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编者选题表学问点题号难易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2、3、4、5、6、9、12、13、14、15易、中、中、中、中、中、中、中、难、中、难中华文化的包涵性7、8、11、13、15易、易、中、难、难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8、9、10易、中、易一、选择题1.(2024·河北唐山一模)2024年1月,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2024系列活动发布仪式暨舞台剧《汉字时间》首演在京实行。舞台剧《汉字时间》以中华汉字为核心元素,把汉字的故事和其隐藏的才智思想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才智,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这说明()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文明的重要标记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建设文化强国须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①错误;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体现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才智体现了中华文化风格独特、博大精深,我们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②③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错误。2.(2024·宁夏银川一中模拟)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详细形象,分别象征两种迥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非常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不同的自然环境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特点。“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非常传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①符合题意;冀北的刚性美和江南的柔性美说明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③符合题意;②缩小了文化价值的外延;④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3.(2024·东北三省三校联考)2024年我国申报的甲骨文胜利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觉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下图是部分甲骨文字体元。指事字。表人头顶光秃秃貌的“兀”加“一”作指示符,表示人的头部顶端处。旦。会意字。由“日”和表示大地(天圆地方)义的方形组成。像太阳刚刚从地面升起的样子。好。会意字。由“子”和“女”组成,会意有儿有女,为“好”的本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精神产品不会单独存在,需凝聚在肯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甲骨文的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③甲骨文的特色显明,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④甲骨文的内涵丰富,源于中国式思维的解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A甲骨文内涵丰富,源于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故舍去④,入选②。甲骨文特色显明,书写着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而非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③夸大了甲骨文的作用,解除。甲骨文刻在骨头上,说明精神产品凝聚在肯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体现①。4.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A.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涵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汉字的独创,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C正确;文明起源于实践,A本身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包涵性,B与材料无关;D混淆了汉字与文字。5.(2024·北京西城一模)“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视天空……人头壶,红陶材质,仰韶文化,制作于6000至6500年前……”这就是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假如国宝会说话·人头壶——最初的凝视》。这部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奇的曲折表述,也避开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讲解并描述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沟通,让文物“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5分钟、微记录”的表达形式顺应了短平快视频时代的潮流,快速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该纪录片()A.借助大众传媒来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B.呈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能增加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C.诉说了原始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使文物成为文化创新的动力D.以短小精悍、有内涵的方式讲解并描述国宝,是中华文化四海传播的见证解析:B本题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必备学问考查关键实力,渗透科学精神。纪录片《假如国宝会说话·人头壶——最初的凝视》的推出,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加国人的文化自信,B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错误。央视推出纪录片,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错在“途径”上。题中强调“中国观众的共鸣”,未涉及“四海传播”,解除D。6.(2024·辽宁辽南协作校联考)2017年11月25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顺当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询问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标记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甲骨文胜利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重要意义在于()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再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精神世界②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加了文化自信③对探讨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共同文化财宝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不变,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不是甲骨文,故解除①。④是传统文化的特征,不是爱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故解除。②③符合题意。7.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族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解析:D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包涵性。匈奴、鲜卑等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中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融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说明中华文化在沟通中汲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动成分,这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涵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A解除;B是中华文化独特性的体现,C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都不符合题意。8.(2024·四川泸州四诊)在2024年4月实行的第27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5400多册优秀图书集中亮相,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①反映了中国文化得到外国读者的普遍认同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③说明白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④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D在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5400多册优秀图书,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③④正确。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才吸引外国读者驻足阅读,故不选②。驻足阅读不等于普遍认同,舍去①。9.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溢自信。这种底气源于()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溢自信,这种底气源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干要求不符;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不能说哪一个民族的文化更优越,③说法错误。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加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铸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当()①要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在相互包涵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③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④相互借鉴和汲取,共同实现中华文化旺盛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④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实现“四个认同”的措施;②错在“文化统一”;外来文化未必都是落后文化,③违反了包涵性原则。11.中华文化自古就是以开放性姿态融合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而丰富起来的。中华文化“能不它化而自存”,故文明绵延未断;“能化它而相存”,故能教化四边;“能和而不同而共存”。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涵性 D.民族性解析:C“‘能化它而相存’……‘能和而不同而共存’”,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包涵性,C正确;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12.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化哲思。用最简洁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困难的世间万物,沉淀了多数先人的才智,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才智的追求。由此可知()A.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B.中华文化具有显明的民族性C.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解析:D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棋盘之外有文化哲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二、非选择题13.[2014·山东卷,42(2),节选]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漂亮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呈现了漂亮中国的壮丽画卷。特殊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奇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学问,分析《漂亮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点等学问,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实力。解答时,首先要细致审读材料,弄清《漂亮中国》演出的有益形式有哪些,然后运用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对世界、博采众长以及中华文化的特点等学问组织答案。答案: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对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14.(2024·江苏卷,34)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慢慢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4—2025》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旧任重道远。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学问,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始终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学问,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始终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属于缘由类试题,学问限定不明确。带着设问审材料,进一步锁定答题要素。通过材料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可知涉及的答题要素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材料“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可知涉及的答题要素有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材料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慢慢以“中国人”自居可知涉及的答题要素有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长久性。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沟通的过程中得到传播。(3)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长久性。15.(2024·福建4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的春节,全景展示了一个充溢年俗味、科技感和国际范的新年。除夕之夜,春晚舞台上中外群星共唱《我爱你中国》,多国领导人祝愿中国。“快乐春节”活动遍及140个国家和地区,受众近30亿人;全球2300余座城市数以亿计的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参加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福送红包”等春节活动。在世界许多地方,春节正成为本土化节日。从丝路驼队到“一带一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非洲到欧洲,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和信念。承载着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才智又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跨越时空,推动世界各国利相融、民相亲、心相通,为人类文明再添华章。结合材料,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环境生物修复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大数据分析实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资料-上海棕榈泉花园营销策划及合作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现代文件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幼儿园心智发展培训计划
- 市场营销专家的新年个人工作计划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安全操作规程实施计划
- 埃博拉出血热及疫情简介课件
- 2025年大理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女性健康知识讲座通用课件
- 《神奇糖果店》教学课件
- 护士如何处理病患的病情变化和紧急治疗
- 砂石料销售可行性报告
- 代谢性碱中毒护理课件
- 2024年山东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提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对策研究
- 船舶防污染基础知识培训
- 餐厅小院策划方案
- 氢氧化钠介绍msds
- 电梯安装施工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