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1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一项是()A.狭隘(ài)惩戒(chěng)随声附和(hè)B.修葺(qì)翘首(qiáo)拈轻怕重(zhān)C.莅临(wèi)恬静(tián)相得益彰(zhāng)D.贮蓄(zhù)勾当(gòu)吹毛求疵(cī)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书是家人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_______亲情的纽带、行使家教和传承家风的载体。秦汉以来,承先贤家书之余温,中国家书文化历经简牍、绢帛、纸张等不同载体的变迁,_______不绝,蔚为大观。_______古今家书,穿行于家庭家教家风的文化长廊中,沐浴在血脉相连、相亲相爱的纯洁亲情里,我们的内心受到深刻洗礼。A守护连绵浏览 B.保护绵延浏览C守护绵延博览 D.保护连绵博览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很多杰出的诗人都是这样,官场失意、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他们在写作中焕发的光彩直到今天还在映照着我们。②在一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我们重温杜甫这样的诗人,能够接受到一种超越当下处境的温暖与感动。③我们虽然不可能再看到杜甫,但杜甫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诗歌,却生生不息,音调铿锵。④杜甫的诗能把一个时代在想象中重新复活,让人们看到一个远去了千年的生命,依然那么生动鲜活。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津博物馆,□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持续引发观展热潮。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省份、16家文博单位所藏的众多秦汉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灿烂历史□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无声的书籍。文物交流展陈,释放了文物的多重价值,拉近更多观众与珍贵文物的距离,提升观众文化体验,这样的主题展怎能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呢□A.《》,? B.“”;? C.《》;! D.“”,!(二)诗词鉴赏5.下面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战斗生涯,暗示自己久经磨炼,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B.颔联对仗工整,生动贴切,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C.颈联一语双关,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进行比喻,写出了形势的险恶。D.尾联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以死明志的爱国精神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树叶何天冷才变红》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树叶为何天冷才变红徐玲玲①眼下,多地出现漫山红叶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为何天变冷树叶才会变得有红有黄、色彩斑斓?原来,树叶变色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光照和气温条件起着重要作用。②深秋到初冬时节,白昼缩短、日照减少、气温下降,植物无法形成新的叶绿素。随着叶绿素减少,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其他色素作用开始显露,树叶逐渐变黄变红。一般来讲,当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2摄氏度的天数达到3天及以上,我国大部分红叶树种的叶子就会开始变红。此外,昼夜温差大于10摄氏度也有利于红叶“上妆”。③树叶变色也与树种密切相关,不同树种树叶的变色时间和颜色都有所不同。深秋、初冬时节,银杏、胡杨、悬铃木等的叶片会变为金黄色或橙色;而五角枫、鸡爪械、漆树等树种的叶片会变为红色,这是树种自身的生理特性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树叶变色现象有所不同。秋冬季北方降温较快、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减弱,有利于叶绿素的分解和花青素的合成,导致树叶变黄、变红;南方降温较慢、昼夜温差较小,树叶变红的现象相对较少。不过,只要气象要素变化满足树叶变色条件,南方地区也会出现红叶景观,只是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比北方略晚。⑤我国红叶观赏地非常广泛,北至东北大小兴安岭、南至海南五指山都可以观赏到红叶。9月底至10月上旬,新疆北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中北部,能看到万山红遍;进入10月中下旬,华北地区以及南方高纬度地区的红叶逐渐出现;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江苏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等地都是观赏红叶的好去处。我国最南端的红叶观赏地是海南五指山,当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这里依然可以观赏到漫山红叶。⑥全球变暖会不会对树叶变色产生影响呢?目前尚不存在树叶变色现象明显向更北地区移动的情况。这是因为相比全球气候变化,树木生长地的局地小气候因素对树叶变色的影响更大。例如,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深秋、初冬时节城区街道的气温高于远郊,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温差无法达到10摄氏度以上时,这些区域红叶树种的叶子很难呈现出鲜艳的红色。⑦目前,很多地方的气象部门推出了红叶观赏预报服务,就当地红叶景观的最佳观赏期和观赏地点给出预报,同时结合气温、风力、降水等天气要素,预测当天观赏红叶是否适宜出行,为公众出游提供参考。(选自《人民日报》)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树叶变色与光照和气温条件密切相关,二者在树叶变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当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2摄氏度的天数达到3天及以上,我国所有树叶就会开始变红。C.在树种自身生理特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不同树种树叶的变色时间和颜色各不相同。D.我国南北方树叶变色现象存在差异,南方地区红叶最佳观赏期比北方略晚。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地域辽阔,红叶观赏地广泛。B.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南北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树叶变色现象不同。C.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地域辽阔,红叶观赏地广泛。D.使用作比较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南北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树叶变色现象不同。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说明内容,吸引读者,能激发阅读兴趣。B.第⑥段中加点的“这些区域”是指具有城市的热岛效应的城区街道。C.第⑥段中加点的词“相对”“以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D.本文采用“分一总”结构,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四)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英缤纷缤纷:色彩斑斓的样子B.欲穷其林穷:尽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D.咸来问讯咸:全,都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既写出溪水曲径通幽之感,又让人在作者看似清浅随意的记叙中积累了对桃源的美好印象。B.文章第②段写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由写水转入写山,虽然让人刚刚兴起的兴致感到失落怅然,但却为桃花源的出现做了充分而自然的铺垫。C.文章第③段桃花源中人与渔人的谈话,言简义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十二个字就将现实世界与桃源生活进行了对比,令人感慨颇多。D.文章结尾在照应前文的基础上又节外生枝,用真实存在的南阳太守刘子骥“寻而未果”的事例表明桃源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和无尽的神往。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3题,共91分。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晏殊《浣溪沙》)(4)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表达了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大爱。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东皋清节王东皋,字伯勉,河南汤阴人,丙戌进士,久于铨曹①,一介②不取,恒居官廨,虽胥吏③亦服其清正。寒冬惟一羊裘,数年不易也。御史李某过汤阴,见其居室卑陋,叹其清节,特蔬荐④之。时王已自选郎改御史⑤,内升京卿。归里,上有意以都御史召,竟未及用而卒,海内惜之。满洲总宪某,尝叹盐法之弊,合肥龚端毅公曰:“古云,有治人,无治法,但以两淮付王伯勉,何患盐政不肃清乎?”(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释】①铨曹:指主管选拔官员之长官。②一介:指微小的事物,丝毫。③胥吏:官府中的小吏。④蔬荐:向上举荐。⑤郎改御史:选拔为郎官并升任御史。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恒居官廨恒:_______(2)数年不易也易:_______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以两淮付王伯勉,何患盐政不肃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结合原文分析,王伯勉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田埂上的春》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田埂上的春王同举①纵横交错的田埂是乡村的掌纹,沿着它就能触摸到乡村的温度。②田埂是泥土夯就的,经年雨水冲刷,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坑、歪歪扭扭的纹路,那是岁月蚀刻下的痕迹。每一个坑都藏着一段关于风雨的记忆,每一条纹路都记下了四季更迭的故事。一丛丛嫩草从泥地的缝隙里探出头来,撒欢儿似的地顺着田埂蔓延开去,像是要把一片绿色带向更远的地方。风呢,是带着暖烘烘气息的春风,从老远老远的地方卷过来,掠过田埂,又奔向村后的那片竹林去了。③春日的田埂上,热闹得像在开一场盛大的派对,各种花儿收到春风的邀约,准时赴会,争芳斗艳,把田埂装点得绚烂多彩。细雨过后,暖阳洒下,金黄的油菜花、粉色的紫云英、紫色的牵牛花爬满了田埂,都可劲儿地舒展身姿。这些错杂生长在田埂上的花儿,这些装点春天的精灵,无不散发着蓬勃的朝气,让人看一眼就心生欢喜。它们是土地孕育出来的希望,也是绽放在天地间的笑靥。④漫步在田埂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春耕春种图。一头老牛拉着木犁,被农人扯着嗓子吆喝着,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地往前挪。木犁拱开厚重的泥,泥地里的青草也随之翻滚,新鲜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草木清香随风飘散,那是乡村大地独有的质朴味道。不远处,几只鸟儿悠闲地踱着步,时而低头啄食泥地里的蚯蚓,时而振翅飞去,为这幅春耕春种图增添了几分灵动。这样的春日场景,满是生活最本真的烟火气。⑤对于农人来说,田埂是一条通向希望的路,田埂绿了,就说明生机还在,日子就有了盼头,至于田埂上开了些什么样的花,那是别人的事,农人们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他们只关心风和雨,他们只知道“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只知道什么日子应该翻地,什么日子可以撒种。紧跟时令处理农事,这是乡下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起,农人踩着田埂上的露水下地干活儿,等到月亮升起来了,才挽起裤管扛了锄头,沿着田埂往家的方向赶。这日复一日的劳作,就是农人独有的春日浪漫。⑥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乡下女人,春天一到,她就从谷仓里翻出一些去年留存下来的蔬菜种子,放在竹筛里细细筛选,再拿到阳光下晾晒。母亲把晒好的种子收在一个厚布袋里,提了袋子,扛上锄头,踩着田埂就往菜园里赶。母亲俯身劳作,锄头起起落落,刨坑、撒种、淋肥,汗水洒下了,种子种下了,也种下了母亲的期盼和憧憬。⑦忙完地里的活儿,母亲总会带着我去田埂上挖野菜。春日的田埂上,荠菜、野葱齐刷刷地长出来,脆嫩嫩的招人喜爱。在母亲的教导下,我认识了很多野菜,也懂得了怎样挖取野菜而不损坏田埂。我蹲下身子,从泥土裂缝处下铲,再轻轻往上一撬,便挖出了一棵鲜嫩的野菜。不一会儿,小篮子就装满了春天的馈赠。⑧要是去到乡下,瞧见田埂被夯实了,田埂中间被踩出了一条像模像样的路,看见有人在田埂上挖野菜,那就不用问,肯定是春天到了,新一轮的春种春播也开始了。⑨春去春又来,田埂承载着大地的馈赠和生命的轮回,也承载着农人的汗水与期盼。(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16.结合③—⑦段内容,概括作者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17.请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母亲俯身劳作,锄头起起落落,刨坑、撒种、淋肥,汗水洒下了,种子种下了,也种下了母亲的期盼和憧憬。18.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中引用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作用。19.作者为什么说“纵横交错的田埂是乡村的掌纹,沿着它就能触摸到乡村的温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八九”第一天,随着大雁、东方白鹳、天鹅等候鸟纷纷北迁,天津湿地自然保护区逐渐热闹起来。某班学生开展以“天津生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资料,请你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近十年天津三大湿地鸟类情况统计图【材料二】天津市加强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出台新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天津市湿地保护条例》,共7章50条,对湿地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修复、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细规定。【材料三】天津市实施修复工程,推进四大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七里海和大黄堡湿地土地流转约22万亩。七里海保护区开挖疏浚水系80余公里,恢复浅滩1.5万亩,修复湿地植被1.6万亩;大黄堡保护区完成多个项目区湿地生态修复。【材料四】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开展宣传活动,如河东区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北大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展览”……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修复,推动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风尚。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市为保护湿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二)名著阅读(8分)22.在阅读分享活动中,一位同学展示了自己阅读感受。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助他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阅读经典名著,仿若开启一场场奇幻的心灵之旅,让我们领略别样的精彩世界。读_______笔下的《朝花夕拾》,我跟随着作者的笔触,穿梭于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感受他对往昔岁月复杂深沉的情感,体会旧时代的风貌与变迁;读儒勒·凡尔纳的《_______》,我跟随尼摩船长乘坐“鹦鹉螺号”潜艇,探秘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惊叹于作者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书中情节激发了我对海洋探索的热情;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我结识了众多行侠仗义的梁山好汉,他们性格鲜明,侠肝义胆,如拳打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的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风起云涌的侠义江湖;读_______的《西游记》,我陪同唐僧师徒踏上曲折艰辛的取经之路,一路降妖除魔,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沙僧的忠厚老实,让我们懂得了坚持与磨砺的意义。这些经典名著,跨越时空,熠熠生辉,持续滋养着我的心灵。(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3.在“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同学们发现简·爱勇敢地追求平等与尊严,反抗家庭的压迫和社会的偏见;沈琼枝自尊自立,智勇兼备,反抗封建礼教和命运不公;《水浒传》中顾大嫂也选择了“反抗”之路……名著中许多具备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和小福子却令同学们深深思考:她们反抗了吗?她们的结局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1)虎妞和小福子面对各自父亲的安排选择有何不同?(2)虎妞和小福子选择不同,但为什么最终都走向了毁灭?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诗人说:“倾听,是对世界的温柔回应。”倾听朋友的分享,收获理解与共鸣;倾听长辈的教诲,汲取智慧与力量;倾听内心的声音,明晰方向与追求。在生活中,用心倾听他人话语、自然声响、自我心声,往往能让我们发现美好、获得成长,亦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河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1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B(二)诗词鉴赏【5题答案】【答案】C(三)实用类文本阅读【6~8题答案】【答案】6.B7.A8.D(四)课内文言文阅读【9~11题答案】【答案】9.A10.C11.D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3题,共91分。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2题答案】【答案】①.随君直到夜郎西②.柳暗花明又一村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苟全性命于乱世⑤.安得广厦千万间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15题答案】【答案】13.①.常常②.换,更换14.只要把两淮地区的事务交给王伯勉处理,又有什么好担心盐政(的弊端)不会彻底整顿清查呢?15.清正廉洁:王伯勉长期担任官廨,廉洁奉公,不取一介不义之财;生活简朴(坚守清贫):寒冬时节仅有一件羊裘御寒,数年也不更换,居室简陋;才能出众(治理有方):同僚的认可佩服,龚端毅公的评价(他的能力和品德足以使盐政清肃)。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16~19题答案】【答案】16.田埂繁花图:春日田埂上各种花儿争芳斗艳的景象;春耕劳作图:农人吆喝着老牛春耕春种的情景;母亲播种图:春日来临,母亲筛选、晾晒种子后,去菜园播种的情景;田埂挖菜图:忙完农活,母亲带着“我”去田埂上挖野菜的画面。17.运用了动作描写“俯身”“起起落落”“刨”“撒”“淋”等,形成流畅的劳动镜头,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劳作的辛勤姿态,体现了母亲对农事的专注和投入,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也表现了母亲对土地的深沉情感。18.诗句描写了清晨下田除草,夜幕降临荷锄而归的情景,引发了人们对农人劳作的想象,引出下文对农人辛勤耕耘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19.田埂记录了岁月,藏着风雨记忆与四季更迭故事,见证乡村时光变幻,从中可感岁月温度;春日的田埂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尽显乡村朝气,让人心生欢喜;田埂上农人吆喝着老牛春耕、鸟儿啄食,满是生活最本真的烟火气;田埂是农人的希望之路,田埂返绿即生机所在、日子有盼;田埂上有母亲春种、带自己挖野菜的美好而温馨的回忆;田埂承载着大地的馈赠和生命的轮回,也承载着农人的汗水与期盼。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20~21题答案】【答案】20.近十年,天津三大湿地的鸟类种类数均有显著增加,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增加的种类数最多)21.加强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出台新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