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4 第4课_第1页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4 第4课_第2页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4 第4课_第3页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4 第4课_第4页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4 第4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材料中“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产生以及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正确;人类产生后自然界仍然是客观的,B表述错误,排除;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这表明()A.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B.自然界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D.地理环境在从猿到人的演化中起决定作用【答案】C【解析】人类社会的形成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推动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客观性,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形成产生的影响,不涉及劳动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发展,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D错误。故选C。3.步入21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等,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①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②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③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④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表述错误,这些成果恰恰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性;③中“随意创造自然物”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还能利用动物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从哲学上来看,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②④正确入选。故选D。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④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外,也只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①②入选;③中“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④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故选A。5.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说明了()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说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③符合题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④错误。故选B。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和创新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客观规律,②入选;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和创新的,要求我们善于破除旧观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④入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错误;③强调的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选C。7.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山竹”还造成5省(区)的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上述材料说明()①人类和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②灾害的发生是人类对自然界破坏的客观结果③人类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②表述错误,且与题意不符;③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题目中,台风“山竹”致使广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受灾,我国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160.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这表明了人类和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说明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④入选,故选B。8.一首由董玉方作词,许飞作曲的歌曲写道:“我还是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美人都有个暴脾气,比如深爱的人都没成夫妻,比如最圆满的时候,总是有晴天霹雳。”该歌词()A.揭示了规律是对各种同类现象的梳理和综合B.揭示了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C.揭示了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D.没有看到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答案】C【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材料列举的是规律的一些现象,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选C。9.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①体现的哲理是物质是运动的(水天上来、奔流);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忧惧则见鬼出);③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岁月无情的变迁);④体现的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常道、常数、常体)。论证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201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新区。材料所要求的唯物论依据是()①顺从自然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新区,这表明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④错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总是统一的。故选C。11.充分尊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就要既坚持底线思维,防止在速度下台阶过程中意外“摔跤”,又保持战略定力,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不急不躁,顺势而为。这要求我们()①制定方针与政策以解放思想为前提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③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利用好意识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在制定政策时,要不急不躁,顺势而为,这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故②③正确;制定方针与政策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前提,故①错误;正确的意识活动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故④错误。故选B。12.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卫星成功发射能获取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环境及其变化信息,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支撑构建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模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由此可见()①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事物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②人们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能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发展④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事物属性和客观规律对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制约,①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可以借助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进一步了解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目前并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②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2018年《开学第一课》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通过“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四个篇章,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引领广大中小学生感悟创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鼓励孩子们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更好地向未来出发。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围绕2018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和四个篇章的关键词,写出相关哲学感悟,勉励自己更好地向未来出发。【答案】把握世界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讨梦想的崛起,做到把主观梦想与社会客观实际相统一。把握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未来设计的前瞻性,与时俱进。把握物质世界的规律性,遵循客观规律,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今天的中国变成现实。十余次神舟起飞,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蛟龙”问世,历经了八年,经过了无数次试验,下潜深度不断刷新,实现从零到7062米水深的跨越。面对难以捉摸的天气和复杂海况,科研人员说:“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我们绝不是赌徒。”无论上天还是入海,每一次试验都要限定严密的条件,依靠专家制定精细的预案;都要攻克通信、能源、控制、生命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国人从未停下脚步。请运用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