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化学电源
一、选择题
1.某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电源
T用电器
多孔活性
—炭电极
NaTi2(PO4)3/
Na3Tiz(PO4)J钛电极
Cl2/CCl,NaCl/H,0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04)3—2屋=NaTiz(PO03+2Na
B.放电时C厂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CCL中迁移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CCL吸收0.5molCl2
D.充电过程中,NaCl溶液浓度增大
2.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设计浓差电池。某热再生浓差电池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如下,通入NL时电池开始工作,左侧电极质量减小,右侧电极质量增大,中间A
2+2+
为阴离子交换膜,放电后可利用废热进行充电再生。已知:CU+4NH3-[CU(NH3)JO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1负载卜
Cug幺溶液
A.放电时,左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u+4NH3-2e-=[Cu(NH3)J2+
B.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CU2++4NH3=[CU(NH3)4产A^>0
C.放电时,N0;经离子交换膜由右侧向左侧迁移
D.上述原电池的形成说明相同条件下,[Cu(NH3)J+的氧化性比cu"的弱
3.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CH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其工作原理示
意图如下,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h
空气
b1
L有机1
处理废水F型2/稀硫酸
废水
微生物M二二正二;
三三三:三三
质子交换膜
+
A.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NCH2cH帆一16屋+4Ha=2C02f+N2t+16H
B.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C.a电极上的电势比b电极上的电势低
D.电池工作时b电极附近溶液的pH保持不变
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同步回收电能的处理系统,具有绿色、安全、
碳排放量低的特点,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质
co2子
交
打机r---微生物换
化合■膜
物石墨纤维
A.石墨纤维电极为电池负极
B.电池工作时,Pt电极比石墨纤维电极电势低
+
C.正极反应:02+4e^+4H^2H20
D.放电过程中酎从石墨纤维电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Pt电极区
5.(2024•梅州模拟)热电池是高温熔融盐一次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该电池若
采用Li(Al)、Li(Si)等合金为电极,比纯锂安全性更好。某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放
电时,1molFeS?完全反应时得到4mol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用电器
Li(Al)
LiF-LiCl-LiBr(l)
A.电子流向:Li(Al)极一用电器fFeS2极
B.若1molLiaNAl)转化为LQDA1),则消耗FeS?的质量为98.4g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z+4Li++4e-=Fe+2Li2s
D.如果用Li(Si)替代Li(Al),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都不变化
6.一种新型AC/LiMrhO4电池体系,在快速启动、电动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电池采
用尖晶石结构的LiMnzOK可由LizCOs和MnO?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合成)为正极,高比表
面积活性炭AC(石墨颗粒组成)为负极,充、放电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LiMnzO,的过程中可能有H2产生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LiMn204+xe-=Lii-/n204+;fLi+
C.充电时,AC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可以用LizSO,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7.(2024•广州局三适应性测试)某新型可连续工作的锂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A.放电时,左侧Li+浓度基本不变
B.充电时,电极B发生反应:21;—2屋=3L
C.当外电路电流为0时,再向储液罐中注入FeCL/HCl,电池可快速充电,重新工作
D.充电时,电极A质量增加ag时,右侧共有,molK+转移至左侧
8.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更高的电压,更大的比容量而受到汽车行业青睐。一种三元锂离
子电池(NCM)放电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LiNii/CoiMn0+6CLi「
3/31/32放电
3coi/sMni/sOz+LiC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i
A.放电时,电极M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LiC—e-=Li+6c
-+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LiNii/3Coi/3Mni/302-^e=Lii-.vNii/3Coi/3Mni/302+ALi
D.充电时,Li+向电极N移动
9.(2024•汕头阶段测试)科学家设计微生物原电池,用于处理废水(酸性)中的有机化合物及
脱除硝态氮,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微生物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电极mQCO2电极n
--K--
---X---
二5„口12。6二二生二
X一物一
质子交换膜
A.电子由电极m转移到电极n
B.每生成1molCO2转移8mole
-
C.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为2N0;+6H20+10e-=N2t+120H
D.仁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左侧极室
10.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引发的一类电池称为浓差电池。如图是由Ag电极和硝酸银
溶液组成的电池(cKcz),工作时,A电极的质量不断减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名的籀液415TAgN。籀液
A.Ag+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B.B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则右侧溶液减轻6.2g
D.原电池的总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1.(2024•揭阳模拟)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澳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
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电极的反应为LB—+2屋=2广+8/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减少
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g,溶液中有0.02mol「被氧化
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正极
12.双盐Mg-Cos电池由Li+替代了Mg。卡在正极材料中的嵌入,解决了Mg"扩散缓慢、锂离子
电池锂枝晶生长等问题,其充、放电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oS?电极的电势高于Mg电极的电势
B.放电时,每转移2mol屋,正极质量减少14g
C.充电时,若充电电压为2.0V,可能造成电池性能衰减
D.充电时,充电电压为2.75V时,阳极反应为Co+2Li2s—4e-=CoS?+4Li+
13.(2024•广东六校联考)中性Zn/Fe液流电池由于安全、稳定、电解液成本低、容量高、
使用领域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热点技术之一。该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
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区离子数目增多
B.充电时,电极Y连接电源负极
C.放电时,当电极X减少6.5g时,溶液中有0.2molK+从电极X区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
电极Y区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CN)6『--e-=[Fe(CN)614-
14.天津大学在光催化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下图是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
外加电阻
已知:电极a在光激发条件下会产生电子(eD、空穴(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电势:电极a>电极b
B.光激发时,光生电子会与结合,光生空穴会与电极b产生的电子结合
C.电极b的电极反应:(CeHioOs)"—24葭+7AH2。=6忒t+24加+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溶液pH保持不变(不考虑C02的溶解)
15.(2024•惠州高三调研)全钢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表示充电
表示放电
质子交换膜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V?+—屋=俨+
B.充电时,阳极区pH降低
C.放电时,正极每消耗2mol广,负极区便有2mol酎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正极区
2++2+3+
D.电池总反应为VO:+V+2HVO+V+H2O
充电
二、非选择题
16.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与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质子交换膜
①A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②正极反应式为:o
③放电过程中,H+由极区向极区迁移(填“正”或“负”)。
④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是o
(2)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铝一氧化钠,其中
CP-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一氧化碳的
含量越高。请回答:
:::::::::
::::::::::多孔电极aco
|传感器|
NASICON
多孔电极b1空气
®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作时,CP-由电极向电极移动(填,、”或“b”);
③电子由电极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填“a”或"b”)。
17.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
4NaOH=2Na2CO3+6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甲池是装置,乙池是装置。
(2)下列电极的名称:通入CH30H的电极名称是,
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o
(3)写出电极反应式:
①通入0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A(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⑷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⑸若反应结束后乙池中A(石墨)电极上共收集到气体0.050mol,则甲池中理论上消耗
。2mL(标准状况下)。
新型化学电源
一、选择题
1.某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电源
T用电器
多孔活性
—炭电极
NaTi2(PO4)3/
Na3Tiz(PO4)J钛电极
Cl2/CCl,NaCl/H,0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04)3—2屋=NaTiz(PO03+2Na
B.放电时C厂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CCL中迁移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CCL吸收0.5molCl2
D.充电过程中,NaCl溶液浓度增大
解析:选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Oa)3—2e-=NaTiz(P()4)3+2Na+,正极反应为CI2+
2e-=2Cl-;充电时阳极反应:2Cr-2e-=CLt,阴极反应为NaTiz(P0a)3+2Na++2e-
=Na3Ti2(P04)3oA.由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即透过多
孔活性炭电极向NaCl中迁移,B错误;C.由放电时正极反应可知,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
子,理论上0;14释放0.511101。2,C错误;D.充电过程中,阳极消耗氯离子,阴极消耗钠
离子,NaCl溶液浓度减小,D错误。
2.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设计浓差电池。某热再生浓差电池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如下,通入NHs时电池开始工作,左侧电极质量减小,右侧电极质量增大,中间A
为阴离子交换膜,放电后可利用废热进行充电再生。已知:CU2++4NH3?[CU(NH3)4]2+。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放电时,左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u+4NH3—2e[Cu(NH3)4]
B.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CU2++4NH3=[CU(NH3)J2+A^>0
C.放电时,NO;经离子交换膜由右侧向左侧迁移
D.上述原电池的形成说明相同条件下,[Cu®%),]?+的氧化性比Cu"的弱
解析:选B。通入NL时电池开始工作,左侧电极质量减小,故左侧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
为Cu+4NH3—2e-=[Cu(NH3)42+,右侧电极质量增加,故右侧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i?
++2e-=Cu,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CU2++4NH34CU(NH3)』2+,放电后可利用废热进行充电
再生,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MO,A项正确、B项错误;A为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NO;
经离子交换膜由右侧向左侧迁移,C项正确;负极电极反应中,Cu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
氧化产物[CU(NH3)4Y+,正极电极反应中,C/+为氧化剂,相同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
2+2+
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氧化性:CU>[CU(NH3)J,D项正确。
3.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CH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其工作原理示
意图如下,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NCH2cH2阳2—16屋+4压0=2C02f+N2f+16H
B.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C.a电极上的电势比b电极上的电势低
D.电池工作时b电极附近溶液的pH保持不变
解析:选D。H2NCH2CH2NH2在a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H2NCH2cH2NH2—161
+
+4H20=2C02f+N2t+16H,A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故电池工作时质子(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B正确;a电极为负极,b
电极为正极,故a电极上的电势比b电极上的电势低,C正确;电池工作时,氧气在正极b
-+
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02+4e+4H=2H20,酎浓度减小,故b电极附近
溶液的pH增大,D错误。
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同步回收电能的处理系统,具有绿色、安全、
碳排放量低的特点,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纤维电极为电池负极
B.电池工作时,Pt电极比石墨纤维电极电势低
-+
C.正极反应:02+4e+4H=2H20
D.放电过程中H+从石墨纤维电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Pt电极区
解析:选B。石墨纤维电极上有机化合物转化为CO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而Pt电极上
转化为压0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A.由分析可知,石墨纤维电极为负极,A项正确;B.电
池工作时,正极电势(Pt)高于负极(石墨纤维)电势,B项错误;C.Pt电极为正极,电极反
应为02+4屋+4H+=2上0,C项正确;D.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f从石墨纤维电
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Pt电极区,D项正确。
5.(2024•梅州模拟)热电池是高温熔融盐一次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该电池若
采用Li(Al)、Li(Si)等合金为电极,比纯锂安全性更好。某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放
电时,1molFeSz完全反应时得到4mol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J用电器;--------
PHLi(Al)FeS2
LiF-LiCl-LiBr(l)
A.电子流向:Li(Al)极f用电器fFeS2极
B.若1molLi0.9(Al)转化为Lio.1»(Al),则消耗FeS?的质量为98.4g
+-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2+4Li+4e=Fe+2Li2S
D.如果用Li(Si)替代Li(Al),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都不变化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Li(A1)极为负极,Fe%极为正极,负极锂比铝活泼,放电时锂优
-++-
先失电子生成锂离子,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FeS2+4Li+4e=Fe
+2Li2So电池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流向:Li(Al)极一用电器一FeSz
-
极,A项正确;放电时,1molLio.9(Al)转化为Li。.(Al)的反应式为Li0.9(Al)-0.82e
=Lio,os(Al)+O.82Li+,正极反应式为FeS?+4Li++4e—=Fe+2Li£,当转移0.82mol电
子时,消耗0.205molFeSz,质量为0.205molX120g•mor1=24.6g,B项错误;由分
析可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z+4Li++4e-=Fe+2LizS,C项正确;Li(Si)为负极,仍
然是锂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都不变化,D项正确。
6.一种新型AC/LiMn。电池体系,在快速启动、电动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电池采
用尖晶石结构的LiMn。(可由LizCQ,和M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合成)为正极,高比表
面积活性炭AC(石墨颗粒组成)为负极,充、放电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LiMn。的过程中可能有出产生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LiMnC+xe-=Li—Mri2C)4+;fLi+
C.充电时,AC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可以用Li£(h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解析:选析A.Li2c。3和MnOz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合成LiMmO.Mn元素化合价降低,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可能有0?产生,故A错误;B.放电时,LiMnQ
为正极,AC极为负极,锂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上Li-Mn。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
反应为Lii-、Mn204+ALi++xe-=LiMn。,故B错误;C.放电时AC为负极,故充电时AC极
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正确;D.锂会和水反应,该电池体系应该采用有机溶剂作为电
解质溶液,故D错误。
7.(2024•广州高三适应性测试)某新型可连续工作的锂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左侧Li+浓度基本不变
B.充电时,电极B发生反应:21;—21=3L
C.当外电路电流为0时,再向储液罐中注入FeCL/HCl,电池可快速充电,重新工作
D.充电时,电极A质量增加ag时,右侧共有1molK+转移至左侧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放电时,电极A为原电池的负极,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锂离子,电极反应式为Li—葭==Li+,电极B为正极,碘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
成I;,电极反应式为3L+2e-=2I;,正极室中阴离子电荷数增多,负极室生成的锂离
子通过锂超离子导电隔膜由左向右移动,维持两边溶液电荷守恒;充电时,电极A与直流电
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电极B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A项,由分析可知,放电
时,左侧锂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故A正确;B项,充电时,电极B为电解池的阳极,电
极反应式为21;-2屋=31,故B正确;C项,当外电路电流为0时,说明碘完全反应转
化为I;,再向储液罐中注入FeCL/HCLFe,+能将I;氧化为单质碘,使碘在正极上放电,
起到快速充电的作用,使电池重新工作,故C正确;D项,锂超离子导电隔膜只允许锂离子
通过,不允许钾离子通过,故D错误。
8.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更高的电压,更大的比容量而受到汽车行业青睐。一种三元锂离
子电池(NCM)放电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LiNii/sCo”3Mm2+6C弋:Lii-
放电
ANii/sCoi/sMni/aOz+LiX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极M电极N
A.放电时,电极M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LiC—e「=Li+6c
-+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LiNii/3Coi/3Mni/302-^e=Lii-JNii/3Coi/3Mni/302+ALi
D.充电时,Li+向电极N移动
解析:选Co根据电池的总反应LiNii/sCowMn^+GC弋:Li—Ni/Coi/3MmM+LiC
放电
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C—於一=ALi++6C,正极反应为LiiNiy3col/3Mni/3()2+-¥Li+
+xe-=LiNi=3coi/3M111/3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A.放
电时,电极M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C—=j£i++6C,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选项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B错误;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LiNii/3Coi"Mm/3()2—xe-=Lii-、Nii/3Coi/3Mm仍+乩1卡,选项C正确;D.充电时,14*向电解
池的阴极即原电池的负极(电极M)移动,选项D错误。
9.(2024•汕头阶段测试)科学家设计微生物原电池,用于处理废水(酸性)中的有机化合物及
脱除硝态氮,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微生物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S®——
风\J电极m}CO?、小电极n
二斗二二二匕三斗二二
------/-It-------;仁斐Ik场二
3
--0-----------<:-C6H12O6-
--------------------------------------------------M\f.......一-一-物jtr,一—
质子交换膜
A.电子由电极m转移到电极n
B.每生成1molCO?转移8mole-
C.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为2N0;+6H20+10e-=N2t+120H-
D.肘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左侧极室
解析:选D。A.电极m上NO3得电子生成N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m是正极,电极n是负
极,电子由电极n经导线转移到电极m,故A错误;B.电极n上C6Hl2。6失电子生成CO?,碳
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每生成1molCO?转移4mol院,故B错误;C.质子交
换膜只允许氢离子通过,电极m上N0;得电子生成Nz,电极反应式为2N0;+12H++10e-
=N2t+6H20,故C错误;D.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酎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左侧极
室,故D正确。
10.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引发的一类电池称为浓差电池。如图是由Ag电极和硝酸银
溶液组成的电池(c《Q),工作时,A电极的质量不断减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B.B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则右侧溶液减轻6.2g
D.原电池的总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D。工作时,A电极的质量不断减轻,故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为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装置中所用的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所以NO;由交换膜右侧向
左侧迁移,故A、B错。若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则右侧溶液中有0.1molNO;向左侧
迁移,0.1molAg+得到电子生成Ag,所以由
AgNOs〜e-
170g1mol
17.0g0.1mol
可知,若外电路通过o.lmol电子,则右侧溶液减轻17.0g,故C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Ag—1=Ag+,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Ag,总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对。
11.(2024•揭阳模拟)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澳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
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电极的反应为LBr「+2葭=2「+Br「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减少
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g,溶液中有0.02mol「被氧化
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正极
解析:选B。根据题图可知,放电时,a电极上1田广转化为近一和广,电极反应为1出一+
2e-=2r+Br-,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区LBr转化为比一和广,负极区Zn转化为Zr?
十,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多,B项错误;充电时,b电极发生反应Zn"+2e-=Zn,b电极增
重0.65g时,转移0.02mole,根据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相同可知,溶液中有0.02molI
—被氧化,C项正确;放电时,a电极为正极,充电时,a电极为阳极,接外电源正极,D项
正确。
12.双盐Mg-CoSz电池由Li+替代了Mg"在正极材料中的嵌入,解决了Mg?+扩散缓慢、锂离子
电池锂枝晶生长等问题,其充、放电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1
Co3s4
12.0V
电
电
极
二>极
Mg
Li+/M『+混合电解液
A.放电时,CoS?电极的电势高于Mg电极的电势
B.放电时,每转移2mole,正极质量减少14g
C.充电时,若充电电压为2.0V,可能造成电池性能衰减
D.充电时,充电电压为2.75V时,阳极反应为Co+2Li2s—4屋=CoS2+4Li+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放电时,Mg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崛一2底=Mg'+,C0S2电极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oSz+4Li++4e-=Co+2Li2S;充电时,Mg电极为阴极,CoS?电极为
阳极。A.放电时,Mg电极为负极,CoS?电极为正极,正极的电势高于负极的电势,故CoS?
电极的电势高于Mg电极的电势,A正确;B.放电时,CoS?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0S2+
+
4Li+4e-=Co+2Li2S,每转移2moie,正极质量增加2moiX7g/mol=14g,B错误;
C.由题图可知,若充电电压为2.0V,充电过程中Co会转化为Co3s4,放电时Co3s4不能参
与反应,故会造成电池性能衰减,C正确;D.由题图可知,充电电压为2.75V,CoS?电极
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o+2Li2s—4屋=CoSz+4Li+,D正确。
13.(2024•广东六校联考)中性Zn/Fe液流电池由于安全、稳定、电解液成本低、容量高、
使用领域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热点技术之一。该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
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充电时,电极Y连接电源负极
C.放电时,当电极X减少6.5g时,溶液中有0.2molK+从电极X区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
电极Y区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CN)6『—-葭=[Fe(CN)e]4一
解析:选C。放电时Zn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结合B/生成[ZnBr』-,电极X为负极,电
2-
极反应式为Zn-2e-+4Br-=[ZnBr4];电极Y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626丁一十葭
4
=[Fe(CN)6]-;充电时,电极Y连接电源正极,电极X连接电源负极。A.由分析可知,放
2-
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4Br-=[ZnBr4],故负极区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A
错误;B.由分析可知,充电时,电极Y应该连接电源正极,B错误;C.由分析可知,放电
时,当电极X减少6.5g时,消耗1molZn,转移0.2mol电子,根据电解质溶液呈电中
性,故溶液中有0.2molK+从电极X区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电极Y区,C正确;D.充电时,
4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CN)J一一葭=[Fe(CN)6],D错误。
14.天津大学在光催化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下图是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
外加电阻
已知:电极a在光激发条件下会产生电子(1)、空穴(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电势:电极a>电极b
B.光激发时,光生电子会与a结合,光生空穴会与电极b产生的电子结合
C.电极b的电极反应:(CeHioOsK—24葭+7加2。=6忒t+24加+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溶液pH保持不变(不考虑CO?的溶解)
解析:选C。A.(CeHiQ).在电极b上失电子,转化为CO?和故电极b为负极,电极a
为正极,正极的电极电势高于负极的电极电势,故电极电势:电极a〉电极b,故A正确;B.根
据已知信息可知,电极a在光激发条件下会产生电子(院)、空穴(h+),光生电子会与。结
合生成H2,光生空穴会与电极b产生的电子结合,故B正确;C.(CeHuA).在电极b上失电
子生成CO?和H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极b的电极反应为(CeHioOs)”-24胧-+
7AH20=6M02t+24加+,故C错误;D.根据电极反应,每转移24〃mol电子,右侧溶液中
生成24AmolH+,同时会有24〃mol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左侧溶液,故右侧溶液的pH
保持不变,故D正确。
15.(2024•惠州高三调研)全机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表示充电
,表示放电
质子交换膜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V?+—1=丫3+
B.充电时,阳极区pH降低
C.放电时,正极每消耗2molH+,负极区便有2mol酎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正极区
2+3+
D.电池总反应为V0:+严+2H+¥尊VO+V+H2O
充电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放电时,V,+被氧化,N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V"—e-=V",
-+2+
V0(被还原,M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VO:+e+2H=VO+H2O;充电时,N电极为阴
2++
极,电极反应为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李树花期管理办法
- 整改档案管理办法
- 条码追溯管理办法
- 投标ca管理办法
- 村民福利管理办法
- 弹性试验管理办法
- 拥军门店管理办法
- 旅游酒店管理办法
- 担保额度管理办法
- 德宏招标管理办法
- 双眼皮基础知识课件
- 2025至2030铝矿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代谢性疾病健康指导课件
- 学堂在线 大国航母与舰载机 章节测试答案
- DB11-T 593-2025 高速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 大班早期阅读培训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层及职员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出国劳务人员安全责任保障协议
- 2025年中国石膏砌块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精细化工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客户接待流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