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化学世界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高频考点专题练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一、选择题
1.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燃烧的条件B.化学家与贡献
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①侯德榜一制取纯碱
②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②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③温度达到100℃③门捷列夫一元素周期表
C.化学之最D.元素与健康
①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①缺氟----齿离齿
②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②缺钙——佝偻病
③金刚石——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③缺碘——贫血
A.AB.BC.CD.D
2.2023年5月10日,我国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这是我
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下列相关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火箭燃料B.确定飞船运行轨道C.制造飞船芯片D.研制火箭外层涂料
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生活
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
①用硝酸镂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质、外观和营养价值
②聚乙烯能做食品包装袋
②氟、铁、钙-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③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
③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C.化学与资源、材料D.化学与发现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②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和把天平引入实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验,进行定量研究
②电木属于热塑性塑料
③道尔顿和门捷列夫研究得出原子论和分
③淬火后的钢再经回火后,其韧性可部分恢复
子学说
A.AB.BC.CD.D
4.2022年春季,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下列劳动实践.包含化学变化是
A.挑水砍柴B.生火做饭C.打扫庭院D.整理房间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燃气燃烧
C.馒头发霉D.用食醋清洗水垢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得越旺
C.“釜底抽薪”应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百炼成钢”与“铁杵磨成针”蕴含的科学原理不同
8.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0.15〜0.3mg。某品牌“碘盐”标签如右图,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碘盐
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C)3)
含碘量:(20-30)mg/kg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光、避热、防潮
保质期:五年
A.该碘盐属于混合物
B.每日食用5g该碘盐会造成碘摄入量超标
C.碘酸钾受热可能易分解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9.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时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都是燃烧
C.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和碱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酉太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St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B.氮气用于制造氮肥
C.铁用来制造厨房炊具D.干冰用于制冷保鲜
11.下列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的4项,与化学研究范畴
关联密切的是
A.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
B.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C.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
D.“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
12.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表各组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类型与组成B.化学与生活
①纯碱、烧碱都是碱①小苏打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②干冰、可燃冰都是冰②汽油清洗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
C.化学史话D.化学与健康
①道尔顿编制了元素周期表①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②张青莲测定了相对原子质量②霉变大米用水清洗后就可以食用了
A.AB.BC.CD.D
二、实验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o
⑵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氧气应从(填“b”或"c”)端通入。
(3)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o
(4)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时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
质生成,应在装置____(填字母)中进行反应。
⑸CO2与NaQz(过氧化钠)反应制取氧气
Na?。?是常用的供氧剂,其供氧原理是Na?。?与人体呼出的C0?反应生成氧气。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
探究CO?与NaQ?反应原理。
己知:Na?。?是淡黄色固体,氯化钙干燥剂用于吸收水蒸气。从吹气口缓缓向三支试管里持续通入潮
湿的CO?气体,观察到试管A内固体由淡黄色逐新变为白色,且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A内复燃;试
管B内脱脂棉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试管C内固体仍为淡黄色,且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C内不
复燃。
①试管A内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o
②从安全角度说明保存NazO2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科学探究题
14.酸奶是广受欢迎的乳制品。实验小组对影响酸奶发酵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1:探究影响酸奶稳定状态的因素
将仪器进行灭菌处理,添加适量乳酸菌粉和纯牛奶,密封发酵。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
1-11-21-31-41-51-61-71-81-9
号
发酵温
36363638X38404040
度rc
发酵时
678678678
间/h
乳清析
大量大量较多大量较多少量较多少量无
出
粗糙粗糙细腻粗糙细腻细腻细腻细腻
组织状细腻
不稳不稳不稳不稳不稳较稳不稳较稳
态稳定
定定定定定定定定
效果得
546170657285758896
分
注:效果得分越高,酸奶稳定状态越好。
实验2:探究影响酸奶口感的因素
将仪器进行灭菌处理,添加乳酸菌粉、白砂糖和纯牛奶,密封发酵。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2-12-22-32-42-5
乳酸菌接种量/%6661014
白砂糖添加量/%281488
效果得分6199777252
注:效果得分越高,酸奶口感越好。
【解释与结论】
(1)牛奶发酵制酸奶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1-5中x为o
(3)探究发酵温度对酸奶稳定状态影响的实验是(填序号)。
(4)依据1-7、1-8、1-9得出的结论是o
(5)2-1中口感较差的主要表现可能是(填“偏酸”或“偏甜”)。
(6)由上述实验,制作酸奶最好选择6%的乳酸菌接种量、8%的白砂糖添加量和o
【反思与评价】
(7)依据实验数据,能否得出“乳酸菌接种量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白砂糖添加量越大,酸奶口
感越好”的结论,说明理由:。
四、综合应用题
15.某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基础实验
实验室中现有高镒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为
(2)小深选用装置A制备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欲收集一瓶湿润的氧气,收集装置最好选用
(填序号)
(3)小圳选用装置C制备二氧化碳,装置C与装置B相比,优点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
方程式为
(二)学科实践
【资料】目前工业上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分子筛技术,分子筛技术的核心是只允许分子直径较小的氧
气通过,从而获得较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G。
【推测】
(4)两种气体分子体积的大小:N202(填"/或。
(5)分子筛技术的本质为(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五、填空与简答
16.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ist曾用有机催化剂脯氨酸(C5H9NO2)研究催化反应,其结构模
型如图。脯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常温下为柱状晶体,加热到215℃-220℃迅速分解。它微
具甜味,能溶于热水和乙醇。
(1)脯氨酸属于(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写出脯氨酸的物理性质(写出一条即可)。
(3)脯氨酸中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o
17.2024年3月2日,东航第五架C919大飞机交付入列,彰显了中国从“大国制造”向“强国创造”
转变的坚定决心和实力。钢是制造C919飞机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图是我国工业炼供炼钢和轧制钢材
的主要流程。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纯氧
高炉气体
钢锭轧制>钢板
热空气
炉渣
(1)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炼铁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都是(填化学式)。
(4)将钢锭轧制成钢板属于变化。
18.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
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甲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
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
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
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
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旅避业2%
灌溉2%]漫他2%
工业供水磔(^缪供水已%tP水分子
◎钠离子
◎氯离子
甲乙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
(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b.都由碳原子构成c.物理性质相似
(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参考答案
1.B
A、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选项不完全正
确;
B、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纯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出重要贡献,正确;②卢瑟福通
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原子核,正确;③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
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正确;故选项完全正确;
C、①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正确;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是碳元素,错误;③金刚
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
D、①缺氟易患踽齿,正确;②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正确;③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错误;故选
项不完全正确。
故选:B„
2.B
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燃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确定飞船的运行轨道,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C、飞船芯片的制造,属于研究、制取新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属于研究、制取新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B
A、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正确;
②氟、铁、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钙是人体所需常量元素,错误;
③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
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硝酸镂溶于水吸热,用硝酸镀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聚,正确;
②聚乙烯无毒,能做食品包装袋,正确;
③葡萄糖在人体中可提供能量,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正确;
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C、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
②电木属于热固性塑料,错误
③淬火后的钢再经回火后,其韧性可部分恢复,正确;
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正确;
②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和把天平引入实验,进行定量研究,正确;
③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得出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错误。
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A、挑水淋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生火做饭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打扫庭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整理房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5.C
A、酒精用作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
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A、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燃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馒头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用食醋清洗水垢,是醋酸能与水垢中的不溶性的钙、镁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属于化学
变化,错误。
故选A„
7.B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B、“人要实,火要虚”是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更旺,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釜底抽薪”是指拿掉柴火使火熄灭,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百炼成钢”是生铁经过高温处理后变成钢,是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是利用打磨改变物体的大
小、形状,是物理变化,二者的科学原理不同,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A.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该碘盐中的含碘量为(20-30)mg/kg,则每日食用5g,补充碘的最小量为:5gx^^=0.1mg,
最大量为:5gx而充=015〃?g,即5g该碘盐中含有碘元素的质量在O.lmg〜0.15mg之间,每日碘
摄入量不足,故B错误;
C.氯化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热稳定强,由图可知,该碘盐应避热,说明碘酸钾受热可能会分解,故
C正确;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D正确。
故选:Bo
9.D
A、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过
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使饱和石
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物质燃烧时发光发热,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
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燃烧,错误;
C、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
根离子(OH-)的化合物,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但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和碱,例如水中含有
氢元素,既不是酸也不是碱,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酸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酰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
故选D。
10.B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用于制造氮肥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铁用来制造厨房炊具是利用金属铁的良好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于制冷保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C
A、“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属于物理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符合题意;
D、“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这一项属于物理研究范畴,该选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2.B
A.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不正确;②干冰是二氧化碳
固体,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干冰、可燃冰都不是冰。不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显碱性,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②汽油清洗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
完全正确,此选项符合题意;
C.①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②张青莲测定了相对原子质量。不完全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①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②霉变大米即使用水清
洗后也不可以食用。完全错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⑴试管
MnOo
(2)2H2O2^=2H2O+O2Tb
(3)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⑷A
(5)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远
离可燃物
(1)仪器a的名称试管;
(2)装置B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制氧气所用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锦,过氧
Mn0o
化氢在二氧化镐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T;氧
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装置D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端通入;
(3)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
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
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
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时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
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在装置A中进行反应;
(5)①通入潮湿的CO2气体,观察到试管A内固体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且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
A内复燃,其是原过氧化钠不具备的性质,说明生成了新物质,表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②NazCh作供氧剂,易于物质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其应该远离火源,以保证安全。
14.(1)化学变化
(2)38
(3)1-1、1-4、1-7(或1-2、1-5、1-8,或1-3、1-6、1-9)
(4)在发酵温度等条件相同时,当发酵时间在6〜8h范围内时,发酵时间越长,酸奶稳定状态越好
(5)偏酸
⑹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
(7)不能。对比2-2和2-3,2-3中白砂糖添加量较大,但口感效果得分较低,即口感比2-2差
(1)牛奶发酵制成酸奶,酸奶中有乳酸,和牛奶是是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实验1的表可知发酵温度相同的实验需要做3组,即发酵时间分别为6、7、8小时,实验
1-5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故温度应该是38℃,故填38
(3)探究发酵温度对酸奶稳定状态的影响,故变量为发酵温度,其他因素都应该相同,发酵温度不
同的,发酵时间相同的实验组有1-1,1-4,1-7或1-2,1-5,1-8或1-3,1-6,1-9,故填1-1,1-4,1-7或1-2,1-5,1-8
(4)实验1-7、1-8、1-9,在6-8h内,可以看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效果越好,发酵效果越好,
酸奶的稳定状态越好,故填在发酵温度等条件相同时,当发酵时间在6〜8h范围内时,发酵时间越长,
酸奶稳定状态越好。
(5)实验2-1中添加白砂糖为2%,故应该填偏酸。
(6)根据实验1可知发酵效果好,酸奶稳状态好的是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
根据实验2,的数据,效果分越高,酸奶口感越好,故应选实验2-2,乳酸菌接种量为6%、白砂糖添
加量为8%,故填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o
(7)根据实验2中的2-2和2-3可以看出二组实验是乳酸菌的接种量相同,实验2-3比实验2-2的白
砂糖加入量大,效果得分反而更低,故得不出来得出“乳酸菌接种量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白
砂糖添加量越大,酸奶口感越好”的结论,理由填对比2-2和2-3,2-3中白砂糖添加量较大,但口感
效果得分较低,即口感比2-2差。
15.(1)集气瓶
MnO2
(2)2KC1O3^^2KC1+3O2TF
A
(3)控制反应速率CaCO3+2HCl=CaCl2+H2O+CO2T
(4)>
⑸物理
(1)由图可知,仪器a为集气瓶。
(2)A装置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锦
MnO2
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O.^^2KC1+3O2T;
A
若想收集湿润的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研究报告
- 甘肃文旅集团签订协议书
- 空厂房场地出租合同范本
- 飞机设计外包合同协议书
- 私人委托代理协议书范本
- 股权托管合作协议书范本
- 禁止跨区就读家长协议书
- 液压翻斗车出租合同范本
- 线上如何签三方协议合同
- 玻璃砂原料采购合同范本
- 中暑防治课件图片高清版
- 脑卒中溶栓护理课件
- 2025年城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LTCC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至2030中国扭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战略报告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国企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 (2025)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考试题及含答案
- 大连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七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