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作文试题与审题指导(2002—2023)目录2023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32022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32021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42020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42019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42018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52017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62016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62015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72014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72013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82012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82010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82009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82008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92007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92006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102005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112004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122003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122002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 13
2023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一定会遇到挫折。《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走一步,再走一步》等课文也都谈到人生的挫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学却往往经受不了挫折。为此九年级(1)班在毕业前夕举办了“七嘴八舌话挫折”的主题班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与同学分享。可以叙述故事,分享经验或教训;也可以针对问题展开论述,表达自己的认识或思考。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审题指导】考生可以思考,当我们遇到人生的挫折、艰难时,应该如何应对?莫言给出了他的成功经验:当遇到艰难时刻时,不要沮丧,更不要绝望,只要坚持,付出努力,终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而海明威更是启迪我们,人的精神永远不可以被打败。以上材料对处于奋斗中的当代青年颇具启示,考生要明确写作身份为“奋斗中的当代青年”,文中要有“我”的出现,并且要结合考生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不能只泛泛而谈他人的奋斗经历。文体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要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证严谨。2022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班团支部组织全班同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布置“成长•成才”的主题征文。学习中,有一段话使全班同学倍感振奋,热血沸腾:“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你哪些认识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征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可知,“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是在论述青年要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在生活中,人会因为某件事或某个瞬间懂得负起责任,学会担当。懂得担当,是一种成长。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抒发自己对担当的看法或者感受;可以写议论文,论述担当的重要性。在写作时,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青年犹如大地上苗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酒满大地”,把青年比作小树,积聚能量,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结合“成长·成才”的主题,围绕如何成长才能成人、成才来思考,如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磨炼意志品质、勇于奉献、善于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确定立意,如志存高远、勤奋学习、不惧挫折等,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确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与立意有关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的故事。如我的理想是什么,是在何时因为何因确立的,我是如何做的;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成长的意义或作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志当存高远,然后按照志是什么、为什么要存高远、怎么样存高远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2021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中考体育测试结束后,班主任王老师宣布停上体育课、停止课外体育活动。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请你以小明的名义给王老师写一封信。可以叙述故事,也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中考体育测试结束后,班主任王老师宣布停上体育课、停止课外体育活动。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请你以小明的名义给王老师写一封信。信中可以向老师阐述观点,正是因为复习过于紧张,我们才不能取消体育课。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缓解我们的学习压力,还能强壮我们的体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并且还要向老师表态,一定竭尽全力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注意格式要正确。2020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成绩的获得不是结局,而恰恰意味着下一阶段努力的开始;只有那些始终渴望向着更高层次攀登,并且愿意脚踏实地为之付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释放自身的潜力;这段一往无前的历程,就是有滋有味的人生!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根据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2019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围绕第(1)句中的“责任”这个关键词,结合其他三句中的一句或几句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可知,题目中给出的四句话,要求学生以第一句话中的“责任”为话题,结合另外三句确定主旨,写作成文。第二句强调了君子当自强。第三句话强调了儒家文化中“仁”的重要,也可理解为以天下为己任。第四句话强调了需下苦功完善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有写作把握的一个,联系“责任”确定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写作思路】责任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抽象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责任的内涵,再和现实中的具体行动联系起来。可以从抽象的层次来写对责任的理解,先写对责任的最初感受,然后在写老师的启发下懂得了责任的真谛:责任是一种约束,是鞭策,接着用具体的例子对内涵进行深入的阐释;再说责任自古就是民族发展兴旺的脊梁,最后发出号召,倡导大家都担负起时代的责任。也可确定主题:年轻一代要尽快树立责任心。现在年轻的一代,生活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自理能力差,忧患意识差,责任感差,这是危险的。这一代人在走上社会之前,一定要树立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责任,是生命中的必修课。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吧,勇敢地担起责任吧。【解析】结合材料的含义分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结合“责任”分析,可立意为:奋斗和责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结合“责任”分析,可立意为:德行与责任;“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意思是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就学他一千次。结合“责任”分析,可立意为:坚持与责任。“三则材料和责任”可以立意为:只有拥有好的德行,并通过坚持和奋斗,才能担当大责任。写作时,四种立意均可。如:“奋斗和责任”可记叙,通过记叙奋斗的故事,最终承担大责任的故事。也可议论。【点睛】话题作文:紧扣话题,选好角度,拟个好标题。好的标题对写好作文非常重要。话题作文的拟题,要在吃透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借助修辞等拟定一个新颖的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要注意“话题”和与它相关的材料,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作文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联想,尤其要注重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绝不能超出话题限制的范围。话题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类生活仍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尤为重要。2018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和思考?请你根据材料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时,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得出本次作文应围绕什么话题来写。所给出的材料是丰子恺的名言。分析这段文字,可知这段话意在告诉人们在挫折面前,不要抱怨,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要懂得感恩,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幸福、快乐。据此来构思文章即可。如写成议论文,要先确定中心论点,再围绕中心论点来选材。写作时要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述。如写成记叙文,可通过记叙自己如何运用平和、乐观的心态战胜挫折的故事,来表达对生活对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恩。【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二、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2017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自选;②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有关信息。【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此题的关键词语有“最”“美”“亮”。“最”则说明描写的对象与众不同,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是常人、他物、常理无法超越或达到的。“美”点明人物、事物、事件的性质。“亮”写出对自己产生的深刻触动或积极影响。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人、事、物的描写,从中发现其他(们)、它(们)的精神、品质、性格等方面对自己的影响是深远的,使自己受益无穷。写作时要注意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小见大等写法的恰当运用。【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2016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当你看到“财富”二字时,可能会想到家里的财产、父母的地位等,其实,财富的内涵很丰富:师友的支持,亲人的关爱是财富;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格是财富;就连那遭遇的挫折,经历的失败,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财富……请以“最宝贵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健康,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有关信息。【思路要点】这是一道有引导材料的命题作刘题,材料对“财富”一词的本义、引申义做了详细的说明,暗示考生写作本题,应多从“财富”的引申义入手,表达自已的真切认知。当然,“财富”的引申义除了材料中所列“支持”“关爱”“习惯”“品格”“挫折”“失败”等之外,还可以是“知识”“时间”“健康”“信誉”“亲情”“朋友”“创新的能力”“不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人处世的原则”等。“最宝贵”,指的是“极有价值”“珍贵”“来之不易”等。【构思角度提示】:1.亲情是最宝贵的财富。父母悉心呵护孩子,使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快乐,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最后在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的鼓励下,战胜困难,收获感动。2.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之间真诚待人,建立和谐友爱的氛围引人际间交往,人人讲诚信,构建文明社会。可以分别举例,以画外音的加式说明道理。3.自信是最宝贵的财富。自信能证人始终不惧困难,顽强斗争,最终战胜困难;自信能培养坚强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可以写学习一位名人的好品格,最后收获成功。2015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启示?请以“画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发感情,发表看法;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思路要点】在命题形式上,2013-2015年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一直处于变化之中。2013年是命题作文“回望来时的路”,2014年是半命题作文“我与______有个约定”,2015年则是话题作文。本道题带有引导材料。材料共四句话,两问两答,构成对比。前两句是阐述圆规为什么能够画圆的原因,后两句是说有些人不能圆梦的原因。这里的“圆”可以比喻为梦想,四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只要初心不变,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走向成功。【构思角度提示】:1.不一样的梦想,同样的努力。写一篇记叙文,采用分镜头的形式,包括早晨、中午、晚上等三组镜头,表现班上的同学在中考前夕如何珍惜时问、认真学习,由点及面,形象地描绘同学们的努力。2.圆梦一直在路上。写自已的一段亲身经历:考试失利,心灰意冷,独自走进电影院看了《阿甘正传》,被阿甘不屈服于命运,不放弃理想,坚持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从而激发自已的斗志。3.圆梦总在不懈努力后。写一篇议论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先提出中心论点“圆梦总在不懈努力后”,然后引用司马迁、霍金、杨丽萍等人的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强调观点,表达自已的愿望。2014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以“我与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⑤文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2013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来时的路,有阳光也有风雨;来时的路,有芳草也有荆棘;来时的路,快乐与忧伤交织,幸福与痛苦携手。怀着梦想,带着自信,我们一路走来。请以“回望来时的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耍求:①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2012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艾青《盼望》中的一节,按要求作文。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时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请以“启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充实,感情健康真实;②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校名。2010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触?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选好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③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④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校名。2009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初二学生荣啸的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荣啸一直跟在父母身边读书。由于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父母所在的单位裁员,他们一家只好回到家乡益阳。昨天,荣啸向记者表达了他的三个心愿:一是爸爸妈妈不要再去外地打工;二是他自己能在家乡尽快找到新的朋友;三是将来考上北京的大学,继续去北京学习、生活。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真情实感。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写感情,发表看法;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等。2008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本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1)以“春风拂面”为题作文。(2)生命是宝贵的。温家宝总理在指挥抗震救灾时说:“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掩埋和受伤的群众。”生命是有价值的。在司马迁的眼里,有的人的生命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生命比鸿毛还轻。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短暂,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应该将生命奉献给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我们要增加生命的长度,更要努力增加生命的重量。请以“生命的重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可以谈感受与认识,发表看法。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007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1)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2)火车有了铁轨,才一路高歌,将旅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青虫挣脱了茧的束缚,就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束缚:学校的铃声是一种束缚,父母的叮咛也可能成为你的束缚,自己无端的保守、担忧与畏惧更可能成为你的束缚……你怎样看待束缚?你和你周围的人又是怎样对待束缚的呢?请以“束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试题解读】益阳市近年的中考作文题,风格颇为鲜明:从题型上看,采用的均是“话题+半命题作文”二选一的形式;从内容上看,关注自我生活与内心情感一直是命题核心,今年的两道考题,前者重在写他人,希望通过眼睛来折射人物内心;后者重在写自我,希望通过内心的感受反映生活。考题虽然均来自熟悉的现实生活,但要将眼睛写活,要将内心的感受写得真挚淋漓,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道考题要求考生抓住眼睛,再现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世界。写作此题得突出两点。一是要选择特别的内容。考题虽然提示了可供选择的词语,但那并不是写作的全部内容,考生可根据提示取材,也可另辟蹊径。不管选用何种材料,表达的主题应该积极健康,如写“那双愤怒的眼睛”时,就可将目光放到鲁迅先生身上,通过先生的愤怒展示他坚强的个性与高尚的品德。不能一味埋怨,去写对老师的愤怒、对学校的失望之类的话题。二是要写出眼睛的神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是否美丽,能否打开,关键看描写是否逼真。这种描写应该是细腻传神的,是内外结合的,是情感丰富的,不仅要描绘出外在的形,更要通过曲折的故事、复杂的内心活动,展示其内在的神。如写作“那双神奇的眼睛”时,就可以从“失望时它的热情”、“喜悦时它的鼓励”、“骄傲时它的提醒”等角度切入,这样描绘出来的眼睛,才会神形兼备,美不胜收。【试题解读】第二道考题难度小,出彩难。写作时得走出两种误区:一是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否则就会偏题命题者的意图。提示语的引导非常明确,其实束缚也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动力。如对陶渊明而言,做官是一种束缚,正是由于他经历过这种束缚,才会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特别珍惜;李白正是看清了朝廷的黑暗,才有摆脱官场的决心,也才铸就了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情怀。二是不能一味地写内心活动。此题重在反映人物内心活动,但决不能喋喋不休,要学会将复杂的情感融入风趣或曲折的故事之中,通过生动曲折的经历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追求。相比之下,从历史角度取材、用书信或日记体的形式布局,容易脱颖而出。2006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同时又给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人以方便,让他们可以随时收割这些庄稼。你也许不像犹太人那样信奉上帝,但你一定知道这样一句俗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请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文题解读】“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热门话题。武汉市2005年中考作文题为“感恩”,是“语文报杯2006年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主旋律为“感恩”。更巧的是,2006年中考,全国又有两个考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这一美丽的词语。这种局面的出现,决不是写作内容的简单重复,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对善良人性的呼唤与渴求。是啊!小树享受阳光,尚知回报给大地一片绿意;庄稼享受呵护,尚知回报给人们累累硕果,然而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类,奔波于忙碌之中,以致常常忽视了自我承受的恩情。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校园、感恩生活、感恩自然呢?这便是命题者的“美好愿望”与“良苦用心”。正确理解“感恩”非常重要,尤其要区分好“感恩”与“感激”的区别。《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激”则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的意思。很明显,前者情感色彩浓郁,后者相对较轻;前者倾向于将“感激之心”落在行动上,后者则重于心态的表达。写作时,可以从三方面努力:一、选择与众不同的感恩对象。放眼社会,将目光锁定在敬老院、医院、田野旁等等,一定会发现沐恩之后的感恩人群;倾听大自然,和花草虫鱼用心交流,那里也会有与“感恩”话题有关的趣事;倘若放眼历史,你会得到更多的情感充沛的材料。比较而言,前者易于下笔难于出新,后者难度较大却有新颖脱俗之效。二、挖掘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正反对比切入,将承受恩德之后有人感恩、有人漠然的言行进行对比,或将有人先知恩感恩,后恩将仇报的言行进行对比,可以提供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可以逐层求问,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思考,深挖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之所在;还可以逆向解读,撇开常规性的视角和观点,提出全新的看法。三、抓住情真意切的感人画面。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感恩之心;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和心愿,要用心描画出动情细节,在铺垫到位的基础上及时地抒发情感,要坚决杜绝那些空洞的、夸大的、不实的矫情式抒情语言。2005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一:请以“走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题二:微笑是那样神奇,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曲微笑导致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请以“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题目一试题解说】一本书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走近它你会体会到知识的魅力;一处景是一道秀丽的屏风,走近它你会欣赏到自然的风采;一个人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走近他你会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可以说,目之所触,耳之所闻,心之所系,均可成为写作的素材。要想给这篇半命题作文注入几分与众不同的色彩,得做好几项工作:一、细审题意,主题求“准”。这道题目看似容易,但如果审题不细,容易出现偏离题意或者扣题不紧的现象。写作时,应该将自己对人物或者景观的感受,形象生动地写出来。只有这样,主题才会深刻鲜明,情感才会真挚感人;二、精补标题,材料求“巧”。半命题作文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补题,不假思索、随意拟题的做法,容易让文章步入大同小异、千人一面的误区。题目拟得新,内容往往就新了;题目拟得巧,情节往往就巧了。对于熟悉的内容,要尽量在“独特”上下功夫,如写爸爸,不妨拟题为《走近潇洒的爸爸》;写自然,则可以用《走近那一条小溪》为题;如果能摆脱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如《走近李白》、《走近那张“牛皮癣”》《走近神奇的地下魔宫》都是不错的考场题目。三、活用文体,形式求“新”。一般来说,半命题作文因受题型的局限,在形式上创新的不多,我们若能用童话、寓言构思,或用日记展开,或用小标题布局,文章会闪出夺目的亮光。【题目二试题解说】冰心曾说过:“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是生命的形式,而微笑则是生命中最绚烂的花朵。”只有微笑,你才能漫过沙石,快乐地奔流;只有微笑,你才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面对这熟悉的话题,我们只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策略,文章才能脱颖而出。有三种方法可以帮我们走向成功:一、抓住微笑的瞬间,折射人物的情感。选取的角度越小,越可以把人物的性情或景物的特征,在细微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收到小中见大、细处展情的效果。可用一个微笑的瞬间,引出一段美好的回忆;可以用几个微笑的画面,串起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管选取何种内容,传神的肖相描写必不可少,要学会调动笔墨,或让景物相衬,让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运用多种修辞,让笑容变得摇曳多姿,让读者从笑容里窥探到人物的美好性情。二、刻划微笑的感受,记录心灵的波澜。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正所谓“彩虹总在风雨后”。我们要尽量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波澜曲折的情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美的笑容也许存在于误会解除的那些日子,也许存在于历经周折后获得成功的那一瞬间,也许存在于遭遇失败后获得别人理解的那一时刻。那种“微笑”才会美不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