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郑州地铁一一城市的动脉”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
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郑州地铁,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完善。
地铁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每一次线路的延展,都如同细腻的笔触,勾归出城市生活变迁的细腻图
景。时间流动中,地铁的模样与城市生活交织共融,悄然间完成一场华丽的焕新。郑州地铁bing持真
心,精心打造地铁美学,诚邀每一位乘客去探寻城市日常里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感受生活最本真的魅力。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写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小组成员梳理了郑州地铁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郑州首条地铁1号线于2013年12月建成开通,新城与老城首次轨上“握手”,郑州正式步入“地铁
时代”。2016年8月,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2019年5月5号线开通运行,这是郑州唯——
条闭环地铁线路,至此,5号环线与1号线、2号线共同形成“申”字形格局。2020年12月,郑州地铁3
号线一期、4号线开通,郑州地铁正式迈入网络化运营新时代。2024年12月,郑州地铁迎来重要里程碑
——地铁6号线一期东北段和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三线齐发,正式开通。至此,郑州地铁三期建设规
划线路全部建成通车,运营总里程达450公里,跨过世界级地铁城市400公里的准入门槛,标志着郑州正
式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2013年12月I:②1202诲12月1:2024年!空」
i①::形成"申”字1::
:形格局③④
11,11.
1111!।L._____j
(1)(2)(3)(4)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关于郑州地铁美学的文字,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
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设计师团队深入研究郑州的历史文化、城市特色,挖掘像黄河文化、商都文化等元素,O
①以城市文化元素为灵感,确定站厅空间的色彩基调与装饰主题
②乘客在站内行走,感受到独特的艺术氛围,如在郑州东站,现代化设计与中原文化符号相融合,带来视
觉享受
③施工团队依据设计方案,采用特定的材料和工艺进行装修,如运用浮雕、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文化内容
④再根据挖掘出的文化元素,设计出包含艺术装置、壁画、特色照明等在内的地铁空间艺术方案
4.郑州地铁推出了“印记郑州”系列文创笔记本和冰箱贴,小组成员不明白其用意,请你结合图2、图
3,阐释图1中笔记本封面的设计意图。
乘坐郑州地铁途经绿博园站,会让人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的生机勃勃的春日花草;途经黄河迎宾馆,会让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
烟直,③”的塞外奇景;途经商城遗址附近,让人不禁想起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借自然景物变化暗示新旧交替。郑州地铁的便捷,让人们出行更高
效,这使人联想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所写求师跋涉的艰辛“当余之从师也,,
";郑州地铁如纽带般串联起城市的各个角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如王勃在《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中所写:“,。”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
①1946年的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②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我被派到前沿包
扎所,一个通讯员送我去那。
③送我去的通讯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高挑的个子,厚实的肩膀,一张稚气的圆脸。穿了一身洗
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
装饰点缀。
④休息的时候,我坐在田界的石头上。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背向着我。我带着一种反抗情
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我问他:“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
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
头。
⑤我们到包扎所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为伤员借被子。我们分头行动,不一会我就借了三床被子,而通
讯员却两手空空。
⑥“怎么,没借到?”
⑦“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⑧“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
静静的,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
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
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被子拿出来,我
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⑨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我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他
绷着脸,垂着眼皮,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衣服挂住了门钩,
“嘶”的一声,在肩膀处撕了个不小的口子。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
了被子就走。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那位年轻媳妇刚过门三天,这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
了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嘟
哝:“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
⑩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
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
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
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⑪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
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⑫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来帮忙。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
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⑬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
⑭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
⑮前面的枪声,渐渐稀落了。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只见新媳妇
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
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⑯“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
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搭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
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⑰我强忍着眼泪,打发他们走了。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刚才的忸怩羞涩已
经完全消失。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身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
衣肩上那个破洞。我过去一摸,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
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⑱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
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
两个干硬的馒头...
⑲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
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
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⑳“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
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青年人的脸……
(作者:茹志鹃。有删改)
6.小说以“百合花被子”为线索串联情节,请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
“我”和通讯员去借被子一-_一新媳妇将百合花被子盖在牺牲的通讯员身上
7.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是我的一”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新媳妇为什么“气汹汹”地对卫生员说话?)
8.阅读小说要关注手法。本文的对比手法鲜明而丰富,请找出两处,分析其作用。
9.文中的“百合花”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二)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
消息迅速刷屏,成为国人热议的焦点。春节申遗不仅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为全球文化交流注
入了新的活力。
②与此同时,春节成功申遗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③首先,如何在传承的同时创新,是春节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
人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春节瞬间,用数字技术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面貌。
④其次,春节申遗成功的背后,也呼唤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春节申遗的成功经验,可
以为其他文化元素的国际化提供借鉴。只有让更多的文化遗产获得国际认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更深
层次地融入全球化进程。
⑤此外,春节申遗成功也对大众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自觉要求。在年味日渐稀薄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
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用实际行动守护传统的温度。如从年夜饭中的一道菜肴、春联上
的一句吉语,到给孩子讲述一个年兽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文化的传递,而文化的力量正是在点滴
中积累并延续的。
⑥春节申遗成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一份激励与责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文
化间的交流与交融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将春节这一文化载体打
造为促进全球文明互鉴的桥梁,呼噢:更多文化自信的全球表达。
(节选自红网《春节申遗成功,呼唤文化自信的全球表达》,有删改)
【文本二】
①''得知申遗成功,我很兴奋,特别有成就感!”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河南省委主委,河
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就提交了《关于将春节申报
为人类非遗代表作的提案》,建议将春节列入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预备名单,进而申报人类非遗代表
作遗产,以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张震宇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个提案,有三方面的背景:
②一是继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后,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
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基于此,才决定以提案的形式来推进春节申遗进程。
③二是随着时代的进展,年味变得越来越淡,申遗能够让我们对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更加重视,共
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④三是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鹿续发挥了重要作
用,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春节申遗可以让国人和世界连为一体、同频共
振。
⑤那么春节申遗成功后,如何让这份“年味”走出去?
⑥张震宇看来,春节申遗成功后,不仅要保护好各种春节文化习俗,还应加强对春节文化资源的挖
掘,推动春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符合时代的春节礼仪礼俗新形态。
⑦张震宇特别提到,在春节等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法治不可或缺。检察机关应为非遗保护、申遗等工
作积极贡献法治智慧和检察力量。
⑧春节申遗成功和''非遗热”“文旅热”的升温,对非遗领域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有新的更高要求,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推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强大助力。
(《春节,申遗成功!让“年味”走向世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整体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B.文本一第⑤段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了春节申遗成功也对大众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自觉要求。
C.文本二第⑤段承上启下,衔接过渡自然,将春节申遗成功的背景与如何让“年味”走向世界有机联系
在一起。
D.文本二结尾强调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对非遗保护的作用,偏离了春节申遗的主题,属于论证的赘余部
分。
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12.两个文本都围绕春节申遗展开论述,请结合两个文本,概括如何在春节申遗成功后让“年味”走向世
界。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羹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天启①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②,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界生、高眉生、王腕
生、马小卿、潘小妃③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④。坐久清冽,苍头⑤送酒至,余勉
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⑥之,竞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
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
拖冰凌而归。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雪》)
【注释】①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②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③李界(jie)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
(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④呆白:苍白。⑤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⑥数(he):同“喝”。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余勉强举大觥敌课内迁移法:觥筹交错(《醉翁亭
—
寒记》)
查阅字典法:①喉咙。②吞食。③
(2)咽涩不得出(填序
声音阻塞而低微。
号)
(3)拖冰凌而归词语推断法:归心似箭—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5.甲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是如何做到“文中有画”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6.乙文中作者写龙山雪皆“呆白”,饮酒时也“勉强举大觥”,张岱为何仍要记述这次经历?请结合乙文
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7.下面与“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的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18.在朗读尾联时,语调上扬,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样读的原因。
四、名著阅读(5分)
19.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关联着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建构等,是打开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密码。
请从下面两项中任选其一,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分析典型环境的作用。
A.烈日、暴雨与祥子(《骆驼祥子》)B.风雪与林冲(《水浒传》)
五、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
—《人民日报》2025年元旦献词
(1)请以“现在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5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郑州地铁一一城市的动脉”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
料,请你完善。
11题答案]
【答案】(1)miiqiao
(2)勒秉
【2题答案】
【答案】①.2013年12月,郑州首条地铁1号线建成开通。②.2019年5月,5号线开通运行。③.
2020年12月,郑州地铁3号线一期、4号线开通。④.2024年12月,地铁6号线一期东北段和7号
线一期、8号线一期三线齐发,正式开通。标志着郑州正式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3题答案】
【答案】①④③②
【4题答案】
【答案】笔记本封面的橙色代表活力和温暖,象征着郑州地铁给城市带来的活力和便利。封面设计融合了
郑州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都市特色,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展现了郑州地铁的美学理念和城市的发展
变迁。这种设计旨在让乘客在使用笔记本的同时,感受郑州地铁所传递的城市文化和艺术氛围,增强对郑
州地铁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题答案】
【答案】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浅草才能没马蹄③.长河落日圆④.海日生残夜
⑤.江春入旧年⑥.负箧曳屣⑦.行深山巨谷中海内存知己⑨.天涯若比邻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
【6〜9题答案】
【答案】6.①.年轻媳妇不肯借被子②.通讯员不小心撕破了被子③.新媳妇帮通讯员缝补
被子
7.(1)此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2)新媳妇之所以“气汹汹”地对卫生员说话,是因为她对通讯员牺牲的悲痛和对卫生员拿走被子的不满。
她认为这条被子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她对通讯员的纪念和情感的寄托。
8.(1)通讯员的稚气和羞涩与他英勇牺牲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通讯员的英雄形象。
(2)新媳妇从忸怩羞涩到庄严虔诚的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成长和变化,强调了战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作用。
9.①“百合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代表了年轻媳妇的美丽和通讯员的纯真。
②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体现了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③百合花被子的故事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传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
④百合花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串联了主要情节,使故事更加紧凑和连贯。
⑤百合花的意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
【1072题答案】
【答案】10.D11.文本一首先提出春节申遗成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然后分别从传承与创新、文化“走
出去”和文化自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强调春节申遗成功对文化自信的推动作用。
12.(1)加强春节文化资源的挖掘,推动春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建构符合时代的春节礼仪礼俗新形态,让春节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13〜16题答案】
【答案】13.①.酒杯②.③③.回家
14.大雪连续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15.作者运用白描手法,通过“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量词和“惟”字的巧妙运用,描
绘出一幅宁静、空旷、洁白的西湖雪景图,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雪夜之中。
16.张岱记述这次经历,是因为这次经历虽然寒冷且未能尽兴,但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展现了他与众
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同时,这次经历也反映了张岱对人生苦乐、得失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这次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17~18题答案】
【答案】17.B18.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和乐观心
态,因此语调上扬,以体现诗人的振奋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
四、名著阅读(5分)
【19题答案】
【答案】A.烈日、暴雨与祥子(《骆驼祥子》):烈日和暴雨是小说中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它们不仅对
祥子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也象征着祥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突出了
祥子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挣扎。
B.风雪与林冲(《水浒传》):风雪是小说中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它不仅对林冲的行动产生了影响,也
象征着林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突出了林冲勇敢坚定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
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五、作文(50分)
[20题答案】
【答案】例文一:
现在的力量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紧盯着手中那张满是红叉的试卷,心情如坠冰窖。
“怎么考得这么差?”同桌的目光扫过我的试卷,带着一丝惊讶。我紧咬嘴唇,没有说话,满心的沮
丧与不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近的几次考试,成绩都像坐滑梯般直线下降。看着周围同学自信的笑
容,我感觉自己仿佛被世界遗忘在黑暗的角落。
晚上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望着堆积如山的书本和练习册,未来的路似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厂区管理与装卸工权益保障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甲乙丙三方环保科技股权投资与绿色产业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车辆融资租赁抵押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劳务分包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挡土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主题餐厅投资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3D打印设备购置与研发合作协议
- 2026届湘西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2026届中考英语五模试卷含答案
- 会场布置合同2025年
- 2025新党内法规知识测试(竞赛)题库及答案
- 青岛科研用地管理办法
- 二升三小学数学(暑假口算每日一练)
- 中心血站设备管理课件
- 2024吕梁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课件
- 2025年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预涂膜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 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与托管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焦化行业运行分析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