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模拟训练试题•历史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部分分第I

卷和第II卷,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

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图是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双鸟朝阳纹牙雕。该文物可以论证河姆渡时期

A.打制石器已广泛使用

B.农业生产技术高超

C.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D.人们已会建造房屋

2.”在“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的环境下,秦朝的民间舆论与

政治秩序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民间舆论受到压制,以致形成了与秦始皇直接对抗的潜流。”材料旨在

说明

A.文字统一促进了政令推行B.法律严苛有利于社会稳定

C.禁锢思想易激化社会矛盾D.秦始皇鼓励民众上书言事

3.下列表格反映的主题是

不拘地域不拘门第不拘民族背景不拘原属敌我

长孙无忌-关陇萧璃-贵族阿史那社尔一突厥魏征、王珪一原为李建成的心腹

李豆山东马周一门客契芯何力一铁勒尉迟敬德、程知节一原为降将

A.唐朝时期杰出人才辈出B.唐太宗广纳贤才

C.唐朝社会尚武风气盛行D.武则天选贤任能

4.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

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北宋

A.尚武风气盛行B.唐诗宋词广泛流行

C.商业贸易繁荣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约1000米,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朝军机处仅离皇帝

寝宫约50米,以便于军机大臣被召见议事。这反映了

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君臣关系融洽D.皇宫建筑布局愈加合理

6.《马关条约》第一、二款要求中国放弃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割让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给日本。这些条款的制定

A.使中国开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说明日本已掌控了东亚秩序

C.反映了日本商品输出的需求D.体现了帝国主义的领土扩张

7.抗日战争时期与1931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对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处理方法,

既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又保证农民的承佃权,即限制封建剥削。这一做法有利于

A.打击国民党的势力B.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调动各阶级抗日力量D.扩展革命根据地的需要

8.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图是创作于1954年的漫画《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

现在,“妈,社里的羊跟云一样!”

A.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发展B.人民公社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土地改革后实行土地公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见成效

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

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表明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C.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大国D.开展与邻近国家的合作

10.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染料、蔗糖,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

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经营的商品。这反映了阿拉伯人

A.创造了阿拉伯文化B.征服世界的野心

C.沟通了东西方贸易D.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11.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数据变化表明工业革命

时间1770年1800年1861年

英国的煤产量600万吨1100万吨5700万吨

英国的铁产量5万吨13万吨380万吨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加速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D.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下面两段材料反映了

1610年4月英国国王詹姆士一

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

世在向议会的讲话中公开宣称:书》,重申国王查理一世不经议会

“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同意不得征税,不出示具体罪证不

贝。

能逮捕人,和平时期不得任意在居

A.17世纪英国确立了议会制度

B.议会和王权的矛盾不断激化

C.英国的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

D.詹姆士一世的讲话挑起内战

13.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在共同市场内,货物、服务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得到逐步消除,

采用了共同的关税,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有决策权的机构,以及一个拥有咨询权的欧洲议会。这些措施

A.标志着西欧国家开始合作B.消除了西欧国家的内部矛盾

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

五一假期太原某中学的同学们进行了“游大美山西♦品家乡文化”的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分组展

示的部分成果。请据此完成第14-15小题。

14.距今4300年至4000年的山西陶寺都城遗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

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小型墓葬占总数的近

90%,墓坑狭小,大多没有葬具和随葬品。材料旨在说明

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私有制出现与阶级分化明显

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化石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证据

15.1937年9月24日深夜,勇士们埋伏在山西的一处田野里,第二天上午,战斗打响了。打到最后,只

要站得起来就照样冲锋,最后取得歼敌1000多的战果,使全国民心士气为之一振。此次战役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解放是指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借

古喻今”的原因,(2分)并分析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2分)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提高,在西周已经存在的封建制度发

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

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

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彳二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

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

潮中的“中国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2)【制度解放】制度解放是战胜困难的有效途径。分别简述下图反映的两次“解放”的作用。(4分)

图一俄国官员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图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民族解放】民族解放是殖民体系崩溃的表现。观察下图,简述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因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在面对强邻魏国的威胁与进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在三晋之一

攻的情势下,秦献公时代被迫进行的魏国开始其政治生涯,其间耳濡

改革,但改革力度尚小,到了秦孝目染,深受三晋政治文化传统的影

公时代,由商鞅主持的变法真正地响。商鞅入秦变法,制定了涉及政

开启了秦国改革的序幕。商鞅吸取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

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俗习惯等各项法律,并且前后推行

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这些法律长达10年之久,以致“秦

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

成效。秦卷》

一摘编自李春林《秦国崛起背景

下的商鞅国家间政治思想研

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及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举措。(4分)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

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一切主权在本质上均源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一摘编自《人权宣言》

(2)材料二中的《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请根据材料内

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材料三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的一切政策措施主要是为了救燃眉之急。而实施的结果却产生了造

福后世的长远利益。应该说,“新政”对美国来说确实是一场极为深刻的改革,说它是“里程碑”也不

为过。

一摘编自资中筠《也谈罗斯福“新政”》

(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后世产生了哪些“里程碑”式的深远影响?(2分)

18.开拓交通,加强交往,使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

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

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荣,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

是丝绸唯一来源。

一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

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

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中国铁路发展大事记

时间大事

1889〜19111889年,清政府批准设立中国铁路公司,同时采取官办铁路、

年借债筑路的政策,由此出现中国近代第一个铁路建设高潮;

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建明章程》,允许华商集股筑路,

民办铁路兴起。同时,西方列强大肆掠夺中国铁路利权。

1912年,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民族资产阶级和华侨商人

1912〜1949

投资铁路的要求高涨,民国初年一度出现了筹办铁路的热

潮;1915年,北洋政府几乎完全取缔民办铁路,继续借债

筑路,中国铁路利权进一步丧失。中国铁路事业进入低

潮。

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铁道建设计划和中外合资筑路政

策,整顿铁路路务和整理铁路外债,出现了中国近代第二

个铁路建设高潮。1937年以后,铁路事也陷入低谷.

1949〜195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国家设立铁道

年部,在对原有铁路进行修复、改建的同时,着手进行有计划

的、大规模的铁路新线建设,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2分)并分析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2

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对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3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交通的因素有哪些?(1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格局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李老师以“格局”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

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绘制导图一解读格局转变】(4分)

(1)李老师绘制了下列大单元知识框架。请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解读世界格局演变的历程。

I三国,同盟I|《凡尔赛条:》等家药|经济危机|

I第一端界大战~1-H凡尔赛一华盛顿福1_M第二次世界大派『

I三国协约II《九国入约》IL-lfelQgE

任务二【材料呈现一彰显经济局势】(4分)

宋朝取得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再次成为

著的进步: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这次经济全球化无论

展,造船业突飞猛进,制瓷业、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

织业等手工业也取得了惊人的进都超越步。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世界

了以往。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全

上最早的纸币,城市的勃兴,海外

球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建起一套对

贸易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全球市场开放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本轮

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

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

一摘编自《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2)根据材料,分析说明经济重心(3)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史实,

南移的表现。(2分)说明材料中画线部分观点的正确性。(2分)

任务三【史实阐述一见证多元一体】(7分)

(4)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

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请以“多元•一体”为题,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

的小短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回族形成驻藏大臣的设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CBDBDC、BCABCB0

16.(1)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古罗马

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2分,答出两点即可)使命: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

(2分)

(2)图一: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

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图二: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

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

(3)因素:二战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实力衰落;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2分)

17.(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秦国面临强邻威胁,被迫改革。(2分)农业举措:

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鼓励耕织。(2分,答出两点即可)

(2)理解: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

斗争武器,彻底宣告了“旧制度的死亡”。同时,宣言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权”、“民主”和“法治”

的核心原则,宣示了新制度的原则,促进法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成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4分)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立法建立起社会保障制

度。(2分)

18.(1)条件:西汉建立,张骞通西域,交通条件较好;中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罗马帝国

对丝绸有强劲需求。(2分,答出一点即可)特点:历史悠久;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商品;贸易动力主

要来自罗马帝国;以中亚为桥梁;区域范围广。(2分,答出两点即可)

(2)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

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

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分,答出一点即可)

(3)晚清时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清政府主动发展铁路事业,官办铁路,借债筑路,中国出现了第

一个铁路建设的高潮。清末新政时期,修路从完全官办到允许民办,吸收民间资本修路。与此同时,西方

列强大肆掠夺中国的铁路利权,中国丧失部分路权。辛亥革命之后,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民间筑路热情高

涨。北洋政府为了获取列强的支持,取缔民办铁路,借债筑路,导致铁路事业进入低潮。南京国民政府时

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采取中外合资筑路政策,中国出现了第二个铁路建设高潮。1937年之后,由

于战乱,铁路事业落入低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收回铁路路权。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

体制,国家大力开展铁路建设。总之,中国的铁路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的,路权也经历了从受列强

控制到完全独立自主的过程。(3分,史实正确,条理清晰,符合题意即可)

(4)杰出人物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的影响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