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爱
1.爱惜,吝惜,吝啬;2.同情,怜悯;3.贪图;4.护卫。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六国论》(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过秦论》(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齐桓晋文之事》(4)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吝啬《国语》(5)夏不衣裘,非爱裘也,暖有余也:爱惜。《管子》(6)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怜惜年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同情,怜悯。《左传》(7)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贪图。《宋史•岳飞传》(8)鸟以羽翼覆爱其身:护卫。《论衡》(9)剑可以爱身:护卫。《法言》(10)爱莫能助:怜悯。(二)安1.哪里,怎么;2.安于,习惯于;2.止息,停止。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陈涉世家》
(2)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的东西。《曹刿论战》
(4)外痴内黠,安土重旧:安于,习惯于。《后汉书》(5)贾愿出使,必绝其谋,而安其兵:止息,停止。《战国策•秦策》(6)安土重迁:习惯于。(三)被1.覆盖;2.加上,蒙受,遭受;3.遍及;4.披散,散开,穿。(1)闻妻言,如被冰雪:覆盖。《促织》(2)芙蓉覆水,秋兰被涯(秋兰从水边漄岸上披拂垂落):覆盖。《东京赋》(3)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加上。《楚辞•九章》(4)而民不被其泽:蒙受。《孟子》(5)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遭受。《老子》(6)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遍及。《尚书》(7)泽被天下而莫知其所自始:遍及。《吕氏春秋》(8)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披散。《屈原列传》(9)成语:被发文身、被发缨冠、被发左袵、被褐怀玉、被(同“披”)坚执锐。(四)倍1.加倍,增加;2.更加;3.同“背”,违背,背叛。(1)子为我召之,吾倍其室:增加。《国语》(2)忽见黄花倍惆怅:更加。徐祯卿《济上作》(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违背,背叛。《鸿门宴》(五)本1.根源,根本原因;2.根本的,基础的东西;3.原来的,固有的,推原、探究;4.自己方面的,现今的。5.
这、此。(1)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根本原因。《韩非子》(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根本的。《孟子》(3)今背本而趋末: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孟子》
(4)此之谓失其本心:固有的,本来的。《鱼我所欲也》
(5)臣本布衣:本来是,原来是。《出师表》(6)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考察。《伶官传序》(7)守本任,治分职(严守本身职责,做好分内工作):自己方面的。《管子》(8)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采草药》(六)鄙1.边远的地方,以…为边邑;2.恶,粗野;3.庸俗,浅陋;4.看不起,轻视。(1)蜀之鄙有二僧:边邑,边远的地方。《为学》(2)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边邑。《烛之武退秦师》(3)子路性鄙,好勇力:粗野。《史记》(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曹刿论战》
(5)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左传·昭公十六年》(七)兵1.伤害,杀害;2.军事,兵法:3.战争,战乱。(1)其生之于乐也,若冰之于炎日,反以自兵(他们的生命与这种音乐的关系,就像冰雪与烈日的关系,反倒要自为灾害):伤害。《吕氏春秋•侈乐》 (2)兵者,国之大事也:军事。《孙子兵法》
(3今彗星长竟天(现在彗星长达天空),天下兵当大起:战乱。《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八)病1.穷困;2.缺点,毛病;3.疲倦,劳累;4.担心,忧虑;5.失败;6.责备,羞辱。
(1)故病且怠:穷困。《种树郭橐驼传》(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毛病。韩愈《原毁》(3)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疲劳。《揠苗助长》(4)不病人之不己知:担心。《卫灵公》(5)匈奴虽病,而汉马亦少:失败。《汉书》(6)今人乃以检相诟病:责备,羞辱。《训俭示康》(九)察1.详审,细究。2.明智,精明。3.政治上清明。4.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详审,细究。《曹刿论战》(2)夫得言不可以不察:详审,细究。《吕氏春秋》(3)察邻国之政:详审,细究。《国人之于国也》(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智,精明。东方朔《答客难》(5)时浑浊犹未清兮,世淆乱犹未察:政治上清明。(6)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陈情表》(十)朝1.拜见,拜访。2.聚会。(1)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拜见,拜访。《史记》(2)耆老皆朝于庠:聚会。《礼记》(十一)曾1.Zēng,增加。2.céng,表示出乎意料,竟,却,简直。(1)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孟子》(2)溪谷崭岩兮水曾波:增加。《楚辞》(3)曾不若孀妻弱子:竟,却。《愚公移山》(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赤壁赋》(十二)乘1.chéng,登,升。2.趁,顺应。3.掩袭,追逐。4.shèng,量词,用以计算车马舟等。5.四的代称。(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升。《诗经》(2)贼乘高守隘:登,升。《后汉书•马援传》(3)乘今之时,因天之助:趁,顺应。《贾谊传》(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顺应。《过秦论》(5)吏士喜,大呼乘之:掩袭,追逐。《陈汤传》(6)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辆。《左传》(7)发乘矢而后反:四。《孟子》(十三)诚1.确实,的确。2.如果。(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确实。《出师表》(2)诚有百姓者:的确。《齐桓晋文之事》
(3)诚能见可欲:如果。《谏太宗十思疏》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如果。《屈原列传》(十四)除1.台阶。2.授予官职。(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台阶。《苏武传》(2)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台阶。杜甫诗句(3)登自东除:台阶。《东京赋》
(4)除臣冼马:拜官受职。《陈情表》
(5)除洛阳北部尉:拜官受职。《三国志》(十五)
辞1.讼词,口供。2.告诉,解说。3.告别。4.借口,理由。(1)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口供。《苏武传》(2)遂下掖庭考讯,辞证明白:讼词,口供。《后汉书》(3)无伤也,请辞于军:告诉。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鸿门宴》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借口。《季氏将伐颛臾》(6)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三国志》(十六)从1.cóng,从事,参与。2.跟随,使…跟随。3.Zòng同“纵”;放纵,纵容。(1)弟走从军阿姨死:从事,参与。《琵琶行》(2)二十七方从乡试:参与。白居易《与元九书》(3)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跟随。《孟子》(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鸿门宴》(5)于是从散约败:同“纵”,合纵的盟约。《过秦论》(6)欲不可从:放纵。《礼记》(十七)殆1.大概,恐怕。2.接近,差不多。3.疑惑。(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恐怕。《石钟山记》(2)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恐怕。《史记》(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差不多。《六国论》(4)思而不学则殆:疑惑。《为政》(5)良工取之,拙者疑殆:疑惑。《史记》(十八)当1.相当,比得上;2.应当,应该;3.掌管,主持;4.dàng适当,恰当。(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比得上。《鸿门宴》(2)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相当。《左传》(3)步兵十不当一:比得上。《汉书》(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应当。《滕王阁序》(5)大丈夫当如此也:应该。《汉书》(6)周公恐诸侯畔天下,公乃摄行政当天下:掌管。《史记》(7)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主持。《五人墓碑记》(8)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恰当。《荀子》(十九)道1.途径,方法;2.学说,主张;3.道义,正道;4.从,由。(1)得天下有:方法。《孟子》(2)行军用兵之道:方法。《过秦论》(3)吾道一以贯之:学说,思想。《论语》(4)于是废先王之道:学说,思想。《过秦论》(5)夫秦之为无道也:道义。《战国策》(6)伐无道,诛暴秦:道义。《陈涉世家》(7)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从。《史记》(二十)得1.成,成功;2.得意,满足;3.得当,合适。(1)阴阳和而万物得:成。《礼记》(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满足。《兰亭集序》(3)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满足。《史记》(4)此言得之:得当。《六国论》(5)政治不得,阴阳不和:得当。《后汉书》(二十一)度1.标准,限度;2.常态,容度;3.duó衡量,计算;4.揣测,推测。(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2)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限度。《论积贮疏》(3)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荆轲刺秦王》(4)度,然后知长短:衡量。《孟子》(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过秦论》(6)度我至军中:推测。《鸿门宴》(7)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揣测《后汉书》(二十二)非1.违背;2.反对,责怪,认为不对。(1)非礼勿视:违背。《论语》(2)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违背。《韩非子》(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反对。《庄子》(二十三)复1.报复;2.恢复;3.告诉,上报。(1)(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报复。《左传》(2)欲取必于万乘以复私怨:报复。《汉书》(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师说》(4)三去相,三复位:恢复。《史记》(5)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告诉。《孟子》(二十四)负1.依靠,靠近;2.负担,承受;3.违背,背弃。(1)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依靠。《孔子闲居》(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承受。《阿房宫赋》(3)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负担。《谷梁传》(4)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背弃。《史记》(5)臣孤恩负义,自陷重刑:背弃。《后汉书•袁敞传
》(二十五)盖1.压到,胜过;2.崇尚,重视;3.遮盖,掩盖。(1)力拔山兮气盖世:压到。《史记》(2)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胜过。《史记》(3)夫古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崇尚。《国语》(4)吾先日欲献愚计,以为众不可盖(认为众人不可掩盖),窃自薄陋不敢道也:掩盖。《汉书》(二十六)故1.事,事故;2.固,本来;3.旧交。(1)诸侯之故,必治之:事。《国语》(2)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变故。《孟子》(3)此物故非西产:本来。《促织》(4)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本来。《韩非子》)(5)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鸿门宴》(二十七)顾1.顾念,考虑,顾忌;2.反而,却,难道;3.不过,只是。(1)誓扫匈奴不顾身:顾念。《陇西行》(2)愿君顾先王之宗庙:顾念。《战国策》(3)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顾忌。《战国策》(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为学》(5)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而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反而,难道。《战国策》(6)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荆轲刺秦王》(7)顾得全身可也:只是。《后汉书》(二十八)固1.坚决,坚定;2.本来;3.岂,难道。(1)蔺相如固止之:坚决。《鸿门宴》(2)守法固,听令审,则谓之愚:坚定。《韩非子》(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六国论》(4)臣固知王之不忍:本来。《孟子》(5)生之物,固有不死者乎:难道。《战国策》(二十九)归1.出嫁;2.归宿,结局;3.归附,归向。(1)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出嫁。《诗经》(2)后五年,吾妻来归:出嫁。《项脊轩志》(3)天下同归而殊涂:结局。《周易》(4)古百王之法不同,若是,所归者一也:归宿。《荀子》(5)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伶官传序》(6)水泉深则鱼鳖归之:归向。《吕氏春秋》(三十)国1.国都;2.地域,乡土。(1)则有去国怀乡:国都。《岳阳楼记》(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国都。《齐人有一妻一妾》(3)红豆生南国;相逢故国人:故乡。王维、杜甫诗句。(三十一)过1.超过,胜过;2.拜访,探望;3.过错,犯错误,错误地;4.罪,加罪。(1)裘马过世家焉:超过。《促织》(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超过。《孟子》(3)尝过樊将军哙:拜访。《史记》(4)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孟子》(5)老臣过受师父之任(过于承担了师傅的责任):错误地。《后汉书》(6)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加罪。《汉书》(三十二)何1.何等,多么;2.同“呵”,喝斥,谴责。(1)青泥何盘盘:多么。《蜀道难》(2)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多么。《孔雀东南飞》(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多么。《汉书》(4)侍卫何止曰:“太自在。”:喝斥。《新唐书》(三十三)恨1.遗憾,后悔;2.不满,怨恨。(1)此三者,吾遗恨也:遗憾。《伶官传序》(2)未尝不叹息痛恨余桓、灵:遗憾。《出师表》(3)恨晨光之熹微:怨恨。《归去来兮辞》(4)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不满。《荀子》(三十四)胡1.什么,为什么;2.多须。(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归去来兮辞》(2)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归去来兮辞》(3)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多须。李商隐《骄儿》(三十五)患1.毛病,弊病。(1)患在人主不交(不结交贤士)故也,士奚由进:弊端。《汉书》(三十六)或1.有;2.有时。(1)逆臣董卓…开辟以来,莫或兹酷:有。《后汉书》(2)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有时。《史记》(三十七)疾1.损害;2.憎恶,怨恨;3.快,迅速,敏捷;4.大,强。(1)二事败业,多疾我力:损害。《后汉书》(2)尝问天下所疾恶者:怨恨。《张衡传》(3)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憎恶。《孟子》(4)疾兴兵救之:迅速。《战国策》(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三峡》(6)声非加疾也:强。《劝学》(三十八)及1.到;2.推及,涉及。(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烛之武退秦师》(2)师冕见,及阶:至,到。《论语》(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及。《孟子》(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涉及。《论语》(三十九)即1.走近,接近;2.登上;3.当;4.就是。(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接近。《氓》(2)虎将即禽,禽不知虎之即己也:接近。《战国策》(3)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登上。贾谊《陈政事疏》(4)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当。《史记》(5)项伯许诺,即夜复去:当。《鸿门宴》(6)吕公女即吕后也:就是。《史记》(四十)既1.完了,尽;2.已经,以后。(1)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完了。《春秋经》(2)言未既,有笑于列着曰:尽。《进学解》(3)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以后。《过秦论》(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已经。《孟子》(四十一)假1.吸收,采取;2.临时的,代理的;3.授,给予。(1)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吸收。《吕氏春秋》(2)乃以吴叔为假王:临时的。《陈涉世家》(3)又有假司马,假侯,皆为副贰:代理的。《后汉书》(4)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给予。《史记》(四十二)间1.jiān,短暂的时间。2.Jiàn,缝隙,隔阂;3.参与;4.偷偷地。(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2)诸侯有间矣:隔阂。《左传》(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4)间至赵矣:偷偷地。《廉颇蔺相如列传》(5)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偷偷地。《后汉书》(四十三)见1.知道,理解;2.加在动词前,自己,我;3.xiàn,表现。(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三国志》(2)徧报诸所尝见德者:自己。《苏秦列传》(3)君既若见录:我。《孔雀东南飞》(4)造父者…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表现。《荀子》(四十四)解1.分裂,溃散;2.消释,缓和;3.能,会。(1)天下土崩瓦解:分裂。《秦始皇本纪》(2)太后之色少解:缓和。《战国策》(3)月既不解饮:能。李白诗句。(四十五)就1.归于,趋向;2.登上;3.赴任;4.成功。(1)犹水之就下:趋向。《庄子》(2)均薪施火,火就燥也:趋向。《吕氏春秋》(3)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荆轲刺秦王》(4)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赴任。《陈情表》(5)轲自知事不就:成功。《荆轲刺秦王》(四十六)举1.兴起,发动;2.全,尽;3.举出,提出。(1)举大计亦死:发动。《陈涉世家》(2)举义兵以诛暴乱:兴起。《三国志》(3)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全。《孟子》(4)杀人如不能举:尽。《鸿门宴》)(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出。《论语》(四十七)绝1.横渡;2.与世隔绝的;3.绝妙的,绝佳;4.非常。(1)假舟楫者,而绝江河:横渡。《劝学》(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记》(3)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绝妙的。《三国志》(4)秦女绝美:非常。《史记》(5)佛印绝类弥勒:非常。《核舟记》(四十八)堪1.经受,忍受;2.胜任;3.能够,可以。(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忍受。《京口北固亭怀古》(2)民不堪命:忍受。《吕氏春秋》(3)以为才堪宰相:胜任。《后汉书》(4)白璧堪裁且作环:能够。李商隐《和友人戏赠》(四十九)克1.能够,胜任;2.战胜,攻破;3.克制,约束。(1)克终者善寡:能够。《谏太宗十思疏》(2)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攻破。《左传》(3)一日克己复礼:克制。《论语》(五十)类1.好像,类似;2.大抵,大都;3.类推,类比。(1)孔子状类阳虎:好像。《史记》(2)佛印绝类弥勒:好像。《核舟记》(3)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大都。《训俭示康》(4)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不拘小节):大都。《与吴质书》(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不能说是懂得事理):类推。《公输》(五十一)怜1.哀怜,同情;2.喜爱,爱惜。(1)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同情。《国语》(2)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哀怜。《战国策》(3)丈夫以爱怜少子乎:爱惜。《战国策》(4)独怜幽草涧边生:喜爱。《滁州西涧》(五十二)弥1.补救,弥补;2.更加,越来越。(1)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弥补我国的缺失或不足),寡君有望矣:弥补。《左传》(2)芳菲菲其弥章:更加。《离骚》(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六国论》(五十三)莫1.没有,不,不要;2.约莫,大约;3.罢了。(1)而卒莫消长也:没有。《赤壁赋》(2)莫为盗!莫为杀人!:不要。《论语》(3)其事体莫须有:大约。《宋史
•岳飞传》(4)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罢了。《钗头风》(五十四)乃1.就是,原来是;2.仅,只,才;3.竟然,反而,却。(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就是。《战国策》(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陈涉世家》(3)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才。《项羽之死》(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桃花源记》(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反而。《师说》(五十五)内1.内室、国内、朝廷内;2.同“纳”,接纳。(1)皆拜卧内床下:内室。《霍光传》(2)内立法度:国内。《过秦论》(3)距关,毋内诸侯:接纳。《鸿门宴》五十六)期1.约定时日,邀约;2.期望,要求;3.等待,待命。(1)与人期行:约定时日。《陈太丘与友期》(2楚围雍氏,期三月也:约定时日。《史记》(3)期我乎桑中:邀约。《诗经》(4)良剑期乎断:期望。《察今》(5)叔孙旦而立,期焉:等待。《左传》(五十七)奇1.出人意料;2.以…为奇;3.美好。(1)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出人意料。《后汉书》(2)大将军邓骘奇之:以…为奇。《张衡传》(3)皆山水之奇者:美好。《愚溪诗序》(五十八)迁1.迁移,变更;2晋升或调动官职;3.贬谪,放逐。(1)迁其民于临洮:迁移。《史记》(2)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改变。《后汉书》(3)再迁为太史令:升迁。《张衡传》(4)顷襄王怒而迁之:贬谪。《屈原列传》(五十九)请1.请求别人做事,请求允许自己做事;2.邀请,约请。(1)请奏瑟:请求别人。《廉颇蔺相如列传》(2)有一老父过请饮(路过请求喝水),吕后因餔之(给他饭吃):请求别人。《史记》(3)请以战喻:请允许自己。《孟子》(4)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邀请。《霍光传》(六十)穷1.阻塞不同,困窘,困厄;2.终,极,尽。(1)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困窘。《屈原列传》(2)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困厄。《吕氏春秋》(3)穷两月乃抵家::终。《上徐兵部书》(4)穷岛屿之萦回:尽。《滕王阁序》(六十一)去1.距离;2.除去,去掉,抛弃;3.赴,前往。(1)相去四十里:距离。《鸿门宴》(2)纣之去武丁未久也:距离。《孟子》(3)去民之所恶:去掉。《勾践灭吴》(4)今居中国,去人伦:抛弃。《孟子》(5)汝可去应之:前往。《孔雀东南飞》(6)一为迁客去长沙:赴。李白诗句(六十二)劝1.勉励,奖励;2.劝说,劝导。(1)播百谷,劝耕桑:勉励。《汉书》(2)皆劝禹夜去:劝说。《邓禹传》(3)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劝说。《屈原列传》(六十三)却1.除,消除;2.拒绝,推辞;3.停止,止息。(1)剜却心头肉:除。《咏田家》(2)景公却荧惑之异(拒绝萤惑的异象):拒绝。《论衡》(3)却之却之为不恭:推辞。《孟子》(4)帝以天下多故,诏却天寿节朝贺:停止。《续资治通鉴》(六十四)如1.遵从,依照;2.如同,像;3.及,比得上。(1)不如约,天下共击之:遵从。《绛侯周勃世家》(2)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像。《汉书》(3)多言数穷(说话多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守中(保持虚静沉默):不如。《老子》(六十五)若1.如同,好像;2.比得上;3.如果,假如。(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如同。《张衡传》(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像。《孟子》(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烛之武退秦师》(5)王若隐(怜悯)其无罪而就死地:如果。《孟子》(六十六)善1.喜好,爱惜;2.善于,长于;3.揩拭,擦拭。(1)善万物之得时:喜欢。《兰亭集序》(2)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喜欢。《史记》(3)善推所为而已矣:善于。《孟子》(4)善假于物也:擅长。《劝学》(5)善刀而藏之:擦拭。《庖丁解牛》(六十七)少1.shǎo,轻视,贬低;2.稍,略微;3.shào.小。4.副职,辅佐。(1)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小:轻视。《论衡》(2)太后之色少解:略微。《战国策》(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小。《陈涉世家》(4)少傅、少保:辅佐。《尚书•周官》(六十八)涉1.通过,经历;2.进入,涉足。(1)仆自到九江,已涉三年:经历。《与元微之书》(2)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经历。《后汉书》(3)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之间:进入。《赤壁之战》(六十九)胜1.超过,胜过;2.优美,美好;3.shēng,经得;4.尽。(1)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白居易诗句(2)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过。《琵琶行》(3)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岳阳楼记》(4)沛公不胜杯杓:经得住。《鸿门宴》(5)材木不可胜用:尽。《孟子》(七十)识1.认识,识别,觉察;
2.通“志”,记住。(1)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认识。《刺客列传》(2)新妇识马声:识别。《孔雀东南飞》(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记住。《论语》(4)吾虽一览。犹能识之:记住。《后汉书》(七十一)使1.出使,出使者;2.如果,假使。(1)臣愿奉璧往使:出使。《廉颇蔺相如列传》(2)数使(多次派遣)使趣齐兵,欲与俱西:使者。《史记》(3)使六国各爱其人:如果。《阿房宫赋》(4)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如果《论语》(七十二)是1.正确,认为正确;2.指示代词,此,这;3.宾语前置的标志。(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归去来兮辞》(2)是我而当(能恰当肯定我长处的人)者,吾友也:肯定。《荀子》(3)汤之问棘也是已:这。《逍遥游》(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逍遥游》(5)惟兄嫂是依、唯余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等。(七十三)适1.出嫁;2.满足,畅快;3.刚才。(1)始适还家门:出嫁。《孔雀东南飞》(2)诸葛恢大女适太尉庾亮儿:出嫁。《世说新语》(3)向晚意不适:畅快。李商隐诗句(4)秦王贪狼暴虐…以适其欲也:满足。《汉书》(5)适得府君书:刚才。《孔雀东南飞》(七十四)书1.写字,书法;2.文件,盟约。(1)或凭几学书:写字。《项脊轩志》(2)王逸少…举世但知其书:书法。《颜氏家训》(3)蔡丘之会…载书而不歃血:盟约。《孟子》(4)昼断狱,夜理书:文书。《汉书》(七十五)孰1.仔细地,深思熟虑;2.谁。什么;3.这。(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仔细地。《廉颇蔺相如列传》(2)吾计之孰矣,勿有疑也:深思熟虑。《后汉书》(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谁。《论语》(4)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论语》(七十六)属1.shǔ辈,类;2.zhǔ,连接;3.撰写;4.通“嘱”,嘱托,请托。(1)而养游侠私剑之属:辈。《韩非子》(2)亡国乱君相属:连接。《孟子荀卿列传》(3)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屈原列传》(4)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岳阳楼记》(5)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请托。《战国策》(七十七)数1.shù命运,定数;2.shǔ责备,列举罪状;3.shuò,屡次,多次;4.cù,密。(1)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命运。《六国论》(2)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命运。《汉书》(3)汉王数羽十罪:列举罪状。《汉书》(4)范增数目项王:多次。《鸿门宴》(5)数罟不入污池:密。《孟子》(七十八)率1.率领,带领;2.类似;3.全都,一概。(1)率疲惫之卒:率领。《过秦论》(2)此率兽而食人也:率领。《孟子》(3)大抵率寓言也
:类似。《史记》(4)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六国论》(七十九)说1.shuō,学说,思想;2.shuì,劝说;3通“悦”、“脱”。(1)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学说。《论衡》(2)范增说项羽曰:劝说。《鸿门宴》(3)封侯庆赐,无不欣说:喜悦。《吕氏春秋》(4)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解脱。《氓》(八十)私1.私事,私利;2.偏爱;3.私下,私自。(1)丹不忍以己之私:私事。《荆轲刺秦王》(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私欲。《老子》(3)吾妻之美吾者,私我也: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4)私令左右卖公卿:私自。《汉书》(八十一)素1.本色,白色;2.一向,平素。(1)绿叶兮素华:白色。《楚辞》(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白色。《三峡》(3)素善留侯张良:一向。《鸿门宴》(4)且信非得素拊循(安抚、抚慰)士大夫:一向。《汉书•韩信传》(八十二)汤1.热水,开水;2.汤剂。(1)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热水。《孟子》(2)媵人持汤沃灌:热水。《送东阳马生序》(3)臣侍汤药:汤剂。《陈情表》(4)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汤剂。《史记》(八十三)涕1.眼泪;2.鼻涕。(1)长太息以掩涕兮:眼泪。《离骚》(2)涕落百余行:眼泪。《孔雀东南飞》(3)初闻涕泪满衣裳:鼻涕。杜甫诗(4)涕与泪垂四:鼻涕。韩愈诗(八十四)徒1.门徒,党徒;2步行;3.白白地;3.空着,光着。(1)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门徒。《吕氏春秋》(2)吾非斯人之徒:党徒。《论语》(3)舍车而徒:步行。《周易》(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廉颇蔺相如列传》(5)亦免冠徒跣:光着。《唐雎不辱使命》(八十五)亡1.失去,丢失;
2.通“无”。(1)宫中亡大珠一箧:丢失。《后汉书》(2)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没有。《论语》(3)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愚公移山》(八十六)王1.朝见天子;2.wàng,称王,封…为王。(1)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朝见天子。《国语》(2)先入关者王之:称王。《史记》(3)宜悉王诸功臣:封…为王。《后汉书》(八十七)望1.名望,声望;
2.望日,阴历十五日;3.怨恨,责备。(1)一则待其功高而望重:名望。《上皇帝书》(2)都督阎公之雅望:名望。《滕王阁序》(3)七月既望:望日。《赤壁赋》(4)月望则蚌蛤实:望日。《吕氏春秋》(5)臣贱(地位低贱),将轻(看不起)臣;臣用(受重用),将多望于臣:怨恨。《战国策》(八十八)恶1.è,凶暴,凶险;2.疾病;3.wù,羞耻;4.wū,疑问代词。(1)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凶暴。《墨子》(2)君之病凶:凶险。《扁鹊仓公列传》(3)常患腹内凶,诸医不可疗:疾病。《世说新语》(4)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耻。《孟子》(5)彼且恶乎待哉:怎么。《逍遥游》(八十九)微1.隐蔽,隐藏;2.精妙,微妙;3.没有,无;4.暗中,偷偷地。(1)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隐藏。《左传》(2)其文约,其辞微:精妙。《屈原列传》(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烛之武退秦师》(4)微君,太子几废:没有。《汉书》(5)因使人微杀张寿:暗中。《韩非子》(九十)悉1.详细,详尽地知道;2.全部,尽其全部。(1)丞相其悉朕意:详尽地知道。《三国志》(2)诸侯悉至:全部。《史记》(3)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尽其全部。《汉书》(九十一)相1.xiāng,
表示动作偏向一方,我、你、他;2.xiàng,省视,察看,观察形貌而推测吉凶;3.辅佐。(1)及时相遣归:我。《孔雀东南飞》(2)会不想从许:你。同上(3)尔曹若健,远相避也(躲我远远的):我。《后汉书》(4)悔相道之不察兮:察看。《离骚》(5)吕公者,好相认:相面。《史记•高祖本纪》(6)此天之所以相陛下也:辅佐。《汉书》(九十二)谢1.道歉,谢罪;2.辞别,辞去官职;3.衰退,死亡。(1)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2)齐人杀彭生,以谢于鲁:谢罪。《管子》(3)谢家来贵门:辞别。《孔雀东南飞》(4)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辞去官职。《后汉书》(5)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衰退,死亡。《神灭论》(九十三)信1.言语真实,诚实;2.信物,凭证;3.使者,音讯;4.任意。(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老子》(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刺客列传》(3)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使者。《世说新语》(4)雁来音信无凭:音讯。李煜词(5)低眉信手续续弹:任意。《琵琶行》(九十四)兴1.xīng
,起来,起身,兴起;2.发动;
2.xìng,兴致。(1)从者病,莫能兴:起来。《孔子世家》(2)水波不兴:兴起。《赤壁赋》(3)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兴起。《诗经》(4)逸兴遄飞:兴致。《兰亭集序》(5)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兴致。李白诗(九十五)行1.巡视,巡察,巡狩;2.兼摄官职;3.háng,辈分,班辈;4.行列,队伍。(1)行其田野,视其耕耘:巡视。《管子》(2)乃遣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师:兼摄官职。《后汉书》(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苏武传》(4)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出师表》(九十六)幸1.封建时代帝王到某处,宠幸;2.侥幸;3.希冀,喜好。(1)乃幸嘉德殿:封建时代帝王到某处。《后汉书》(2)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宠幸。《史记•外戚世家》(3)则幸得脱矣:侥幸。《廉颇蔺相如列传》(4)故君子不处幸(不存侥幸心理),不为苟(不做苟且的事):侥幸。《吕氏春秋》(5)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喜好。《战国策》(九十七)修1.学习,修行;2.长,高;3.书写,编撰。(1)彪少励志,修孝行:修行。《后汉书》(2)修竹老林:高。《云门寿圣院记》(3)弟即修字数行:书写。《红楼梦》(九十八)徐1.缓慢,慢慢地;2.安闲稳重,从容逼迫。(1)清风徐来:慢慢地。《赤壁赋》(2)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稳重坚定):从容不迫《国语》(九十九)许1.给予,奉献,许配;2.承认,同意;3.这样。(1)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奉献。《刺客列传》(2)何自妄许予刘季:许配。《汉书•高帝纪上》(3)时人莫之许也:同意。《隆中对》(4)天造梅花,有许孤高:这样。刘克庄词(一百)阳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2.表面上,装作。(1)纵马于华山之阳:山南。《史记》(2)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表面上。《战国策》(一百零一)要1.yāo,半路拦截,邀请;2.取得信任;3.yào,概括,总括。(1)吴人要而击之;拦截。《左传》(2)良因要项伯见沛公:邀请。《汉书》(3)夫士以才智要君:取得。《后汉书》(4)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总之。《报任安书》(一百零二)宜1.应该,应当;2.事务,事情。(1)有智谋,宜可使:应该。《廉颇蔺相如列传》(2)广陈封建(广泛陈述分封制的好处),深中机宜(深刻切中时政的要害):事宜。《晋书》(一百零三)遗1.yí,抛弃,遗留;2.weì,馈赠。(1)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抛弃。《喜雨亭记》(2)终则遗显号于后世:遗留。《喻巴蜀檄》(3)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馈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百零四)贻1.遗留,留下。2.赠送。(1)传之子孙,以贻后世:遗留。《尚书序》(2)作《师说》:赠送。《师说》(一百零五)易1.改变;2.轻视,怠慢;3.平坦,平易,和气。(1)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改变。《管子》(2)时尚少,县人颇易之:轻视。《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3)平易近人,民必归之:平易。《史记》(一百零六)阴1.山的北面,水的南面;2.隐蔽,暗中;时间。(1)直至豫南,达于汉阴:谁的南面。《愚公移山》(2)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暗中。《史记》(3)夫君子争寸阴而弃珠玉:时间。《吴越春秋》(一百零七)右1.上;2.豪强;3.崇尚,重视,亲近。(1)贵戚诸有势在己之有:上。《魏其武安侯列传》(2)位在廉颇之右:上。(3)又多豪右:豪强。《张衡传》(4)西州豪右,并兼:豪强。《后汉书》(5)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崇尚。王安石(6)文(田文)将右齐而左魏:亲近。《战国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宇宙社交平台虚拟现实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前景分析:用户体验优化与远程医疗服务报告
- 2025年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建设报告
- 零售业会员制度创新与2025年顾客忠诚度构建策略:深度解读报告
- 零售业会员制度创新与顾客忠诚度提升:2025年行业创新模式报告
- 前瞻2025: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与产业融合研究报告
-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应用与推广策略报告
- 2024年文化科技主题公园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初步设计
- 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商业计划书
-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安全B证题库-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用书
- 年产2000吨电子级超高纯石英晶体材料制造项目报告表
- 护理人才培养
- 几何画板 培训课件
- 企业司机日常管理制度
-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PPVI)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
- 2025年度滕王阁旅游区讲解员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红蓝黄光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