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4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
命题趋势
考点三年考情分析2025考向预测
2022至未考查2022-2024年考查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
考点1先秦时期2023年未考查与社会生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汉唐的
2022年未考查交通、唐宋时期的城市发展、明清的商
2024年未考查业,要求学生在将来的备考中,紧靠课
考点2秦汉时期2023年汉朝的陆路交通标,立足教材。预计2025年高考会从
2023年未考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2024年唐宋时北京城市的发展(1)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
2023年未考查形式考查。如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
考点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2022年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新发展等。
唐朝都城长安交通(2)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渗
2024年未考查透对历史解释的理解和运用,如宋朝商
考点4宋元时期2023年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业发展的原因等。
2022年未考查(3)注重史料类型多种多样,着重考
2024年未考查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考点5明清时期2023年明清商帮崛起透过现象理解历史本质的能力。
2022明清商业新发展
【专题线索】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包含先农业生产、工商业发展、村落、城镇与居住环
专题
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经营方式包括小农经济、庄园式劳作、租佃式经营三种自然
线索1:农业生产经济形态;经济结构是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
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包括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线索2:工商业发展
商业的活动的场所先城市后农村,先是固定时间和地点,到后来打破时空界限,
交易的媒介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城市的经济功能更突出;商人的地位
逐渐提高。
对外贸易先是陆路后是海陆,主要方式是朝贡贸易,对外贸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走向封闭。
线索3:村落、城镇与居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
住环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交通建设包括陆上交通建设、陆上漕运运输、海上丝绸之路;古代邮驿,交通的
线索4:交通与社会变迁
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预防疫病的四
线索:5:医疗大举措:隔离治疗,阻断传染;巡视散药,赐棺埋葬;开仓放粮,减免租税;颁
布医方,群防群治。
【知识导航】农作物:最早培育水稻和粟
"原始社会时期
0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生产工具:石、木、骨器
土地制度:公有制
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中奴隶社会时期0生产工具:以耒耙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国土地制度:井田制
古L农经营方式:集体耕作
代业
的生.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经产
春秋战国时期一生产工具:铁农具
济生产技术:垄作法
与」J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等
社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会
生
封建社会时期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活生产工具:耦犁、楼车、曲辕犁
--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农作物:明朝时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进
(建议用时:30分钟)
限时提升练◎
1.(2022•北京高考•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
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D.④
【答案】D
【解析】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
“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2•北京高考•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
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答案】D
【解析】''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有路透长安”都体现了罗马和长安的重要性,换而言之,罗马和长安都曾
经是帝国交通的中心,D项正确;长安城的设计和罗马城市的布局不存在借鉴关系,排除A项;两句谚语无
法看出当时两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条条大路不等于是商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
项。
3.(2024•北京海淀•二模)北魏占领淮河流域以后,江淮间南北贸易频繁。北魏边缘州郡官员“皆无防
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南朝梁的“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材料
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促进南北交流B.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
C.南方民族交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南北方之间经济沟通有利于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
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北魏与南朝梁对峙时期,南北政权对双方贸易持积极态度,促进了南北贸易频繁,
有利于统一,D项正确;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而材料属于北魏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南北经济贸易,
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
项。
4.(2024•北京通州•二模)下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东
北方人口南迁方向
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海
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经济逐渐发展的地区
*兴建水利工程的地区
P主要水稻种植地区
台
手工业发达地区:广
西
洲
Q纺织t造纸壮
髅
#制瓷M冶铸
自
治
他I造船区
•扬邦商业城市
①北方人口大量迁往南方②长江下游经济发展最快
③工商业市镇在南方普及④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图示,北方人口大量迁往
南方,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长江下游经济发展最快,①②正确;工商业并未普及,排除③;当时南方
经济并未超过北方,排除④。故选A项。
5.(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东晋时期,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被称为“侨人”,东晋设置与侨人原籍
同名的州、郡、县对其进行管理,称为侨州、侨郡、侨县。起初东晋给予侨州郡县有户籍的侨人免除赋役
的优待,而且对侨州郡县的豪强大族荫庇人口的做法也未加以限制。东晋的上述做法在当时()
①鼓励了北方人口南迁②有利于江南地区开发
③带来了一些社会隐患④导致了东晋政局动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根据“起初东晋给予侨州郡县有户籍的侨人免除赋
役的优待,而且对侨州郡县的豪强大族荫庇人口的做法也未加以限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免除赋
役或者允许豪强大族荫庇人口的做法,减轻了南迁人口的负担,实际上是在鼓励北方人口南迁。大量北方
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从而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待北方侨民免收赋税的做法容易引发南
北民众的矛盾,从而带来了一些社会隐患。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这些做法并没有导致东晋政局的动
荡,④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6.(2024•北京西城•二模)如表为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由此可见()
陕西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其他地区合计
汉1819—141456
皿—4—23716
唐3211151844133253
①数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集权程度
②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持续增加
③汉唐分布差异反映南北经济发展态势
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朝至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数量在增加,在地区分布上,汉朝的水利工程集中在黄河流
域,唐朝的水利工程集中在长江流域,结合经济重心南移可知,唐安史之乱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图
中的分布差异反映南北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④正确,c项正确;水
利工程数量的变化不完全取决于中央集权程度,①错误,根据材料“56、16、253”可知,晋朝水利工程数
量下降,因此不是持续增加,②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2024•北京顺义•二模)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这个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②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产粮区已连为一体
③主要产粮区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附近
④北方发展主要得益于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产量区主要集中在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且黄河流域的产量区和长江下游的产量区连成一体,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
确;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期主要产量区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尚未转移到南方,①不
符合题意,排除AD项;北方的发展得益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且南方自然环境也相对优越,所以自
然环境不是此时期北方发展的主要原因,④错误,排除B项。故选C项。
8.(2024•北京•三模)如表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田地统计表,以下各项,与下表中信息所反
映的历史现象有关系的是()
田地总额官田民田
亩数(万亩)46165.6633.945531.6
占比(%)1001.3798.63
A.均田制被破坏B.两税法难以为继C.租佃制的发展D.门第观念的加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土地属于民田,这表现出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加剧,传统的公田制度已经难以维
持。同时,由于土地的集中和商业资本的积累,一些大地主和商人阶层兴起,这进一步促进了租佃制的发
展,C项正确;均田制被破坏在唐朝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表格数据并未直接反映两税法的实
施情况,无法得出“两税法难以为继”的结论,排除C项;宋朝时期,由于社会流动加快,阶级跃升活跃,
门第观念逐步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宋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为市舶司。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
在《文献通考》中说:“旧制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
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预矣。”宋代对市舶司设置方式变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②陆上丝绸之路衰落
③实行崇文抑武方针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文献通考》记录了管理
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由州郡兼领到专门设置机构的转变,说明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愈加重要,反映宋代
商品经济发展,同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也促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外贸易收入的增加也使政府愈加
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宋朝对市舶司进行变革,①②④正确;③错在市舶司的变革与重文抑武的方针
没有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2024•北京昌平•二模)《辍耕录》中记载:“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
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这表明()
①大规模使用雇佣劳动的现象出现②黄道婆推广了纺织技术
③手工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商业发展④学校教育推动技艺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
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可
知,黄道婆推广了纺织技术,同时手工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商业发展,②③正确,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
当时大规模使用雇佣劳动的现象出现,①错误,排除A、B项;黄道婆没有开办学校,④错误,排除B、D
项。故选C项。
11.(2024•北京朝阳•二模)如图是中国部分时期人口变化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人口数
第
44Z.
或
2亿
I亿
5千万
①盛唐时期的实际人口数超过一亿②番薯引进促进了宋元时期人口增长
③清朝赋役改革导致隐匿人口减少④战乱与灾疫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图例展示了中国古代实际人口和
统计人口变化图,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8世纪中期左右,中国实际人口和统计人口相统一,主要原因是清朝
赋税改革,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的政策,不再征收人丁税,导致隐匿人口减少,同时战乱与灾疫是人口
减少的重要原因,③④正确;①错,图中信息显示盛唐时期的实际人口尚未超过一亿;②错在番薯引进是
在明朝中期之后,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2023•北京高考•4)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业生产力(亩产斤故)--泳出加忸的"北烛省W政区界
4120期愤一今3界
・89-115―愚,路线•主要外用港口
-1*21。„改权赧族界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商帮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南方居多,①与题意不符;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力(亩产斤数)较其
他地区高,说明此地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此时的海外贸易线路较多,说
明明代海外贸易没有阻断,③不符合题意;根据示意图信息,广州、泉州、福州、宁波等外贸港口所在省
份都有商帮,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项和
D项。故选B项。
13.据《马尼拉大商帆》描述,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
仅1631年一年内,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致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
年)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下列有关中国经济的史实,与材料所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有()
①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②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③白银成为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④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的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仅1631年一年内,由菲律宾输入澳门
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致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和
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白银大量融入中国的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如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以
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及白银成为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等,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官商
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的出现是在近代,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2024•北京高考•16)城与都
材料一今北京在唐朝称幽州,是中原与东北地区、北方草原的交通枢纽。朝廷曾在此设节度使,以
掌军政。随着漕运、海运的发展,幽州与各地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材料二今北京在辽时称南京(燕京),为五京之一。辽帝曾在此行册礼(上皇帝尊号)、设行营;设
三司使司,“掌燕、蓟、涿”等州钱帛;设都元帅府,“杂掌蕃汉兵”;实行科举,设置太学。“领燕中
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
辽在南京“劝农桑,修武备”“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所产“线缕机绫”工艺精巧。“城北
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城中“户口安堵,人物繁庶”,居民“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
渤海妇女耳”。
南京与开封之间设有榷场。南京外有居庸、古北等关口,通达辽其他四京等地。金人评价''燕都地处
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元人有诗云:“万国河山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
(1)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幽州的重要性。
(2)说明辽南京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1)重要性:幽州是中原与东北地区、北方草原的交通枢纽;幽州是重要的边境城市,军事地位
重要;幽州与各地经济往来频繁,经济地位重要。
(2)作用:辽统治者在辽南京仿照汉制进行建章立制,促进了契丹族政治制度的发展;辽在南京发展农业、
手工业等促进该地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辽南京积极与中原地区交流往来,促进这一地区与中原的关系,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北京)。
重要性:根据材料“今北京在唐朝称幽州,是中原与东北地区、北方草原的交通枢纽”可知幽州是中原与
东北地区、北方草原的交通枢纽;根据材料“朝廷曾在此设节度使,以掌军政”可知幽州是重要的边境城
市,军事地位重要;个坚持了“随着漕运、海运的发展,幽州与各地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可知幽州与各地
经济往来频繁,经济地位重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北京)。
作用:根据材料“辽帝曾在此行册礼(上皇帝尊号)、设行营;设三司使司,'掌燕、蓟、涿’等州钱帛;
设都元帅府,'杂掌蕃汉兵';实行科举,设置太学”可知辽统治者在辽南京仿照汉制进行建章立制,促进
了契丹族政治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劝农桑,修武备”“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可知辽在南京发展
农业、手工业等促进该地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根据材料“南京与开封之间设有榷场。南京外有居庸、古
北等关口,通达辽其他四京等地”可知辽南京积极与中原地区交流往来,促进这一地区与中原的关系,有
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5.(2024•北京高考•20)柑橘与《橘录》
材料一中国是最早栽培柑橘类果树的国家之一。宋代,柑橘的产销扩大。南方出现了温州、苏州、
荆州和福州等多个柑橘生产中心,有众多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
临安有专门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士大夫喜爱歌咏“橙黄橘绿”,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车时的合同补充协议
- 装修公司的劳务合同范本
- 美容院返回现金合同协议
- 订物流货柜购销合同范本
- 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管理机构及管理措施
- PPP项目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措施
- 六年级上册健康知识讲座教学计划
- 上海汽车出租合同范本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班主任育人计划
- 建筑设计意向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 皖2015s209 混凝土砌块式排水检查井
- 2023火力发电厂热工开关量和模拟量控制系统设计规程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
- 宿州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国开大学2023年01月11237《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答案
- 2023年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胃癌常见手术方式
- 中国新闻社 笔试 综合知识(有标准答案)
- GB/T 3142-2019润滑剂承载能力的测定四球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