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的环境保护新闻深度解读考核试卷_第1页
报纸新闻的环境保护新闻深度解读考核试卷_第2页
报纸新闻的环境保护新闻深度解读考核试卷_第3页
报纸新闻的环境保护新闻深度解读考核试卷_第4页
报纸新闻的环境保护新闻深度解读考核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纸新闻的环境保护新闻深度解读考核试卷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通过对报纸新闻中环境保护类新闻的深度解读,考察考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新闻内容,结合专业知识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A.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B.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下列哪个组织主要负责全球环境问题的协调和管理?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白色污染?

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燃放烟花爆竹

C.废弃电子产品

D.废弃塑料吸管

4.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A.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B.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

C.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D.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5.下列哪个地区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A.京津冀

B.长三角

C.珠三角

D.关中平原

6.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

A.气候变化

B.生物多样性

C.核能安全

D.网络安全

7.以下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

A.氮氧化物

B.硫氧化物

C.颗粒物

D.挥发性有机物

8.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巴黎协定》的签约方?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巴西

9.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大规模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大规模开采煤炭

D.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10.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

A.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市场调节

D.公众参与

11.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核能

12.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方?

A.日本

B.德国

C.俄罗斯

D.英国

13.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激烈捕猎野生动物

B.大规模砍伐森林

C.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

D.大规模开采矿产

14.以下哪个地区不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15.以下哪种污染物对大气质量影响最大?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挥发性有机物

D.颗粒物

16.以下哪个组织主要负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

A.世界气象组织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C.世界卫生组织

D.国际能源署

17.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A.长期使用地下水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提高用水效率

D.大量排放废水

18.以下哪个国家不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约方?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中国

D.美国

19.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A.大量使用塑料袋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大量生产塑料包装

D.大规模焚烧塑料垃圾

20.以下哪个地区不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海河流域

21.以下哪种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影响最大?

A.有机氯农药

B.重金属

C.氮氧化物

D.硫氧化物

22.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约方?

A.印度

B.巴西

C.中国

D.美国

23.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A.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B.大规模填海造地

C.严格保护海洋自然保护区

D.大量排放工业废水

24.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核能

25.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约方?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日本

26.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噪声污染?

A.长期鸣笛

B.建设大量公路

C.限制噪声排放

D.大规模工业生产

27.以下哪个地区不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A.东北地区

B.华东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南地区

28.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京都议定书》的附件一国家?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印度

29.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污染?

A.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大量生产包装材料

C.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D.大规模焚烧固体废物

30.以下哪个地区不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A.华北地区

B.华东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南地区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空气污染?

A.工业排放

B.汽车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农业施肥

E.自然灾害

2.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公众参与

D.市场调节

E.生态优先

3.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发展清洁能源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D.增加森林覆盖率

E.扩大农业规模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经济效益

C.人类健康

D.文化多样性

E.研发资源

5.以下哪些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地区?

A.东北三省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E.海河流域

6.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白色污染?

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燃放烟花爆竹

C.废弃电子产品

D.废弃塑料吸管

E.建设垃圾填埋场

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

B.控制外来物种入侵

C.鼓励生物多样性研究

D.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

E.限制人类活动

8.以下哪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A.氮氧化物

B.硫氧化物

C.颗粒物

D.挥发性有机物

E.紫外线辐射

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噪声污染?

A.限制工业噪声排放

B.建设隔音设施

C.限制交通噪声

D.鼓励使用环保产品

E.提高公共意识

10.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A.提高用水效率

B.减少废水排放

C.发展节水型社会

D.大量使用地下水

E.鼓励使用再生水

11.以下哪些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E.西南地区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土壤污染?

A.工业废弃物

B.农业化肥和农药

C.城市垃圾填埋

D.自然灾害

E.森林砍伐

13.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污染?

A.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B.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C.提高垃圾处理技术

D.大规模焚烧垃圾

E.鼓励公众参与垃圾分类

14.以下哪些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核能

E.地热能

15.以下哪些国家是《巴黎协定》的签约方?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巴西

E.澳大利亚

16.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A.限制捕捞

B.保护珊瑚礁

C.防止海洋污染

D.发展海洋经济

E.破坏海洋自然保护区

17.以下哪些地区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海河流域

E.淮河流域

18.以下哪些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影响最大?

A.有机氯农药

B.重金属

C.氮氧化物

D.硫氧化物

E.挥发性有机物

19.以下哪些国家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约方?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中国

D.美国

E.日本

20.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回收利用塑料废弃物

C.开发可降解塑料

D.大量生产塑料包装

E.禁止塑料袋使用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施行。

3.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的过量排放。

4.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和______。

6.白色污染主要是由______造成的。

7.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

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1.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3.《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______摄氏度以内。

1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______保护环境的义务。

15.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16.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是______。

17.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______(填“是”或“否”)

18.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______(填“是”或“否”)

19.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______(填“是”或“否”)

20.以下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______(填“是”或“否”)

21.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噪声污染?______(填“是”或“否”)

22.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节约水资源?______(填“是”或“否”)

23.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新能源?______(填“是”或“否”)

24.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______(填“是”或“否”)

25.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污染?______(填“是”或“否”)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先发展后治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3.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4.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

5.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6.白色污染是指由于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7.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8.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是东南沿海地区。()

10.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11.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12.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海上石油开采和船舶排放。()

13.《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1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15.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缩写是BiodiversityConvention。()

16.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17.核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18.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19.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0.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污染。()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阅读以下新闻报道,谈谈你对新闻中提到的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并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新闻报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以某城市为例,该市空气质量指数(AQI)长期处于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行、限产、限烧等,但效果并不明显。市民对此反响强烈,呼吁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3.请根据所学知识,论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案例题:

某沿海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以下是对该城市海洋污染情况的描述,请分析其污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案例描述:

该城市沿海地区频繁出现赤潮现象,海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影响了海洋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沿海地区的居民饮用水源也受到污染,健康受到威胁。

请分析:

(1)该城市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针对上述污染情况,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2.案例题:

某工业园区因长期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周边地区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以下是对该工业园区污染情况的描述,请分析其污染成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

该工业园区以重工业为主,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导致园区周边的空气、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居民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

请分析:

(1)该工业园区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该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C

5.D

6.D

7.C

8.D

9.A

10.C

11.D

12.C

13.C

14.A

15.D

16.B

17.C

18.D

19.C

20.B

21.B

22.D

23.C

24.D

25.B

26.C

27.D

28.D

29.A

30.D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E

3.A,B,C,D

4.A,B,C,D,E

5.B,C,D,E

6.A,C,D

7.A,B,C

8.A,B,C,D,E

9.A,B,C

10.A,B,C

11.A,B,C,D

12.A,B,C

13.A,B,C

14.A,B,C

15.B,C,D,E

16.A,B,C

17.A,B,C,D,E

18.A,B,C,D,E

19.A,B,C

20.A,B,C

三、填空题

1.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2.1989年12月26日

3.温室气体

4.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5.水资源短缺、水污染

6.塑料制品

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

8.预防为主

9.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

10.工业废弃物、农业化肥和农药、城市垃圾填埋

11.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

12.海上石油开采、船舶排放、陆地污染

13.2

14.监督

15.BiodiversityConvent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