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120.01
CCSC23
团体标准
T/CACMXXXX—202X
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plantingofChuanMingshen-maize
intercropping
XX-XX-XX发布XX-XX-XX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XXXX.XX-202X
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植物基原、生物学特性、种植技术、
技术关键点、技术优势核心机理、技术评价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成都金堂、青白江、简阳,巴中、阆中、苍溪、北川、平武等川明参主产区川明
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其他川明参产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种植ecologicalPlanting
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
会效益,充分应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种植方式。
3.2
套作relayIntercropping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于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3.3
茬口stubble
作物轮作的种类和次序。
4川明参基原植物及其生态生物学特征
来源于伞形科川明参属植物川明参ChuanminshenviloaceumShehetShan.。
1
T/CACMXXXX.XX-202X
川明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50cm,上部粉绿,基部带紫红色。基生叶多数,呈莲座状,基
部有宽阔叶鞘抱茎。根长7~30cm,径0.6~1.5cm,通常不分枝,顶部有横向环纹突起,稍粗糙,其余
表面细致平坦,黄白色至黄棕色,断面白色,富淀粉质,味甜。叶片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复伞形
花序多分枝,花序梗粗壮。分生果卵形或长卵形,长5~7mm,宽2~4mm,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
5~6月。
川明参在四川、湖北等地有野生资源分布。喜凉爽、湿润气候,较能耐寒,不耐高温,喜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深厚沙壤土或壤土。野生川明参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或沟边、林缘路旁。
5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
5.1地块选择
5.1.1地理位置
选择海拔在400~800m的丘陵、山地。
5.1.2气候环境
选择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800~1000mm、年日照时数1000~1500h,无霜期>250天
的区域。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
5.1.3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pH值为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标准。
5.2品种选择
应选择当地优势品种,鼓励培育新品种。
5.3茬口安排
川明参忌连作,可与玉米、小麦、葱、大蒜等作物或中药材套作。与之套作的玉米一般在翌年3
月初,在川明参行间播种。
5.4种植模式确定
采用川明参-玉米套作模式,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川明参,翌年3月初川移栽玉米,3月下旬至
4月上旬采收川明参。
5.5田间管理
5.5.1整地
结合整地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作底肥,整细、耙平;起垄做成厢宽80cm,
厢高30cm,厢沟宽25cm,厢面垒成瓦背形;四周开排水沟。
5.5.2育苗
种子繁育:选择移栽后第二年,生长健壮、发苔多、无病虫害的单株留种。当年新产的饱满种子,
要求千粒重≥30g、净度≥95%、发芽率≥85%。在处暑前后(8月下旬),最迟不得晚于白露(9月上
旬)播种。每亩用种量10.0~15.0kg,均匀撒施在苗床上,使用铁耙等农用工具耧耙均匀,使种子与表
土充分混合,上覆1~2cm细土后用秸杆或树梢将厢面盖严并及时浇清粪水。出苗40~50%后选择阴天
2
T/CACMXXXX.XX-202X
或晴天傍晚揭去覆盖物。
5.5.3川明参移栽
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作底肥,整细、耙平;起垄做成厢宽80
cm,厢高30cm,厢沟宽25cm,厢面垒成瓦背形;四周开排水沟。
移栽时间:翌年处暑至白露(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
移栽:选择阴天将带芽头的种根挖起,剔除黑色无芽苞或带病虫害的种根,用500倍50%多菌灵
溶液浸泡消毒25min,待种根表面的水分充分风干后按不同规格的种根分级移栽。起苗当天排栽,按行
距10~15cm开横沟,沟深与种根长度相适应。在沟内施腐熟农家肥,按株距6~10cm放置种根,芽头
向上,根系舒展平直,用3~4cm厚的松土盖严。再在厢面上铺盖5~8cm厚的秸杆,防晒保湿。出苗
时揭去70%覆盖物。
5.5.4套作玉米
于每年春季3月份,在川明参的厢沟间,每隔三行川明参种植一行玉米,玉米的行株距为25cm×40
cm,具体种法如图1。玉米用种量1~2kg。
注:套种玉米选用早熟、优质的高杆、抗倒伏品种。
※※※※※※※※※※
◎◎◎◎◎◎◎◎◎◎◎◎◎◎◎◎◎◎◎◎◎◎◎◎◎◎◎◎◎◎◎◎◎◎◎
◎◎◎◎◎◎◎◎◎◎◎◎◎◎◎◎◎◎◎◎◎◎◎◎◎◎◎◎◎◎◎◎◎◎◎
◎◎◎◎◎◎◎◎◎◎◎◎◎◎◎◎◎◎◎◎◎◎◎◎◎◎◎◎◎◎◎◎◎◎◎
※※※※※※※※※※
◎◎◎◎◎◎◎◎◎◎◎◎◎◎◎◎◎◎◎◎◎◎◎◎◎◎◎◎◎◎◎◎◎◎◎
◎◎◎◎◎◎◎◎◎◎◎◎◎◎◎◎◎◎◎◎◎◎◎◎◎◎◎◎◎◎◎◎◎◎◎
◎◎◎◎◎◎◎◎◎◎◎◎◎◎◎◎◎◎◎◎◎◎◎◎◎◎◎◎◎◎◎◎◎◎◎
※※※※※※※※※※
注:※指种植玉米。◎指种植川明参。
图1川明参-玉米套作田间分布置示意图
5.5.5追肥
苗齐后,结合除草施肥,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kg。在幼苗3~4真叶时追施第二次肥,亩施
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kg;12月下旬追施第三次肥,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kg,每亩加施硫酸钾
型三元复合肥10~20kg。
5.5.6病虫害防治
5.5.6.1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创造有利于川明参生长发育,不利于各种病菌繁殖、侵染、传播的环
境条件,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5.6.2农业防治
3
T/CACMXXXX.XX-202X
(1)认真选地,实行轮作。
(2)培育和选用健壮种苗。
(3)调整种植时期,晚植,实行小苗过夏
(4)种植玉米遮荫,加强田间通风排湿,和利用玉米吸引减少病虫害。
(5)保持田间清洁,及时彻底地清除病残体和田间杂草。
(6)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磷肥和硼肥,避免施肥过量。
(7)起高畦栽培,加深田间畦沟,防止田间积水。
(8)施用石灰进行田间病害防治。
5.5.6.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川明参田间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向。包括以菌治菌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代谢中产
生的抗生素来消灭病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农药;以菌治虫技术:利用自然界微生物来消灭害虫,有细菌、
真菌等,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等;植物性杀虫、杀菌技术: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杀菌、杀虫制剂,如印楝素、除虫菊酯、鱼滕精、烟碱、万寿菊提取物等。
5.5.6.4物理防治
利用简单工具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来防治病虫害。深翻炕晒土壤杀虫灭菌;利用防
虫黄板诱杀蚜虫、蓟马;利用黑光灯诱杀地老虎、金龟子等。
5.5.6.5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规律,制定农药使用规范,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推广使用高效、
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国家及行业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农药使
用必须遵行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
5.6采收
5.6.1采收时间
移栽后至第二年的春分至清明前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采收。
5.6.2采收方法
将地上部分的叶柄割去,深挖30~40cm,将根部挖出,去掉泥沙,齐芽胞剪去叶柄。
5.7产地加工
加工流程分以下五个环节,如下:
洗:用水淘去杂质和泥沙;
刮:用小刀或竹板刮去鲜参外的一层粗黄色皮;
煮:放入沸水中煮20~30min,当根条变软无白心,手折能盘成圆圈时捞起;
漂:迅速放入清水中浸漂,防止过热而腐烂;
晒:用竹片将漂洗好的川明参穿挂,在阳光下晾晒干或50℃左右烘干,以手折断为宜,含水量不
得过11%。
5.8包装、贮存和运输
5.8.1包装
4
T/CACMXXXX.XX-202X
将检验合格的产品按不同商品规格分级包装。在包装物上应注明产地、品名、等级、净重、毛重、
生产者、生产日期及批号。
5.8.2贮存
川明参加工产品贮存在清洁卫生、阴凉干燥、通风、防潮、防虫蛀、无异味的库房中,要求温度不
超过15℃、相对湿度不高于65%。长期贮存要密封低温保存,定期检查川明参的贮存情况。
5.8.3运输
川明参药材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晒、防潮、防雨。所用搬运工具必须洁净卫生,无有毒有害物质,
不能对中药材引入污染。运载工具应具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运输工具应具较好的通气性,以保
持干燥。在阴雨天,应严密防雨、防潮。
5
T/CACMXXXX.XX-202X
附录A
(规范性)
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关键点
A.1选地与整地
选地:川明参适宜生长在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疏松(耕作层土厚40cm以上)、土质肥沃、排水良
好:的砂质壤土栽种,黏土、盐碱地、连作地均不宜栽培。
整地:做成小高垄,垄宽80cm,垄高30cm,沟宽25cm,厢面成瓦背形;四周开排水沟。
具体种植情况见图A.1。
a)川明参-玉米套作整地b)川明参-玉米套作种根
c)川明参-玉米套作覆盖d)川明参-玉米套作收获
图A.1川明参-玉米套作种植流程
A.2川明参种苗检验检疫
川明参种苗带菌是川明参栽培中发病的根本原因,在栽培前,一定要对种苗进行检验或检疫以及消
毒,剔除发病或带病母株。
6
T/CACMXXXX.XX-202X
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现病株,一定要及时清除,每亩撒生石灰2kg消毒,以免雨季病菌随雨水扩
散。
A.3遮阴
玉米的遮阴保持在25%左右的遮光度为宜。
7
T/CACMXXXX.XX-202X
附录B
(资料性)
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效益评价
B.1经济效益
2018-2021年阆中市五马乡游柿垭村推广该种植模式面积达1000余亩,亩产川明参药材300kg,产
值达到24000元;玉米亩产400kg,产值达到1200元。全年总亩产总值25500元,扣除种子、农药、肥
料成本2600元(川明参2500元,玉米100元),全年亩净收入22600元。平均每亩增加收入400~600
元。
B.2生态效益
该模式中玉米能起到遮荫、保湿、调温、抑草等多种作用,有效减少了灌溉用水量,降低了蚜虫危
害,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也减少了用工量。同时玉米提供的荫庇可减少遮阳网使用,有效降低了
由废弃遮阳网和支撑物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玉米的立体种植还增加了土地利用率。
B.3社会效益
川明参-玉米套作可提高土壤的复种指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具有显著的
社会效益。
8
T/CACMXXXX.XX-202X
附录C
(资料性)
川明参-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核心机理
C.1生态学原理
川明参和玉米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川明参不耐高温,玉米植株高大、叶片丰厚,可以起到有效的遮
阳保湿的作用,此套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田间光、气、热、肥资源。
玉米为川明参提供了阴凉条件,创造了川明参适宜的生态环境,并且阻止了杂草的生长,该模式提
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C.2经济学原理
玉米高大的植株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套作模式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且玉米遮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C.3工程学原理
(1)生态工程的层次结构理论
川明参与玉米套作,由于二者高低不同,既能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充分利用光能,又解决了复合
群体高度密植的通风透光问题。玉米能够为川明参遮阳,满足后者喜凉好湿的生长发育需要,将川明参
的栽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范文大全员工宿舍租赁合同变更及通知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工电气设备研发与制造合同
- 2025年度五星级酒店客房全面服务外包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承包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版现代农业设施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版城市家庭农场家禽定制采购禽类供应合同
- 2025版企业年会保密承诺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工程担保与担保合同
- 心理健康记录课件模板
- 锅炉基础传热学热力学知识
- 工会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钢板库存出入管理制度
- 招标代理服务及实施方案
- 风险识别防控措施管理制度
- 滑冰场冰面维护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1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考化学实验精讲精练(解析版)
- 自动化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柴油运输协议书年
- 《GoldWave基础教程》课件
- 2024年08月湖州银行总行选聘信息科技部岗位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