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4-6单元期末复习知识导航与剖析(学生版)_第1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4-6单元期末复习知识导航与剖析(学生版)_第2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4-6单元期末复习知识导航与剖析(学生版)_第3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4-6单元期末复习知识导航与剖析(学生版)_第4页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4-6单元期末复习知识导航与剖析(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上4-6单元期末高分重难

点知识导航与剖析学生版

内容范围:七上4-6单元

重难点知识导航

作家简介

《诫子书》:书信,古代的一种文体

I文学常识《狼》:文言志怪小说

----------J文体特征

《穿井得一人》:古代寓言

《杞人忧天》:古代寓言

——通假字

文言文阅读

语词现象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劝诫

主题思想讽刺

人生哲理

难点

知识点1文学常识

《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诸葛亮蒲松龄吕不韦(编者)列御寇

三国清战国末年战国

基字孔明,号卧(1640-1715)字留(?—前235相传是道家代表

本龙,三国时蜀仙,一字剑臣,别号年),姜姓,吕氏,人物,郑国人。

情汉丞相,卓越柳泉居土,世称聊斋名不韦,卫国濮《庄子》中有许

况的政治家、军先生。阳(今河南省安多关于他的传说。

第1页共15页

事家、文学家、阳市滑县)人。《吕氏春秋•不二》

书法家、外交战国末年卫国商说:“子列子贵

家、发明家。人、政治家、思虚。”西汉刘向

在世被封为武想家,后为秦国《列子序》谓“其

乡侯,死后追丞相,姜子牙的学本于黄帝老

谥忠武侯。二十三世孙。子”。被道家尊为

前辈。

《前出师表》主持编纂《吕氏

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今传《列子》八

《后出师表》春秋》(又名《吕

作《聊斋志异》。篇。

《诫子书》览》)

文言短篇小说,“聊

斋”是指蒲松龄的书

体书,书信,古寓言,通常通过简短的故事来传达深

屋名;“志”是记述的

特代的一种文体。刻的道理或教训。

意思;“异”是指奇异

的故事。

精选例题

例1.

1.《诫子书》中的“书”指的是,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古

代又称其为“手札”“尺牍”等。

例2.

2.本文作者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被称为“

A.蜀汉B.曹魏C.古今第一贤臣D.古今第一贤相

3.本文作者蒲松龄,字,号,世称。淄川人,—

代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变式训练

变式1.

第2页共15页

4.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

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若此,不若无闻也。

文段选自《》,又称《》,是代表著作,是(朝代)

秦国相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

变式2.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卧龙,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世称聊斋先

生。

C.伊索,古希腊作家。《伊索寓言》是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集结而

成的。

D.《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重点

知识点2语词现象

(1)通假字

篇目句子字释义

《狼》止有剩骨止同“只”,只有

《杞人忧天》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2)一词多义

篇目句子释义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诫子书》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第3页共15页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后狼止而前狼又

止动词,停止

止有剩骨副词,仅、只

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思意将隧入以攻其

动词,打算、意图

后也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前面

《狼》、,.

狼不敢前动词,向前

投以骨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后也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

其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打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

第4页共15页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指狼,可译为“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

代词,指屠户

后也

屠乃奔倚其下副词,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副词,才

而两狼之并驱如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故性,不译

久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

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听到

闻之于宋君使……听见

求闻之若此像

不若无闻也。及,比得上

《穿井得一人》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将复何及来得及。

宋之丁氏结构助词,的。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其及其家穿井代词,他

第5页共15页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代词,这话

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杞人忧天》因往晓之代词,他

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其其人曰代词,那

奈何忧其坏代词,它

(3)词类活用

篇目句子字释义

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非志无以成学成使动用法,使……有成就。

《诫子书》

多不接世多形容词用作名词,多数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高远的目标。

狼不敢前刖名词作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作动词,胁迫、攻击

《狼》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为动词,挖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穿井得一人》闻之于宋君闻使……听见(动词的使动用法)。

第6页共15页

《杞人忧天》因往晓之晓使动用法,使。。。。。。明白

(4)古今异义

篇目句子古义今义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

静以修身静安静。

专一。

淫慢不能励

《诫子书》慢懈怠。速度低。

险躁则不能遭到不幸或发生灾

险轻薄。

治性难的可能。

一狼径去去离开到某地方

介词,常引出时间、

一狼仍从从跟从

地点

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松弛

屠暴起暴突然凶狠,残暴

屠自后断其事物的分支或一部

《狼》

股大腿

股分

盖以诱敌mt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遮蔽、覆盖

禽兽之变诈几

多少。几何学的简称

几何哉何

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

止增笑耳耳耳朵

释为“罢了”

《穿井得一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破、透

第7页共15页

人》国人道之国国都;讲述国家;道理

天刚亮的时候,知

因往晓之晓告知,开导

天,积气耳耳罢了耳朵

《杞人忧天》

亦不能有所

伤伤害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中伤

若屈伸呼吸若人称代词,你好像,如果。

(5)特殊句式

特殊

篇目句子解释

句式

夫学须静也,才须判断

《诫子书》“也”表判断。

学也。句

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

顾野有麦场

麦场”。

乃悟前狼假寐,盖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

以诱敌。狼假寐,盖以诱敌”。

省略

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

《狼》投以骨

充为“投之以骨”。

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

一狼仍从

之”。

倒装状语后置,“以骨”是“投”的状语,正

投以骨

句常语序为“以骨投”

《穿井得一非得一人于井中判断“……也”,表判断。

第8页共15页

人》也。句

告人日。省略主语,应为“(丁氏)告人日"

省略

句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常一人居

常一人居外

(于)外”。

闻之于宋君状语后置,应为“于宋君闻之”

问之于丁氏倒装状语后置,应为“于丁氏问之”

非得一人于井中

状语后置,应为“非于井中得一人

精选例题

例1.

6.一词多义

(1)止:

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敌: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前:

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

(4)意:

意暇甚____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与日去(《诫子书》)

第9页共15页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例2.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一狼径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以诱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止增笑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8.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非学无以广才

原意为:宽阔,广大,在句中的意思为:

(2)形容词作名词

非宁静无以致远

原意为:远大,在句中的意思为:

例4.

9.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之于宋君

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

例5.

10.一词多义

第10页共15页

(1)成

①非志无以成学成:

②遂成枯落成:

③急于求成成:

(2)行

①三人行行:

②夫君子之行行:

例6.

11.古今异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________

今义:安静,平静

(2)非志无以成学

古义:_________

今义:做好,做完

(3)年与时驰

古义:_________

今义:奔跑,快跑

(4)意与日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和

例7.

1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原意为:狗,在句中的意思为: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原意为:通道,在句中的意思为:

(2)名词作动词

第11页共15页

一狼洞其中

原意为:洞穴,在句中的意思为:

变式训练

变式1.

13.请解释下面的加点字,将表格补充完整。

文言现象原文例句解释加点字

重点实词年与时驰(1)

古今异义险躁则不能治性(2)

夫学须静也(3)

一词多义

非志无以成学(4)

变式2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表格。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

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

若无闻也。

【乙】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馄镭之剑,火浣①之布。其剑长尺有八寸,炼钢赤

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

之皓然疑乎雪。皇子曰:“无此物,传之者妄。"萧叔②曰:“皇子果于自信③,果

于诬理哉!”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

【注释】①浣:洗涤。②萧叔:一个很有见识的大臣。③果于自信:过于自信。

【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

第12页共15页

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

伤。”

其人日:“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趾蹈,终日在地

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语句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其一犬坐于

语境推断法(1)

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2)

身亡所寄(3)

其人舍然大通假字

(4)

奈何忧崩坠

(5)

乎?

一词多义

奈地坏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