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汇编_第1页
2025年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汇编_第2页
2025年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汇编_第3页
2025年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汇编_第4页
2025年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

作汇编

药品的取用

i.取用原则

取用化学药品,要遵循维护药品洁净,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为

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严禁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

②不要让瓶口对着面部,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

毒气)的气味。

③节约用药。一般要求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

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即液体取1mL—2mL,固体量只需盖

满试管底部。

④不允许用不洁器具取用试剂。

⑤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

放入指定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镜子。药匙的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

多时用大匙,少时用小匙。镜子则用于夹取块状固体药品。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

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

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

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

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液体药品,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器具取用,亦可用倾注法。

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入试管时,标签朝上对着手心,把试剂瓶口紧靠另

一手所持的略微倾斜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注入试管内(图),倾注

液体入烧杯的操作如图。注意不让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倒完液体,立即盖好原瓶塞。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

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再读出体积数

③使用滴管取液时,用手指捏紧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再将滴管

伸人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把它悬空放在

烧杯(或其他容器)上方(不可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

的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挤胶头,使试剂滴下(如图)。(特

别指出,实验室制备Fe(0H)2沉淀时,滴管应伸人到FeS(h的液面下

挤入。

4.注意事项

取用危险试剂时,要特别小心,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如:

取用浓酸、浓碱时,要戴防护手套和眼镜;不用口吸移液管来取危险

试剂;取挥发性强和毒性大的药品时,要在通风好的地方进行;取用

易燃、易爆试剂时,要远离火源等等。

[例1]关于药品的取用有下列说法: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

试剂瓶,以免浪费;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

药品要倒入废液桶中;④剩余的固体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

液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②、③(D)全部

[例2]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分片状和粒状两种)、浓

H2s(U密度L84g/cm3)、水以及右图所示装置。图中量气管B由甲、

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

-100mL)o甲、乙管可固定在铁架上,供量气用。实验时乙管可上下

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利用此装置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

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50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

⑵①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乩,应如何操u

作?

②若改变气体发生装置,但仍要求保证不漏气,在中学的常用仪

器中,应用(自选仪器)仪器来装配;在检查了装置

的气密性后,应如何操作:

⑶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乩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

时,除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一个不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来测量乩体积的装置,

应用的仪器(自选)是。

药品的存放

1.存放要求

化学试剂的保存一般要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变质的原因,选用

不同的保存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试剂瓶和瓶塞的选用。

2.密封保存的试剂

(1)试剂由于与空气中成分作用而应密闭保存。

①与C02作用的有:碱类(如NaOH、Ca(OH)2、Ba(OH)2等)、弱酸盐类(如

水玻璃、漂白粉、NaAlOz溶液等)、碱石灰、过氧化钠等。

②与水作用的有:有吸水性和潮解性的物质(如浓硫酸、CaCl2>NaOH

固体、P2O5、碱石灰、硅胶、浓H3P。4等)、与水能反应的物质(如电石、

生石灰、无水硫酸铜、钠、钾、过氧化钠等)。

③与作用的有(一般有还原性):钠、钾、亚硫酸及其盐、氢硫酸及

其盐、白磷、苯酚、亚铁盐等。

⑵试剂由于挥发或自身的分解应密闭保存,一般应置于冷暗处。如

浓HNO3、AgNO3>H2O2、液澳、浓盐酸、浓氨水、汽油、苯等。

3.对试剂瓶的要求

①一般固体(尤其是块状)物质保存在广口瓶中,便于用镜子取用。

②一般液体及挥发性物质保存在细口瓶中

③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如:浓HNO3、硝酸银、卤化

银、氯水、澳水、碘水和某些有机物试剂。

4.对瓶塞的要求

一般盛碱性物质和水玻璃的试剂瓶都用软木和橡皮塞;盛强氧化性

和酸性物质、有机物(如苯、四氯化碳、汽油、乙酸、酒精等)的试剂

瓶用磨口玻璃塞。

5.特殊物质的存放

①氢氟酸因强腐蚀性不能用玻璃瓶,而用塑料瓶存放。

②一些易挥发、易氧化的物质还要采用更严密的措施。如:白磷保存

在水中;钠、钾保存在煤油中;液澳上部用水封等。

[例3]下列试剂可用无色带胶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A)液漠(B)氢氟酸(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例4]下列贮存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将苛性钠固体存放在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C)将浓硝酸保存在有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D)将水玻璃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例5]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①把汽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②把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玻

璃瓶中。③把氢氟酸存放在带木塞的玻璃瓶中。④把固体氢氧化钾保

存在塑料瓶中。⑤把金属钠存放在无水乙醇中。

(A)①③⑻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例6]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逐滴滴入含酚酉大的NaOH稀溶液

中,当滴到某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用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

②是由于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制备

把滤纸用某些溶液浸泡后,晾干就制得试纸。试纸的种类很多,

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

粉碘化钾试纸和醋酸铅试纸等。

2.各种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储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

棒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不得接触容

器)。观察试纸是否改变颜色,判断气体性质。

②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

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是否改变颜

色,判断溶液性质。

③在使用pH试纸时,玻璃棒不仅要洁净,而且不得有蒸屈水,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在用pH试纸验液前,切不可用蒸储水湿润,否则会使

待测液稀释,测得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④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中的一些气

体沾污。

3.各种试纸的用途

①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时变蓝。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时变红。

它们可以定性地判断气体或溶液的酸、碱性。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中的碘离子,当遇到氧化性物质时被氧化为碘,碘

遇淀粉显示蓝色。它可以定性地检验氧化性物质的存在,如氯气、澳

蒸气(和它们的溶液)、N02>O3等。

③醋酸铅试纸遇到硫化氢和硫离子时,生成黑色的硫化铅。它可以定

性地检验硫化氢和含硫离子的溶液。

④pH试纸遇到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时,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与标

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o它可以粗略地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测得的pH值为1—14的整数值)。

[例7]下列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水湿润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B)碘化钾淀粉试纸(C)pH试纸(D)醋酸铅

试纸

[例8]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⑻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捧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

标准比色卡比较

[例9]指出使用下列仪器或用品的第一步操作:

①托盘天平

②酸式滴定管

③红色石蕊试纸

[例10]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馈水

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⑴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⑵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H]相等的H2sO4和H3PO4溶液的pH,结果会怎

样?

连接仪器装置

1.仪器的连接

橡皮管、塞子、玻璃导管等的连接,关键掌握两个字一一润、转,

即管口或塞用水稍润湿,插入过程中应转动插人。如图所示。

2.仪器的组装

中学化学中仪器的组装多用到铁架台,用导管、胶管连接实验所

需仪器。其组装顺序一般是:从下到上,自左至右。

例如,组装一套固体与液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并验证该气体的

性质、应用(如制备其他物质等)、收集、吸收等的装置,其安装程序

为:

①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

②根据灯焰的适宜高度(外焰加热)确定铁圈的位置,并在铁圈上放一

块石棉网

③将装有固体反应物的圆底烧瓶(或蒸储烧瓶)放置在石棉网上,并用

铁夹固定

④将装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塞子塞在烧瓶上;

⑤再自左至右依次连接好净化一干燥一性质(检验、制备、收集等)

一尾气处理装置等。

3.仪器的拆卸

实验完毕拆卸装置时,其程序与组装程序相反,从右至左,自上

而下地进行。应注意的是:拆卸加热装置、并有导管伸入到液体中的,

应先将导管取出液面,再停止加热(撤灯),以防倒吸回流。拆卸有毒

气的实验装置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例11]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涉及到以下几个实验步骤:

a.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并连接好导气管;

b.用药匙把少量MnO2粉末放入烧瓶中,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

并把导气管插入集气瓶中,同时连接好吸收多余氯气的吸收装置;

c.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

棉网;

d.用分液漏斗向烧瓶内注入浓盐酸,再点燃酒精灯,缓缓加热;

e.检查装置气密性。

以上步骤先后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a、b、c、d、e(B)b>d、e、a、c(C)c、d、e、a、b(D)c、

a、e、b、d

[例12]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

铜。

图中A、B、C、D、E、F的虚线部分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

伸长等部分末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

是(填写各装置的序号)()接()接()接()接()接();其中,

③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

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作用是;装置④的作用是;

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实验结束

时,应先熄灭处的酒精灯。

⑷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待充分反应后,装置①的玻璃管中剩余物呈____________色。冷

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__色。

检查装置气密性

1.分析思路:T变V不变或V变P变

2.常见几种类型

(1)一般型将装置的导管口的一端浸没于水中,再用双手握住容

器(试管可用一只手握住,如图;有时还可微热),若在导管末端有气

泡冒出,松开手后,管端又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连接装置不

漏气。

(2)启普发生器型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如启普发生器)的气体

发生装置,可用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观察液面稳定后是

否下降的方法检查气密性,若水面下降,则表示漏气,若水面不下降,

表示不漏气。

(3)含分液漏斗型

A紧闭导气管出口,拔下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向分注入蒸t留水,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液滴速度,若液滴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则说明气密性好。

B转化为一般型

(4)整套(或)局部装置若要检查整套装

置的气密性,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产生明显

的现象,可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的容

器微热,观察插入液体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断整套装置

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例13]用右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拔开试管a的橡皮塞,加入10mL6mol/L稀硝酸和1g薄铜片,立

即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反应开始时速度缓慢,逐渐加快。

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依

次逐一写出。

⑷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b中的水面先沿导管b慢慢上升到

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管口冒出。试说明反应开始时,

导管中水面先上升的原因。

⑸试管c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水槽。将管口向上,

松开拇指,片刻后,再次堵住管口,将试管又再倒置水槽中,松开拇

指。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例14]由右图中的仪器组成一套制取SO2并验证SO2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与漂白性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及有关药品等已省去,装置③中

箭头表示气体流向)。其中装置②、④、⑤中的所用试剂只能从以下

物质中选用:氯水、浓硫酸、澳水、硝酸、品红试剂、烧碱溶液、澄

清石灰水。

(1)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接):

J接,接,H接D,接I,接o

(2)装置②用以检验S02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最好是;

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最好是;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最好是

,目的是。

(3)仪器连接好后怎样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

(4)关闭活塞KB,如何检验装置②、③、④、⑥的气密性,简述其

操作:O

物质的加热

1.加热的方式

①直接加热:对温度无准确要求,且需快速升温的实验,通常可采取

将被加热物体置于热源之中直接加热的方法进行。如通常的试管实验、

高温灼烧等。

②加热若因直接加热易于造成被加热仪器受热不均,甚至出现局部过

热现象,且温度难以控制,故常使用各种热浴进行间接加热,通常的

热浴有水浴、油浴和砂浴。其中水浴在中学化学中常用,加热温度不

超过100℃的,均可用水浴进行加热。常用的水浴加热的仪器是水浴

锅,也可用烧杯代替。

水浴的作用是:易于控制温度,且使被加热仪

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有:测KN03溶解W'

度、苯的硝化反应、制酚醛树脂、银镜反应等。W

2.液体的加热

①盛液体试管的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可直接在火焰(外焰)上加热;

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的1/3处;盛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

管口朝上与桌面成45。角(约),管口不可对准他人或自己。先移动

试管(或酒精灯)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液体中上部,再慢慢下移加热。

试管(其他加热器皿同)受热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也不能立即用冷水

冲洗(烧得很热时,其他加热器皿同)或放在桌上,以防骤冷炸裂。

②盛液体烧杯的加热:多量液体加热时用烧杯,盛液量宜在容积的

1/3—2/3;外壁要擦干;加热应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

圈上进行。

③盛液体烧瓶的加热:较多量液体(或液体加固体)参加的用于制备气

体的反应或进行蒸储操作,均可选用烧瓶加热;盛液量一般控制在容

积的1/3—2/3为宜;外壁要干;置于垫有石棉网的铁架台铁圈上,

并用铁夹固定瓶颈。

④盛液体蒸发皿的加热:将稀溶液浓缩,或使少量液体加热蒸发后得

到晶体用蒸发皿加热。将蒸发皿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火加热,

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若需将溶剂全部

蒸干获得晶体,待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

剩下极少量的溶剂蒸干,以防晶体崩溅。

3.固体的加热

固体试剂常可直接加热,盛固体试剂直接加热的仪器常有试管、

蒸发皿、土甘士国等。

①盛装固体试管的加热:管夹夹在离管口的1/3处;管口稍向下倾斜

(但加热NH4cl不同);先移动酒精灯(或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将

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②在蒸发皿中对固体加热:应注意充分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如烘

干CaCL、碱石灰,或对不纯的二氧化锦进行灼烧,使冰醋酸脱水等,

都可以在蒸发皿中进行。

③在用烟中对固体加热:适于高温加热固体。珀土反应直立于泥三角上

受热(泥三角置于铁圈上或三脚架上);先小火匀热,后强火灼烧。珀

土另用生烟钳取放。夹持高温珀士禺时,应先将珀士品钳适当预热。珀士另种

类有瓷用土区、氧化铝用土双铁用烟、粕用土禺等,除铁生烟外,其余都

不能在用土区内进行强碱熔融。加热物质时。除常用的酒精灯外,还可

用电炉、喷灯等。

[例15]下列实验不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A)制澳苯(B)乙醛的银镜反应(C)制硝基苯(D)实验室制

取乙烯

[例16]下列操作:①用铁生士反灼烧烧碱;②用瓷用土品除去纯碱晶

体中的结晶水;③用酸式滴定管装KMnO,溶液;④直接加热蒸发皿。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C)⑤④(D)②③

洗涤玻璃仪器

1.常用洗涤方法

①毛刷洗涤法:先用自来水冲洗,振荡,若还有附着物用毛刷洗。选

择毛刷应大小合适。此方法可除去附着在仪器内壁的灰尘和可溶性物

质及有些不溶物,但不能洗净油污。

②洗涤剂洗涤法:通常使用肥皂、洗衣粉、洗涤灵等做洗涤剂,可除

去油污和有机物。洗涤时,先把仪器润湿,用毛刷蘸取洗涤剂刷洗,

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③特殊污物的洗涤方法:根据玻璃仪器附着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选

用可以溶解或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作洗涤剂将附着物洗去。如:

苯酚可以用酒精溶解洗去;酸性物质可用碱液洗;碱性物质可用酸液

洗;还原性物质用氧化剂洗;氧化性物质用还原剂洗。

常见的残留物及所用洗涤剂如下表:

残留物洗涤试剂

Ag(银镜)、Cu稀硝酸

MnO2浓盐酸

盛放铁盐仪器稀盐酸

CaCO3>氢氧化物沉淀稀盐酸

苯酚浓NaOH(或酒精)

油脂NaOH溶液

硫CS2(或NaOH(溶液共热)

K2MI1O4浓盐酸或草酸溶液

b酒精(或NaOH溶液)

水垢醋酸

2.洗涤干净的标准

器壁没有附着物和油污,用水洗后器壁上附着的水均匀,既不聚

成滴也不能成股流下。

3.注意事项

①仪器中的反应物应倾倒出来后再清洗。

②炽热的仪器应冷却后再洗涤。

③无论使用上述哪种方法,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再用蒸t留水洗涤

2—3次(注意少量多次)。

④洗净的仪器应倒放于架子上。

[例17]实验室中洗涤下列仪器的方法不合适的是()。

(A)BaSOs沉淀用稀硝酸(B)硫磺用工业酒精(C)酚醛树脂用酒精浸泡

(D)铜沉淀用稀硝酸

[例18]洗涤下列试管,选用试剂合理的是()o

①作过KMnO,分解反应实验的试管用浓盐酸。②作过银镜反应实验的

试管用稀硝酸。③作过Na2s与稀硫酸反应的试管用二硫化碳。④作

过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⑤长期存放FeCL溶液的试剂瓶用稀

盐酸。

(A)①⑦③⑻②④⑤(C)②②④(D)

全部

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研细一搅拌一加热(但必须是加热不水解或不发生化

学变化的物质),均可加速固体的溶解(如FeCL、NaHCU的溶解等,

均不可加热)。

2.液体的溶解一般液体可直接加水溶解,振荡或搅拌可以加速溶

解。特别注意浓H2SO4的溶解(稀释)方法一一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

中并不断搅拌,乙醇和浓硫酸、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均如此。

3.气体的溶解

①溶解度较小者,如AS、(X、CO2等溶解时,可把导气管直接插入水

中。

②溶解度较大的(如极易溶解的N%、HC1等),在导管末端接一倒置

的三角漏斗,让漏斗边缘稍没入水面,这样既可增大气体的吸收率,

减小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若缺少漏斗,导管末端

只能靠近水面,或选用肚形容器替代,防止倒吸(下图)。

[例19]实验室制备氯水,应选用的最佳装置是()o

[例20]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H)的烧杯中冷水

所起作用是-装置(III)的烧杯中液体

的作用是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

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

⑶装置an)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

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加热,当观察到试管乙中有明显现象时停

止实验。试回答:

⑴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4)试管乙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焰色反应

1.作用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可以

用来检验一些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测定出它们的存在。钠的焰色反应

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为紫色。

2.操作方法把装在玻璃棒上的柏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银、

铭、鸨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等到跟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的时

候,用柏丝蘸碳酸钠溶液,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颜色。每次试验完

后都要用稀盐酸洗净柏丝,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什么颜色,再分别蘸

碳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作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在观察钾的火焰

颜色的时候,

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去观察,这样可以滤去黄色的光,避免碳酸钾里

钠的杂质所造成的干扰。

3.实验现象用柏丝蘸碳酸钠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当

蘸碳酸钾溶液或氯化钾在火焰上灼烧时,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

呈紫色。

4.注意事项

①由于钾与钠性质相似,在钾的化合物里常含有钠离子,给观察钾的

焰色反应带来干扰,所以在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需透过蓝色钻玻璃滤

去黄色。

②焰色反应是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性质,无论是其溶液还是固体都有这

一性质。

③若焰色反应中,用柏丝(或铁丝)去蘸取试样粉末,为便于粘上,一

般应将金属丝灼烧。④洗净柏丝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是因为金属

的硫酸盐的沸点比盐酸盐高,金属氯化物在灼烧时易气化而挥发。

[例22]欲观察氢气燃烧时火焰的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

(A)钠玻璃(B)钾玻璃(C)石英玻璃(D)铜管

[例23]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海藻灰中含有碘盐。从草木灰中提

取碳酸钾,从海藻灰中提取碘,并做有关检验。

⑴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

(3)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过滤后的溶液在蒸发皿里加热以得到钾盐

晶体。加热过程中要,当蒸发到

时停止加热。

(4)用焰色反应检验某学生用无锈铁丝去粘碳酸钾粉末,却粘不

上,这是因为;某学生粘上了钾盐粉末,但在酒

精灯上灼烧时看到火焰是黄色而看不到紫色,这是因为

(5)将氯气通人海藻灰溶液,溶液变为浅棕色,将CCL加入溶液中,

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色。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例1]D

【例2】(1)固定A、甲、乙三管,将A、甲两管橡皮塞塞紧,在

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水面保持

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取下试管A,向其中加入适量水,再沿试管壁慢慢加入少量

浓H2s04振荡,使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将试管斜放,把

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H2s04

接触。

②100ml烧瓶,带分液漏斗和导气管的双孔塞,烧杯及玻璃棒;将锌

粒(或片)放入烧瓶内后,用双孔塞塞紧,在烧杯里将浓H2s04稀释

为适当浓度的稀H2s04后转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使反应发生。

(3)调节甲、乙两管的液面高度至相平;以减少测量误差。

(4)洗气瓶、带导管的双孔塞、50ml量筒。

【例3】C

[例4]AD

【例5】C

【例6】(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2)①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

②氯气过量后HC1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向无色溶液中再滴

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应

为原因①

【例7】C

【例8】C

[例9]①调整天平的零点,使天平平衡;②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③将试纸用蒸t留水润湿

【例10](1)不正确(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0H一被稀释,

测出的不为溶液中H+或OIT对应的pH值,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

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3)测得H3P。4

的pH小,因为在稀释过程中,H3P。4继续电离出H+,使得溶液中

田+]大。

[例11]D

【例12]⑴3-5-4—2-6;C;B⑵除Cb中混有的水蒸气;

除去Cl2中混有的HC1;

Cl2+2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