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类、物质变化与性质(四大陷阱)-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易错题(解析版)_第1页
物质分类、物质变化与性质(四大陷阱)-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易错题(解析版)_第2页
物质分类、物质变化与性质(四大陷阱)-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易错题(解析版)_第3页
物质分类、物质变化与性质(四大陷阱)-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易错题(解析版)_第4页
物质分类、物质变化与性质(四大陷阱)-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易错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类型01物质分类、物质变化与性质"四大"陷阱

目录

01易错知识•清

02易错陷阱•析(四大陷阱)

【易错陷阱1】物质分类易错点

【易错陷阱2】物质变化易错点

【易错陷阱3】物质性质易错点

【易错陷阱4】反应类型易错点

03易错通关•练

01|易错知识•清・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如:物质燃

烧、钢铁生锈、酿醋、酿酒、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煤的干储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位置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

象。如:活性炭净水、水的蒸储、石油的分储、汽油挥发、灯泡通电发光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二定会伴随物理变化的发生;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判断依据:由感官感知的、用仪器测量的。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6.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判断依据: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可燃性、

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7.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8.混合物在宏观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食醋、乙醇汽油。

9.纯净物在宏观上由二种物质组成,在微观上由一种微观粒子构成,纯净物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如。2、

H20O

10.单质是由回独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2、Feo

11.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SO,、KMnO4>KC103«

1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如FeQ、P2O5。

13.酸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此的化合物。如HC1、H2S04>HNO3、H2C03O

14.碱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生匚的化合物。如NaOH、Ca(OH)?、NH3•H20„

15.盐是在水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j)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a2C03>NaHC03>CaC03o

16.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

看做无机物。

17.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8.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19.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0.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02|易错陷阱•析■

9易错陷阱1物质分类易错点

【易错典例】

1.(2024・安徽芜湖•一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杀菌消毒,因此净水时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就是杀菌消毒

C.某些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A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

A推理正确;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净水时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除去色

素和异味,而不是杀菌消毒,故B推理错误;

C、某些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使

碳酸盐等,故C推理错误;

D、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

构成,还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D推理错误;

故选:Ao

【避错大招】

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解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可能是不同种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分子,也可能是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黄铜是混合物,

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如和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的混合物,也只含一种元素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如C02;也可能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溶液,组成元素不同,属于混合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果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超过两种元素,即使含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

物一定属于有机物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可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如铜是纯净物,是由同种原

子构成,不是同种分子构成的。

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混合在一起也属于同种

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

物质,是纯净物

氨水(NH水2。)是碱,硝酸镂(NH4N03)是盐,都不含有

碱和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

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属于混合物;盐是一类物质,

盐是指食盐

不是单指食盐

【举一反三】

【易错1-1](2024.河南・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钱

【答案】D

【详解】A、合金合金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A分类错误;

B、氧属于常量元素,锌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B分类错误;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

的,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

D、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镂含有氮、磷、钾三种元

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分类正确;

故选:D。

【易错1-2](2025•江苏宿迁•一模)下列是某同学对已学化学知识的一些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之最B.材料、能源与环保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①“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②合金、玻璃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C.物质与分类D.日常生活经验

①烧碱、纯碱一常见碱①采用真空包装延长食品保质期

②不锈钢、生铁一常见合金②家庭烘焙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①说法错误;②最简单的有

机物是甲烷,②说法正确,故A错误;

B、①“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①说法正确;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②说

法错误,故B错误;

C、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是碱,①说法错误;②不锈钢、生铁是常见合金,②说法正确,故

C错误;

D、①真空包装可隔绝氧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①说法正确;②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家庭烘焙面

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②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易错1-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原子中一定含有中子B.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答案】C

【详解】A、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比如氢原子不含有中子,选项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都带电,但不是离子,选项错误;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选项正确;

D、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

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看做无机物,选项不正确;

故选:Co

9易错陷阱2物质变化易错点

【易错典例】

2.(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用过氧化氢制得氧气

C.用蒸储法将海水淡化制得蒸锵水

D.用液氢作燃料推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答案】C

【详解】A、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过氧化氢制得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C、蒸储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用蒸镭法将海水淡化制得蒸储水,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用液氢作燃料推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

题意;

故选:Co

【避错大招】

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解读

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空气和石油是物理变化;煤的干储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石油分储、煤干储

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

都是化学变化

煤气,属于化学变化

硬水中的钙离子和肥皂水中的硬脂酸根离子作用,生成

硬水中加肥皂水出浮渣是化学变化

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是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表面潮湿逐步溶解,并未生成新

物质,因此氢氧化钠潮解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纸张、木材等物质中的氢、

浓硫酸使木材发生炭化,是物理变化。氧元素以2:1的比例脱去,产生了炭等新物质,因此脱水

属于化学变化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

金刚石、石墨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属于不同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爆炸可以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瓦斯爆炸),也可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以是物理变化(如气球和轮胎爆炸)。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该过程没有生成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涉及物理变化的成语:沙里淘金、花香四溢、刻舟求剑、

海市蜃楼、破釜沉舟、凿壁偷光、大海捞针等。

对成语的含义不理解,不能从化学角度正确分析

涉及化学变化的成语:火烧赤壁、钻木取火、玉石俱焚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是放热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于水中,都放出热量,都属

反应;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是溶解放热,没有

于放热反应

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

【举一反三】

【易错2-1](2024.宁夏•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B.活性炭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物理性质相同

【答案】B

【详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误;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能够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此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

的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二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

故D错误。

故选:B„

【易错2-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遂宁射洪市享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的美誉,当地的蒸储酒传

统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研究我国传统生物发酵工业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过程涉

及化学变化的是

A.研磨B.发酵C.蒸储D.灌装

【答案】B

【详解】A、研磨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发酵过程中生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蒸储主要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灌装只是物质的转移和存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易错2-3](2024•广东揭阳•二模)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里最庞大的家族。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

确的是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相互转化

B.用碳素墨水填写重要资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D.所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答案】A

【详解】A、一氧化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一

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相互转化,A正确;

B、用碳素墨水填写重要资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高温时碳可燃烧,B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属于不同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C错误;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不包含CO、C02、H2co3、碳酸盐这四种,所以不是所有含有碳元

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错误。

故选:Ao

【易错2-4](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大量排放的CCh造成了碳循环的失衡,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修复

大气中C02,含量的平衡必定要“降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CCh含量持续升高

B.将CCh压入地下实现碳封存,CCh分子间隔变小、运动停止

C.CO2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Ch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D.江河湖海的水体吸收C02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案】B

【详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气体,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A项正确;

B、将CO2压入地下封存时C02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小,但不会停止运动,B项错误;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将C0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02,CO2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C项正确;

D、CO2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D项正确;

故选:B。

9易错陷阱3物质性质易错点

【易错典例】

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答案】A

【分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

质。

【详解】A、天然气能燃烧因此可作为燃料,可燃性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能吸热使水蒸气液化,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属于物理性质,不

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避错大招】

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解读

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作助燃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化学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挥发性和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02和。3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和。3虽然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

学性质相同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虽然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碳原子排列方式不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同,属于不同种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金刚石和石

以它们的性质相同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

氧化碳,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都属于物理性使蔗糖、纸张、木材等物质中的氢、氧元素以原子个数比

质。2:1的比例脱去,产生了新物质水和炭,因此脱水性属于化

学性质

【举一反三】

【变式3-1](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

质的是

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B.铜丝作导线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D.氮气作保护气

【答案】D

【详解】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

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3-2](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反映的物质性质与后面所述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的是

iWi温小

A.C+2CuO-2CU+CO2T木炭可用于吸附色素

B.CaO+H2O=Ca(OH)2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NaHCO,+HC1=NaCl+H2O+CO2T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占燃

D.C2H5OH+3O2—2CO2+3H2O酒精可用作火锅燃料

【答案】A

【详解】A、木炭可用于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属于木炭的物理性质,C还原CuO是C的化

学性质,不具有对应关系,符合题意;

B、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对应关系,不符合题意;

C、胃酸的成分是盐酸,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

和水,具有对应关系,不符合题意;

D、酒精可用作火锅燃料,是因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具有对应关系,

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3-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下

列材料用途的对应性质解释不合理的是

A.偏二甲月井作火箭燃料——可燃性B.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一密度大

C.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耐高温D.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弹性好

【答案】B

【详解】A、由于偏二甲肝具有可燃性,所以偏二甲肿作火箭燃料。A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B、由于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和硬度大、抗腐蚀性好,所以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B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

C、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高、耐热、化学稳定性好,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C解释

合理,不符合题意;

D、由于特种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的性质,所以用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D解释合理,不符合题

后、O

综上所述:选择B。

9易错陷阱4反应类型易错点

【易错典例】

4.(2024•江西・中考真题)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微粒观: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分类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因此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观: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因此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B

【详解】A、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但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但金刚石

不属于金属,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但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属于

物理变化,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避错大招】

易错内容错误原因解读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

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但3C0+FezOs高温2Fe+3c0?

换反应

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化合物的反应;但在Ca(OH)2+CO2===CaCO3I+HQ反应

中,虽然也是生成两种化合物,并没有交换成分,不属

复分解反应

于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也有单质生成,因此一定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但有元素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但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不一

定是置换反应,如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例如氢气在

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氧气中燃烧,就不是置换反应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都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

类型。初中阶段常见的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有机

误认为氧化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物燃烧、碱和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都不属于四大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

化合反应一定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反应,特点是“多变一”,如过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的反应COz+HQ+Ca(OH)z==Ca(HCO3)2,属于化合反应

有的反应没有单质生成,也可能是分解反应,如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H2C03==C02f+H2O

中和反应必须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

酸和碱的不属于中和反应,如Ca(OH)2+CO2===CaCO31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压0也有盐和水生成,不属于中和反应,也不属于基本

反应类型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

应,如甲烷燃烧,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

合反应

首先要去除相同个数的反应前后存在的相同分子或单

独存在的原子,再根据图示中分子种类、原子种类,确

不能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正确分析反应类型

定各种物质是属于单质、化合物,抑或是氧化物、酸碱

盐等,从而判断反应基本类型

【举一反三】

【例4-1](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C

【详解】A、中和反应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

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不是酸

和碱,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

B、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但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镂(NH4C1)属于

盐,但不含金属元素,错误;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但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

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故选C。

【例4-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所以溶液一定能够导电

B.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所以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B

【详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均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但是不

是所有溶液都能导电,如蔗糖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不能导电,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点燃任何

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反

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不属于分解反应,不

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4-3](2024•宁夏•中考真题)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点燃一氧化碳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复分解反应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制取所有气体时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C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一氧化碳前需要

检验纯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

定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水、气

体或沉淀生成,但是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制取所有气体时都要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4-4](2024.山东荷泽・中考真题)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I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

催化剂II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够碳原子

A.反应I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n为置换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反应n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那尊分子个数比为2:1

D.

【答案】D

【详解】A、反应I中,水在催化剂I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I小小

2H2H2T+02T,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II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II

2C02+6H2C2H4+4H20,该反应不符合“一换一”的特征,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H2O、CCh2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反应n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催化剂nC?HJ4H2。可知,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粉磔分

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03|易错通关•练・

1.(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古代发明

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湿法炼铜B.蚕丝织布C.粮食酿酒D.火药爆炸

【答案】B

【详解】A、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B、蚕丝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河南・中考真题)《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

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分析】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碳酸钙高温燃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

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

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碳

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属于复分解反应。

【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

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

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置换反应,

符合题意;

D、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

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造纸技术的提高与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唐朝时,人们在造纸过程中加“矶”

以改善纸张质量。这种“矶”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铝[可26。4)3:1,硫酸铝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A,混合物B.酸C.氧化物D.化合物

【答案】D

【详解】A、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但硫酸铝中只含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酸是指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硫酸铝的阳离子为铝离子,不属于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但硫酸铝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铝中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物质具有多样性。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纯金首饰

C.果汁D.苏打水

【答案】B

【分析】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

【详解】A、加碘盐含有盐、碘,不属于纯净物,A选项错误;

B、纯金首饰只含金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选项正确;

C、果汁含有水、维生素、糖类等物质,不属于纯净物,C选项错误;

D、苏打水含有水、碳酸钠,不属于纯净物,D选项错误。

故选:B„

5.(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反应2CaO2+2H2O=2Ca(OH)2+O2T可用于鱼塘供氧。其中属于碱的是

A.CaO2B.H2OC.Ca(OH)2D.O2

【答案】C

【详解】A、CaO2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埼用的是

A.盐:FeSO4NaClB.氧化物:CaOH2O2

C.碱:Ca(OH)2Na2cO3D.单质:Hg03

【答案】C

【详解】A、盐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FeSO4由金属离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

于盐;NaCl由金属离子钠离子和盐酸酸根离子即氯离子构成,属于盐。A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aO、H2O2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的化合物,属氧化物。B正确;

C、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Ca(OH)2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

合物,属于碱;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是碱。C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g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0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属于单质。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7.(2024•河北・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盐水用于选种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

【答案】C

【详解】A、盐水用于选种,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及异味,可用于冰箱除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有关X、丫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ABCD

概X中和反应混合碱性溶氧化

念物液物

复分解反纯净化合

Y碱溶液

应物物

A.AB.BC.CD.D

【答案】c

【分析】X、丫所表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X包含丫。

【详解】A、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但应为复分解反应包

含中和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之间

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是碱性溶液中的一种,两者之间符合如图所示包含关系,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种,但应为化合

物包含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40352

反应后的质量/g4X534

A.x=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答案】C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g=(40g+3g+2g+5g-(4g+5g+34g)=7g,故说法正确;

B、丙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物质质量在减少为反应物,乙和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

反应,故说法错误;

D、由表可以得出,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0g-4g):(34g-2g)=9:8,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0.(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A.图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图2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A

【详解】A、图2乙中包括氧分子和氧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图

2乙中的氧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图2甲中只有氧分子,表示的是纯净物;图2丙中含有氧分子和臭氧分子,表示的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

无声放电

C、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化学方程式为30?2。3,则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

数比为3: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无声放电

D、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化学方程式为30?2。3,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和印

②,通电

।»一①加热」八③C工

水蒸气*--------H2O行日》CO和H?

④回向1

CO2、,光照、叶绿素

葡萄糖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B.转化②中产生0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B

【详解】A、转化①中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不符合题意;

B、转化②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

C、转化③为碳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转化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反应,二氧

化碳、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12.(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S02与02反应制备SO3是硫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氧原子

•硫原子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SO2和02的质量比为2:1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O2SO3

A

【答案】A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

催化剂

式为:2SO2+O22so3;

【详解】A、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S02和02的质量比为(64x2):32=4:1,故选项说法错误;

催化剂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C)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o

13.(2024.海南・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利用炉甘石冶炼金属锌的工艺,其反应原理为

高温

ZnCO3+2CZn+xCO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ZnCCh属于氧化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3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详解】A、一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故错误;

B、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碳酸锌中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反应前有3个碳原子,则反应后也有

3个碳原子,故x=3,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产生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题干中是种化合物和

一种单质反应产生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故选Co

14.(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C02的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0?与某种单质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化学式为H?B.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A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图示可知,乙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且乙为单质,所以乙为氢

气,其化学式为Hz,故A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而根据图示可知,丙的化学式为SQ,

则丙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存在单质,不符合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故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