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7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邯郸一模)如图甲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小物块静止在斜面底端,某时刻
给物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使物块沿斜面上滑,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
6=30。,取水平地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面,在物块上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E和动能纥随沿斜面运动
的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lO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为物块动能的变化图线,图线6为物块机械能的变化图线
B.物块的质量为根=0.5必
C.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弓
D.物块的初速度%=15m/s
2.(2024•荔湾区校级三模)玉米收割后脱粒玉米用如图甲所示的传送带装置,可近似为如图乙所示物理
过程,将收割晒干的玉米投入脱粒机后,玉米粒从静止开始被传送到底端与脱粒机相连的顺时针匀速转动
的传送带上,一段时间后和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直至从传送带的顶端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不计空
气阻力。已知玉米粒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率为v,加速度大小为动能为纭,机械能为E,玉米粒距离
地面的高度为肌下列图像能近似反映上述物理过程的是()
B.
Ek
3.(2024•西城区校级模拟)北京冬奥会高台滑雪场地示意如图。一运动员(含装备)的质量为机,从助
滑坡上A点由静止沿坡(曲线轨道)下滑,经最低点3从坡的末端C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着陆于
着陆坡上。点。己知4、C的高度差为4,C、。的高度差为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摩擦阻力和空
气阻力不能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则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出发点
大跳台
高度120米
标准跳台
高度90米
A.运动员在3点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起跳时的速率%>7^前
C.运动员着陆前瞬间的动能&,=7"g(/R+%)
D.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I
4.(2024•甲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小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
始由大圆环顶端经。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
用力大小()
A.在Q点最大B.在。点最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5.(2024•山东)如图所示,质量均为机的甲、乙两同学,分别坐在水平放置的轻木板上,木板通过一根
原长为/的轻质弹性绳连接,连接点等高且间距为d(d</)。两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弹性绳
劲度系数为左,被拉伸时弹性势能E区"X为绳的伸长量)。现用水平力/缓慢拉动乙所坐木板,直至
甲所坐木板刚要离开原位置,此过程中两人与所坐木板保持相对静止,上保持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方所做的功等于()
A(jumg)2小
A.-----------卜从mg(l—d)B.M卷)-d)
2k
C.一+2〃「g(/—d)D.3mgy+2〃〃zg("d)
2k2k
6.(2024•商洛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倾角为6,轻弹簧的上端
固定于挡板,下端连接滑块P,开始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在尸上,使滑块向
下匀加速(a<gsin。)运动一段距离。以x表示P离开初位置的位移,t表示尸运动的时间,E表示P的机
械能(设初始时刻机械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7.(2024•西城区二模)2023年,我国“双曲线二号”火箭完成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意味着运载火箭的可
重复使用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试验过程中,火箭持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竖直向上的推力,若地面测控系
统测出火箭竖直起降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火箭在/=0时刻离开地面,在/4时刻落回起点。不计空
气阻力及火箭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4时刻,火箭上升到最高位置
B.在时间内,火箭受到的推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
C.在6时间内,火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在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8.(2024•岳麓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装置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简化图。将质量
m=10kg的石块,装在与转轴O相距乙=4.8根的长臂末端口袋中,最初静止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z=30。,
发射时对短臂施力使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运动,石块靠惯性被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石
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x=19.2m,不计空气阻力,g^lOm/s2,正确的选项是()
A.石块抛出后运动时间为12s
B.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2〃z/s
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200W
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6根/s
9.(2024•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长为L的杆一端固定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质量为机的
小球。杆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带动小球以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A点为最高点,
C点为最低点,B、。点与O点等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A.小球在3、。两点受到杆的作用力大于根g
B.小球在4、C两点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的差值为6:超
C.小球在3、。两点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疗L
D.小球从A点到3点的过程,杆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gL
10.(2024•贵州)质量为1依的物块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设物块静止时的位置为无轴零点。现给物块
施加一沿x轴正方向的水平力尸,其大小随位置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块运动到x=3相处,尸做功
的瞬时功率为()
,、F/N
3-----------;
2.........———
1■:
°123工/m
A.8WB.16WC.24WD.36W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2024•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质量为0.15饭的
小物体P栓接,紧靠着P的右端放置质量为0.3依的小物体。,P、。均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对
。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尸,使P和。一起向左运动,当两者速度为零时撤去尸,尸、。最终均停止运动。
以初始时Q静止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向左为正方向,从。开始向左运动到撤去P前瞬间,。的加速度。随
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尸、。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g^i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s-2)
//////////////////////////////////_]0
甲乙
A.产的大小为6.75N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2.5N/7W
C.P的最大速度为更加/s
D.。最终停在x=-0.04机位置
12.(2024•福建)如图,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先后两次从4点抛出沙包,分别落在正前方地面Q和2处。
沙包的两次运动轨迹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且交于尸点,H点正下方地面处设为O点。己知两次运动轨迹
的最高点离地高度均为3.2m,OH=1.4m,OQX=8Am,O&=9.8加,沙包质量为0.2依,忽略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机/s',则沙包()
O〜
A.第一次运动过程中上升与下降时间之比近:4
B.第一次经P点时的机械能比第二次的小1.3J
C.第一次和第二次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之比为72:85
D.第一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前瞬间速度方向的夹角比第二次的大
13.(2024•福建模拟)如图所示,是一儿童游戏机的工作示意图。光滑游戏面板与水平面成夹角6,半径
为尺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3C与AB管道相切于3点,C点为圆弧轨道最高点,轻弹簧下端固定在管
道的底端,上端系一轻绳,绳通过弹簧内部连一轻质手柄P将球投入4?管内,缓慢下拉手柄使弹簧被压
缩,释放手柄,弹珠被弹出,与游戏面板内的障碍物发生一系列碰撞后落入弹槽里,根据入槽情况可以获
得不同的奖励。假设所有轨道均光滑,忽略空气阻力,弹珠视为质点。某次缓慢下拉手柄,使弹珠距3点
为L,释放手柄,弹珠被弹出,到达C点速度为丫。已知弹珠的质量为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障碍物/c、/
弹槽/TTTT//B
TTT
手柄
A.弹珠从释放手柄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一直做正功,弹珠动能一直增大
B.调整手柄的位置,可以使弹珠从C点离开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到碰到障碍物
C.弹珠脱离弹簧的瞬间,其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达到最大
D.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g(L+R)sin。+加2
14.(2024•辽宁模拟)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规律。一小球从距地面高4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弹起所达到的最高点距地面的高度为"(饱<九)。若忽略空气阻力
的影响,规定向下为正方向,下列关于这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丫、位置x随时间f的变化规律以及动能”、
机械能E机随空间位置x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15.(2024•开福区校级模拟)图甲为水上乐园水滑梯,人从高处滑下,最后从末端飞出去,可简化如图乙
所示。其中C点为圆弧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2〃?,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夕为120。,AC的竖直高度
差为6根。质量为50Ag的人在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
A.人滑到C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5OON
B.人从A点运动到C点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人滑到。点时速度为大小为10m/s
D.人落入水中时的速度方向与水面夹角大于60。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2023•南充模拟)某同学探究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随位置变化的规律,选用光滑的圆
轨道,如图甲,圆轨道半径R=3m,在轨道内侧距离最低点A高度”分别为0、h、2h、3/7>4/?、5h、
6〃处固定有压力传感器,质量为优的小球从A点以速度为沿轨道内侧向右运动,记录小球在各位置对轨
道的压力/的数值,作出图像如图乙。
图甲
(1)若小球在A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纥,则F与"的关系可表示为尸=(用加、g、R、H、Fo
表示);
(2)取重力加速度g=10冽/$2,由图乙可得小球质量依,小球经过最低点4时的初速度%=
mis«(%的结果用根式表示)
17.(2024•重庆模拟)某同学在原地进行单手运球训练中发现,让篮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并自由反弹,弹起
的最大高度比原来低20。九。为了让球每次都能弹回到原来的高度,当球回到最高点时,向下拍打一次球,
每分钟拍打100次,篮球质量为600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根/S2。不计空气阻力和拍球瞬间的能量损
失,则该同学每次拍打小球需做功为—J,拍打小球的平均功率为—W。
18.(2023•静安区二模)如图,三根轻绳一端分别系住A、B、。三个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光滑
定滑轮系于。点,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N与竖直方向成37。,2处于水平状态。己知3物体的质
量为机,则A物体的质量为—;如果将左边的滑轮。缓慢水平向左移动距离s,最终整个装置仍处于
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则装置的机械能变化的大小为。sin37°=0.6,cos37°=0.8»)
19.(2023•闵行区二模)四冲程内燃机在一次循环中只做功一次,曲轴转两圈。若曲轴转速为2000r/加加,
每次做功冲程活塞做功为3000J,则内燃机的平均功率为—W。将6个此种内燃机组装成一个六缸发
动机,装配到质量为1/的跑车上,跑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其自重的0.2倍,不计轮轴摩擦损耗,
则跑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mis.
曲轴
20.(2022秋•静安区期末)如图(a)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甲沿倾角为30。的
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甲、乙的动能/与路程x的
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图(b)中,图线A表示的是—物块的4-x图像;甲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1.(2024•北京)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提出宇宙膨胀模型:在宇宙大尺度上,所有的宇宙物质(星体等)
在做彼此远离运动,且质量始终均匀分布,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以某一点O为观测点,
以质量为优的小星体(记为P)为观测对象。当前尸到O点的距离为外,宇宙的密度为0。。
(1)求小星体P远离到次处时宇宙的密度夕;
(2)以。点为球心,以小星体月到O点的距离为半径建立球面。尸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当于球内质量集中
于。点对尸的引力。已知质量为%和恤、距离为尺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势能Ep=-G簧,G为引力常
量。仅考虑万有引力和P远离O点的径向运动。
a.求小星体P从2处远离到2%处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Ek;
A宇宙中各星体远离观测点的速率v满足哈勃定律v=Hr,其中r为星体到观测点的距离,〃为哈勃系数。
H与时间t有关但与r无关,分析说明H随t增大还是减小。
22.(2024•西城区校级模拟)某设计团队给一生态公园设计人造瀑布景观。如景观侧面示意图所示,人造
瀑布景观由供水装置和瀑布景观两部分组成。一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抽到高处,作为瀑布上游水源;龙头喷
出的水流入高处的水平槽道内,然后从槽道的另一端水平流出,恰好落入步道边的水池中,形成瀑布景观。
在实际瀑布景观中,水池的水面距离地面为〃(不会随着水被抽走而改变水位),龙头离地面高为,7,龙
头喷水管的半径为r,龙头喷出的水从管口处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喷出。若不接水平槽道,
龙头喷出的水直接落地(如图中虚线所示),其落地的位置到龙头管口的水平距离为d=2〃。已知水的密
度为夕,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完成以下问题:
(1)求单位时间内从龙头管口流出的水的质量〃z。;
(2)不计额外功的损失,求水泵输出的功率尸。
(3)在施工前,先制作一个为实际尺寸’的瀑布景观模型展示效果,求模型中槽道里的水流速度应为实
16
23.(2024•福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图(a)为《天工开物》中描绘的利用耕牛
整理田地的场景,简化的物理模型如图(b)所示,人站立的农具视为与水平地面平行的木板,两条绳子
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木板边缘。已知绳子与水平地面夹角。为25.5。,sin25.5°=0.43,cos25.5。=0.90。当
每条绳子拉力厂的大小为250N时,人与木板沿直线匀速前进,在15s内前进了20根,求此过程中:
(1)地面对木板的阻力大小;
(2)两条绳子拉力所做的总功;
(3)两条绳子拉力的总功率。
24.(2024•西城区校级模拟)阿特伍德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乔治・阿特伍德在1784年发表的《关于物体的
直线运动和转动》一文中提出的,用于测量加速度及验证运动定律的机械。如图所示,一定滑轮两端分别
与质量为3m的物体A和质量为机的物体3相连。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假设绳子与轮轴间不
会打滑。
(1)若不计滑轮质量,两物体均由静止释放,试求物体A下落高度场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
(2)类比是一种常见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式。若滑轮的质量不可忽略,由于其自身惯性的存在,其角速
度增加的过程也会受到阻碍。因此我们可以用转动惯量/作为其转动过程中惯性大小的量度,用角加速度
«描述其转动加快过程中角速度的变化率。
a.在把物体视为质点时,我们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类比这种关系,在刚体
(形变可忽略的物体)的转动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关系描述刚体的合力矩〃(力矩是矢量,大
小等于物体某点所受的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以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力矩方向为正方向)与角加速度(角速
度的变化率)的关系。请根据角加速度的定义,类比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直接写出角加速度与半径为
厂的圆盘边缘的线加速度。的关系,并类比质点的牛顿第二定律,直接写出刚体转动过程中合力矩、转动
惯量和角加速度的关系。
b.在把系统内各物体都视为质点时,我们可以利用机械能守恒描述物体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若
考虑到刚体的转动动能,我们在使用机械能守恒的过程中,动能除了我们熟知的质点的平动动能以外,还
需要加上有质量的刚体的转动动能。试类比质点的平动动能,写出刚体转动角速度为。时刚体的转动动能
E燎。
c.若滑轮的质量为机,半径为R,其转动惯量的表达式/=」加?、请根据以上关系,求解考虑滑轮质量
2
的前提下,与物体A相连的轻绳拉力大小7;,与物体3相连的轻绳拉力大小心,以及物体4下落高度丸后
的速度大小。
25.(2024•南开区二模)超市为节省收纳空间,常常将手推购物车相互嵌套进行收纳。质量均为m=16依
的两辆购物车相距乙=1机静止在水平面上。第一辆车在工作人员猛推一下后,沿直线运动与第二辆车嵌套
在一起,继续运动了4=1.25机后停了下来。人推车时间、两车相碰时间极短,可忽略,车运动时受到的
阻力恒为车重的左=0.25倍,重力加速度取g=10m/$2,求:
(1)两辆车从嵌套后运动到停下来所用时间;
(2)两辆车在嵌套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工人对第一辆车所做的功。
地面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邯郸一模)如图甲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机的小物块静止在斜面底端,某时刻
给物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使物块沿斜面上滑,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
6=30。,取水平地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面,在物块上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E和动能/随沿斜面运动
的位移尤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mOrn/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为物块动能的变化图线,图线b为物块机械能的变化图线
B.物块的质量为=0.5左g
C.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弓
D.物块的初速度%=15m/s
【答案】C
【解答】A、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动能和机械能均减小,取水平地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面,可知物块
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但物块此时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则机械能不等于零,结合图像可知,图
线。为机械能的变化图线,图线6为动能的变化图线,故A错误;
BCD,根据动能随位移的变化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合外力,机械能随位移的变化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摩擦
力,可得
J/m=mgsin0+jumgcos0
5—2一八
4J/m=jLimgcos6
由图像知物块的初动能为5J,上升到最高点物块的机械能为2/,即重力势能为2/,则
12
5mo=5J
mgx4mxsin8=2J
联立解得
m=0.1kg,,v0=10m/s,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o
2.(2024•荔湾区校级三模)玉米收割后脱粒玉米用如图甲所示的传送带装置,可近似为如图乙所示物理
过程,将收割晒干的玉米投入脱粒机后,玉米粒从静止开始被传送到底端与脱粒机相连的顺时针匀速转动
的传送带上,一段时间后和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直至从传送带的顶端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不计空
气阻力。已知玉米粒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率为v,加速度大小为动能为4,机械能为E,玉米粒距离
地面的高度为〃,下列图像能近似反映上述物理过程的是()
D.
【答案】D
【解答】ABC,分析玉米粒的受力可知玉米粒在传送带加速时有
mgsin0+“mgcos0=ma
解得a=gsin6+jugcos0
匀速时,加速度为0,有
mgsin,=/
离开传送带后加速度恒定为g,故玉米粒先加速再匀速,离开传送带后做斜上抛运动,玉米先减速,后加
速,则玉米粒的动能先增大再不变,离开传送带后先减小,后增大,故/WC错误;
摩擦力做功代表玉米粒机械能变化,在传送带运动时,摩擦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由A分析可知加
速阶段摩擦力较大,图像的斜率表示摩擦力,离开传送带后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不变,故。正确;
故选:Do
3.(2024•西城区校级模拟)北京冬奥会高台滑雪场地示意如图。一运动员(含装备)的质量为相,从助
滑坡上A点由静止沿坡(曲线轨道)下滑,经最低点3从坡的末端C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着陆于
着陆坡上。点。已知4、C的高度差为4,C、。的高度差为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摩擦阻力和空
气阻力不能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则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3点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起跳时的速率%>7^前
C.运动员着陆前瞬间的动能/=叫(4+色)
D.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仔
【答案】D
【解答】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员在5点满足
FN-mg=m—
K
所以外即运动员在3点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员运动员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Vc2ghi,故5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从A到。满足
12
mg(%+h2)-Wf,=~rnvD
所以%v+%),故。错误;
D因为运动员在。点起跳时,速度方向斜向上,结合空气阻力都可以判断出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杵,故。正确。
故选:Do
4.(2024•甲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优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
始由大圆环顶端经。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
用力大小()
A.在Q点最大B.在0点最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答】设圆环的半径为尺,小环下滑的高度为〃,则4,2R
小环在下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v=12gh
小环在最高处静止时,小环对圆环的作用力耳=叫
小环从最高处到圆心等高处的过程中,设重力与半径方向成。角,如图所示:
小环下滑的高度%=R(1-cos。)
小环的速度V=J2gh=^2gR(l-cos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cosO-F=m三
联立解得F=3mgcos0-2mg
6增大,cos。减小,作用力产先减小,再反方向增大;
小环在圆心等高处时F2=m—=m(,2gR)_2mg
RR
小环从圆心等高处到最低处的过程中,设重力与半径方向成。角,如图所示:
小环下滑的高度/i=R(l+cosa)
小环的速度v=42gh=j2gR(l+cose)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歹-/wgcosa=根’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2mg+3mgcose
a减小,cosa增大,作用力p增大;
mm
小环在最低处时F3-mg=~==4mg
解得F3=5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综合上述分析,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故丽错误,
C正确。
故选:Co
5.(2024•山东)如图所示,质量均为机的甲、乙两同学,分别坐在水平放置的轻木板上,木板通过一根
原长为/的轻质弹性绳连接,连接点等高且间距为d(d</)。两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弹性绳
劲度系数为左,被拉伸时弹性势能E为绳的伸长量)。现用水平力尸缓慢拉动乙所坐木板,直至
甲所坐木板刚要离开原位置,此过程中两人与所坐木板保持相对静止,上保持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尸所做的功等于()
A.迦虻+〃"d)B.如咽t+
2左2左
C.3(〃.g)一+2〃―g(/—d)D.3mgl+2〃-g"d)
2女2女
【答案】B
【解答】当甲所坐木板刚要离开原位置时,设弹性绳的伸长量为X;
对甲及其所坐的木板整体,根据平衡条件〃mg=区
解得弹性绳的伸长量x=侬
k
此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E=-kx2=」-"吃了=幽宜
22k2k
乙同学的位移才=(1-d)+x
根据功能关系,拉力做功W=+E="咫[(/—d)+"空]+E
k
代入数据解得W=乳竺亚+"mg(l-d)
2k
综上分析,故AGD错误,3正确。
故选:B。
6.(2024•商洛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倾角为6,轻弹簧的上端
固定于挡板,下端连接滑块P,开始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P作用在尸上,使滑块向
下匀加速(a<gsin。)运动一段距离。以x表示P离开初位置的位移,f表示尸运动的时间,E表示P的机
械能(设初始时刻机械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C.OD.O
【答案】B
【解答】四.根据题意可得,假设物块P的质量为加,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七,系统静止时弹簧相对原长
的伸长量为X。,由胡克定律可得:
kx°=mgsin0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sin6—k(x+x0)ma
联立可得:F-kx+ma-—kat2+ma,故A错误,正确;
2
CD.由题可知尸-左。+不)=”篦-〃吆5116<0,因为在初始位置时,物块P的机械能为0,则物块P机械
能的变化量为:
E-O=W=-ni(gsin0-a)x
整理得:E--m(gsin3-a)x--^m(gsin0-a)at2,故CD错误。
故选:Bo
7.(2024•西城区二模)2023年,我国“双曲线二号”火箭完成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意味着运载火箭的可
重复使用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试验过程中,火箭持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竖直向上的推力,若地面测控系
统测出火箭竖直起降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火箭在r=O时刻离开地面,在玄时刻落回起点。不计空
气阻力及火箭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乙时刻,火箭上升到最高位置
B.在。-4时间内,火箭受到的推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
C.在时间内,火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在片-右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C
【解答】解A0~,2时间内速度始终为正,说明火箭一直在向上运动,芍~/3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为。,处于
静止状态,/3~%时间内速度始终为负,说明火箭一直在向下运动,故弓时刻上升到最高点,故A错误;
Bv-f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0~乙时间内,火箭加速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则火箭受到的推力先
增大后逐渐减小,在.时刻,火箭受到的推力等于其重力,故3错误;
G在4~/2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火箭受到的推力做功与其重力做功之和等于动能的变化量,所以火箭
动能的减少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
。.在4~乙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故。错误。
故选:C。
8.(2024•岳麓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装置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简化图。将质量
m=104的石块,装在与转轴O相距L=4.8〃?的长臂末端口袋中,最初静止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30。,
发射时对短臂施力使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运动,石块靠惯性被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石
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x=19.2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正确的选项是()
A.石块抛出后运动时间为12s
B,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2m/s
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200W
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6〃z/s
【答案】C
【解答】A、石块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为/z=L+Lsin(z=4.8〃7+4.8x0.5〃7=7.2〃2,则石块在
空中运动的时间为仁g=后了s=1.2s,故A错误;
BD、设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则
vot=x
解得:v0=16m/s
石块落地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vy=gt=10x1.2m/s=12m/s
则落地瞬间速度大小为V=";+片=V162+122m/j=20m/5,故BD错误;
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尸=〃际0=10xl0xl2W=1200W,故C正确。
故选:Co
9.(2024•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长为L的杆一端固定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质量为优的
小球。杆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带动小球以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A点为最高点,
C点为最低点,。点与。点等高。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3、。两点受到杆的作用力大于〃2g
B.小球在A、C两点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的差值为6777g
C.小球在3、。两点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等于so1
D.小球从A点到3点的过程,杆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gL
【答案】A
【解答】AC.当小球在3、。两点时,杆对小球作用力竖直方向的分力应等于重力,水平方向分力提供向
心力,故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F=mt/TL)1+(mg)2>mg,故A正确;C错误;
A若小球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支持力,则在A点
2
mg-FNl=met)L
在C点g2g=m(o2L
所以%-%=L
若小球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拉力,则在A点
mg+Fm=marL
在C点「2一"zg=mlL
联立解得%=2mg,故3错误;
D小球从A点到3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W+mgL=0
解得杆对小球做的功等于w=-mgL,故。错误。
故选:Ao
10.(2024•贵州)质量为1依的物块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设物块静止时的位置为无轴零点。现给物块
施加一沿x轴正方向的水平力尸,其大小随位置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块运动到x=3相处,尸做功
的瞬时功率为()
“F/N
3------;
2......1——
1-:
°123x/m
A.8WB.16WC.24WD.36W
【答案】A
【解答】设物块运动到x=3相处的速度为v;
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月无i+区9
代入数据解得v=4根/s
根据功率公式,物块运动到x=3相处,/做功的瞬时功率P=/=>=2x4W=8W。
综上分析,故A正确,BCD错误。
另0~2:"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q;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耳=/naj
代入数据解得q=3m/s'
根据运动学公式修=2可占
2m末的瞬时速度v2=2y/3m/s
在2~3瓶内,物块以加速度为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2=ma2
代入数据解得的=2m/s?
根据运动学公式V;_V;=2%尤2
3m末的瞬时速度匕=4m/s
根据功率公式,物块运动到x=3%处,F做功的瞬时功率「=玛%=2x4W=8W。
综上分析,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2024•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质量为0.15伙的
小物体尸栓接,紧靠着P的右端放置质量为0.3依的小物体。,P、。均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对
。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尸和。一起向左运动,当两者速度为零时撤去P,P、。最终均停止运动。
以初始时。静止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向左为正方向,从。开始向左运动到撤去歹前瞬间,。的加速度。随
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P、Q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g=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s-2)
10
F
WWWW-PQ<0
a:/(X10-2m)
-10
甲乙
A.产的大小为6.75N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2.5N/W
C.P的最大速度为型相/s
D.Q最终停在x=-0.04机位置
10
【答案】ACD
【解答】开始时对尸和。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j(mp+mQ)g-kx=(mp+mQ)a,
敕,用1曰20%20.
整理得:a=-------x+——F-5
99
占20左10「20F「s
由图像可知:——=一=5,--------5=10,
929
联立,解得:
斤=6.75N,k=2.25N/cm=225N/m,
故A正确,5错误;
2
C.P、Q一起向左运动时两者的最大速度:vml==J2x1x2xl0-xl0m/5=^-m/s,
向右运动时,当〃(%+%)g=g时速度最大,此时玉=0.01m,
由能量关系:3始一万可一〃("%+7%)g(/一占)=5(,与+加2)M2
其中Xm=4xl(r372,
联立,解得:
Vm/sV
„,2=>,nl^
则尸的最大速度为垣m/s,故C正确;
10
2
D.两滑块回到原来位置时由能量关系:Fxm-2/j(mp+mQ)gxm-^(mp+mQ)v,
2
此后。与尸分离,则jumQgs=^mQv,
联立,解得:
J=0.04m,即Q最终停在x=-0.04根位置,故。正确。
故选:ACDo
12.(2024•福建)如图,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先后两次从//点抛出沙包,分别落在正前方地面。和。2处。
沙包的两次运动轨迹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且交于尸点,H点正下方地面处设为O点。己知两次运动轨迹
的最高点离地高度均为3.2m,OH=lAm,OQ?=98〃,沙包质量为0.2依,忽略空气阻力,
A.第一次运动过程中上升与下降时间之比近:4
B.第一次经P点时的机械能比第二次的小L3J
C.第一次和第二次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之比为72:85
D.第一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前瞬间速度方向的夹角比第二次的大
【答案】BD
【解答】A.沙包从抛出到最高点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的“逆运动”,则可得第一次抛出上升的高度为
]\=3.2m—\Am=1.8〃/,根据
,12
h=-g^
可得上升时间为小=0.65
最高点距水平地面高为%=3.2m,故下降的时间为
%=0.8s
故一次抛出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比值为06:0.8=3:4,故A错误;
两条轨迹最高点等高、沙包抛出的位置相同,故可知两次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相等为
£=,上1+/■下1=0.6s+0.8s=1.4s
(
故可得第一次、第二次抛出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vxi=^=—m/s=6m/s,
Mt1.4
OQ9.8,/
v=-----2=——mls=lmls
Xv91t1.4
由于两条轨迹最高点等高,故抛出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也相等,为方=g[上1=10x0.6机/s=6机/s,由于沙
包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
故第一次过P点比第二次机械能少△£=,E+<)2加(WT+W)2
解得△E=L3J
从抛出到落地瞬间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E"=E+mgh=可+,)+mgh
kmOH2OH
=m
线2线02+mg%=|机(匕+V;)+shOH
解得昂=10J
=11.37
则故落地瞬间,第一次,第二次动能之比为100:113,故3正确,C错误;
D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两次抛出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同,两次落地时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也相同,由
于第一次的水平分速度较小,物体在水平方向速度不变,如图所示,
故可知第一次抛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较大,第一次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较大,故可知第
一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瞬间速度方向夹角比第二次大,故D正确。
故选:BD。
13.(2024•福建模拟)如图所示,是一儿童游戏机的工作示意图。光滑游戏面板与水平面成夹角6,半径
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与4?管道相切于3点,C点为圆弧轨道最高点,轻弹簧下端固定在4?管
道的底端,上端系一轻绳,绳通过弹簧内部连一轻质手柄尸将球投入AB管内,缓慢下拉手柄使弹簧被压
缩,释放手柄,弹珠被弹出,与游戏面板内的障碍物发生一系列碰撞后落入弹槽里,根据入槽情况可以获
得不同的奖励。假设所有轨道均光滑,忽略空气阻力,弹珠视为质点。某次缓慢下拉手柄,使弹珠距3点
为释放手柄,弹珠被弹出,到达C点速度为V。已知弹珠的质量为加,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障碍物/c、/
弹槽/TTTT//B
TTT
手柄
A.弹珠从释放手柄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一直做正功,弹珠动能一直增大
B.调整手柄的位置,可以使弹珠从。点离开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到碰到障碍物
C.弹珠脱离弹簧的瞬间,其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达到最大
D.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L+R)sind+gmy2
【答案】CD
【解答】A弹珠从释放手柄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弹力沿斜面向上,对弹珠做正功,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
大于弹珠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后小于弹珠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所以弹珠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其动
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弹珠从C点离开后初速度水平向左,合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两者垂直,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
可知,弹珠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直到碰到障碍物,故3错误;
C.弹珠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弹珠脱离弹簧的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珠的动能和
重力势能,所以此瞬间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达到最大,故C正确;
D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弹珠在。点的机械能,从释放弹珠到。点过程,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Epm-mg(L+7?)sin0+mv,故Z)正确。
故选:CDo
14.(2024•辽宁模拟)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规律。一小球从距地面高4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弹起所达到的最高点距地面的高度为也(4<4)。若忽略空气阻力
的影响,规定向下为正方向,下列关于这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以及动能纭、
机械能E机随空间位置x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AC
【解答】A、在下落过程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v=gr,v与f成正比。在上升过程中,小球做竖
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且由于下落高度大于上升高度,结合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该图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f的变化规律,故A正确;
B、下落过程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x=产,故此过程中XT为抛物线,故3错误;
C、在下落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Ek0=mgx,故下落过程中纥-x图像为一次函数;碰撞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发展下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
- 抖音商户场控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体育赛事协同报告
- c-Kit-IN-9-生命科学试剂-MCE
-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企业经营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学院《艺术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荆门市2024年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沛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
- 衡水市武强县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 各科门诊诊所技术操作规程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时练习及章末检测含解析
- 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费用定额相关费用计算程序表及费用取费费率换算表【实用文档】doc
-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教案
- GB/T 23280-2009开式压力机精度
- GB/T 20041.21-2008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1部分:刚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
- GB/T 17213.4-2015工业过程控制阀第4部分:检验和例行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