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典型考点刷题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位列“唐宋八大家”。
B.“桃李”“烽烟”“婵娟”“纨绮”依次指代“学生”“战争”“月亮”“富家子弟”。
C.《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赎”或“信礼”,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布衣”指平民,中国古代对百姓的称呼还有黎民、庶民、黎庶、殿下、白身、氓等。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美国作家艾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问世,立即轰动世界。从此,西方
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
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作家》等。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D.一则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
事实表现主题。
3.【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结构上一般由标题、电头、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一文中,开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就属于电头。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欧阳修。
C.同学们,在中考语文之路上,请相信、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D.酒,经常会出现在各种节日场合,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B.《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海,本文选自明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参加永
第1页共15页
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
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
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也叫消息、,资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
B.《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
D.《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木定福的一项是()
A.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遵循“倒金字塔结构”。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
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
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
集《野草》,杂文集《坟》等。我们学的《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C.《与朱元思书》“书”即书信。“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北面。
D.如果说,王维的诗歌是新鲜的空气,轻盈而通透;那么,李白的诗歌则是长风巨浪,波澜壮阔。
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
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C.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人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D.《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本古代地理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
第2页共15页
裁。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C.《水经注》是一部记载了我国古代主要河流以及有关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内容的地理名著,有较
高的文学价值。
D.古代文人喜欢用“居士”为自己取别号。如白居易号“易安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
号“东坡居士”。
10.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体。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习惯是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藤野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学医时的老师。本文明线是与藤野先
生的交往,暗线是爱国情感。
D.王维,字摩诘,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画家。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
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11.下列文学、文体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一一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性。
B.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C.苏轼一一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
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
结语五部分,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
C.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
律”。曹植的《梁甫行》就是一首五律。
D.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作品《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并称“吴均三
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1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3页共15页
A.《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C.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1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消息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一一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
B.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他
在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写景的笔法尤为精妙。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
句,计四联,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
1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木定福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等。《藤野先生》选自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
B.特写《“飞天”凌空》把运动员吕伟跳水时的精彩镜头,用几个“定格”的画面加以展示,细致描
绘,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C.茨威格所著《三作家》中的传主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
家、哲学家。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玛丽•居里,世称“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朴,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体裁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属于消息,《“飞天”凌空》属于
通讯,《一着惊海天》属于新闻特写。
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成一联,共
计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
社会现实之作,号称“吴均体”。
D.《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耗时整整30年写就的一部科普巨著,共十卷。被鲁迅誉为“一
第4页共15页
部有趣,也很有益的书”,也赢得了“昆虫的史诗”的美誉。
第5页共15页
文学文化常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位列“唐宋八大家”。
B.“桃李”“烽烟”“婵娟”“纨绮”依次指代“学生”“战争”“月亮”“富家子弟”。
C.《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赎”或“信礼”,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布衣”指平民,中国古代对百姓的称呼还有黎民、庶民、黎庶、殿下、白身、氓等。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
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殿下”不是中国古代对百姓的称呼,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公主、诸王的敬称,也
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等的敬称。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美国作家艾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问世,立即轰动世界。从此,西方
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
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作家》等。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D.一则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
事实表现主题。
第6页共15页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
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
派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
故选:Bo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3.【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结构上一般由标题、电头、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一文中,开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就属于电头。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欧阳修。
C.同学们,在中考语文之路上,请相信、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D.酒,经常会出现在各种节日场合,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积累。
【解答】A.有误,新闻结构上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并有意识地进行复习。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B.《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海,本文选自明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参加永
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
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
第7页共15页
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考点】文体知识;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经典常谈》;名著常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
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
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魏学海,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人,明末散文家,《虞初新志》是散文集。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知文章的内容,然后将文章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谨慎作答。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也叫消息,资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
B.《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
D.《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结合课上所学和课后积累即可。
【解答】ACD.无误;
B.有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可运用排除法。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木定福的一项是()
A.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遵循“倒金字塔结构”。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
【考点】文学常识.
【答案】C
第8页共15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其中包括: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与类别、有关作品内
容的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故选:Co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
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
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
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
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适
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入手,从不同时代、不
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己的文学常识网络。
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
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
集《野草》,杂文集《坟》等。我们学的《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C.《与朱元思书》“书”即书信。“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北面。
D.如果说,王维的诗歌是新鲜的空气,轻盈而通透;那么,李白的诗歌则是长风巨浪,波澜壮阔。
【考点】天文历法;山川地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
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有误,“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自康
乐以来”并非用皇帝年号表示时间。
BCD.正确。
故选:Ao
第9页共15页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
析。
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
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C.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人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D.《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本古代地理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考点】外国作家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
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
裁。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C.《水经注》是一部记载了我国古代主要河流以及有关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内容的地理名著,有较
高的文学价值。
D.古代文人喜欢用“居士”为自己取别号。如白居易号“易安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
号“东坡居士”。
【考点】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第10页共15页
故选:D。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
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0.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体。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习惯是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藤野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学医时的老师。本文明线是与藤野先
生的交往,暗线是爱国情感。
D.王维,字摩诘,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画家。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
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考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11.下列文学、文体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一一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性。
B.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C.苏轼一一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考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解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苏轼,北宋文学家,不是南宋。
故选:Co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
第11页共15页
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以及传统节日、敬辞、谦辞等。平
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
人物错乱等。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
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
结语五部分,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
C.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
律”。曹植的《梁甫行》就是一首五律。
D.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作品《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并称“吴均三
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曹植的《梁甫行》是一首乐府诗,不是律诗。
故选:Co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1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C.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ABD.正确。
C.错误,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选:Co
第12页共15页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
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
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消息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一一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
B.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他
在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写景的笔法尤为精妙。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
句,计四联,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
【考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解答即可。
【解答】A.有误,新闻特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
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以及传统节日、敬辞、谦辞等。平
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
人物错乱等。
1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木定福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