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实验专题
建议用时:75分钟
考点预策
考点考向题型分布
力学实验专题18实验
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实验4: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5: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实验6: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实验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9: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考点突破
考点01:力学实验专题(18实验)
K-j
1.(2024•广东深圳•三模)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
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纸带
打点计
时器
vnr夹子
接3源二重物
⑴本实验采用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7=s„
⑵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每间隔一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
距离分别为国=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若打点计时
器的打点周期表示为7,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代入数
据,可得加速度。=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⑴0.02s
2)(匕+―+尤6)一(4+尤2+三)96m/s2
36T2'$
【详解】(1)根据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可知
T=—=0.02s
f
(2)⑴⑵根据逐差法求得其加速度
X4-Xj=3卬2
x5-x2=3a2t2
x6-x3=3卬2
a~3
其中
t=2T
整理可得
_(x+x+^)-(^+x+x)
Cl—45623
36〃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a=9.6m/s2
2.(2024•山东泰安•模拟预测)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竖直
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OB,O为两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细绳CU跨过C点处钉在木
板上的光滑的钉子,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
码的个数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调整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的位置。
(1)关于实验中必须注意的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o
A.只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结点。达到的位置,应与钩码、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
B.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c.两个分力片、鸟间的夹角e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两个分力片、鸟的大小越大越好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视线通过细绳垂直于纸面,在绳下的纸上用笔画出两个点的位置并使
这两个点的距离适当远些
(2)图中OC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细绳02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尸,«+^<90°,下列操作正确
的是。
A.减少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万,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减少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右平移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夕,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右平移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同时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答案】⑴ABD
(2)AD
【详解】(DA.为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结点。达到的位置,应与钩
码、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故A正确;
B.为减小实验误差,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故B正确;
c.两个分力片、片间的夹角e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两个分力不、鸟的大小也不宜过大或过小,适宜
即可,故C错误;
D.为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视线通过细绳垂直于纸面,在绳下的纸上用笔画出两个
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适当远些,故D正确。
故选ABD。
(2)AB.减少钩码个数后,相当于减小一个分力的大小但方向不变,结点位置不变,相当于合力不变,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此时应该减小夕,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故A正确,B错误;
C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右移动一些,结点位置不变,相当于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变但方向与合力
方向的夹角变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此时应该减小夕,同时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故C错误,D
正确。
故选AD。
3.(2024•山东泰安•模拟预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两根
直杆在同一竖直面上,。杆竖直,6杆倾斜,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杆上尸、。两点,轻绳穿
过光滑的轻质动滑轮,动滑轮下端连接物块A,在轻绳的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的重力忽略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物块A的质量仅;
②测出轻绳的长度乙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
③改变物块A的质量心,记录力传感器相应的示数厂。
⑴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传感器的示数尸与物块A的质量%满足关系式(用题中给出的物
理量表示)。
(2)若轻绳的尸端不动,将。端沿杆稍微向上移动,力传感器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⑶某同学改变物块A的质量,作尸一切的图像,如图乙,图像的斜率为左,但是他忘记了记录间距。的大
小,利用图乙和已知物理量求出。为(Lk,g已知)。
【答案=
(2)变大
⑶D=44"F七
2k
【详解】(i)如图所示,设定滑轮处为。点,尸。段绳子的长度为4,。。段绳子的长度为的尸。与。。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sin3+l2sin0=D
又
/1+/2=L
解得
sin0=-
L
由平衡条件可得
2Fcos9=mg
又
sin20+cos29=1
解得
口_mgL
2A/Z2-D2
(2)由(1)分析可知,若轻绳的P端不动,将。端沿杆稍微向上移动,工不变,。变大,力传感器的示
数变大。
(3)由(1)可知
msL
F=—「---[F—m的图像的斜率为在,则有
2VZ-D2
解得
4.(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模拟预测)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长
木板B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木板右侧安装有光电门1与定滑轮,物块A上方装有一宽度为d的挡光片,细
线连接A后,平行于长木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钩码连接。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
②在木板中间位置加装光电门2,将木板左侧适当垫高,细线上不挂钩码,轻推物块,使得挡光片通过两
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相等;
③撤去光电门2,将物块A静置于长木板B上的。点,测出挡光片与光电门1之间的距离看;
④在细线右端悬挂一个质量为人的钩码,静止释放物块A;
⑤读取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
⑥再次将物块A静置于。点,在细线右端增加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释放物块A,读取光电门1的挡光时
间;
⑦重复操作⑥,得到多组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加,与钩码数目n的数值。
(1)步骤②中,将长木板左侧适当垫高的目的是0
(2)小组成员根据步骤⑦中的数据,以(加丫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出(加丫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可
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8=,物块A与挡光片的总质量A/=o(均用c、b、d、%、人表示)
【答案】(1)平衡摩擦力
【详解】(1)挡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相等,表明物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等,即物块向下
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与木板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平衡可知,步骤②中,将
长木板左侧适当垫高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1]⑵令木板的倾角为6,平衡摩擦力时有
Mgsin6=juMgcos0
对物块与钩码构成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mQg+Mgsin0-juMgcos0=+nm0)a
物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d
v=一
△t
根据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有
v2=2a%
解得
Md11d2
(加)2=-----------—1_.
2%〃70gn2x0g
结合图像有
Md2cd2
2x0m0gb2x°g
解得
d2
g=石?M=
b
5.(2024•福建龙岩•模拟预测)某软件能够调用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显示手机加速度的数值。小明
通过安装有该软件的智能手机(其坐标轴如图1所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原理图如
图2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y轴加速度
1.0-2
〃〃〃“〃a/(ms)
->-5.0
:
--:"-弹簧
•
一4.0
二
03.0
手机
2.0
细绳
1.0
-1.0F/N
时间f00.250.500.751.001.25
图1手机坐标轴图2实验装置原理图图3软件截图图4
(1)往小桶中增加祛码,重复步骤(3),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123456
小桶和祛码的质量加(kg)0.02450.04450.06450.08450.10450.1245
手机加速度。(m/s2)1.762.583.394.204.98
根据图3软件截图,上表中空白处的数据为m/s2»利用数据作出尸图像,在图4中描出第一
组数据的点并连线,可以得到结论:当手机的质量一定时,手机的加速度与手机所受合外力成
正比。
保持小桶和祛码的质量不变,用双面胶把不同数量的配重片贴在手机背面,重复步骤(3),测得实验数据
并作出图像,得出结论:当合外力一定,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2)从图3软件截图可以看出,即使整个实验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手机依然显示有加速度扰动,为了减少该
扰动造成的相对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使用质量更大的祛码组
B.将弹簧更换为不可伸长的细线
C.将弹簧更换为劲度系数更小的弹簧
D.让小桶和祛码的质量远远小于手机的质量
八a/(nrs-2)
【答案】(1)0.95-0.98
(2)A
【详解】(1)田根据图3可读得手机的加速度大小大约为0.98m/s2,因此上表中空白处的数据应为0.98;
⑵作图时应用平滑的直线将各点迹连接起来,且应尽可能多的让点迹落在图线上,不能落在图线上的点迹
应让其均匀的分布在图线的两侧,明显有误差的点迹应直接舍去,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a/(m-s2)
F/N
—>
(2)A.使用质量更大的祛码组,整体的惯性将增加,其状态将越难改变,扰动将越小,因此该方案可行,
故A正确;
B.将弹簧更换为不可伸长的细线,在挂上和去掉小桶和祛码时,手机自身总是能达到平衡态,因此该方法
不可行,故B错误;
C.劲度系数越小,弹簧越容易发生形变,则扰动越大,因此该方法不可行,故C错误;
D.让小桶和磋码的质量远远小于手机的质量,并不能减小其扰动,甚至会增加其扰动,且当托起小桶和磋
码时,手机所受合外力将过小,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将变得更困难,因此该方案不可行,故D错误。
故选Ao
6.(2024•江苏南通•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将长木板一端固定在水
平桌面的左端,在长木板另一端用垫块将木板垫起。在木板上固定两个光电门1和2,木板上端放置一个带
有遮光条的小车,小车通过轻质细线绕过固定在木板右端的光滑定滑轮与小物块相连,木板上方的细线与
木板平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
(1)在小车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祛码,调整垫块的位置,给小车一沿木板向下的初速度,直到遮光条通过两
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然后去掉小物块,让小车沿木板下滑记录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
可求出小车加速度a;
(2)改变小车上所放祛码的质量,再次调整垫块的位置,重复(1)中操作,求出小车上所放祛码质量为加
时对应的小车加速度a;
(3)若实验数据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以祛码的质量加为横轴,在坐标纸上作出_______(填字母序号)关
系图线为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
A.a-mB.----mC.a2—mD.sfa—m
a
(4)已知图乙中直线的斜率为左,纵截距为4则小车和祛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小车的质量为—
(用题给已知量字母表示)
【答案】By|
kk
【详解】⑺令小车质量为“,小物块质量为机。,斜面倾角为e,当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
时,表明小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切)gsin6=mog+〃+机)gcos0
去掉小物块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z)gsin6gcosO=(Af+a
解得
\mM
—=---------1--------
Q加ogmog
可知,加速度的倒数与小物块质量成线性关系,若实验数据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以祛码的质量%为横轴,
在坐标纸上作出,-〃,关系图线为一条直线。
a
故选Bo
⑵⑶根据图像与上述函数方程有
,1,M
K=-----,b=------
加og冽og
解得
1-b
加og=7,M=-
kk
根据上述可知,去掉小物块后,小车和祛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1
k
7.(2024・福建莆田•三模)取中国象棋的"炮"和"隼"两个棋子。如图所示,将"隼"夹在拇指与弯曲的食指之
间,"炮"放在中指上,使两个棋子处于同一高度。用食指弹击放在中指上的"炮",使其水平方向飞出,同时
"隼"被释放,自由下落。改变高度或改变食指弹击的力量,观察到"炮"和"隼"两个棋子总是(选
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该现象可以说明棋子"炮”在竖直方向做运动。
【答案】同时自由落体
【详解】[1]⑵由题意可知,"炮”被弹出后做平抛运动,"隼"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两者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相
同,均为自由落体运动,贝卜炮"和"聿"两个棋子总是同时落地;该现象可以说明棋子"炮"在竖直方向做自由
落体运动。
8.(2024•山西太原•二模)某学习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毫米刻度尺、量角器研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规律,
频闪照相机每隔时间T拍摄一张照片。
(1)为了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小球应选择—(填选项前的字母);
A.实心金属球B.空心塑料球C.实心塑料球
(2)依次连续拍下三张小球照片并标记位置/、B、C;
bc
(3)经测量,N3段的长度为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3c段的长度为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
(4)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T=;小球在8点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
值为—(用图中所给字母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表示)。
【答案】A*,生不收Y
【详解】(1)为了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小球应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故A正确。
故选Ao
(4)[2]若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应满足
4C0S6Z=
Z2cosB=v07
则
lx_COSp
'2cosa
⑶若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满足
△y=72_4=gT?
则
⑷小球下落到s点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所以小球从B点到C点的竖直方向位移为
1,
■By=VByT+~gT"=1X
所以
9.(2024•山东济宁•三模)在探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向心力大小尸与小球质量心、角速度。和半径r
⑴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转动手柄,使变速塔轮、长槽和短槽随之匀速转动。小球做圆周
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的挡板提供,同时小球对挡板的弹力使弹簧测力筒下降,标尺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
分格数之比即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已知小球在挡板A、B、C处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2:1,
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C挡板处与
(选填"A"或"B")挡板处,同时选择半径(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塔轮进行实验。
⑵小强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滑块套在水平杆上,力传感器套于竖直杆上并通过一细绳连
接滑块,用来测量细线拉力尸的大小。滑块随水平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片,
其宽度为力光电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的时间。已知滑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八水平杆光滑。根据以上表
述,回答以下问题:
①某次转动过程中,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为加,则角速度。=(用题中所给物理量
符号表示);
②以厂为纵坐标,以773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中描出数据点作出一条倾斜的直线,若图像的斜率为匕则
滑块的质量为0(用人八d表示)
【答案】⑴B相同
,、dkr
2——
r\td1
【详解】(1)⑺⑵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保持小球的质量和转动的角速度相等,
即选择半径相同的两个塔轮进行实验,让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即分别放在C挡板处与B挡板处。
(2)[1]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为
v=——
由公式v=0-可得,角速度为
[2]由向心力公式有
md21
「(加)
10.(2024・四川眉山•模拟预测)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向心力公式。在透明厘米刻度尺
上钻一个小孔,细线一端系在小孔处,另一端连接质量为加、可视为质点的小钢球。将刻度尺固定在水平
桌面上,使小钢球在水平面内绕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n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501607080190cm
小孔位置钢球投影位置
图(b)
(1)钢球运动稳定后,该同学从刻度尺上方垂直刻度尺向下看,某时刻小孔和钢球的位置如图(b)所示,
则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cm。
⑵在验证向心力尸与角速度。的关系时,该同学保持钢球质量a、轨迹半径r不变,这种实验方法称为。
A.等效替代法B.理想模型法C.控制变量法D.微元法
⑶若该同学测得细线长度为/,经过时间f,钢球转动了〃圈,则钢球转动的角速度。=;该同学只需
验证等式成立,即可验证向心力公式。
【答案】⑴30.0
(2)C
,、2〃万g
⑶丁—
【详解】(1)小孔位置到钢球投影位置的间距等于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则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85.0cm-55.0cm=30.0cm
(2)在验证向心力厂与角速度。的关系时,该同学保持钢球质量加、轨迹半径r不变,这种实验方法称为
控制变量法。
故选C。
(3)⑴经过时间3钢球转动了w圈,则钢球圆周运动的周期
T=-
n
钢球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2万
o-——
T
解得
2〃万
3----
⑵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根据几何关系有
对钢球进行分析,钢球受到细线拉力与重力,合力方向指向圆心。,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mgtan0=mco
结合上述解得
g_4n7i
11.(2024・湖南•三模)常规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摩擦阻力影响相对较大,现如图放置实验器材,连
接遮光片小车与托盘祛码的绳子与桌面平行,遮光片与小车位于气垫导轨(图1中未画出,视为无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为g,接通电源,释放托盘与祛码,测得如下物理量:遮光片宽度力遮光片小车释放点到光电
门的长度/,遮光片小车通过光电门挡光时间Af,托盘与祛码质量〃?/,小车和遮光片质量加2。
光电门遮光片与小车
托盘与祛码
(1)如图2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宽度d=
2cm
01020
图2
⑵用该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满足〃”>>如;(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⑶若声,即验证从释放到小车经过光电门这一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用上述字母表示)
⑷改变/,做多组实验,作出如图3所示的以/为横坐标,以(色]为纵坐标的图像,。、6两图线中一图线
为无任何阻力情况下的结果,另一图线为某同学考虑到有部分恒定空气阻力的结果,对比发现,
图线考虑了空气阻力。
O
图3
【答案】(1)6.75
(2)不需要
⑷人
【详解】(1)遮光片宽度
d=0.6cm+15x—mm=6.75mm
20
(2)本实验无需用托盘与祛码重力代替拉力,不需要满足旭2>>叫。
(3)若机械能守恒成立有
?n1gZ=-(m1+m2)
整理有
(4)若有空气阻力,则有
=1(^1+«2)
整理有
2加ig-0
网+m2
则图像斜率为
k=2m'g-f
mx+
可见若有空气阻力,则斜率将小于无阻力的情况,所以6图线考虑了空气阻力。
12.(2024•广西•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采用传感器等设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实验中,同学们将完全相同的挡光片依次固定在圆弧轨道上,摆锤上内置了光电传感器,挡光片的宽
度为加,摆锤通过挡光片时传感器显示遮光时间为加,则摆锤通过挡光片的平均速度为V=一。测出部分
Nt
数据如表,表中高度,为。的位置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点:
高度力/m0.100.080.060.040.020
势能”/J0.02950.02360.01770.01180.00590.0000
动能Ek”0.0217A0.03280.03950.04440.0501
机械能E/J0.05120.05040.05050.05030.05030.0501
(1)关于这个平均速度,有如下讨论:这些讨论中,正确的是_。
A.这个平均速度不能作为实验中摆锤通过挡光片时的瞬时速度
B.理论上,挡光片宽度越窄,摆锤通过挡光片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C.实验中所选挡光片并非越窄越好,还应考虑测量时间的精确度,挡光片太窄,时间测量精度就会降
低,所测瞬时速度反而不准确
实验中,所选挡光片越宽越好,这样时间的测量较准,得到的瞬时速度将比较准确
⑵表中A处数据应为—J(写具体数值)。
⑶某同学记录了每个挡光板所在的高度h及其相应的挡光时间加后,绘制了四幅图像。其中可以说明机械
能守恒的图像最合适的是
111]
IAr|Az|(A/)2产A
A「」
O工八
QQO〃
【答案】⑴BC
(2)0.0268
⑶c
Ac
【详解】⑴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式了=当可知,当时间加极小时,可视为物体在该点的瞬时速度,所以
△t
理论上,挡光片宽度越窄,摆锤通过挡光片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但是挡光片太窄,时间及挡光片
宽度测量精度都会降低,所测瞬时速度反而不准确。
故选BCo
(2)根据机械能计算公式可知,动能
E=£1-£,„=0.0268J
KP
(3)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
整理后得
\_2E2g卜
22
(Ar)加加2As
故选c。
13.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由悬挂在铁架台上的细线、小球和铁架台下方
的光电门组成,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JO
(1)实验中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悬点到小球上端的细线长度为/,用某测量工具测量小球的直径d
(2)该同学将细绳拉直至与悬点等高的位置后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则小球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用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3)本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只需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表达式是否成立即可;
(4)多次改变细线长度/,重复以上操作,若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2
所示,图中的纵截距为b,c为纵轴上的一个数值,则可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g'=(用图中给的
字母或所测物理量表示);
(5)用实验所得重力加速度g'与当地重力加速度g比较,在误差范围内两个数值近似相等,则验证了小球
机械能守恒。
【答案】7b
【详解】(2)[1]根据光电门的原理可知小球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
d
v=
(3)⑵小球下落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d12
mg[I+—)=—mv
又
d
v=
联立可得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2
g[(l+,d2y=^d
2
(4)⑶根据
g[(l+,d2\=^d-
2
变形可得
d2g
7dl+8
则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为
g'=b
14.(2024•河北邯郸•三模)如图所示,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⑴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两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mm。
⑵安装好气垫导轨,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只放上滑块1,接通光电计时器,给滑块1一个初速度,调
节气垫导轨的两端高度直到滑块做匀速运动,能够判断滑块做匀速运动的依据是。
⑶若滑块1通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为母=0Qls,则滑块1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⑷设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为vo,滑块2的速度为0,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为切,滑块2的速度为V2,若滑
块1和滑块2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速度关系需要满足0
【答案】⑴4.700
(2)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同
(3)0.47
(4)V0+V1=V2
【详解】(1)挡光片的宽度为
d-4.5mm+20.0x0.01mm=4.700mm
(2)滑块若能够做匀速运动,因挡光片的宽度为定值,则经过光电门的时间相同。
(3)滑块1的速度大小为
v=@=0.47m/s
Nt
(4)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加]匕+
mtv0=m2v2
121212
§加1%=5加1匕+5加2V2
解得
%+匕=匕
15.(2024•北京海淀・二模)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
系。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实验时先让a球多次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
释放,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为尸。再把6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将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释放,a球和6球
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多次,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为M、N。测量出a、b
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犯、叫(网>mj,OM,OP、CW的长度分别为A、七、.。
⑴实验中,不容易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关于本实验的条件和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C.6球每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D.实验过程中,复写纸和白纸都可以移动
⑶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若还满足
关系式,则可认为两球碰撞为弹性碰撞(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⑷换用不同材质的小球再次进行上述实验,分析说明N点有没有可能在P点的左侧。
【答案】⑴C
⑵B
mx2
(3)叫马=叫再+23=mxXy+m2x3/x2=x3—x1
⑷见解析
【详解】(1)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
,12
h=—st",x=vt
2
联立可得
因为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均相同为h,故可以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来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
后的速度。
故选Co
(2)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关键的地方是要保证小球能够水平飞出,只有水平飞出时小球才做平抛运动,
轨道是否光滑无影响,落点不一定重合,复写纸和白纸不可移动。
故选Bo
(3)[1]小球下落高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则
OPOMON
mxx---二加]x-----Fm2x---
化简可得
mx-OP=mx-OM+m2ON
故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则满足
/马=m]X\+m2X3
⑵由机械能能守恒得
1QP、21,OM、?1
-^1X()=-^lX(-->+-^2X2
代入可得
mxxl=m^+加2W
结合
叫x,=叫再+m2x3
联立化简可得
X2—X3—X]
(4)可能,碰撞介于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完全非弹性碰撞6球被撞后速度小于a球撞前的速
度,碰撞过程中动能不增加,则落点可能位于尸点的左侧。
16.(2024•海南彳詹州•模拟预测)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单摆的规律,让摆球在竖直平面内做摆动,
摆角小于5。。用力传感器得到细线对摆球拉力厂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⑴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mm。
1234cm
01020
(2)某同学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时,将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则测得的重力加
速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⑶由图乙可得该单摆的运动周期为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⑷该同学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结合图乙数据,可计算出摆球的质量为kg(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
⑸若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丁中秒表所示,秒表读数是So
T
【答案】(1)15.70
⑵偏大
(3)2.0
(4)0.46kg
(5)135.2s
【详解】(1)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Q5mm,所以其读数为
d=15mm+0.05x14mm=15.70mm
(2)由单摆周期公式有
整理有
4TT2
9=产力
摆长应该为摆线长与小球半径之和,若将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则摆长偏大,测得的重力加速
度将偏大。
(3)单摆在摆动过程中,摆球位于最高点时,细线弹力最小,根据图乙可知,连续两次细线弹力最小经历
时间为半个周期,则有
T
-=1.0s
2
解得
7=2.0s
(4)摆球在最低点有
2
「mv
1n
41ax—g=—^―
摆球在最高点有
F^n=mgcosO
摆球由最高点到达最低点过程有
(;2
mgL-Lcosmv
结合图乙解得
m=0.46kg
(5)由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
t=120s+15.2s=135.2s
17.(2024•安徽合肥•模拟预测)重力加速度参数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空间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精
度的重力加速度值的测量对重力场模型建立与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矿物勘探、大地水准面绘制等领域有
着重要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单摆周期公式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利用了智能手机和两个相同的圆柱体
小磁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铁夹将摆线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将两个小磁粒的圆柱底面吸在一起,细线夹在两个小磁粒中间,
做成图(a)所示的单摆;
(2)用刻度尺测量悬线的长度,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磁粒的底面直径如图4=cm;算出摆长£;
0cm12
0510
(3)将智能手机磁传感器置于小磁粒平衡位置正下方,打开手机智能磁传感器,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4)将小磁粒由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潮汐能技术驱动下的变频机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结构框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市场机遇识别与应对策略
- 企业培训资源整合平台案例分析
- 2025-2030年中国微通道反应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奥特曼儿童画素材课件
- 课件培训封面怎么制作
- 奔跑-超越初中班会课件
- 老年人护理知识与技巧
-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训
- 氢能安全应急服务行业市场动态观察
-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实验中学2024届八上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抖音员工号申请在职证明参考模板
- 营养琼脂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 食堂委托管理合同标准范本(5篇)
- 千米钻机操作规程
- (完整)双溪课程评量表
- 第四章-康复心理学-心理评估
- 中医外治技术排版稿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与答案
-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 GB/T 41421-2022数字化试衣虚拟服装用术语和定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