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第1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上中国外交失败。
(2)过程阶段第一阶段(5月4日至6月5日)其次阶段(6月5日后)运动中心北京上海运动主力学生工人主要斗争方式罢课罢工、罢市、罢课(3)结果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①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在工人中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史论拓展】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与,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中国相结合。
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④外部条件:的帮助。
(2)标记:中共“一大”的召开。①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②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歼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
领导机构成立中心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③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面貌一新。【轻识巧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面貌一新”中“新”的表现3.国共合作与北伐斗争(1)国共合作①条件:中国共产党相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需建立;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确定。
②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党员参与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③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快速到来。(2)北伐斗争①条件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组织基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条件:整编,统一了广东革命依据地。
②目的:歼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③进程:北伐军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①缘由:干涉,找寻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②标记: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国共合作裂开,国民革命失败。【误区警示】国民革命应留意的三个问题(1)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2)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3)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斗争成功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最终失败了。【教材补遗】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事实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考点一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影响(1)新式学问精英群体走上中国政治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学问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气,这充分呈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意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学问群体最终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究不断深化。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见特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史论结合】史料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解读史料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解读史料时从“山东问题”的解决来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从“机会均等”来理解《九国公约》的实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印证了五四运动促成了山东问题的解决。问题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考点二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功绩(1)特点①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②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③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④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斗争。(2)历史功绩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扬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起先驾驭一部分革命武装;广阔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史论结合】史料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夫运动蓬勃发展。北伐成功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裂开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气……——摘编自《第一次握手》解读史料主要描述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果及影响。“工人运动、农夫运动”说明白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工人和农夫的支持,“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气”说明国共合作的作用。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北伐斗争前中国军阀割据的状态,国共两党在此前后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结果如何?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24·全国卷Ⅰ·2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以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辩为载体,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考查学生理解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实力2024·全国卷Ⅰ·41国民大革命以文献史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国民大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内涵的理解以及解读、分析、比较、论证历史问题的实力2015·全国卷Ⅰ·29近代中国社会的特征以20世纪20年头的报刊言论为载体,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征,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得结论的实力考题1[2024·全国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辩,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见“采纳劳农主义的干脆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辩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算了条件D.消退了学问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考题2[2024·江苏卷]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行避开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心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学问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考题3[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心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哄,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考题4[2024·海南卷]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多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始终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样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起先发生根本转变考题5[2024·北京卷]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见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见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白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考向1五四运动1.[2024·山东滨州模拟]19世纪末,义和团民众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主动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更主要反映了 ()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近代国家观念渐渐形成C.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社会主要冲突发生转变2.[2024·江苏徐州模拟]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的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A.民族意识日益增加 B.社会冲突发生变更C.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D.十月革命影响的扩大考向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2024·浙江绍兴模拟]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曾为是否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以下简写为“尼”)的照片费尽周折。在当时找寻发觉的下列原始材料中,最能证明尼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张国焘、董必武、刘仁静等在回忆沟通中提到尼B.苏联学者K.B.舍维廖夫著作中写道:“尼参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会议”C.1921年7月初,尼和明确参与了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报告中说尼出席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做了珍贵指示4.[202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以下是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的英文译稿节选,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歼灭阶级差别。(2)采纳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歼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全部。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见实施 ()A.国民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考向3国民大革命5.[2024·浙江十校联盟联考]下图漫画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事务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C.土地革命 D.抗日斗争6.[2024·广西钦州质检]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夫运动蓬勃发展,北伐成功进军,革命浪潮潮席卷全国。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气C.北伐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第1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主干学问回扣】1.巴黎和会反帝反封建马克思主义2.工人运动共产国际工人运动3.革命统一战线广州国民革命军长江流域帝国主义【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复原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考点二努力: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成立黄埔军校,培育军事人才;1926年,国共两党联合发动北伐斗争。结果: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裂开)。【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考题1C[解析]本题考查的主干学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精确获得和深度理解材料供应的信息,并运用所学学问辨别历史事物、说明和说明历史现象的实力。依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辩,这一争辩有利于廓清人们相识上的误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其确定是在井冈山时期,A项错误;B项内容与史实不符,也不符合本题主旨,解除B项;中国学问分子因阶级立场不同,在救亡图存方式上存在很大分歧,D项亦可解除。考题2A[解析]本题以中共机关刊物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得信息的实力,难度中等。材料中“统一全国的中心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革命的现实相差甚远,只能是人民的一种愿望,故A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涉及的对象是学问分子,故C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肯定,故D项错误。故选A项。考题3D[解析]本题以《申报》对中国时局的“时评”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实力。材料表明,当时的时局特征是中心政府对各省限制不力,各省之间斗争不断,该局面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这体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故答案为D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虽然有斗争,但只是局部范围的斗争,与“皖直交斗”即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斗争无关,故解除A、B、C三项。考题4A[解析]由“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多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始终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可以看出,广阔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并四处传播,可见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合,故A项正确;“打倒土豪劣绅”是中共农村工作的口号,不是国民党的口号,故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含依据地建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三个部分,仅一个口号无法表明其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从“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口号可以看出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发生性质的变更,故D项错误。考题5B[解析]本题以毛泽东的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据“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可知这些阶级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统战对象,并不是论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解除A项。据“主见用……国民革命”的理由是“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的国内现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据“国民革命”这一概念可知C、D两项不符合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解除。•练经典1.B[解析]依据题目中“扶清灭洋”“五九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得出,变更为国人近代国家观念渐渐形成,故选B。A项表述体现不出变更,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民族工业的发展,C项错误;社会主要冲突始终是帝国主义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摊位车出租合同范本
- 网络项目分包合同协议书
- 网络科技项目合作协议书
- 防水维修质保协议书范本
- 聘用检验工作人员协议书
- 珠宝行业合作合同协议书
- 矿山整体承包合同协议书
- 防水彩钢瓦采购合同范本
- 牙椅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研发项目委托开发协议书
- JG-T 225-2020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2024年俄罗斯湿纸巾和湿巾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 正规挖机安全协议责任书
- 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及所属子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2
- 全屋定制直播间话术
-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
- 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
- 四川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职业倦怠量表MBI-HSS
- 婚介增值服务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