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_第1页
2025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_第2页
2025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_第3页
2025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_第4页
2025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整合重点突破

体系构建理清脉络

1.硫及其化合物

---与金属(Fe、Cu)—FeS、Cu2S

单一加热,与反应生成

质与非金属[HzH2s

点燃,与。2反应生成SO2

一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硫二氧卜还原性:能使氯水、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勺应“氧化性:与H2s反应生成硫单质

化於L漂白性:具有可逆性

物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稀硫嗖一具有酸的通性

r吸水性:干燥剂,使胆矶晶体变白

送艇-脱水性:蔗糖炭化

L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氧化铜、碳等

2.氮及其化合物

NO,「红棕色,有毒

赛丁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NQ,和NO

说INOr无色,难溶于水,有毒

-L与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

「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

氨上生-与酸反应生成钱盐

其还原性:催化氧化

钱L

合「热不稳定性:受热分解

物笆皂-与碱反应产生氨,实验室制NH3

LNH;的检验

।「具有酸的通性

一酸西吟强氧化性:可氧化Cu、C、Fe匕SOb等

[不e谢:见忸受热解(傩/嘛:中解)

3.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陶瓷一原料:黏土

传统无

机非金r原料: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玻璃土主要成分: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属材料

」水泥一原料:黏土和石灰石

_[-硅的制备

用作芯片、太阳能电池

机二氧化硅一制造光导纤维

新型陶瓷一碳化硅

T料「富勒烯

碳纳米材料一-碳纳米管

L石墨烯

—含有元素一硅、氧、碳等元素

_j-耐高温、抗腐蚀、硬度高

组成性能一性也士特殊的光学、电学等性能

和应用[-日常生活应用

士中一航空、航天领域

应用--信息领域

L新能源领域

重点突破素养提升

突破一S、N、Si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o2

完成下列序号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③S+2Cu=-Cu2S;

⑷S+FeFeS;

@S+H2——H2S;

⑥2H2S+SC)2=3S+2H2。;

点燃

⑦2H2S+3O22so2+2H2O;

+2+

©FeS+2H=Fe+H2St;

⑪SC)2+2NaOH=Na2sO3+H2O;

⑫SO歹+2H+=SO2t+H2O;

催化剂、

⑮2so2+。2△-2so3;

⑯SO2+Cb+2H2O=H2so4+2HC1;

⑰Cu+2H2so4(浓)—CuSCU+SO2t+2珏0。

2.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催化剂、△③

NH4NO3

稀硝酸、Cu⑬

八|出、高温、Z1「

Ca(OH)2'~.|NH3

△④.⑥I0

NHC1

4士HNO.

HC1催化剂⑥放电浓硝尊浓流

①需©11

△②或高温⑪

⑤而。点燃©酸、

2MgNaOH

NH-HOMgN

3232NaNO,

完成下列序号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①NH3+HC1=NH4。;

②NH3+H2O^^NH3H2。;

催化剂

③4NH3+5O2△4NO+6H2。;

④2NH4Cl+Ca(OH>—CaCb+2NH3T+2比0;

⑤NH3H2O^NH3t+H2O;

高温、高压、

⑥N2+3H,催化剂-2NH3;

点燃

⑦N?+3MgMg3Nz;

放电或高温

⑧N2+O2--2NO;

(9)2NO+O2=2NO2;

⑩3NO2+H2O=2HNO3+NO;

⑪CU+4HNC)3(浓)=CU(NO3)2+2NC)2T+2H?O;

⑫3NO2+H2O=2HNO3+NO;

⑬3CU+8HNO3(稀)=3CU(NO3)2+2NOt+4珏0。

3.硅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完成下列序号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⑤SiCL+2H2——Si+4HC1;

高温

@SiO2±2C2cot+Si;

⑦SiO2+4HF=SiF4t+2压0;

⑧SiO2+2NaOH=Na2SiO3+H2。;

高温高温

©CaO+SiO2。“"caSiCh或CaCCh+SiO?。!"CaSiO3+CO2t;

⑪Na2SiO3+2HCl-HzSiChI+2NaCl或NazSiCh+CCh+HzO—Na2cCh+HzSiChI。

r跟踪训练」

1.(2024•扬州高一期中)下列方程式或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催化剂

A.氨催化氧化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N2O+3H2O

B.NH4CI溶液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才+OH--NH3-H2。

H

---------2----->HC1

C.N2高温、高压、催化剂NH3―*NH4cl

Q

---->H'O

D.NH3催化剂,△NO2-*NO

答案D

催化剂

解析氨催化氧化生成N20和H20,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

N2O+3H2O,A正确;NH4C1溶液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NH3H2O,离子方程式为NH^+OH=NHH?。,

B正确;N?和反应生成NH3,NH3和HC1反应生成NH4C1,C正确;NH3和。2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

D错误。

2.如图是N、S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a可将c、d还原为b

B.c,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与HC1O的漂白原理相同

C.a与浓e、a,与浓e,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Fe与浓e和浓e,均不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a为NH3、b为N2、c为NO、d为N02,e为HNO3;a'为H2S.b为S,c'为S02,d'为

H2so3、e,为H2s04,据此解答。a为NH3.b为N2、c为NO、d为N02,根据化合价以及氧化还原规律,

一定条件下,a可将c、d还原为b,A正确;d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为与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HC1O的漂白原理为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原理不相同,B错误;氨气和浓硝酸不能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H2s可以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常温下,Fe遇浓硝酸和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反应,不

是不反应,D错误。

突破二S02的制备S02、C02的鉴别与除杂

1.SO2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1)反应原理

Na2sO3+H2so4----SO2t+NaoS04+H20o

(2)实验装置

(3)注意:①硫酸的浓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②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时应防倒吸。

2so2和CO2的鉴别与除杂

(1)SO2与co?的鉴别

①单一气体的鉴别

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的气体,沉淀都会消失,故不能用Ca(OH)2鉴别。

可以用以下方法鉴别:

a.SO2的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Ch,不褪色的是CO2。

b.SCh的氧化性:通入H2s溶液变浑浊的是SCh,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C.SO2的还原性:通入酸性KMnCU溶液或滨水等有色氧化性物质中,使溶液褪色的是SCh,不褪色的

是CO2。

②混合气体的鉴别

[检验soj-(除去SC>2)"工否除曾d检验C。?)

流程设计J、,1、厂1一、

品红酸性品红[澄清]

1石灰水,

溶液KMnO4溶液J溶液

混合丁彳丁杰

实验装置M®HH

品红榕液酸桎高镒品无溶液澄清石灰水

酸钾溶液

特别提醒可将除去和检验SCh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用较浓的酸性KMnCU溶液,颜色变浅。

(2)除去CO?中SO2的两种方法

①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氯水、滨水等除去。

②利用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r跟踪训练」

1.(2024•安徽池州高一月考)已知:常温下,70%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可制取SCh。用下列装置进

行SO2制取、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70%浓

g疏酸

A.制取S02,并控制反应的产生与停止亚硫酸钠

能有孔塑

料板

S

02

检验具有漂白性

B.SCh品

溶g=

s

so2

C.验证S02具有氧化性酸性(1

KMnO,-L

溶液t

D.收集SCh,并进行尾气处理

NaOH

一溶液

答案D

解析亚硫酸钠能溶于水,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A错误;S02通入品红溶液,应从长管进

入,B错误;SO2具有还原性,能将酸性KMnCU还原,C错误。

2.现有混有少量SO2杂质的CO2气体,请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1)要达到实验目的,按气流从左到右,各接口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填字母,下同)。

A.dcabhB.efabgC.feabg

(2)本实验除去SCh的原理是利用SCh的。

A.氧化性B.漂白性

C.还原性D.酸性

(3)SO2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B(2)C

2++

(3)5SO2+2Mn0j+2H2O=5S0i-+2Mn+4H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装置,应将混有少量S02杂质的CO?气体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然后

用浓硫酸干燥,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

-易错警示

S02虽有漂白性,但并不是所有与S02有关的褪色都是因为S02的漂白性。如①SO2能使滴有酚猷的NaOH

溶液褪色是因为SCh能与碱发生反应;②SCh能使溟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

突破三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技巧

1.解题方法

[结构特征、

明显条件抓关键反应特征推进

同赤萸现象特征>丁伟论一丽)

"深挖

细找一隐含条件J破纵横操作特征顺推、逆推

论证筛选

2.常用“突破口”

(1)物质的颜色

淡黄色固体一S、Na2O2;红棕色粉末一FezCh;

红褐色沉淀一Fe(OH)3;蓝色沉淀一CU(OH)2;

黑色固体一Fe3CU、CuO等;红色溶液一Fe(SCN)3;

红棕色气体一NO2;黄绿色气体一鸣。

(2)常见物质检验的现象

①焰色试验:钠为黄色、钾为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②Fe2+遇碱出现沉淀颜色变化:白色一灰绿色一红褐色;Fe3+遇SCN显红色,遇碱生成红褐色沉淀。

③高中阶段所学的气体中溶于水显碱性的只有氢气;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只有NOo

④能与盐酸、稀硫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澳水、品红溶液、酸性高镒酸

钾溶液褪色的一般为含S。歹或段。3的物质。

(3)物质的特殊性质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殁式加热后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骂(加热后品红溶液不恢复红色)。

②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0

③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NO2、小、Br2、FeCb溶液等。

④能与SO2、Cb、O2等气体(或其水溶液)反应析出淡黄色沉淀:H2SO

⑤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Na2O2,旦必、SO2、氯水、活性炭等。

⑥笠可作半导体材料,SiC>2可制作光导纤维。

⑦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Na>K、Na2O2等。

(4)熟悉重要无机物转化关系的常考形式

(X(1H,()

①“A—"B-"C-"D(酸或碱)”

(X(),H,O

NH3(N2)-"NO—"NO2-"HNO3;

(X(),H,O

H2s(S)―"SO2-"SOs-"H2so4;

(1(XH,O

Na-"Na2O-"Na2O2-"NaOH。

xx

②A—*B->C

CO2CO2

NaOH—"NH2CO3-"NaHCO3;

HC1HC1

Na[Al(OH)4]—"AKOHX"AlCh;

HC1HC1

>>

Na2cO3NaHCO3—CO2;

NaOHNaOH

A1C13--------*A1(OH)3--------*Na[Al(OH)4]。

r跟踪训练」

1.如图为火山喷发时硫元素的转化示意图,其中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丙为液体,丁为固体。下

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1二----A乙------哒---AH2so3」

,火山喷I1]。2|02

_^丙——鹫一»H2SO4

T'---------------------------------------------------------

硫化物-----蛆与空_,石膏、芒硝

A.甲只具有还原性

B.乙、丙均为酸性氧化物

C.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丁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

答案A

解析甲、乙、丙、丁分别为H2S、SO?、SO3、SoH2s中-2价的S只有还原性,但其中的H为+1价,具

有氧化性,如H2s与活泼金属反应可表现出氧化性,A项错误;SCh中的S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C项

正确;单质S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D项正确。

2.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的反应关系。

(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但C也有其广泛的用途,写出其

中的两个用途:=

⑵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

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时通入过量的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

体。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o

⑷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

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的化学式是。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刻蚀

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一■定条件

答案⑴漂白、防腐、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等(任写两个即可)(2)4NH3+6NO5N2+6H2O(3)第

三周期第IIIA族

3+2+2+

(4)Si+2NaOH+H2O=Na2SiO3+2H2tNa2cO3(5)Cu+2Fe=Cu+2Fe

真题体验培养能力

1.(2023・广东,4)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

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图1:喷泉实验B.图2:干燥NH3

C.图3收集NH3D.图4:制备N%

答案B

解析NH3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从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达到预期;P2O5为酸性

氧化物,NH3具有碱性,两者可以发生反应,故不可以用P2O5干燥NH3,故B不可以达到预期;NH3的密

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可以达到预期;CaO与浓氨水混合后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的

热,促使NH3挥发,可用此装置制备NH3,故D可以达到预期。

2.(2023・天津,9)如图是反应装置,可以做下列()

A.稀硝酸与铁制备一氧化氮

B.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制备氯气

C.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制备氨气

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一氧化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不选;浓盐酸与二氧化锅制备氯气需要

加热,B不选;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不选;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有毒,需要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选。

3.(2023•江苏,8)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uO,

A.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HNO3(稀)一*NO—*NO2

()

-----------2-——aILO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N2放电或高温NO~*HNO3

催化剂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NO+2co--N2+2CO2

D.实验室制备少量NH3的原理:2NH4Cl+Ca(OH)2^CaCb+2NH3f+2H2O

答案B

解析Cu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之一为NO,NO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2,A正确;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或

放电条件下生成NO,但NO无法与水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主要将污染气体NO、

催化剂

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故该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C正确;实验室利用熟石灰和氯

化镂制备少量NH3,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一「CaCl2+2NH3t+2H2O,D正确。

4.(2022・重庆,5)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14gN2生成NH3分子数为2NA

B.消耗1molH2,生成N—H键数为2NA

C.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H3,电子转移数为2NA

D.氧化1molNH3生成NO,需Ch分子数为2NA

答案B

高温、高压、

解析N2与H2合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催化剂2NH3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14g氮气

生成氨气为小14g比=1mol,即生成氨气的分子数为NA,故A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1mol氢

气生成N—H键为1molx|x3=2mol,即生成的N—H键数为2NA,故B正确;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标准状

况下22.4L氨气,反应转移电子为一:产L义3=3mol,即电子转移数为3必,故C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

可知,1mol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需氧气1molxj=1.25mol,即需Ch分子数为1.25NA,故D错

>口

1^0

章未专题突破练[分值:100分]

(选择题1~11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W对点训练

题组一S、N、Si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②氨气催化氧化制备硝酸属于氮的固定③保存

氢氟酸可用玻璃瓶,但不能用玻璃塞④氨易液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⑤高纯

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⑥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以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

A.3个B.4个C.5个D.6个

答案B

解析①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但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错误;②氮的固定是指将大气中游离态

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错误;③保存氢氟酸不可用玻璃瓶,也不能用玻璃塞,错误;④氨易液化,

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正确;⑤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错误;⑥硅酸钠的水

溶液可以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正确。

2.(2024•黑龙江大庆高一期中)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o2o2H2O

A.工业制硝酸:N2―*N0—>N02—*HNO3

焦炭HQ氢气

B.高纯硅的制备:石英砂1800〜200。A粗硅300(JsiHCh1100℃"Si

燃烧催化氧化水吸收

C.工业制硫酸:黄铁矿一>802-----------*S03--------*H2s04

CO:NHs加热

D.侯氏制碱法:NaCl溶液—*—^NaHCCh-"NazCCh

答案B

解析工业制硝酸需要用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A错误;焦炭还原石英砂得到粗硅,粗硅与HC1反应得

到SiHCh,SiHCh被氢气还原得到纯硅,B正确;S03用高沸点的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不能用水吸收,C

错误;侯氏制碱法中先通入氨气营造碱性环境,再通入CO?生成碳酸氢钠,D错误。

3.(2024•南宁高一段考)如图所示是硫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图中箭头表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完成,

a、g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盐物质永别

A.d通入b的溶液中有浑浊产生

B.单质c易溶于水和酒精

C.d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实验室可用f的浓溶液与Nai反应制取HI气体

答案A

解析b为硫化氢,d为SO2,d通入b的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H2S=3SI+2压0,有浑浊产生,A正

确;。为硫单质,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B错误;d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

是它不能使指示剂褪色,则SO?只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错误;f为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用于制取HI,D错误。

4.(2024・四川泸州高一段考)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H3-NO2③NCh—HNCh@N2^NO@N2^NH3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N2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2不能直接生成NO?;②NH3

和0?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NO,NH3不能直接生成NCh;③NO?与水反应生成HNO3,NO?既是氧化剂又

是还原剂;⑤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

题组二SO2的制备SO2、CO2的鉴别与除杂

5.(2023・四川广安二中高一期中)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分CO2和S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溶液②氢硫酸③酸性高镒酸钾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④B.②③④

C.除①外D.全部

答案c

解析①S02和C02均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澄清石灰水不能鉴别S02和co2;②二氧化硫与

氢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二氧化碳与氢硫酸不反应,可以鉴别;③二氧化硫与高镒酸钾溶液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观察到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与高镒酸钾溶液不反应,能鉴别;④二氧化硫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氯水褪色,而二氧化碳与氯水不反应,能鉴别;⑤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

碳不能,能鉴别。

6.(2024•河北邯郸高一期末)欲除去CCh气体中少量的SCh,应使气体通过()

A.饱和NaHCCh溶液

B.饱和NaOH溶液

C.饱和NaCl溶液

D.饱和Na2c。3溶液

答案A

解析饱和NaHCCh溶液吸收SO?生成COZ,可以除去CCh气体中少量的SO2,A正确;饱和NaOH溶液

与CO?和SO?均反应,B错误;饱和NaCl溶液不能吸收SO2,C错误;饱和Na2c。3溶液与CCh和SCh均

反应,D错误。

题组三无机框图推断题

7.A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C为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B.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A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反应①②互为可逆反应

答案A

解析满足题目要求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Hso'-F"

Tcicr户

8.(2024•哈尔滨高一段考)物质A能发生连续氧化(其他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为常见的碱性气体,C为红棕色气体,则由A反应生成1molB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B.若B为常温下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C溶于水形成的酸是强酸

C.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可能是空气中的一种气体

D.若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在常温下一定是气体

答案D

解析若A为常见的碱性气体,则符合NH3-NO-NO2的转化,C为红棕色的NO2,则由A反应生成1

molB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NA,A正确;若B为常温下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符合S-SCh-SCh

的转化,则C溶于水形成的酸是H2s04,为强酸,B正确;若C是红棕色气体N02,则B为NO,A可以

是氮气,C正确;若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可能为COz或SO3,则A可能为C或S,两者在常温

下均为非气体,D错误。

9.(2024・重庆高一段考)已知C、D、E、F均含同种短周期元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上回上围当同

A.若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C到D的条件为点燃

B.若F是一种强碱,则E有强氧化性

C.若C为碳,则F溶液显弱酸性

D.若F的浓溶液能使纸条变黑,则C可为黄色固体

答案A

放电或高温

解析若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即N2,N2+O2---------------2NO,则C到D的条件为放电或高温,A

错误;若F是一种强碱,贝ijF为NaOH,E为Na2O2,Na2O2有强氧化性,B正确;若C为碳,与O?不完

全燃烧生成CO,CO与O2反应生成CO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F溶液为碳酸溶液,显弱酸性,C正

确;若F的浓溶液能使纸条变黑,则F为硫酸,C可为黄色固体S,D正确。

10综合强化

10.(2024•河南信阳高一期中)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X——»Y——►ZW

II

选项XYZW

ANa[Al(0H)4]A1(OH)3A1C13Al

BN2O5HNO3NONO2

CH2SsSO2SO3

DSiSiO2H2SiO3Na2SiO3

答案B

解析Na[Al(0H)4]中加入盐酸,会逐渐生成A1(OH)3,盐酸过量可以溶解为A1C13,但是电解AlCb不能得

到单质铝,A错误;N2O5和水生成硝酸,稀硝酸和铜生成NO、浓硝酸和铜生成NO2,NO和氧气生成

NO2,NO2和水生成NO,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NO2,B正确;S单质不能一步直接被氧化为三氧化硫,C

错误;单质硅与氧气反应生成SiO2,但SiO2不能直接溶于水中生成硅酸,D错误。

1LA、B、C、D是含同一元素的四种物质,所含有的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前20位。A是单质,D是该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

A.C可能为红棕色气体

B.B-C-D的转化过程一定会发生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C.若A为黄色固体,则将过量铜丝插入含溶质2moi的D的浓溶液中,加热并完全反应,获得的B的物质

的量小于1mol

D.D为某种弱酸时,该转化关系也能成立

答案B

解析若A为N2,则A-D分别为N2、NO、NCh、HNO3时转化关系成立,A正确;若A为A1,则A-D

分别为Al、AI2O3、AlCb、Al(0H)3时转化关系成立,B-C-D的转化过程没有发生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B错误;若A为S,贝UA~D分别为S、SO2、SO3、H2sCU时转化关系成立,铜丝只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因此生成SO2的量少于Imol,C正确;若A为Si或C,则A~D分别为

Si、SiO2,Na2SiO3>IfeSiCh或C、82、Na2co3、H2cO3时转化关系成立,D正确。

12.(12分)已知A、B为常见的浓酸溶液;X、Y、Z、W均为氧化物,其中X是红棕色气体,Y的固体可用

于人工降雨,W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

回答下列问题:

[A+木炭曰TV^

木炭)

(wH

(1)Y是(填化学式)。

(2)将B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但溶液浓度降低,表明B具有性;利用这种性质

可以进行(填字母,下同)实验操作。

a.干燥二氧化硫b.检验Ba2+

c.干燥氨气d.钝化铝片

(3)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Y和W气体的是o

A.澄清的石灰水B.BaCL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D.FeCb溶液

(4)写出X与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如图甲、乙均为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

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答案(1)CO2(2)吸水a(3)CD(4)3NO2+H2O=2HNO3+NO

(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有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环境

解析X是红棕色气体,X是N02,丫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丫是CO2,W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W是S02。A、B为常见的浓酸溶液,A和木炭反应生成NO2、CO2,则A是浓硝酸;

B和木炭反应生成SO2、C02,则B是浓硫酸,反应都有水生成,Z是HzO。

(3)CO2和SCh都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C02和SO?都不能与BaCb溶液反应;SO?能使酸性

KMnCU溶液褪色,CO?不能;SO?能把Fe3+还原为Fe2+,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CCh不能与FeCb溶液反

应。

13.(8分)(2024.陕西商洛高一段考)如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

C、D常温下都是气体,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