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必读名著阅读考点梳理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必读名著阅读考点梳理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必读名著阅读考点梳理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必读名著阅读考点梳理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必读名著阅读考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必读名著考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

一、文学常识

(1)《红星照耀中国》别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

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

誉意味。

(3)《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

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

经典的百科全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

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

道路。

二,思想主题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

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共产党主动要求

停止内战,主张联合抗日,并对国民党做出了退让。彰显了共产党以国家

利益为先,以民族利益为先,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大公无私精神。

三、考点分析

1、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

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

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

的原因。

2、彭德怀给斯诺的印象是乐豆、豁达、勇敢'茎真、大公无私。

3、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

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预旺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

4、红军的成长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8年后,红军提出了八条纪律:“一、

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

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东西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

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5、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结

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三是目前在日本帝

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6、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

不计较个人财物一一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贺龙。

《朝花夕拾》

一、文学常识

鲁迅(18817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

冢、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

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题目含义是: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意即:“从记忆中抄

出来的意思”。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

二、主题归纳

《朝花夕拾》用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

貌,展示了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

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其主题思想集中表现在四方面:

1.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作者通过对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段

的回忆,记叙他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赞颂他们的优秀品质,表现

出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2.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封建教育对青少年

的毒害。这些散文以“我”为线索,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封建社会、

封建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摧残,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3.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

4.作者以炽烈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

三、考点分析

《朝花夕拾》除《小引》和《后记》外,由10篇文章组成。作品的先后顺

序是以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轨迹来安排的。

1.第一篇到第六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

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描写作者的童

年生活和童心世界。

2.第七篇《父亲的病》和第八篇《琐记》,主要写作者青少年时代所面临

的人生抉择。

3.第九篇《藤野先生》和第十篇《范爱农》则是怀念老师和旧友,同时回

顾了作者走向文学道路的经历。

短短10篇文章,总结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

《西游记》

一、文学常识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

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

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

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

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

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

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

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

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

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H■一难,去西天大

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

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二'主题归纳

作品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曲折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苦难深重的劳动人

民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愿望和勇于反抗的战斗精神.孙悟空取经途中的斗

争,则表现了我国人民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品质.

此外作品还曲折反映了明中叶皇帝崇尚道教,方士干扰朝政.厂卫特务横行,

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西游记》中也歌颂佛祖功德无量、法力无边,和宣

扬宿命论等。

三、人物形象

孙悟空:桀鳌不驯,敢做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

秋,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

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

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但有时贤

愚不分,好坏不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文学常识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7936),前苏联伟大的革命作家。1933

年,以他的革命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在社

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激励了无数革命青年的成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是理

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

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恢复国

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的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

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二,思想主题

保尔•柯察金的奋斗历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

敌人、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

的一个重要主题。

三'人物意义

保尔: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为争取幸福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的男女青年;

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

保尔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优秀品质。

四、考点分析

保尔四次死里逃生

第一次是偷了邻居家的枪,哥哥阿尔焦姆帮他藏树林里才逃过一劫;

第二次是为救朱赫来被抓入监狱,后来被当作普通犯人错放了;

第三次是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击中头部;

第四次是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

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

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

保尔四次受伤

1.1920年保尔参加日托末尔战役,头部负伤,右眼失明。

2.在筑路中得格鲁布性肺炎兼肠伤寒。

3.医生在他脊柱上发现了弹片的伤痕后回乡养病。

4.1927年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开始文学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一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

京满族正红旗人。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

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

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

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

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期,以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北洋军阀统治的

时代),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生

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改变自己的处境,是

根本不可能的。

三'书名含义

小说开头祥子被兵抓去,士兵们牵来几匹骆驼,使祥子动了逃跑的念头,

骆驼的出现救了祥子的命,此后骆驼成为祥子的精神安慰和寄托,卖骆驼

买车,使祥子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得以实现,使祥子得到“骆驼祥子”的外

号。可见骆驼与祥子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贯穿全篇。

“骆驼祥子”的外号其实反映出祥子的性格特征:吃苦耐劳、沉默寡言、

有股“干倔的劲儿”o从而使祥子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有

忍耐,而且怀着失败后再从头来过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主题思想

小说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

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

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

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五、“三起三落”概括

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元,给自己买了

辆新车。

一落: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祥子逃了出来顺手奉了三匹骆驼来卖,之后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

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在曹先生家干包月的时候,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

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让祥子又有车拉。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海底两万里》

一、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生于海港城市南特,自幼喜欢航海,

曾擅自离家做水手。1848年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却去了剧院做秘书,

写剧本,并热衷于各种科学的新发现。1863年,因出版《气球上的五星期》

而一举成名,从此开始职业创作。他一生写有60多部科幻小说,大部分作

品收录于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的作品集。其中《橙

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幻

想小说之父”o

二、作品简介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

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乘坐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

两互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三、作品主题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

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

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

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

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四、考点分析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人类进步得实在是太慢了”来

形容人类的进步。

2、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

书叫《海底的秘密》,“鱼叉手之王”指的是尼德・兰。

3、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4、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吐藻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受

类的足丝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成的。潜艇上

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

5、《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

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世理、历史、生物、物理、地瓦、气象方面的知

识,使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

识。

6、尼摩船长会说四种语言,分别是法造、德语、英语、拉丁语。

7、《海底两万里》题目中的“里”指的是法里。

《儒林外史》

一、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

号粒民,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全书盹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

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

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

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

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

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

制度。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

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