽度,主视图均未表明。虽然左视图能表示其宽度,但要确定其形状必须采用俯视图或仰视图,优先选用俯视图。至此,通过三个基本视图形成了轴承座的初步表达方案,如图9-6a所示。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3)选择辅助视图,表达局部结构1)底板上两个光孔的形状可在主视图上采取局部剖视表达,如图所示。2)支撑板与肋板的垂直连接关系,在图9-6a所示的三个基本视图中尚未表达清楚,可如图9-6c所示,将俯视图画成全剖视图;或者如图9-6d所示加画一个断面图和B向局部视图。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经过以上的分析、比较,确定图9-6d所示方案比较合理。图9-6d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举例图9-7尺寸基准
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一、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根据作用不同,一般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为满足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对其结构、性能的特定要求而选定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为便于零件加工、测量和装配而选定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1.尺寸基准的分类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根据重要性不同,基准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一般而言,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基准,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如图所示。当同一方向有多个尺寸基准时,主要基准只能有一个,其余均为辅助基准,便于加工和测量。辅助基准与主要基准之间的尺寸为联系尺寸。尺寸基准
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选择基准的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以使标注的尺寸便于零件的加工与测量。
(2)设计基准优先原则:当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时,应优先选择设计基准,以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合理标注尺寸,首先应正确选择尺寸基准。a)坐标式b)链状式c)综合式图9-8尺寸配置形式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尺寸的配置形式3.综合式
坐标式与链状式的组合标注形式。2.链状式
零件上同一方向的一组尺寸,彼此首尾相接,前一尺寸的终止处,即为后一尺寸的基准。1.坐标式零件同一方向的一组尺寸,都从同一基准出发标注尺寸。2.链状式
1.坐标式a)不合理b)合理图9-9零件图尺寸注法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三、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零件上对机器的使用性能和装配质量有关的尺寸,这类尺寸应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例如零件的性能规格尺寸、零件间的配合尺寸、有装配要求的尺寸以及安装尺寸等。如图9-9所示。
a)b)c)图9-10避免封闭尺寸链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避免封闭尺寸链(1)封闭的尺寸链是指一个零件同一方向上的尺寸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环的情况,如图9-10a所示。(2)封闭尺寸链对加工的影响因各段尺寸加工总有一定的误差,各段尺寸误差之和不可能正好等于总体尺寸的误差,从而使零件总长不符合设计要求。(3)避免封闭尺寸链的措施在标注尺寸时,应将不重要的轴段尺寸空出不注,如图9-10b所示,或将不重要轴段用参考尺寸标注(在尺寸数字外加括号),如图9-10c所示。图9-11按加工方法标注尺寸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3.便于加工测量(1)不同加工方法所用尺寸分开标注,便于加工时看图,如图9-11所示,将车削与铣削所需要的尺寸分开标注。
a)不易测量b)容易测量图9-12尺寸标注要便于测量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考虑测量方便。如图9-12a所示尺寸标注是不合理的,因为不便于测量。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四、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表9-1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表9-1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图8-2螺纹的直径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表9-1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图9-1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和最大高度Rz
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结构要求及其标注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结构状况可由轮廓参数评定,常用的参数有算术平均偏差Ra和轮廓的最大高度Rz。
表9-2表面粗糙度的图形符号及含义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图9-14表面粗糙度代号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1)基本标注方法1)在图样中,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图样的轮廓线、尺寸界线或其延长线上,必要时可注在指引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该表面,如图所示。2)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号或符号。为便于看图,最好与有关尺寸标注在一起(或附近),如图所示。图9-15所有表面粗糙度相同的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3)当零件的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可在图样的右下角统一标注,如图9-15所示。图9-16相同表面粗糙度统一注法
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4)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可以将使用最多的一种符号或代号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下角,并加注“()”,如图9-16所示。图9-17连续表面或重复要素表面的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5)对于连续表面(见图9-17a)或重复要素表面(见图9-17b)以及用细实线相连的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只需标注一次表面粗糙度代号。图9-18同一表面不同粗糙度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6)在同一表面上如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时,应用细实线画出两个不同要求部分的分界线,如图9-18所示。图9-19狭小结构表面粗糙度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中心孔的表面、键槽工作面、倒角、圆角的表面粗糙度代号可以简化标注,如图9-19所示。图9-20齿轮、花键、螺纹工作表面粗糙度注法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8)齿轮、花键、螺纹等工作表面没有画出齿形(牙型)时,其表面粗糙度代号可按图9-20所示标注。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二、极限与配合及其标注1.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公称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孔用D表示,轴用d表示。(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3)极限尺寸尺寸要素允许的两个极端称为极限尺寸。(4)尺寸偏差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去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5)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变动的量。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6)尺寸公差带图尺寸公差带图由零线、公称尺寸、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极限偏差、公差值等有关符号数字组成,它真实地反映出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及公差之间的关系。(7)基本偏差在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配合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并且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依据孔轴公差带相互位置关系,可将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三种。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基准制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两种制度,即基孔制与基轴制。1)基孔制基孔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数值为零。2)基轴制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中的孔称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数值为零。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3.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1)在零件图中标注尺寸公差有三种形式: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极限偏差值;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值。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在装配图中的注法在公称尺寸右边,用分数的形式注出配合代号,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三、几何公差及其标注1.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几何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实际表面形状对理想表面形状的误差或零件的各表面之间、轴线之间或表面与轴线之间的实际相对位置对理想相对位置的误差。对这些形状和相互位置所提出的精度要求称为几何公差。2.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
几何公差代号包括几何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几何公差框格、指引线、几何公差数值和其它有关符号及基准符号。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图9-26公差框格
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3.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1)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基准被测要素的位置公差总是对某一基准要素而定的。基准要素在图样上用符号表示。基准符号为一涂黑或空白三角形并用带基准方框的大写字母与三角形相连。基准要素用代号标注时,在框格中一定要写上相同的字母。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应置于要素的外轮廓上或它的延长线上(但应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基准符号还可以用圆点指向实际表面的参考线上。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间平面时则基准符号中的细实,线与尺寸线对齐。如位置不够时,可用短划代替箭头。第四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4.几何公差标注示例
第五节读零件图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是反映零件结构、大小和技术要求的载体。读零件图的目的是根据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读零件图时,应联系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的关系,才能理解和读懂零件图。第五节读零件图
一、轴套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种类包括各种转轴、销轴、杆、衬套、轴套等。(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主要用于与传动件(如齿轮、带轮等)结合传递动力和支撑传动件。通常有几段不同直径的同轴回转体(圆柱或圆锥)组成,长度远大于直径,零件上常有台阶、螺纹、键槽、退刀槽、销孔、中心孔、倒角、倒圆和轴肩等结构。套类零件是中空的。(2)加工方法工件一般用棒料,主要在车床上加工。(3)主视图选择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横放,并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4)视图表达方法一般常用主视图表达零件的主体结构,用断面图、局部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来表达零件的某些局部结构。对于中空的轴及套类零件,其主视图一般用剖视图。一、轴套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种类一、轴套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种类阀杆视频第五节读零件图
2.识读阀杆零件图
第五节读零件图
(1)看标题栏从标题栏中可以看出零件名称为阀杆,材料40Cr,比例1:2。属轴套类零件。(2)分析图形轴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是在车床上车削,为了便于看图和检测,通常按轴线水平放置,即按加工位置和形状特征位置放置。用一个基本视图就能反映出零件的主要结构,主视图轴线水平横放,轴的左端采用一个移出断面图表达四棱柱体。(3)分析尺寸阀杆的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基准(轴向主要基准)选在轴的左端面,以SR20球面的最右端为第一辅助基准,阀杆最左端面为第二辅助基准,它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基准为水平轴线,统称为径向尺寸基准。(4)看技术要求极限与配合:轴径有尺寸公差要求,分别与球阀中阀体和填料压紧套有配合关系。表面结构:左侧的四棱柱体和右侧的凸榫两侧平面两段,表面粗糙度值均为Ra3.2,轴向主要尺寸基准的左端面,表面粗糙度值Ra12.5,其余为Ra25。其它文字技术要求:阀杆应经过调质处理达到220~250HBW的要求,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并且最后应进行去毛刺,锐边倒钝的处理。第五节读零件图
二、轮盘盖类零件1.轮盘盖类零件种类包括各种齿轮、带轮、手轮、法兰盘、端盖、压盖等。
(1)结构特点轮、盘、盖类零件主要用于传递运动、连接和密封。主体部分常由回转体组成,也可能是方形或组合体。轴向长度小于直径。(2)加工方法毛坯多为铸件,主要在车床加工,平盖板类用刨削或铣削加工。(3)主视图选择以车削加工为主的零件,轴线水平放置;不以车削为主的零件,按工作位置放置。(4)视图表达方法一般采用两个基本视图来表达,主视图常采用剖视图以表达内部结构;另一个视图则表达外形轮廓和各组成部分。第五节读零件图
2.识读阀盖零件图
阀盖视频第五节读零件图
(1)看标题栏从标题栏中可以看出零件名称为阀盖,材料为ZG230-450,比例1:1。属轮盘盖类零件。(2)分析图形轮盘盖类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也是在车床上车削,为了便于看图和检测,通常也应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用两个基本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全剖视,表达零件的空腔结构以及左端的外螺纹。左视图表达了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3)分析尺寸阀盖的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即轴向主要基准选在注有表面粗糙度Ra12.5的右端凸缘的端面。它的宽和高方向的基准为水平轴线,统称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标注各部分同轴线的直径尺寸。阀盖的总长为48,总宽总高均为75。根据他们可在下料时考虑加工余量,选择棒料规格,如选用直径为Ф80,长为52。(4)看技术要求极限与配合:直径有尺寸公差要求,分别与球阀中阀体和填料压紧套有配合关系。几何公差:端面相对阀盖水平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表面结构:左侧螺纹倒角和右侧与阀体的接触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25,其余为不允许去除材料。文字技术要求:阀杆应经过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未注铸造圆角为不加工表面,尺寸要求为R1~R3。第五节读零件图
三、箱体类零件1.箱体类零件种类包括各种箱体、壳体、阀体、泵体等,多为铸件。(1)结构特点箱体类零件主要起包容、支承其他零件的作用,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螺纹孔等结构。(2)加工方法毛坯一般为铸件或焊接件,然后进行各种机械加工。(3)主视图选择箱体类零件多数经过较多工序制造而成,各工序的加工位置不尽相同,因而主视图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4)视图表达方法箱体类零件一般都较复杂,常需用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表达,对内部结构形状一般都采用剖视图表达。第五节读零件图
2.识读阀体零件图
阀体视频第五节读零件图
(1)看标题栏从标题栏中可以看出零件名称为阀体,材料为ZG230-450,比例1:1。属箱体类零件。(2)分析图形箱体类零件加工位置多变,应从工作位置和反映形状特征来考虑摆放位置。采用三个基本视图,主视图用全剖视,表达零件的空腔结构;左视图采用半剖视,既表达零件的空腔结构形状,也表达零件的外部结构形状。(3)分析尺寸阀体的尺寸基准,长度方向为阀体铅垂孔轴线,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为阀体前后对称面,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为阀体水平孔轴线,总体尺寸:总长为75,总宽为75。(4)看技术要求极限与配合:直直径有尺寸公差要求,分别与球阀中阀体和填料压紧套有配合关系。几何公差:垂直度公差两处。表面结构:阀体左端和空腔右端的阶梯孔表面粗糙度值为Ra12.5,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25,其余为不允许去除材料。文字技术要求:铸件应经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未注铸造圆角为R1~R3。第五节读零件图
四、叉架类零件1.叉架类零件种类
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支架、连杆、支座等。拨叉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上的操纵机构上操纵机器、调节速度。(1)结构特点通常由工作部分、支承(或安装部分)、连接部分组成,上有光孔、螺纹、肋板、槽等结构。(2)加工方法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铸件或锻件毛坯,毛坯形状较为复杂,需经不同的机械加工,而加工位置难以分出主次。。(3)主视图选择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4)视图表达方法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较为复杂,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的视图来表示。常采用斜视图或斜剖视和断面图来表示。对零件上的一些内部结构可采用局部剖视,对某些较小的结构,也可采用局部放大图。第五节读零件图
2.识读叉架零件图
第五节读零件图
(1)看标题栏从标题栏中可以看出零件名称为托架,材料为HT150,比例1:2。属叉架类零件。(2)分析图形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大多为铸锻后进行机加工,只能从零件的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即装配后在机器中的位置)来考虑摆放位置。本图由主视图、俯视图两个基本视图,一个局部视图、一个移出断面图组成。主视图采用两处局部剖。(3)分析尺寸托架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尺寸基准为圆筒轴线,宽度方向尺寸基准为前后对称面的中心线,高度方向尺寸基准为托板上平面。托架的总体尺寸为:总长205,总宽50,总高120。(4)看技术要求极限与配合:Ф35H9有尺寸公差要求。几何公差:Ф35H9基准轴线相对托架上端面的垂直度公差。表面结构:Ф35H9内孔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其他较宽松的要求为Ra12.5。其余为不允许去除材料。。文字技术要求:未注圆角为R3-R5,铸件不得有砂眼,裂纹。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10.1装配图概述
10.1.1装配图及其作用10.1.2装配图的内容10.1.3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0.2.2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10.2.3装配图的明细栏
第10章装配图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10.4读装配图10.4.1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10.4.2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0.4.3识读齿轮泵装配图
10.1装配图概述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整体结构形状和装配连接关系的图样。10.1.1装配图及其作用1.装配图2.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既是进行机器的装配、检验、调试和维修的技术文件,也是指导生产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技术文件。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2装配图的内容一组图形主视图采用半剖视图俯视图拆去轴承盖等左视图采用半剖视图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2装配图的内容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规格尺寸配合尺寸相对位置尺寸安装尺寸必要的尺寸总体尺寸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2装配图的内容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技术要求指明该装配体在装配、检验、调试、运输和安装等方面所需达到的标准。10.1
装配图的概述
10.1.2装配图的内容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标题栏零件序号明细栏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3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1.实心零件画法
图10-2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紧固件实心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3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2.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
图10-2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非接触面或没有配合关系时,即使间隙再小,也必须画两条线。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或基本尺寸相同的配合面,其分界处只画一条线。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3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3.相邻零件的剖面线画法
图10-2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在剖视图中,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方向相同、间隔不等。当剖面厚度在2mm以下时,允许以涂黑来代替剖面线。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1.简化画法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中的主视图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件(油杯、油标等)的轴线时,可只画外形。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1.简化画法
图10-3装配图的简化画法装配图中有若干相同的零件组(螺栓、螺钉联结等),可仅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的用细点画线表示其装配位置即可。
在装配图中,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一般只用在图的一侧,在图的另一侧应按通用画法绘制。
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要表达的结构和装配关系时,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中的俯视图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
图10-3装配图的简化画法夸大画法微小间隙薄垫片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图10-4转子液压泵装配图沿结合面的剖切画法表达部件的内部结构形状零件的结合处不画剖面线剖切到的零件需画出剖面线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图10-4转子液压泵装配图单独表达某个零件表达清楚某个零件的形状有助于理解装配关系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假想画法图10-5车床导轨的假想画法表示与本部件有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该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可采用假想画法,将相邻零部件的部分轮廓形状用细双点画线画出。表示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时,可用粗实线画出该零件的一个极限位置,用细双点画线画出另一极限位置。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图10-6运动零件极限位置的假想画法假想画法表示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可用粗实线画出该零件的某一位置用细双点画线画出极限位置
10.1装配图的概述10.1.4装配图的特殊画法2.特殊画法展开画法在装配图中,当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时,为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及装配关系,可假象按传动顺序沿各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并将剖切面均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的位置,再画其剖视图,并在该视图上方标注“A—A展开”。图10-7交换齿轮架的展开画法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图10-1滑动轴承装配图规格尺寸
装配尺寸配合尺寸相对位置尺寸表示零、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机安装到固定基础上所需要的对外安装时连接用的尺寸。安装尺寸总体尺寸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2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
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均应编号。2.装配图中,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必要时,多处出现的相同零、部件也可用同一个序号在各处重复标注。3.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栏(表)中的序号一致。4.序号应编排在视图的周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列,在水平或铅垂方向应排列整齐。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2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5.将装配图中标准件的数量、标记按规定标注在图上,标准件不占编号;而将专用件按顺序编号。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2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6.零件序号和所指零件之间用指引线连接,注写序号的指引线应自零件的可见轮廓线内引出,并将序号标注在指引线的基准线上或圆圈内,如图10-8所示。若所指零件很薄或涂黑的剖面不宜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零件的轮廓,如图10-9所示。
图10-8图10-9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2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7.指引线不能相互交叉,也不能与零件的剖面线平行。一般指引线应画成直线,必要时允许将指引线画成折线,但只允许转折一次,如图10-10所示。8.对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10-11所示。
图10-10
图10-1110.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0.2.3装配图的明细栏明细栏是装配图中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一般放在标题栏上方,并与标题栏对齐。明细栏栏内分割线为细实线,左外边框线为粗实线,栏内编号与装配图中的零部件编号必须一致,如图10-12所示。
图10-12明细栏
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1)当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上的接触面只能有一个,这样既可满足装配要求又能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制造。不同方向接触面的交角处,为保证良好的接触精度,不应做成尖角或相同的圆角。图10-13轴承盖和轴承座接触处的结构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2)当轴和孔配合时,且轴肩与孔的端面相互接触时,应将孔的接触端面加工成倒角或在轴肩根部开槽,以保证两零件接触良好,如图10-14所示。
不合理合理合理图10-14
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3)用轴肩或孔肩定位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拆卸的方便与可行性,如图10-15所示。不合理合理合理不合理合理图10-15
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4)当零件用螺纹紧固件连接时,必须留出足够的安装、拆卸紧固件的空间以便于拆装,如图10-16所示。
错误正确错误正确
a)考虑扳手的活动范围b)考虑拧入螺钉所需的空间图10-16
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5)机器在工作时,由于受到冲击或振动,一些紧固件可能出现松动现象。因此,在某些装置中需采用防松结构,如图10-17所示。
a)双螺母防松b)弹簧垫圈防松图10-17
10.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10.3.1常见的装配结构(6)轴上的零件必须有可靠的定位装置,以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研讨室管理办法
- 村级排洪沟管理办法
- 文化创新化管理办法
- 汤阴常态化管理办法
- 某酒店餐具管理办法
- 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 小区封阳台管理办法
- 学校暑假工管理办法
- 商品收发存管理办法
- 唐山网格化管理办法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5版汽车报废回收合同规范范本
- 间隔棒安装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 教育直播与远程教学平台发展
- 金融减免贷款管理办法
- 右肺上叶恶性肿瘤
- 新概念第一册家长会课件
- 夏季绿化养护培训
- 食盐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化学合卷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