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解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解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解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解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解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溶解度及相关计算

、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

1.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渐渐冷

却,则起先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温度/℃010203040

溶解度(g/100g水)11.515.119.424.437.6

A.0~10℃B.10~20℃C.20~30℃D.30—40℃

2.向饱和岫2«)3溶液中通入足量0)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缘由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NaHC()3的溶解度小于Na2c。3

B.溶液中溶剂削减了

C.溶质质量增加了

D.反应过程放热

3.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温度发生变更,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B.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沉淀物的质量小于7.4g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

4.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溶解度为Sg,此时该物质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g/ml,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AM11000s-P

A.———mol//TLB.------------mol/L/T

10s-P/M(100+s)'

CM(100+s)i

-—1/LD.^Vmol/L/T

5.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6g,在该温度下将46gNaCl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混合、

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后得到饱和溶液B.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6%

C.水中溶解了46gNaClD.未能溶解的NaCl的质量为36g

6.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

中起先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5mL稀盐酸。该试验的现象

记录及结论错误的是()

A.试管中视察到的现象是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渐渐溶解

B.随反应进行烧杯中溶液渐渐变浑浊

+2+

C.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Mg2++H23Ca+20H-=Ca(0H)2I

D.MgC12和H2的总键能小于镁片和盐酸的总键能

7.将硫酸铜的稀溶液放在密闭容器中,缓缓抽去容器中的水蒸气,溶液渐渐失水变成饱和

溶液,再接着抽气,则变成各种含水盐,最终变成无水硫酸铜。50℃时,容器中的压强

与晶体水合物中含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

X憎利溶液、、

K

Citso.SHq

CoSOzlIiOp^*

/3

0!•'<_____tOO

岫'Ip/kPa

A.曲线L-M对应溶液中无硫酸铜晶体析出

B.曲线M-M对应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曲线M—N对应体系存在平衡:CuSOK饱和溶液)UCuS()4•5H2()(s)+H20(g)

D.当容器中压强低于p后得到无水硫酸铜

8.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gfMg(OOih^

250t

一—--------"StgClJ

°2»>翔)320刈皿黑

A.相同条件时,图中四种物质NaCl的溶解度最小

B.Mg(C10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C.用MgC12和NaCl。?可制备Mg(C103)2

D.用惰性电极电解MgCb溶液,阴极析出Mg

9.在肯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肯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复原到原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数目削减

B.溶液中有气体逸出,Na+数目增加

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Na+数目削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10.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更)。下列说溶

法正确的是()度

4

40/乙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推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jc,析出晶

otit2温度也

体甲的质量大

D.t/C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1.MgS04>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04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B.NaCl的溶解度比MgSOq的溶解度大

0

T\T2T3温度/p

C.丁2℃时,MgS04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将MgS()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丁3℃降至时,有晶体析出

12.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复原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

A.c(Ca2+),c(OIT)均增大B.c(Ca2+)>c(OIF)均保持不变

C.c(Ca2+)、c(OIF)均减小D.c(0lF)增大、c(H+)减小

13.20℃时,某溶解度为25g的固体物质(其摩尔质量为Mg-molT)完全溶解于水,配制成密

度为L5geLT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n1000X2511-1

A.-mol-LD.-----mol-L

MM

厂1000x1.5x25i1-11000x1.5x25

C.-------mol-LD.mol-L-1

M(100+25)M

14.在如图所示曲线中,前半支表示芒硝(Na2s0g1。第0)的溶解度

曲线,后半支表示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Na2sO4在B点的溶解度大于在C点的溶解度

B.A点表示Na2sO4溶液尚未达到饱和,但是降温或加入Na2s。4・1。比0都能使其达到饱和

C.在C点时降低温度或上升温度都可以使Na2s。4溶液变浑浊

D.在T°C时配制Na2s。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可以析出芒硝

15.t℃时,在足量的饱和Na2c。3溶液中加入ag无水Na2c。3,可析出bgg2«)3晶体,则(b—a)

的值是()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B.饱和溶液质量的削减量

C.析出无水物的质量D.饱和溶液失去的溶质的质量

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A.t/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时仍

是饱和溶液

B.在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80g分别加入100g水

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纳升温的方法

17.25°C时,将ag该无水硫酸铜晶体溶于bg水中恰好可形成V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中正

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盘mol•

1Ro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c.25°C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F器

9a+25b

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g-mL-1

V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9分)

18.在肯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T,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g„

(1)用W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O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o

19.(l)C02和也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甲醇+%0。则甲醇的化学式是=

(2)已知20℃时,KC1的溶解度为34g,50℃时的溶解度为42.6g。通过以下试验操作得到

溶液①至⑤(假设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I.上述试验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II.溶液④的质量为go

III.溶液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已知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UNaHPbO2(aq)„下图所示为其

溶解度曲线。

A12o

10o

«A

篷8o35%NaOH

g

o6o

q

d4o

10%NaOH

2O

O20406080100120

温度/C

请分析如何提纯粗品PbO(其中的杂质不溶于碱):

21.(1)某化学爱好小组对“农夫山泉”矿泉水进行检测时,发觉含有45.6mg/LMg2+,则该矿泉

水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2)X、Y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要用结晶法从50gX、Y混合物中提取X(不

考虑X、Y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将它们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若要

使X析出而Y不析出,则混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最高不能超过

(3)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NazFeOd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FeSO4+6Na202=2Na2FeO4+2Na20+2Na2S04+02T.计算当lmolFeS()4参与反应时,被自

身还原的岫2。2的物质的量为:

22.母液中常含有蝇口2、NaCKMgS04,KCl等(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可进一步加工制

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渐渐析出晶体,

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渐渐析

出晶体,用肯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终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晶体。

23.图是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

(

8

0

0

窿

(1)10℃时,B物质的溶解度(填>、=、<)物质的溶解度。

(2)60℃时,A、B两物质(填能或不能)形成质量分数浓度相同的饱和溶液。

(3)要配制成质量分数浓度为9.1%的C物质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必需限制在_____。

(4)将80℃质量分数为33.3%的A、B溶液,冷却到20℃,先析出固体。(填A或B)

24.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纳的方法是________温度(填“上升”

或“降低”)o

(2)温度为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意"C<<”的条件,则t的取值范围是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若把t2℃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C,此时三

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o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略

2.【答案】D

【解析】解:A.饱和Na2c。3溶液中通入足量《)2与Na2c。3、水反应生成了NaHC()3,相同温度下,

NaHCOs的溶解度小于Na2c。3导致有晶体析出,故A正确;

B.C02与Na2c。3、水反应生成了NaHC03,消耗了水,溶液中溶剂削减了,导致有晶体析出,故B

正确;

C.ImolNazCOs生成2moiNaHC()3,Na2cO3摩尔质量为106g/moLNaHCC)3摩尔质量为84g/moL溶质

质量增加了,导致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

D.有晶体析出与热效应无关,故D错误。

故选:Do

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变更关系和物质性质之间的比较问题,主要侧重了学问的分析与应用

实力的考查,题目综合性较强,但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解:设生石灰反应消耗掉的水的质量为xg,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为yg。

CaO+H20=Ca(0H)2

561874

5.6gxgyg

56_18_74

5.6xy

解得x=1.8,y=7.4

水被消耗了L8g,生成7.4gCa(0H)2,即原饱和溶液中水被消耗了L8g,导致会析出部分晶体,

所以导致溶液质量会小于100g-1.8g=98.2g,而由于析出晶体和新生成的氢氧化钙没有溶解,

所以产生的氢氧化钙的质量肯定大于7.4g,

故选:Do

在肯定温度下,向肯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会和石灰水中的水发生化

学变更并放出热量,从而引起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水的变更。

本题考查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类似题目肯定要在严格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来进

行,而不是一味试图借助溶解度等求出最终沉淀多少或者溶液的质量。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熟识质量分数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的关系,质量分数与物质

的量浓度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解答】

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募x100%,

由相对分子质量为M,©=竺等,贝1Jc=芸思111014,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o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的概念,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解答】

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6gNaCL故会有30gNaCl溶解不了,

所以过滤后得到饱和溶液,故A正确;

B-由A分析可知46gNaCl并未全部溶解,只溶解了16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黑|X100%

=而*fX100%=13.8%,故B错误;

100g+16g

C.由A分析可知46gNaCl并未全部溶解,只溶解了16g,故C错误;

D.由A分析可知未能溶解的NaCl的质量为30g,故D错误。

故选Ao

6.【答案】D

【解析】解:A、镁是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Mg+2HC1=MgC12+%T,试验现

象为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渐渐溶解,故A正确;

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盐酸与镁猛烈反应并放出热量,使烧杯中溶液的温

度上升,饱和石灰水中析出氢氧化钙固体,所以烧杯中溶液渐渐变浑浊,故B正确;

C、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镁,离子方程式为Mg+2f=Mg2++H2%溶液的温度上升,

饱和石灰水中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离子方程式为Ca2++20『=Ca(0H)2J,故C正确;

D、焰变A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盐酸与镁反应放热,焰变为负,即反应物盐

酸和镁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氯化镁和氢气的总键能、MgC12和电的总键能大于镁片和盐酸的总

键能,故D错误;

故选:Do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该试验过程中,盐酸与镁猛烈反应生成氢气并且放出

热量,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饱和石灰水溶液温度上升,温度上升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饱

和溶液析出固体氢氧化钙而使溶液看上去变浑浊,结合焰变小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

总键能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以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更关系,明确试

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留意氢氧化钙溶液变更的特别性,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A.据图可知M点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之后接着失水才有硫酸铜晶体析出,所以曲

线L-M对应溶液中无硫酸铜晶体析出,故A正确;

B.M-M对应溶液均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肯定温度压强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变,则其饱

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正确;

C.M-M对应溶液均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该过程中随着液态水的削减,不断析出硫酸铜晶

体,至M点晶体完全析出,此时再接着减压,存在的平衡应为C11SO4•5比0")UCuS()4,

3H20(s)+2H20(g),故C错误;

D.据图可知当容器中压强低于p后非气相水的质量分数降为0,即此时得到的固体为无水硫

酸铜,故D正确;

故选:Co

A.据图可知M点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之后接着失水才有硫酸铜晶体析出;

B.M-M对应溶液均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肯定温度压强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变;

C.M-M对应溶液均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该过程中随着液态水的削减,不断析出硫酸铜晶

体,至M点晶体完全析出;

D.据图可知当容器中压强低于p后非气相水的质量分数降为0。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饱和溶液分析推断、晶体析出的过程分析推断等学问点,驾驭基础是解

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8.【答案】D

【解析】解:A,依据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不同温度时都是NaCl的溶解度最小,故A正确;

B.因Mg(C103)2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更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

而减小且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Mg(C10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故B正

确;

C.反应MgC12+2NaC103=Mg(C10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3的原理,因为

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103)2的方向进行,故C正确;

D.电解蝇02溶液,产生了氢氧化镁和氢气和氯气,阴极生成氢气,D错误;

故选:Do

A.依据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推断;

B.依据Mg(C103)2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更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上

升而减小且受温度影响较小;

C.依据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03的原理,

D.依据电解熔融MgC12阴极析出Mg。

驾驭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才能结合题意敏捷分析解答问题,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看清图

象中各自的溶解度变更状况,再结合相关选项进行分析。

9.【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解度、质量分数、过氧化钠的相关学问,试题难度较易

【解答】AB.该溶液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岫2。2与电。反应生成NaOH和。2,消耗溶剂且生成溶

质,故复原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削减,溶液中Na+数目削减,A正确,B

错误;

CD.因反应前后温度一样且均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D错误。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

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并驾驭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解答】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须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此x100%中40%,

故B错误;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分别降温到tJC,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

确定,故C错误;

D.t/C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

不会变更,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o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的相关学问,较为基础,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

【解答】

A.温度低于丁2℃时,MgS04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高于丁2℃时,MgS04的溶解度随温度上

升而降低,故A错误;

B.比较溶解度大小时应指明温度,故B错误;

C.依据W=嬴x100%,S越大,W越大,故C正确;

D.将MgSC)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丁3℃降至丁2℃时,MgSOq的溶解度增大,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

液,不会有晶体析出,故D错误。

故选Co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性质,留意基础学问的积累与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反应前后均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解题的突破口。碳化钙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钙和乙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GI-Cu(OH),IHC-CH|«由于原氢

氧化钙溶液是饱和溶液因此生成的氢氧化钙不行能再溶解。另一方面溶剂水被消耗,导致原

溶液中氢氧化钙析出,但温度不变,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中离子的

浓度均保持不变。

故选Bo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侧重考查物质的量公式的敏捷运用,明确溶解度、质量分数、

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因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则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鼻X100%,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弁哂111。1/上

故答案为D„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问题,难度不大。

【解答】

A.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只和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温度相同,则溶解度相同,

故A错误;

B.有图可知芒硝的的溶解度在T温度以前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则有图知A点是不饱

和溶液,但温度降低可以达到饱和,故B正确;

C.有图可知C点降温或者升温都可以降低溶解度,使Na2s。4溶液变浑浊,故C正确;

D.在时配制Na2s。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溶解度降低,时可以析出芒硝,故D正确。

故选Ao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然后析出结晶体的问题,应留意的是析出的结晶体有两

个来源,难度不大。

【解答】

由于原碳酸钠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当加入ag碳酸钠时,碳酸钠不能溶解,反而由于形成结晶

水而带出部分溶剂,而原来溶解在此部分溶剂中的溶质也一并析出,故析出的bg碳酸钠晶体

中,碳酸钠的来源有两个:加入的ag无水碳酸钠和饱和溶液质量的削减量,则(b-a)的值

是原饱和溶液质量的削减量,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解:A.甲和乙溶解度随温度上升增大,丙随温度上升溶解度减小,t/C时,甲、乙、

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时,甲和乙变为不饱和溶液,丙仍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图象分析可知t2温度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为80g,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80g分别加入100g

水中,甲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乙丙溶质不能全部溶解,也会形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

C.溶解度是随温度变更,肯定温度下才能比较溶解度,温度不知不能推断溶质溶解度,故C

错误;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减小,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纳降温的方法,故D

错误;

故选:Bo

A.甲乙溶解度随温度上升增大,丙随温度上升溶解度减小;

B.图象分析可知t2温度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为80g,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80g分别加入100g

水中,乙丙溶质不能全部溶解;

C.溶解度是随温度变更,肯定温度下才能比较溶解度;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减小;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更的特征、饱和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大小比较的依据

等学问点,驾驭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D

【解析】解: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故A错误;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故B错误;

C.25°C时,将ag该无水硫酸铜晶体溶于bg水中恰好可形成VmL饱和溶液,100:S=bg:ag,

25°C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V%g,故C错误;

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黑导=1。。。,+切g.厂1=岑g/m],故D正确;

故选:Do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Jigx100%;

溶液质量

C.25°C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100g水中达到饱和溶解溶质的质量;

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驾驭基础是解题关

键,题目难度中等。

18•【答案】g

1-W

(2)^mol-L-1

(3)25dwmol-L-1

4c

(4)彳%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及相关计算、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的相关学问,

试题难度较易

【解答】

(1)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xlOO%,可得s=2g。

(2)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L-f1x^=粤mol•L。

、,VmLx40g-molV

(3)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i°°°矶厂“誓-==25dwmol-L-1o

40g-mol

40g-mol_1xcmol-L-1r八八n/4c

(4)w=-----i------x100%=—%nzo

')1000mL-L-1xdg-cm-3d

19.【答案】⑴CH0或CH3OH)

(2)1.②④⑤II.71.3111.25.4%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确定以及溶解度等学问,难度不大。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不变进行解答;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肯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推断出在肯定温度时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进行

解答。

【解答】

(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C02+3H2,「甲醇+%0可知,甲醇的化学

JQT.1

式是口4。(或CH3OH);

故答案为:(2也0(或CH3OH)O

(2)由于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50g水中最多溶

解17g氯化钾;因此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氯化钾会全部溶解,得到的①溶

液是20℃不饱和溶液;又加入10g氯化钾,由于在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因此这20g

氯化钾只能再溶解17g,所以形成的②溶液是20℃饱和溶液;升温至50℃,由于氯化钾在50℃

时的溶解度是42.6g,50g水中最多溶解21.3g氯化钾,因此后加入的氯化钾会全部溶解,而且

形成的溶液③是50℃不饱和溶液,但又加入10g氯化钾,这10g氯化钾会再溶解1.3g,形成的

溶液④是50℃饱和溶液,然后降温到20℃时,有晶体析出,形成溶液⑤是20℃饱和溶液;

I、上述试验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⑤;

II、溶液④的质量=50g+21.3g=71.3g;

IIL⑤是20℃饱和溶液,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

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4%。

故答案为:I.②④⑤II.71.3III.25.4%o

20.【答案】重结晶即向PbO粗品中加入肯定量的35%NaOH溶液,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

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

【解析】略

21.【答案】0.0019mol/L40%0.5mol

45.6xl0-3g

【解析】解:(1)溶于中Mg2+浓度为45.6mg/L,则该矿泉水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三亚匚=

1L

0.0019mol/L,

故答案为:0.0019mol/L;

(2)混合物溶于100g热水中,2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时不析出B,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

最大为20g,故混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不超过:需x100%=40%,

故答案为:40%;

(3)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上升到+6价,Na2()2中。元素的化合价既上升又降低,氧化

剂为过氧化钠,还原剂为过氧化钠、硫酸亚铁,氧化产物为Na2FeC)4、02,由2FeS()4+6曲2。2=

2Na2FeO4+2Na20+2Na2S04+02T,可知lmolFeS()4参与反应时生成。2为Q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