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儿童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

妈睡了》四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曹冲称象》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

小时候想出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赞扬了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

质;《玲玲的画》写了玲玲在画弄脏后,巧妙地在弄脏的地方画上一只小花狗,使整张画

看上去更好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一

封信》中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表现了露西的乖巧懂事;《妈妈

睡了》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写出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以及妈

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二套万厂

《曹冲称象》

借助关健词句排序,再说一:在文中提取信息,再整理成

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完整的一封信读出来。

借助词句,、一一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讲述课

妈妈

文内容。睡

《玲玲的画》

是什

用上“得意、伤心、满意”“

三个关键词讲故事。子

内容教学要点

◎认识66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

个词语。

字词识写

◎了解“弹钢琴”等词组的结构特点。

◎能正确辨析与运用4组同音字。

◎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枳累的

语言积累

好习惯。

◎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阅读理解◎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说句子。

◎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试着讲讲故事。

◎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自主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口头表达

◎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

书面表达

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模拟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实践活动◎开一个班级讨论会,说说家的温暖,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家

人。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

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

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

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曹冲称象方法示意图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秤、柱、杆”4个字,会写“称象、一同、

柱子、秤杆”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体会词语“到底”表达的意思,初步了解“曹

冲称象”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能猜猜大象有多重吗?(出示大象的图片)

2.引导交流:大象这么重,用什么办法可以称出它的重量呢?

3.揭示课题。

你们刚才提到的方法都用到了现代先进的设备,可是,古时候人们没有这些设备,那

怎样知道大象的体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看看年仅七岁的曹冲是怎

样称象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识记生字“曹、称”。

(1)识记“曹”: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姓“曹”,我见过这

个字)

(2)识记“称”。

①出示“称”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会意:手提着鱼,表示称重量。

课件出示

/

②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见过超市阿姨称水果)

5.设疑过渡:你们见过称象吗?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看

吧!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猜大象的体重,想称象的方法,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

到课题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在

读课题时联系生活识字,依据字理识字,相机理解字义。

板块二初读感知,集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3.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认读带拼音的话语。

课件HI示

yuangenzhuyilunzhongliangchenggankanxianzhi

官员树根柱子仪论重量秤杆砍树画线为止

指名读,重点指导:“根”读前鼻音,不要读成“gang”;“重、量、秤”都读后鼻

音;“秤杆”中“杆”读三声。

(2)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

课件出示

官员树根柱子议论重量秤杆砍树画线为止

(3)开火车读。

4.识记字形。

(1)偏旁归类识记。

①木字旁:根、柱、杆;②禾字旁:称、秤;③里字旁:重、量;④言字旁:议、论。

(2)看图识记:砍、线。

课件出示

毛线

(3)字谜识字。

宝贝小口头上开。(员)

5.读课文中的长句子°

课件出示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1)指名读句子,随文识记“秤”字。

课件出示

(2)生活中你见过秤吗?(课件出示电子秤、磅秤、弹簧秤等图片)

(3)指导朗读长句子:读出停顿,语调上扬,读出反问的语气。

6.指名分段开火车读课文,相机指导。

7.感知内容:课文写了几种称象的办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交流识字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大意。

板块三再读课文,了解起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画出写大象样

子的句子。

课件出示

大象又高又大,一〜、

身子像一堵墙,点困

腿像四根柱子。

2.想象感悟,体会“又高又大”。

(1)引导交流: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

(2)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看看教室的墙壁,想想你平时见过的柱子,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抓住“一堵墙”“四根柱子”等词语,读出大象的“又高又大”。

3.品读问句,用“到底”仿写句子。

(1)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后有什么表现?(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比较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你

读出了什么?

课件出示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

(3)讨论交流:这茯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重读“到底”。

(5)表演读: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

(6)仿说:试着用“到底”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小树到底有多高呢?

••

小鸟到底(能不能飞回家)呢?

(雨后)到底(有没有彩虹)呢?

(7)小结: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便有了“曹冲称象”

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重在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人

物和起因。比较朗读,渗透朗读疑问句的方法,在读中体会加上词语“到底”后句子语气

的不同,明白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难度很大,为曹冲称象作铺垫。

板块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L书写“称、秤”。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称、秤”。

(2)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偏旁相同,左窄右宽。禾木旁的捺变成点。

(3)教师范写“称”。提示要点:“称”是左右结构,右边“尔”的撇和左点要穿

插到左边的禾木旁中。

(4)学生描红,临写,展评。

(5)学生自主练写“秤同桌互评。

2.书写“柱、杆”。

(1)出示范字,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偏旁相同,左窄右宽。木字作偏旁时捺变成点。

(2)提醒关键笔画:“柱”的右边是“主”,不要少写一点;“杆”字右边是“干”,

不要写成“千”。

(3)学生自主练写“柱、杆”。

(4)同桌互评。

3.布置作业:抄写词语“称象、一同、柱子、科杆”。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写字,教师先范写,再关注易错部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投入到学习中。渗透抓关键笔画把字写工整、美观的方法,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提高学

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底、做”等6个字,会写“到底、做事、岁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

程。通过对比,体会词语“才”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称象、一同、柱子、秤杆。同桌相互检查、订正。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和曹冲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他们想出了哪些称象

的办法呢?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曹冲称象的具体过程吧!

板块二对比体会,了解过程

1.学习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是怎样议论纷纷的?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课件出示

有的说:“得造杆大秤,砍•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

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3)指导朗读:先读好停顿,再读好反问的语气,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再指名

读)

理解词语:“议论”是什么意思?(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文

中指官员们对怎样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4)交流讨论:你同意官员们的说法吗?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有何表现?(学

生交流)

课件出示

曹操听了直摇头。

(5)理解词语:“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替换“直”?(不停

地)

(6)指名读。指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读出曹操的不满。

(7)分角色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议论”,通

过换词的方法理解“直”,通过动作演示领会“直摇头”。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学习语言、

理解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了c

2.学习曹冲称象的办法。

(1)过渡:官员们的办法都不行,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

(2)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画出写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3)指名读。(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

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

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4)借助插图,读懂句子。

①看插图,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

②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对于这个办法,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耍在船舷上画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可以把石头

换成别的东西吗?

③教读长句子,学生自由练读,男女生比赛读。

(5)模拟操作,说过程。

①小组实验: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装好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等工具,

小组分工合作,动手实践,模拟曹冲称象的步骤。

②练说过程:理清顺序,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经过。小

组内互评。

(6)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

①自主完成习题,标上序号。展评答案。

课件出示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①赶象上船③把大象赶上金,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翟上做记号④称石头的重量

.・...

②借助“先、再、然后”等词语,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清楚。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1)小组讨论:同官员们的办法相比,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指名交流)

(2)小结归纳:曹冲的办法好在两个地方:一是把大船作为大秤,用来称象,解决

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相机

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官员们曹冲

用大树做秤杆来称重用船来称

(无法称重)(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3)评价: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曹冲七岁C

曹冲才七岁。

①对比朗读:读一读,体会“才”字的意思。(仅仅)

②指导重读“才”字,读出惊讶、夸赞的语气。

③仿说句子:用“才”说句子。学生练说,全班交流,评价。

④评价曹冲,相机板书“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品读、模拟操作、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一一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而且习得了方法一一有序表达,锻炼了他

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交流称象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感受到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

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他们

的语文素养。

板块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观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怎样写才美观。(课件出示“底、做、

岁”等6个字)

课件出示

阑阙困圜[]座

IIIIJII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和I四点底的书写规律。

底: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部分不能写得太小,斜钩要拉长一些,写得舒展C

然:上下结构,要注意观察四点底中每一点的位置、大小和方向,拉开适当的间距,

首尾两点稍大一些。

3.学生书写“底、然”,展示评价,再次练写,同桌互评。

4.自由练写左右结构的字“做、站、船”和上下结构的字“岁”。

5.拓展作业:课后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此环节的书写指导,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先指导观察,再示范,

让学生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官员们曹冲

大树做秤用船来称

善于观察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方法多样,识记字词。

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如,随文识记“称”;联系生活识

记“曹、站、底、岁”;看图识记“秤、杆、船";偏旁识字“柱、根”等。用联系上下

文、联系生活经验、换近义词、结合具体语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才、直、议论”等

词语的意思,重在教给他们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意识。

2.朗读品味,关注表达。

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

“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读出自己的阅读体验。用

课件演示、实物模拟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本单元的另一个

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教学中,我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引导学

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

既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又锻炼了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课题:4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曹冲称象的办法。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

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就课时目标

1.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

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

小石块等。

疆^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谈话的形式,

1.引入课题从学生熟悉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2)的话题入手,

示秤称实物画面),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3)(出示大引起学生学

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工习的兴趣从

而自然过渡

到下面的学

习。】

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

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

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

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设计意图: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以填空的形

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式,整体感知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课文,降低了

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难度,适合低

顺。年级学生的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彳年龄特点。】

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

)的故事。

(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Kb

充分肯定)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

友。

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5:朗读要求)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儿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

zhuzudchenggdnzhanrandisuichudncheng

柱做秤杆站然底岁船称

caoyuangenyilunzhongliangxianzhi

曹员根议论重量线止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

“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

舌音。“杆、论、砍、线”是前鼻音。“量”是后鼻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4.多元认字:

(1)实物演示法:学习“秤”可以实物演示“一杆秤”,说说“秤杆、

秤犯

(2)结合生活经验识记:“重”和“量”两个字,都有“里”【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话语的意思。多元识字和

(3)联系生活实际:"曹"是个姓氏,想一想身边的人有没有号写字的指导

的。是低年级价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段语文教学

1.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的重点内容,

(课件出示7)出示“然、底”田字格课件。也是部编版

“然”上下结构,四点底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开适当的间距教材的学习

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犬”字,最后一点不能忘记。要点。】

“底”字,半包围结构,“氐”字的一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向右

落笔比第一横长。斜勾要舒展,与左边的横平衡。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反馈检查,当堂达标。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

3.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

的地方。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

八、、()()()

2.看拼音,写汉字。

chengzhudichudnran

()象()子到()上()()后

3.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

答案:

1.禾(种)(秧)(稼)

八、、(然)(黑)(燕)

2.称柱底船然

3.文中有三种称象的方法,分别是: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有的说把大象割成一块

一块的称;曹冲的方法是把象赶到船上称。

曹冲的方法最好,最管用。

第二课时

载课时目标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普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

的品质。

皙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

小石块等。

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柱子做秤杆站出来果然七岁上船曹冲议论砍

倒重量官员为止一条线(课件出示10)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

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

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曹冲称象)

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课件出示11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

(课件出示12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

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3)

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设计意图:

腿像(四根柱子)

通过比较读,

腿还像()。

体会到加点

(4)(课件出示14)出示并比较两个句子:

字的好处,去

大象有多重呢?

掉了就没有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了这种表达

(第二个句子好,加上“到底”起到强调的作用。)

的效果。】

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

什么?

(板书:官员们造大秤)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曹冲称象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共四步。分别是:赶象上船一一在船舷上做记号一一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上装石头一一称石头的重量。)(课件出示15/16图文)演示曹冲称象

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一一船舷上画一条线一一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是为了记下大象的吃水位置,即

大象的重量)

(4)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设计意图:

(石头装到船下沉的地方,才和大象的重量相同。)实物的演示,

(5)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不一目了然,更

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直观、形象,

(6)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1符合低年级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伤的认知能

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力。】

(7)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一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没有大秤的I

二用石头代替大象,让大象丝亳无损,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J2,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

么个好办法呢?(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善于联想)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可以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通过提问“还

3.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I有没有更好

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的办法来称

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并象呢?”的方

家帮你想办法,好吗?式引起学生

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思考的热情,

课外作业新设计果然有意外

1.比一比,再组词。的收获。】

止()重()议()砍()

正()量()蚁()吹()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

(2)…到底…

3.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

过程。

答案:

1.止(停止)重(重量)议(议论)砍(砍树)

正(正反)量(分量)蚁(蚂蚁)吹(吹气)

2.(1)…才…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到底…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3.曹冲先赶象上船,再在船舷上做记号,接着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

石头的重量。)

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官员们造大秤

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

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

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

2.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口语拓展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

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有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

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

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

是更快更容易吗?

不足之处:

对学生鼓励与赞赏不够。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

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本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小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

出大象重量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

好办法。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曹冲简介: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

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

三岁。

2.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

(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

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工建安元年(196年)

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

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

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不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笼络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

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

《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

操集》。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rdnhouzhanlisuiyuezhuzidaodi

二、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五、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象又又,身子像,腿像四根

2、“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一边()一边()。

七、重点段落品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

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

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

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重一一()

3.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o

4.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C

试着写出一个描写大象的句子。

一、然后站立岁月柱子到底

二、船艘杆树

三、丈量重复非得

重量沉重得到

四、头艘杆堵条棵根块

五、4123

六、1.高大堵墙柱子

2.看议论

七、1.,?2.上升轻3.先再然后4.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大象的身体很高大,像一堵墙,一对又大又软的耳朵,像一把扇子。大象有一个长鼻子,能卷能伸,

像管子似的,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四根柱子。

4《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

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

难题的道理。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特别是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

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一、教学效果

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地称出了大象的重

量。由此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