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26-2024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_第1页
DB23T 3826-2024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_第2页
DB23T 3826-2024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_第3页
DB23T 3826-2024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_第4页
DB23T 3826-2024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I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1 13.3路侧单元roadsideunit;RSU 1 1 1 13.7弱势交通参与者vulner 13.8纵向间距longitudinalspacing 23.9冰板路面icyroadpavement 2 23.11融雪路面snow-meltedroadpavement 23.12普通路面generalroadpavement 24功能要求 24.1系统工作要求 24.2人机交互要求 25测试要求 25.1测试场地要求 25.2测试设施设备要求 35.3测试相关车辆要求 3 3 36.2限速预警 46.3交叉路口碰撞预警 56.4闯红灯预警 6 76.6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 86.7盲区预警 96.8变道辅助预警 9 6.10车内标牌预警 6.11紧急制动预警 6.12前方拥堵预警 6.13异常车辆预警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忱、孙凯、史玮、梁兆群、罗健宾、杜成阳、雷晓亮、李士1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具备网联功能的乘用车辆,其他类型可参GB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GB/T33577智能运输系统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GB/T39265-2020道路车辆盲区监测(BSD)系统性能要求及YD/T3340-2018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空中接口技术要求YD/T3707-202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层技术要求YD/T3709-202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消息层技术要求蜂窝车联网cellularvehicletoev安装在测试场地道路路侧,可实现C-V2X通信,支持车路协装有车载单元并且具有网联功能,与测试车辆配合完成测2坚硬冰层覆盖的路面,路面附着系数为0.1~0.2。压实的自然积雪覆盖的路面,路面附着系数为0.15~0.3。雪水混合物覆盖的路面,路面附着系数为0.3~0.5。干燥的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附着系数为0.7~0.9。a)测试道路长度不少于500m;b)测试道路的单车道宽度为3.25m~3.75m;c)测试道路纵向坡度宜小于3%,横向坡度宜小于2%;d)测试道路路面包含冰板路面、压实雪路面、融雪路面、普3a)测试车辆及目标车辆运动状态参数(速度、航向角等);d)测试车辆C-V2X应用预警信息(声音、视频,图像信息或其他预警信号);a)在空旷、无遮挡、无干扰条件下通信距离≥500m;b)发送的消息应符合YD/T3340-2018、YD/T3707-2020、YD/T37b)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加速度偏差:0.2ma)目标车辆轴距应满足2.0m~3.0m范围,可为真实车辆,也可为采用表征参数能够代表车辆b)目标车辆应具备C-V2X通信能力,在空旷、无遮挡、无干扰条件下通信距离不小于300m;c)目标车辆C-V2X消息的发送应符合YD/T3340-2018、YD/T3707-a)测试车辆应具备C-V2X通信能力,在空旷、无遮挡、无干扰条件下通信距离不小于300m;c)具备对应场景分类的基本报警机46.1.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两条车道的长直道,测试车辆沿车道中间匀速行驶,目标车辆位于测试车辆正前方静止或低速行驶,两车存在碰撞风险。图1前向碰撞预警测试场景示意图6.1.2测试流程场景一: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同车道,测试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目标车辆保持静止,进入测试状态。场景二: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同车道,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前向碰撞预警;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前向碰撞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1.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前向碰撞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1。表1前向碰撞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测试车辆速度(km/h)目标车辆速度(km/h)最晚预警TTC(s)10203融雪路面040注:通过指标计算方法参考附录A.1、A.2、A.3。6.2.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双向两车道的长直道,并在路段内设置路侧设备RSU持续广播前方道路的限速信息,测试车辆匀速行驶进入限速路段。5b)测试车辆进入限速路段1s后未发生限速预警。测试用例限速值测试车辆进入限速路段发生预警的最大延时(s)11213141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双向两车道的无信号灯十字交叉路口。测回回回66.3.2测试流程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沿车道中心线直行驶入交叉路口,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由静止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交叉路口碰撞预警;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交叉路口碰撞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3.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交叉路口碰撞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3。表3交叉路口碰撞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目标车辆位置目标车辆行驶方向最晚预警TTC(s)1左侧右侧2左侧右侧3左侧右侧4左侧右侧注:通过指标计算方法参考附录A.1、A.2、A.3。6.4闯红灯预警6.4.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双向两车道的十字交叉路口,并在路段内设置交通信号灯,通信范围内RSU持续广播路口信号灯相位信息,测试车辆匀速行驶。图4闯红灯预警测试场景示意图76.4.2测试流程测试车辆由静止加速至目标车速后保持匀速行驶,此时信号灯指示为红灯且以当前车速匀速行驶无法通过路口,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闯红灯预警;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闯红灯预警。6.4.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闯红灯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4。表4闯红灯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测试车辆速度(km/h)最晚预警TTC(s)1234注:通过指标计算方法参考附录A.1、A.2、A.3,假定停止线的中心点为碰撞目标物。6.5左转辅助预警6.5.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双向两车道的十字交叉路口,测试车辆左转通过路口,目标车辆从对向驶入路口,两车存在碰撞风险。目目图5左转辅助预警测试场景示意图6.5.2测试流程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由静止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测试车辆沿车道中心线直行到达停车线后左转,目标车辆沿着车道中心线直行驶向交叉路口,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左转辅助预警;8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左转辅助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5.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左转辅助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5。表5左转辅助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km/h)最晚预警TTC(s)123融雪路面4注:通过指标计算方法参考附录A.1、A.2、A.3。6.6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6.6.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长直道,测试车辆匀速行驶,前方有VRU横穿道路,测试车辆和VRU存在碰撞风险,路口通信范围内设有具备感知能力的RSU,RSU感知到VRU后周期广播给测试车辆。个u图6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测试场景示意图6.6.2测试流程测试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VRU由静止加速至目标速度,进入测试状态,此时测试车辆与VRU存在碰撞风险。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6.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6。9测试用例VRU速度(km/h)最晚预警TTC(s)1234注:通过指标计算方法参考附录A.1、A.2、A.3,假定停止线的中心点为碰撞目标物。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两条车道的长直道,测试车辆沿车道中间匀速行驶,目右相邻车道盲区范围内同向行驶。测试车辆盲区范围应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此时应满足目标车辆在测试车辆盲区范围内并a)匀速行驶超过3s,期间一直发生盲区c)匀速行驶3s内,中止盲区预警。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km/h)1是2是3是4是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两条车道的长直道,测试车辆沿车道中间匀速行驶,右相邻车道盲区范围内同向行驶,测试车辆向目标车辆发出变道意图(如打转向灯)。测试车辆盲区范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此时应满足目标车辆在测试车辆盲区范围内并维持匀速行驶,测试车辆发出变道意图(如打转向灯),进入测试状态,期间目标车辆一直处于测试车b)测试车辆发出变道意图(如打转向灯)1s后未发生变道辅助预警。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延时(s)11213141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两条车道的长直道,测试车辆跟随同车道前方目标车辆1以相同速度行驶,测试车辆发出借道超车意图(如打转向灯)时,目标车辆2沿测试车辆左侧相邻逆向车道对向行驶。ui发出借道超车意图止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测试车辆发出借道超车意图(如打转向灯)进入测试状态。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借道超车预警。测试用例速度(km/h)目标车辆1速度目标车辆2速度最晚预警TTC(s)1234注:通过指标计算方法及取值参考附录A.1、A.2、A.3、A.4、A.5。b)进入车内标牌影响范围1s后未发生车内标牌预警。表10车内标牌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测试车辆速度(km/h)车内标牌信息分类及类型测试车辆进入车内标牌影响范围到发生预警的最大延时(s)1警告标志-交叉路口标志12警告标志-交叉路口标志13警告标志-交叉路口标志14警告标志-交叉路口标志16.11紧急制动预警6.11.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两条车道的长直道,测试车辆沿车道中间匀速行驶,目标车辆位于车辆正前方匀速行驶,目标车辆发生紧急制动。图11紧急制动预警测试场景示意图6.11.2测试流程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稳定的跟车距离行驶,此时应满足实际跟车距离与测试用例设定的跟车距离误差不大于3m,目标车辆进行紧急制动并在0.5s内达到或超过减速度预设值,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紧急制动预警;b)目标车辆减速度达到预设值1s后未发生紧急制动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11.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紧急制动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11。表11紧急制动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目标车辆减速度达到或超过预设值后发生预警的最大延时(s)112131441拥堵路段范围b)进入拥堵路段范围1s后未发生前方拥堵预警。测试用例测试车辆速度(km/h)测试车辆进入拥堵路段到发生预警的最大延时(s)11213141测试道路为长直道,测试车辆匀速行驶,目标车辆在测试车辆的同车道前方持续广对外持续广播"故障警报灯开启"测试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匀速行驶,目标车辆静止,此时应满足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的纵向间距大于300m,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异常车辆预警;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异常车辆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13.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异常车辆预警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13。表13异常车辆预警测试通过指标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最晚预警距离(m)102030406.14紧急车辆预警6.14.1测试场景测试道路为长直道,测试车辆匀速行驶,同车道或相邻车道后方由目标车辆同向行驶快速接近,目标车辆为紧急车辆,开启报警器并持续广播紧急车辆信息。开启报警器并持续广播紧急车辆信息开启报警器并持续广播紧急车辆信息TVuT--------------→图14紧急车辆预警测试场景示意图6.14.2测试流程测试车辆由静止状态加速至目标车速,目标车辆由静止加速至目标车速,两车保持匀速行驶,此时应满足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的纵向间距大于300m,进入测试状态。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束:a)测试车辆发生紧急车辆预警;b)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的纵向间距小于200m,1s后未发生紧急车辆预警。试验结束后,测试车辆自行转向或者制动,避免发生碰撞。6.14.3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紧急车辆提醒测试用例及通过指标见表14。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的最大延时(s)11213141b)测试车辆达到最晚预警时刻仍未发生车辆失控预警。测试用例目标车辆速度(km/h)最晚预警距离(m)1234四------------→纵向间距大于50m,进入测试状态。b)进入覆盖范围1s后未发生道路危险状况预警。测试用例大延时(s)11213141存在碰撞可能性的应用场景中,应用发出预警的时刻必须保证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之间有足够的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预警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驾本文件中,假设车辆发生碰撞前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且车辆装有理想的制动防抱死装置来控制汽车ɑ=ɡ···············································ɑ——VUT最大加减速度,m/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