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开学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开学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开学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开学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开学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溶液中,C「的浓度与200mL0.2mol/L的A1C13溶液中c「浓度相同的是()

A.300mL0.2mol/L的MgCl2溶液

B.200mL0.5mol/L的NaCl溶液

C.100mLO.lmol/L的FeCl3溶液

D.400mL0.3mol/L的CuCl2溶液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盐酸溶液中:股2+、g+、CO〉Sof

B.烧碱溶液中:"2+、No-SHCO^Ba^

C.澄清石灰水溶液中:Na+、IT、NO3.Cl-

D.无色透明溶液中:NH;、Na+、MnO:、O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束照射NaCl溶液、蔗糖溶液都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B.将饱和FeCb溶液加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取Fe(OH)3胶体

C.用滤纸可分离Fe(OH)3胶体与FeCb溶液

D.Fe(OH)3胶体是Fe(OH)3沉淀的同素异形体

4.向一定体积Ba(OH)2和NaOH混合稀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得

到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A.只有Ba(OH)2B.只有NaOH

C.NaHCO3>Ba(HCO3)2D.NaOH、Na2cO3

5.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②Sp+2Fe3+=

2Fe2++Sn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Sn4+>Fe3+>Ce4+

B.还原性:Sn2+>Fe2+>Ce3+

C.可发生反应:Sn4++2Ce3+=2Ce4++Sn2+

D.在含Ce4+和Fe3+的溶液中滴加含Sr?+的溶液,Fe3+先与S/+反应

6.如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XYZ

A置换反应化合反应离子反应

B盐化合物电解质

C乳浊液悬浊液分散系

D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纯净物

7.下列物质溶于水后不能电离的是()

A.乙醇(C2H5OH)B.一水合氨(NH3-H2。)

C.硝酸钾(KNCh)D.硫酸(H2s。4)

8.下表是各物质及其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

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AFeCbFeCl3

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再过滤

CNaNO3Na2SO4BaCb

DMgO固体AI2O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

9.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2e~

「4

AZNa+CJ-----2NaCl

_________失去2e-

1。

BCl2+2NaOH^NaCl+NaC10+H20

______6e2_____

11

C2Fe(OH)3+4NaOH+3NaClO=2N^FeO4+3NaCl+5^O

得到6e-

2KC10i^2KCl+302A

I小

D.失去6e-

10.下列物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A.Na2OB.CO2C.碱石灰D.蔗糖

11.《山西通志》有言:“旧通志,碱出定襄,土多斥卤,居人刮而炼之,即成锭。”文中记载

的“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该成分不属于()

A.化合物B.钠盐C.正盐D.碱

3+2+2+-3+

12.根据下列反应:(1)2Fe+2F=2Fe+I2;(2)Br2+2Fe=2Br+2Fe,判断离子的还

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F>Br>Fe2+B.Br>Fe2+>I

C.F>Fe2+>BrD.Fe2+>I>Br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熔融的MgCb能导电,所以MgCb是电解质

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D.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14.纯碱和小苏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我国较早自主生产的化工产品。

下列关于NaHCCh和Na2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白色粉末

B.向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水,碳酸氢钠能溶解且伴随着吸热现象

C.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Ch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D.不可用Ba(OH)2溶液鉴另lJNaHCCh和Na2cO3

15.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a2OB.COC.C02D.H20

16.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17.氮元素被还原的过程是()

A.NH3—NH4clB.N2-NOC.NO2^N2O4D.N2^Mg3N2

18.某温度下将Cb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1、KC1O、KCIO3的混合溶液,经测

定CKT与C10]的个数之比为11:L则C1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

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1:3B.4:3C.2:1D.3:1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扩散在空气中都会形成胶体

B.H++OH-=H2。可表示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C.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也属于酸性氧化物

D.硫酸钠采用交叉分类法分类既属于硫酸盐又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含氧酸盐

20.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新制

「氯水

HAgNO3

C.弗溶液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如图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IA0

1©IIAIIIAIVAVAVIAVIIA

2②③④

3⑤⑥⑦⑧⑨

4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M层电子数最多的是(填元素名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酸的化学式).

(2)由④、⑤、⑦、⑧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元素①和④形成的18电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由元素

⑥和⑨形成化合物乙,请用电子式表示物质乙的形成过程:.

(4)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⑨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5)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元素⑧和⑨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6)下列可以比较⑤、⑥两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填字母).

A.比较这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B.将⑤的单质投入到⑥的盐溶液中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等体积20℃的水反应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酸反应时失电子的数目

22.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化合价

Na2FeO4

+3-Fe2O3Fe(0H)3FeCl3

Fe3O4

FeOFe(OH)2FeSO4

0----Fe

iiii>

单质氧化物碱A物质类别

(1)填写二维图缺失的类别A和化合价x=o

(2)该铁元素“价类”二维图中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该物质在潮

湿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实验室用饱和FeCb溶液制备Fe

(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请写出Fe(OH)2在空气中变

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o

(3)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Fe3O4性质:

a.HCl

b.Al

c.NaOH

d.H2

e.H2O

其中可以与Fe3O4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

(4)某工厂用FeSO4固体与Na2O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azFeCU,其化学原理为如下反应:

2FeSC)4+NazO?、△=Na2FeO4+2Na2O+Na2so4+O2T,

将上述方程式补充完整。反应中FeSCU作剂(填“氧化”或“还原”),若有ImolCh

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b

23.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锦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2KMnCU

△KzMnCU+MnCh+ChT,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

是(填化学式)。

(2)反应方程式: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t+7H2O中还原剂

是,氧化产物是o

(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4HC1(浓)+Mg△MnC12+Cbf+2H2O

②KCIO3+6HCI(浓)=3CbT+KCl+3H2。

③KMnCU+HCl(浓)1KCl+MnCb+CbT+H?。(未配平)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II.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o

催.剂

?U

IIL已知反应④:4HC1+O2'2Ch+2H2O(g),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提示:反应条

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性质越强烈。则MnCh、O2、KMnCU三种物质氧化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为。

IV.配平③KMnO4+HC1(浓)=KC1+MnCl2+

ChT+H2O

2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化为易吸

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性,该转化反应中Fe3+作剂。

(2)金刚石广泛应用于切削、磨削、钻探、电子工业.人造金刚石很大程度降低了应用成

本.请写出利用金属钠和CCU在700℃下制备人造金刚石的化学方程

式o

(3)在鲜活鱼的长途运输中,需在水中加入供氧剂.Na2O2(易溶于水)、CaO2(微溶于水)

都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氧气,写出Ca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这两种物质中选作为供氧剂更好,理由

是。

+2-+

(4)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需要n(NH4):n(SO4):n(K):n(CD=8:4:

9:9o若用NH4C1>KC1、K2sO4来配制该营养液,则这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溶液中,C「的浓度与200mL0.2mol/L的AlCb溶液中C「浓度相同的是()

A.300mL0.2mol/L的MgCl2溶液

B.200mL0.5mol/L的NaCl溶液

C.100mLO.lmol/L的FeCl3溶液

D.400mL0.3mol/L的CuCl2溶液

【答案】D

【解析】解:0.2mol/L的AlCb溶液中C「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x3=0.6mol/L,

A、300mL0.2mol/L的MgCb溶液中,c(Cl)=0.2mol/Lx2=0.4mol/L,故A错误;

B、200mL0.5mol/L的NaCl溶液液中,c(Cl)=0.5mol/Lxl=0.5mol/L,故B错误;

C、100mLO.lmol/L的FeCb溶液中,c(CP)=0.1mol/Lx3=0.3mol/L,故C错误;

D、400mL0.3mol/L的CuCL溶液中,c(Cl)=0.3mol/Lx2=0.6mol/L,与0.2mol/L的

AlCb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盐酸溶液中:股2+、Na+、“多、Sof

B.烧碱溶液中:股2+、NQ-SHCOgsBaa

C.澄清石灰水溶液中:Na+、K+sNOg、C「

D.无色透明溶液中:NH;、Na+、MnO]、OH"

【答案】C

【解析】解:A.盐酸溶液中:H+、Mg?+与cog」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烧碱溶液中,OH与HCO?Ba?+反应生成碳酸钢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OH与Mg?+

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中:离子间互相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含MnO]溶液为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NH:与Orf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束照射NaCl溶液、蔗糖溶液都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B.将饱和FeCb溶液加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取Fe(OH)3胶体

C.用滤纸可分离Fe(OH)3胶体与FeCb溶液

D.Fe(OH)3胶体是Fe(OH)3沉淀的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NaCl溶液、蔗糖溶液不是胶体,故A正确;

B.将饱和FeCb溶液加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取Fe(OH)3

胶体,故B错误;

C.滤纸可分离悬浊液,不可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应用半透膜分离氢氧化铁

胶体与FeCb溶液,故C错误;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Fe(OH)3胶体是混合物,Fe(OH)3

是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o

4.向一定体积Ba(OH)2和NaOH混合稀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得

到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A.只有Ba(OH)2B.只有NaOH

C.NaHCCh、Ba(HCO3)2D.NaOH、Na2cO3

【答案】A

【解析】解: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钢和氢氧化钠混合稀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首先与Ba(OH)2反应生成BaCCh沉淀,然后NaOH与CCh反应生成

Na2co3,最后Na2cCh与CCh和水反应生成NaHCO3,若CCh少量,溶液中存在Ba(OH)

2、NaOH,若CO2刚好和Ba(OH)2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若二氧化碳和部

分NaOH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存在NaOH、Na2co3,若CO2足够,溶液中可能存在

NaHCO3>Ba(HCO3)2,综上所述,溶液中不可能只存在Ba(OH)2,故A错误,

故选:Ao

5.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①Ce4++Fe2+=Fe3++Ce3+,②SP+2Fe3+=

2Fe2++Sn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Sn4+>Fe3+>Ce4+

B.还原性:Sn2+>Fe2+>Ce3+

C.可发生反应:Sn4++2Ce3+=2Ce4++Sn2+

D.在含Ce4+和Fe3+的溶液中滴加含S/+的溶液,Fe3+先与Sr?+反应

【答案】B

【解析】解:A.反应①Ce4++Fe?+=Fe3++Ce3+得出氧化性:Ce4+>Fe3+;反应②Sa+2Fe3+

=2Fe2++Sn4+,氧化性:Fe3+>Sn4+,故氧化性:Ce4+>Fe3+>Sn4+,故A错误;

B.还原性:Sn2+>Fe2+>Ce3+,故B正确;

C.氧化性:Ce4+>Sn4+,贝ij该反应Sn4++2Ce3+=2Ce4++Sn2+不能发生,故C错误;

D.在含Ce4+和Fe3+的溶液中滴加含S/+的溶液,S/+与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则Sr?+与

Ce4+先反应,故D错误;

故选:Bo

6.如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XYZ

A置换反应化合反应离子反应

B盐化合物电解质

C乳浊液悬浊液分散系

D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纯净物

【答案】D

【解析】解:A.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是并列关系,化合反应与离子反应是交叉关系,故

A错误;

B.盐类都属于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都为电解质,丫到Z的从属关系错误,故B错

误;

C.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分散系,但两者不是从属关系,故C错误;

D.酸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纯净物,从属关系符合图示信息,故D正确;

故选:Do

7.下列物质溶于水后不能电离的是()

A.乙醇(C2H5OH)B.一水合氨(NH3«H2O)

C.硝酸钾(KN03)D.硫酸(H2SO4)

【答案】A

【解析】解:A.乙醇(C2H5OH)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符合题意,故A

正确;

B.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硝酸钾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o

8.下表是各物质及其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

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AFeCb溶液FeCl3

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NCh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b溶液,再过滤

DMgO固体AI2O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

【答案】C

【解析】解:A.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A正确;

B.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通入过量的CO?气体可除杂,故B正确;

C.硫酸钠与氯化钢反应生成沉淀和NaCL引入新杂质,应入适量的硝酸钢溶液,再过

滤,故C错误;

D.氧化铝与NaOH反应,MgO不能,则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可分离,故D

正确;

故选:Co

9.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2e~

A.2口田2.

_________失去2e-

I}

BCl2+2NaOH^NaCl+NaC10+H20

______6e2_____

r-1

C2Fe(0H)3+4Na0H+3NaClO=2N^FeO4+3NaCl+5^O

得到6e-

2KC10i^2KCl+3021

D.失去6e-

【答案】C

【解析】解:A.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a失电子,C1得电子,转

移的电子数为2b,故A错误;

B.该反应中Q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转移的电子数为1屋,故B错误;

C.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1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失电子,C1得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

6e',故C正确;

D.0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1元素的化合价降低,0失电子,C1得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

12e-,故D错误;

故选:Co

10.下列物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A.Na2OB.CO2C.碱石灰D.蔗糖

【答案】C

【解析】解:A.Na?。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和水反应生成NaOH溶液能

够导电,故A错误;

B.CO2液体状态下和溶于水都不能因为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和水反应生成

H2cCh溶液能够导电,故B错误;

C.碱石灰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碱石灰水溶液中含有自由移

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故C正确;

D.蔗糖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o

11.《山西通志》有言:“旧通志,碱出定襄,土多斥卤,居人刮而炼之,即成锭。'‘文中记载

的“碱”主要成分为Na2cCh,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该成分不属于()

A.化合物B.钠盐C.正盐D.碱

【答案】D

【解析】解:A.Na2cCh由多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Na2c03属于盐,且其中含有钠元素,属于钠盐,故B错误;

C.Na2cCh属于氢氧化钠和碳酸生成的正盐,故C错误;

D.Na2c。3属于正盐,不属于碱,故D正确;

故选:D。

3+2+2+3+

12.根据下列反应:(1)2Fe+2F=2Fe+I2;(2)Br2+2Fe=2Br+2Fe,判断离子的还

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F>Br>Fe2+B.Br>Fe2+>I

C.I>Fe2+>BrD.Fe2+>F>Br

【答案】C

【解析】解:反应(1)2Fe3++2「=2Fe2++L中Fe的化合价降低、I的化合价升高,则F

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I>Fe2+;

(2)Br2+2Fe2+=2Br+2Fe3+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r的化合价降低,则Fe?+为还原

齐IL为还原产物,还原性:Fe2+>Br-,所以综合反应(1)、(2)可知,还原性:「>

Fe2+>Br,故C正确;

故选:C=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熔融的MgCb能导电,所以MgCL是电解质

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KN03固体不导电,所以KN03不是电解质

D.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答案】A

【解析】解:A.熔融的MgCL能导电,是化合物,所以MgCL是电解质,故A正确;

B.铜丝、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KNO3固体不导电,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故D错误;

故选:Ao

14.纯碱和小苏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我国较早自主生产的化工产品。

下列关于NaHCCh和Na2cC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2c。3是白色粉末

B.向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水,碳酸氢钠能溶解且伴随着吸热现象

C.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Ch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D.不可用Ba(0H)2溶液鉴另IJNaHCCh和Na2co3

【答案】C

【解析】解:A.Na2c。3是白色粉末,故A正确;

B.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且溶解吸热,故B正确;

C.Na2cCh稳定,受热不易分解,NaHCCh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则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

Na2cCh固体不能发生分解,故C错误;

D.Ba(OH)2溶液与NaHCCh和Na2cCh反应都生成碳酸领白色沉淀,所以不可用Ba

(OH)2溶液鉴别NaHCO3和Na2CO3,故D正确;

故选:Co

15.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a2OB.COC.CO2D.H2O

【答案】C

【解析】解:A.Na?。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Hz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o

16.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加水溶解,

c.宏云L蔗糖D.--------二亡----

【答案】D

【解析】解:A、是溶液的蒸发,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是酸碱中和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是溶解过程,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是电解,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7.氮元素被还原的过程是()

A.NH3—NH4clB.N2-NOC.NO2^N2O4D.N2^Mg3N2

【答案】D

【解析】解:A.NH3TNH4CI,N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故A错误;

B.N2—NO,N元素从0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故B错误;

C.NO2TN2O4,N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故C错误;

D.N2-Mg3N2,N元素化合价从。价降低到-3价,化合价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18.某温度下将CL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1、KC1O、KCICh的混合溶液,经测

定C1CT与Clog的个数之比为11:1,则C1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

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1:3B.4:3C.2:1D.3:1

【答案】B

【解析】解:设KC1O和KC1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和Imol,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llmolxl+lmolx5=16mol,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原贝!J,生成NaCl的物质的量为16moL

则CL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6:(11+1)=4:

3,

故选:Bo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扩散在空气中都会形成胶体

B.H++OH-=H2O可表示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C.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也属于酸性氧化物

D.硫酸钠采用交叉分类法分类既属于硫酸盐又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含氧酸盐

【答案】D

【解析】解:A.胶体的胶粒直径在1〜lOOnm之间,故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扩散在空气中不一定会形成胶体,故A错误;

B.H++OJT=%0不一定表示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如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

+

方程式也可以用H+OH=H2O进行表示,故B错误;

c.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根据交叉分类法的特点可知硫酸钠既属于硫酸盐又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含氧酸盐,

故D正确;

故选:D。

20.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目AgNOs

C.用溶液Na.Oz

D.

【答案】C

【解析】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1O光照分解生成HC1和氧气,图

中装置可生成氧气,故A不选;

B.氯水中含HC1,与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反应,图中装置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不

选;

C.氯水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观察到气体生成,故C选;

D.久置的氯水相当于盐酸,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氧气,图中装置可观察到气体的逸

出,故D不选;

故选:Co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如图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IA0

1①IIAIIIAIVAVAVIAVIIA

2②③④

3⑤⑥⑦⑧⑨

4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M层电子数最多的是氯(填元素名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1CU(填酸的化学式).

(2)由④、⑤、⑦、⑧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2>

Na+>A%(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元素①和④形成的18电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H:O:0:H;由元素⑥和⑨形成

化合物乙,请用电子式表示物质乙的形成过程:

—>[©;/Mg2+

(4)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⑨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

+3+

方程式为Al(OH)3+3H=Al+3H2O.

(5)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元素⑧和⑨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CL+H2s=2HC1+S.

(6)下列可以比较⑤、⑥两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AC(填字母).

A.比较这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B.将⑤的单质投入到⑥的盐溶液中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等体积20℃的水反应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酸反应时失电子的数目

【解析】解:(1)上述元素中,M层电子数最多的是氯元素,M有7个电子,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1O4,

故答案为:氯;HCIO4;

(2)元素④、⑤、⑦、⑧分别为0、Na、Al、S,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S2>O2->Na+>Al3+,

故答案为:S2>02>Na+>Al3+;

(3)元素①和④分别为H、0,形成的18电子的物质为H2O2,电子式为元

素⑥和⑨分别为Mg、CL形成化合物乙是氯化镁,用电子式表示物质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4)元素⑦为A1,元素⑨为C1,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⑨的最简

+3+

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H2O,

故答案为:Al(OH)3+3H+=AF++3H2O;

(5)元素⑧和⑨分别为S、CL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元素S和C1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是CL+H2s=2HC1+S,

故答案为:CL+H2s=2HC1+S;

(6)元素⑤、⑥分别为钠和镁,

A.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故A正确;

B.将钠的单质投入到镁的盐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进一步生成

氢氧化镁沉淀,不会置换出镁,故B错误;

C.钠剧烈反应,镁几乎不反应,可以说明金属钠更活泼,故C正确;

D.金属与酸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与活泼形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2.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化合价

+x-Na2FeO4

+3-Fe2O3Fe(0H)3FeCl3

Fe3O4

+2-FeOFe(OH)2FeSO4

0----Fe

iiii>

单质氧化物碱A物质类别

(1)填写二维图缺失的类别A盐和化合价*=+6。

(2)该铁元素“价类”二维图中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Fe(填化学式),该物质在潮湿

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物质是FezCh(填化学式);实验室用饱和FeCb溶液制备Fe(OH)

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刃Fe(OH)3胶体++3H+,请写出Fe(OH)2在空

气中变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4Fe(OH)S+ZHzgIFe(OH)3。

(3)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Fe3O4性质:

a.HCl

b.Al

c.NaOH

d.H2

e.H2O

其中可以与Fe3O4发生反应的是abd(填序号)。

(4)某工厂用FeSO4固体与Na2O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azFeCU,其化学原理为如下反应:

O2?,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1将上述方

程式补充完整。反应中FeSO4作还原剂(填“氧化”或“还原”),若有ImoQ生亦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解析】解:(1)二维图缺失的类别A为盐,化合价x对应的物质为高铁酸钠,铁为+6

价,所以x=+6,

故答案为:盐;+6;

(2)该铁元素“价类”二维图中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Fe,该物质在潮湿空气中最终得到的

)33+

物质是Fe2O3,实验室用饱和FeCh溶液制备Fe(OH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O^Fe

(OH)3+3H+,Fe(OH)2在空气中变成Fe(0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

(OH)3,

3++

故答案为:Fe;Fe2O3;Fe+3H2O^Fe(OH)3+3H;4Fe(OH)2+O2+2H2O=4Fe(OH)

3;

(3)Fe3O4属于氧化物,可以溶于盐酸,也可以被Al、氏还原,但不溶于NaOH溶液和

水,

故答案为:abd;

(4)某工厂用FeSO4固体与Na2O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a2FeO4,反应中铁由+2价升高到

了+6价,NazCh中的。由-1价部分升高到了0价,也有部分降低到了-2价,根据化合

价升降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为:2FeSO4+6Na2O2=

2Na2FeO4+2Na2O+2Na2SO4+O2t,反应中FeSC)4作还原剂,若有ImolCh生成,则转移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lOmol,

故答案为:6;2;2;1;还原;10。

23.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铳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2KMnCU

△KzMnCU+MnCh+ChT,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O(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是

K,MnCU、MnCh(填化学式)。

A

(2)反应方程式: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t+7H2O中还原剂是

HC1,氧化产物是Cl2o

(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4HC1(浓)+MnO2MnC12+Cl2t+2H2O

②KCIO3+6HCI(浓)=3C12T+KC1+3H2O

③KMnCU+HCl(浓)1KCl+MnCb+CbT+H?。(未配平)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CQ-+6H++5c[=3C12T+3H2。。

II.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71:126o

催化剂

IIL已知反应④:4HC1+O2","」2Cb+2H2。(g),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提示:反应条

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性质越强烈。则MnCh、。2、KM11O4三种物质氧化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为KMnO4>MnO2>O20

IV.配平③2KMnO4+16HC1(浓)=2KC1+2MnCb+5CbT+8

H20

力口执

【解析】解:(1)反应2KMnC>4'…KzMnCU+MnCh+CM,KMn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生成02,KMnCU中镒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KzMnCU和MnCh,故被氧化的元

素是0,还原产物是K2M11O4、Mn02,

故答案为:O;KzMnCU、MnO2;

力口执

(2)K2Cr2O7+14HCl^=^=2KCl+2CrC13+3Cl2t+7H2O,HC1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

升高到0价,故还原剂是HC1,氧化产物是Cb,

故答案为:HC1;Cl2;

(3)I.KC1O3+6HC1(浓)=3Cbf+KCl+3H2。反应中,KC103>HC1和KC1均是易溶性的

+

强电解质,拆分为离子,其它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