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01

一'选择题供24题;共48分)

1.(2分)“这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距今约有3800年的历史。同时,

它也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史料,因而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法典》

2.(2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上述思想学说的主张者是()

A.荀子B.孟子C.老子D.孔子

3.(2分)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

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

4.(2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严峻考验,这个考验从根本上讲是()

A.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从根本上消除

C.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能否提高

D.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得以巩固

5.(2分)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下图示意图有助了解()

转战陕北挺进中原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粉碎敌人进攻)(转入战略进攻)(进行主力决战)(推翻反动统治)

A.国民大革命主要进程B.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6.(2分)“爱国若命,弃医从政——鞠躬尽瘁,振兴中华一以俄国为师,重铸主义。”这样的奋斗

人生属于()

A.康有为B.李鸿章C.孙中山D.陈独秀

7.(2分)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战争使矛盾

日益尖锐,而部民反抗也不断。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

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

8.(2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

据此可知,古代亚非文明()

A.起源具有同步性B.成果具有多元性

C.交流具有双向性D.发展具有连续性

9.(2分)构建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如图时间轴所表现的主题是()

万古巴走上社纳米比亚巴拿马收回

会主义道路独立运河区全部主权

1955年1959年1960年1990年1999年

A.亚非拉国家新发展B.非洲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

C.社会主义的新变化D.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大扩张

10.(2分)《共产党宣言》中叙述:“共产党人既有当下目标,也有最终目标,二者不可分割地联系

在一起,最终目标要通过具体目标一步步来实现。”“最终目标”是()

A.推翻封建统治B.领导工人运动

C.争取经济权益D.实现共产主义

11.(2分)冷战结束后,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

位。对冷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理解,错误的是()

A.两极格局不再存在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2.(2分)以下时间轴中①对应的史实是()

1640年1649年1660年1689年

-O-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A.颁布《权利法案》B.颁布《独立宣言》

C.颁布《民法典》D.颁布《宅地法》

13.(2分)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按照二战的进程阅读,顺序应为

①《攻克柏林》②《偷袭珍珠港》③《闪击波兰》①《浴血斯大林格勒》

A.②④③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14.(2分)苏俄建立之后,在经济领域依次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苏联模式

B.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苏联模式一新经济政策

15.(2分)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图片一)和1839年的虎门销烟(图片

二),两个历史事件相似之处的是()

①打击对象都是英国殖民者②都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④英国借此发动战争

图一波土顿倾茶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

16.(2分)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下表中①和②处应填写()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①逐渐形成。②在

美国费城颁布,其内容包含了联邦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等,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A.①联邦共和制②《拿破仑法典》

B.①君主立宪制②1787年美国宪法

C.①联邦共和制②1787年美国宪法

D.①君主立宪制②《独立宣言》

17.(2分)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

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A.手工工场开始出现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文学艺术蓬勃发展D.租地农场的出现

18.(2分)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

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反映了()

A.《史记》体裁多样

B.《史记》记载的史事都是真实的

C.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D.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

19.(2分)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一国共十年内战一国民革命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一国共十年内战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一国民革命一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一国共十年内战一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20.(2分)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

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A.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B.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D.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21.(2分)对下图解读错误的是()

A.图中航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

B.图中“出程”船只装载着大量黑人奴隶

C.“中程”部分充分体现殖民主义的罪恶

D.“归程”殖民者携带美洲产物返回欧洲

22.(2分)如下表可见()

人物籍贯活动

康有为南海1891年,开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孙中山香山1894年,建立兴中会,传播革命思想。

杨匏安香山1919年,在广东《中华新报》发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

C.革命团体在广东开始建立

D.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

23.(2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

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李自成起义②黄巢起义③黄巾起义④大泽乡起义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24.(2分)下列关于历史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国十年是指1922年B.按干支纪年法1898年是甲午年

C.20世纪末北伐战争开始D.西汉建立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末

二、材料分析题供4题;共52分)

25.(8分)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

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灿烂文明领先世界】

材料一

-

-E

r

I

*i

s

-

-

1^

匍J

I

-

2

图A蔡伦图B毕昇图C祖冲之

【学习西方工业救国】

材料二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

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

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

链条上的第一环。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自立自强科技发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开展了一些科研

工作。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

立国防科委,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摘编自姬文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示例,在图A、图C中任选一幅,谈谈后人纪念

该历史人物的理由。

示例:图B: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后世的印刷事业作出

了重要贡献,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的理

由。

(3)(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

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4)(2分)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6.(9分)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

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

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K、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图)

(1)(2分)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填写完整。

(2)(2分)据材料二,概括对这一运动的评价。“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

(3)(2分)写出材料三中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

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3分)综上所述,请你概括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

27.(2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

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阅读以下材

料,回答相关问题。

【追寻先贤的足迹】

材料一:儒家学派创始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还提

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

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

【回望伟人的身影】

材料二:小刚同学在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时,整理了下表

分知识:

伟人A毛泽东邓小平

设想或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平均地权B

策制

地位或作成为三民主义的重要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

C

用内容主阶级

【聆听世界的声音】

材料三: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不满。《经济生活

报》针对此问题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讨论,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给报社的来信后,经过调查得出结

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等

材料四:……新政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等机

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

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

物。

——侯波等《世界博览》2009年第一期

【把握时代的脉搏】

材料五: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

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04版

(1)(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创始人”是谁?唐太宗对大臣所言彰显了他怎样的治

国思想?

(2)(9分)请将上表空白处填充完整

A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

(3)(4分)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为摆脱民生困境实施的政策,指出美国

政府成立民政工程署等机构的背景。

(4)(4分)结合材料五和你的思考,请就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28.(1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

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的,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

杂局面,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2分)【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根据材料,指出从16世纪到20世纪,世界各地区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一变化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2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3)(2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列举19世纪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重要发明,为了

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由此以英国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军

事集团是什么?

(4)(2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

鼎立的经济格局。请说出二战后西欧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

(5)(2分)【全球化的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国际上成立了

哪一组织?这一国际组织的成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5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贸易的通道或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你怎样看待这一倡议?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A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2.【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3.【答案】C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4.【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5.【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6.【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7.【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8.【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9.【答案】A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0.【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11.【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2.【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14.【答案】C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15.【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16.【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17.【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18.【答案】D

【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

19.【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0.【答案】D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21.【答案】B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22.【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3.【答案】D

【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李自成起义;张角起义

24.【答案】D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25•【答案】(1)图A: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

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

的流传。

图C: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

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