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一中期中检测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一中期中检测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一中期中检测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一中期中检测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一中期中检测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页2024-2025学年祁阳市浯溪一中期中检测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①这是我们深爱的土地,这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土地。无数先烈为了这片热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里有家喻户晓的无产阶级革命元勋,妇孺皆知的毛泽东□周恩来……他们有力挽狂lán()的气魄□这里也有无数鲜为人知的革命战士,比如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他们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也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文坛巨匠,弃医从文的鲁迅,目不窥园的闻一多……他们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慷慨。正是他们,组成了中华民族最坚实的屏障。②正是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才打败了帝国主义,才让某些人的独裁(cái)统治分崩离析。新中国正向世界展示一个截然不同的面貌。但是,还是有极少数人,对此选择视而不见,刻意抹黑。是数典忘祖忘记了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早已里通外国做了汉奸?这样的人,人民是会唾弃的!(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段中的拼音写汉字。(2分)哺()育狂lán()(2)文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鞠躬尽瘁B.家喻户晓C.鲜为人知D.截然不同(3)文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 …… ,B., 。 。 ,C., 。 …… ?D.、 ; , ?2.(2分)同学小语获得了“阅读之星”,以下是他的读书感言,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句子补充完整。阅读经典,犹如走进美丽花园,让我采撷到最美的生活之花;犹如,。3.(6分)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巧拼对联。(1)(2分)下面是南宋诗人陆游为自己书斋题写的对联,请你结合【供选文字】,将整副对联完整写在横线上。上联:万卷古今消□□下联:□□□□送流年【供选文字】昏晓永日韶光一窗【注释】①古今:暗指书中内容之广博。②永日:时日、时光。③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④韶光:时光。上联:下联:(2)(4分)下面是小丽整理的几副对联。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它们都颇具趣味。请根据提示,完成任务。(提示:A处必填,B、C两处任选一处填写)【对联一】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瓜□客,横七刀,竖八刀。【分析】这是一副拆字联,上下联各有三个分句,上联将“冻”拆为“东二点”,将“洒”拆为“西三点”。请参照以上拆字方式,将下联第一个分句完整写下来:A。【对联二】无山得似巫山耸何叶能如荷叶圆【分析】这是一副音韵联,“无”“巫”同音,“何”“荷”同音,该对联意思是:没有一座山比得上巫山高;B。【对联三】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表达了C的意思。品读广告词。4.(6分)整理诗文,按要求补充相关的内容。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徜徉在植物园中,享受“独坐幽篁里,(1)”(王维《竹里馆》)一般的美好意趣时;当你和小伙伴畅游公园,感受“草树知春不久归,(2)”(韩愈《晚春》)的春天美景时,你是否想到虽然时代更迭,但是守卫祖国的战士所处的环境依然如《木兰诗》所描绘的“(3),(4)”那般艰苦呢?他们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5),(6)”所描述的那般浓厚,也如同岑参在《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所描述的那样深沉,但他们依旧勇往直前。

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5.(12分)为了更好地认识偶像,小义准备借助“预学笔记”来学习本文,请你完成小题。追寻宇宙中的第一缕光①为了追寻宇宙中的第一缕光,武向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选定人迹罕至的地方架设天线。远离人群,这里可以最大程度避开调频广播和其他无线电的干扰。A南北天山交汇处的那片荒野,高寒缺氧,不见树木;凶险和孤独相随,星辰为伴。②说起宇宙,他满眼挡不住的光芒。宇宙如何从黑暗走向光明?人类能否看到来自宇宙深处的第一缕光?……解开它,无疑将拓宽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填补人类认识宇宙的空白。这个当今观测宇宙学最热门和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始终系在武向平的心头。③敬天爱地,不舍星夜。儿时,延安黄龙山,漫天星辉驻入心田;大学和研究生,学着物理和电磁场理论,却琢磨着为何类星体如此明亮;而后,他改行研究天文。你在看宇宙,宇宙也在看你。这种奇幻的交流,让武向平痴迷。④2003年,他提出建设一套探索宇宙最早发光天体的方案:用一定数量规律排列的天线阵,探测红移在10以上的中性氢辐射信号——那是人类要抓捕的来自遥远宇宙深处的神秘信号。⑤为了将理论化作现实,武向平走出办公室,走进新疆天山深处。高原上,四野荒芜,每年只有七、八两个月的夏季。一顶孤独的帐篷,在冷冽中驻扎,直到乌拉斯台观测基地在一砖一瓦中建成。由于远离人烟、交通不便,基地建设之初,他时常不喝水,患上了痛风。⑥经过三年建设,南北4公里、东西3公里,两条基线组成的大型低频射电干涉望远镜阵列(21CMA)诞生,共计10287只天线。这是世界上最早建成并专门用于搜寻宇宙第一缕曙光的项目,率先获得了低频波段的宇宙图像。⑦基于21CMA积累的重要经验,武向平后来成为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首席科学家。SKA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射电望远镜。作为SKA主要发起国和成员国,中国SKA清晰的科学目标和发展路线图已经确立。“这个遥望宇宙的巨眼,将带来全新的宇宙信息。它的重大科学发现中,必有中国的贡献。”武向平坚信,人们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拨开重重迷雾,追寻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⑧另外,武向平又担任“中国天眼”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负责科学目标的遴选。今年4月,“中国天眼”将向世界开放。中国射电天文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上升,未来10年中国将迎来射电天文发展的黄金时期。人类共享一个太空。“FAST和SKA,一个完全自主研发,一个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全面展现了我国科研能力。”武向平说。⑨对遥远世界无限接近的渴望和悸动、好奇与想象,是人类超越自身的重要力量。武向平看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热爱天文,而中国也在大力发展天文学。⑩十年前,他就开始为国内的大中小学生做科普,每年三四十场。中国还有大约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坚持每年到贫困地区为中小学做讲座,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宇宙的奥秘。大江南北、千沟万壑,他以双脚丈量,践行着科普重心向西部和山区倾斜的承诺。⑪从孩子的眼睛里,他看到了光,那是求知若渴的热情。B他们身体坐得笔直,耳朵竖得高高,踊跃举手提问:“星星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比宇宙大的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外太空有没有硅基生命”……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里,武向平陶醉了。⑫“科技实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他说,把科学的种子撒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待他日长成,就是国家创新、创造能力的未来。⑬时不我待。逢年过节,于别人是热闹的团聚,于他却是难得的静思、钻研好时机。向着星辰87眼里有神,脑门生光。那光,在宇宙深处,在人心底。(选自《科技日报》2021.3.29新华社记者任沁沁董瑞丰)【预学笔记】⊙理清思路⊙批注整理●赏析型批注:A.南北天山交汇处的那片荒野,高寒缺氧,不见树木;凶险和孤独相随,星辰为伴。B.他们身体坐得笔直,耳朵竖得高高,踊跃举手提问:“星星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比宇宙大的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外太空有没有硅基生命”……●质疑型批注:在叙事中,作者多处引用武向平的原话,有什么作用?●联想型批注:在武向平身上,我看到了在课文中认识的某些人物的“影子”,。⊙关键语句摘录关键句:那光,在宇宙深处,在人心底。关键词:光(1)完成思维导图。(3分)①②③(2)完成赏析型批注(A、B两句中选择一句)。(2分)(3)结合具体语句完成质疑型批注。(2分)(4)小义在预学笔记中摘录了关键语句,请你和他一起联系文本阐述对“光”的理解。(2分)(5)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课文与文本的具体内容完成联想型批注。(3分)《邓稼先》——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闻一多《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

(二)现代文阅读Ⅱ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翠湖心影汪曾祺①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②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③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④翠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湖水极清。湖水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⑤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⑥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我们有时会一直坐到十点多钟。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茶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⑦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⑧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⑨我是很想念翠湖的。⑩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⑪最近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我高兴!⑫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摘编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第①段是一个引子,引出下文对翠湖的人和事的叙述。B.作者笔下的翠湖之妙,妙在给昆明人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C.我在翠湖的生活之味,主要表现在自己能够在翠湖“穷遛”。D.作者因翠湖正在搞大规模“建设”且翠湖又有水了而高兴。(2)结合语境,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2分)①“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从修辞的角度)②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从用词的角度)(3)文章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和“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4)本文与《昆明的雨》都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深厚情感,但用来承载情感的载体却很小,有人认为这两者(情感、载体)不匹配。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5)作者以“翠湖心影”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三)古诗文阅读(18分)7.(4分)古诗词赏析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2)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14分)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1)解释加点的词。(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③寻复南奔④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翻译划线句子。(4分)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3)下列哪一项描述符合甲、乙两段文字中的人物特点()(2分)A.甲文中的吕蒙和乙文中的傅永都是因为受到上级的命令而开始读书学习的。B.甲文中的吕蒙和乙文中的傅永都是自幼就酷爱读书,因此才华横溢。C.甲文中的吕蒙因为孙权的劝告而开始学习,乙文中的傅永因为不能回信而发愤读书。D.甲文中的吕蒙和乙文中的傅永都是因为家境贫寒而不得不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吕蒙和傅永两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果分别是什么。(4分)(四)名著阅读(8分)9.请你回顾本学期阅读的名著,回答下面的问题。(1)有位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做了许多摘录和批注,你认为他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老头子已不拉车,身上的衣裳比以前更薄更破,扛着根柳木棍子,前头挂着个大瓦壶,后面悬着个破元宝筐子,筐子里有些烧饼油鬼和一大块砖头,他还认识祥子。”——一个“还”颇有意味,既指二人很久没见,又指尽管祥子模样大变,但老人也能认出。

B.“老人还是那么和气可爱,可是腰弯了许多,眼睛迎风流泪,老红着眼皮像刚哭完似的。”——这里着力写老人的外貌和神态,让老人与以前形成比较,表现老人被苦难的生活压迫不堪。

C.“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老人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发出对善良、公平、正义的质疑,语气坚定而无奈,控诉这个社会善恶颠倒的罪恶现实。

D.“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祥子将自己的命运比作用线拴上的蚂蚱,表现祥子的自甘堕落。

(2)小说《骆驼祥子》除了把祥子写活了,还描写了他周围的人物,如善良可悲、最后上吊自杀的;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的;自暴自弃、嗜酒如命、打死妻子的二强子。

(3)请你阅读下面从《骆驼祥子》中摘录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ㅤㅤ妇女们赶着打扮;老人们早早的就出去,唯恐腿脚慢,落在后边;连上学的小孩们也想逃半天学,去见识见识。到八点半钟,街上已满了人,兴奋,希冀,拥挤,喧嚣,等着看这活的新闻。车夫们忘了张罗买卖,铺子里乱了规矩,小贩们懒得吆喝,都期待着囚车与阮明。阮明和主人公祥子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请简单概括。(2分)②阮明为什么会成为囚徒?(2分)三、写作(50分)10.任选一题完成作文。(1)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待恰当的时机;我们常想打个电话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以后机会多得是。我们常想……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遗忘了。从现在开始,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别犹豫,别徘徊……请以“从现在开始,我要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与要求:(1)强调“现在”的重要性,明确“我”要做什么。(2)写清楚“现在”和“过去”自己发生哪些变化。(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确。(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与家人共享的温馨、与朋友相处的愉悦、与美景融合的惬意、与书籍为伴的充实……请以“美好,从未缺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1.(1)bǔ澜(2)C解析:鲜为人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董承瑞、邱少云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英雄人物。(3)A解析:第一处,毛泽东、周恩来表示并列的词语,用顿号,第二处参照三个并列句子,用分号,第三处表示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第四处表示选择问句,前面的问句用逗号。(4)2.示例一:乘上高速列车助我更快到达目的地示例二:坐上一艘大船让我驶向广阔生活海洋开启智慧宝库,让我收获到最珍贵的知识宝藏搭乘时光飞船,助我领略不同时代的精彩画卷。3.(1)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2)A.切瓜分客B.哪一种叶子能像荷叶一样圆。C.示例: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4.(1)弹琴复长啸(2)百般红紫斗芳菲(3)朔气传金柝(注意“朔”的书写)(4)寒光照铁衣(5)此夜曲中闻折柳(6)何人不起故园情5.(1)①大学和研究生时期②提出建设一套探索宇宙最早发光天体的方案③担任“中国天眼”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2)A.运用环境描写,写出环境的恶劣,烘托武向平为追寻宇宙中第一缕光的不畏艰险、踏实笃定的情怀,赞扬了武向平献身科学的精神。B.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孩子们求知若渴地热情和丰富地想象力,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武向平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3)引用武向平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揭示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意义和中国在其中的价值;交代他投身青少年科普的原因;凸显他的科学眼光,突出人物的形象。(4)“光”指武向平追寻的宇宙中的第一缕光,也指孩子的眼睛里求知若渴的热情之光,指武向平对天文研究的执着坚韧的精神之光:探索奥秘的科学之光,为大国重器的铸就拼尽心力的信念之光;培养国家未来科技人才的希望之光。(5)示例一:在邓稼先身上,我看到了武向平的“影子”。他跟武向平一样拥坚强不屈的性格。纵使条件恶劣,失败了很多次,他也没有放弃研究。示例二:在闻一多上,我看到了武向平的“影子”。他跟武向平一样具有深深的爱国情怀。他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向敌人屈服。6.(1)D解析:结合“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可知,文章中提到翠湖因建设而挖断了水脉,作者对此感到怅然和愤怒,虽然后来听说翠湖又有水了,他感到高兴,但并非因为“建设”,而是因为翠湖恢复了原有的美景。(2)①引用古诗,写出了翠湖冬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了汪曾祺语言文白相杂、典雅简练的特点。②示例1:本句用“凤凰三点头”来形容堂倌倒茶的姿势优美,体现了汪曾祺语言的文化味儿(或:淡而有味儿)。示例2:本句用了一个“贼”字,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现堂倌续水时候的不提防的状态,体现了汪曾祺语言的幽默风趣(或:淡而有味儿)的特点。(3)不矛盾。“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是因为在作者的回忆中,当时自己意气风发,在翠湖与同学们畅谈理想、畅谈未来,记忆犹新,而“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是因为时过境迁,话的具体内容已然忘记,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4)示例1:这两者是匹配的,作者对翠湖的爱是深厚的,寄托情感的载体越小,越显出爱的真切和醇厚。作者笔下的人,往往是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如“茶馆的堂倌”,他们的大度让作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包容,作者怀念至今。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他们,然后携之入文,自然、家常,情真意切。示例2:这两者是匹配的,作者对翠湖的爱是深厚的,寄托情感的载体越小,越显出爱的真切和醇厚。作者笔下的景,是身边的平凡之景,湖水、柳树、水浮莲和红鱼,这些共同构成了翠湖的美,给人们带来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他们,然后携之入文,自然、家常,情真意切。(5)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表达了作者对翠湖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以及对翠湖的想念。7.(1)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2)夸张,“龙钟”是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本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8.(1)研究儒家经典知晓事情再,再次粗略地阅读(2)①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②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3)C解析:A.【甲】文中,吕蒙开始学习是因为孙权的劝说,而非直接的命令;【乙】文中,傅永发愤读书是出于个人的决心,也非上级的命令。B.【甲】文中并未提及吕蒙自幼酷爱读书;乙文中提到傅永是因为不能回信而发愤读书,并未说他自幼酷爱读书。D.【甲】【乙】两文中都没有提到吕蒙和傅永的家境贫寒,也没有提到他们是为了改变命运而读书。(4)学习动机:吕蒙:起初以军中事务繁忙为由推辞学习,但在孙权的劝告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孙权强调学习并非为了成为博士,而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以自身为例说明学习的益处。吕蒙因此开始学习。傅永:因友人来信无法回复而感到惭愧,叔父洪仲也未帮他回信,于是发愤读书。他的学习动机源于自身的羞愧感和对提升能力的渴望。学习成果:吕蒙:通过学习,才华和谋略大增,鲁肃见到他后惊叹其进步,称其“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因此得到鲁肃的敬重,二人结为好友。傅永:通过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成为文武双全之人,得到皇帝的赞赏,被誉为“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的能臣。【乙参考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做了崔道固的城局参军,与崔道固一起投降北魏,做了平齐郡的平民。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