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10课第02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案必修3_第1页
高中政治第10课第02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案必修3_第2页
高中政治第10课第02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案必修3_第3页
高中政治第10课第02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案必修3_第4页
高中政治第10课第02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在联系。分析:当代中国青年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实力目标:(1)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突,相识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2)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实力。(3)通过对“两个修养”的对比和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加当代中学生自觉提高自身全面素养的实力,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学生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授课说明二、教学重难点授课说明【教学重点】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归纳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三、教学设计【学问体系】【学问要点】一、思想道德冲突:⑴在急剧改变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辞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经常遭受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⑵解决途径: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1、科学文化修养:(1)含义:人们在科学学问、文史学问、艺术观赏等方面自我教化、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2)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问,用人类创建的科学文化学问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相识、思想道德推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志向的过程三、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驾驭科学学问和文史学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学问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加辨别是非的实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相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决志向信念,有助于增加学习的自觉性,驾驭更多的科学文化学问,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四、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通过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事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学问文化涵养的人,也应当是具有崇高志向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五、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加强自身的学问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学问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必需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志向,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志向。(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四、本课运用的资源1、赖宁精神:新学期起先,某市一些中小学为了加强未成年人自我爱护意识,避开误导学生在遇到危急时做出无谓牺牲,把因上山救火而献出了自己珍贵生命的小英雄赖宁的画像从校内墙上摘了下来。此举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探讨和争议。“该不该摘画像?”成为争辩的焦点。支持者认为,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自我爱护实力,过分的宣扬那种所谓的“英雄行为”(救火献身行为)是和《未成年人爱护法》相冲突的。对未成年人进行见义勇为等精神的宣扬教化,肯定要把握分寸。假如让孩子不分状况、不顾生命的冲上前去见义勇为,就是对孩子生命的不负责任。反对者认为,赖宁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恒久值得青少年学习和追求。赖宁的画像不应当被摘下来。在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任何人都应当有所作为。不能仅仅出于防止出现人身损害事故的考虑,就放弃了这种精神。但是见义勇为要有才智,并不见得献诞生命才是英雄,见义勇为也要讲究技巧。思索:(1)赖宁的画像该不该摘?(2)我们应当怎样学赖宁?2、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资料一:分析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犯罪缘由,首先是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初中毕业的不足17%,大多数是小学毕业,还有近20%连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他们中近40%是辍学或被学校开除、劝退人员,绝大部分初进看管所时不会写信,甚至连明信片都不会写。除此之外,大部分未成年在押人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崇尚金钱,奉行拜金主义。未成年人在押人员对金钱的崇拜程度令人惊讶,“谁要是给我两万块钱,我就帮他做任何事情,全部的事我都扛”。资料二:《聚焦高学历犯罪》一文指出,我国利用高科技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从北京市检察机关近两年起诉的案件来看,高学历人才犯罪占20%的比例,但是这1/5比例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另外4/5大专学历以下的低学历犯罪。资料三:称为“杀猫魔”的台大博士班学生李念龙,2008年领养逾10只诞生不到2个月的幼猫,其中4只随即被发觉遭割尾剥皮、四肢骨折、头胸挫伤、内脏裂开出血,惨死或重伤。李念龙矢口否认虐杀猫,辩称领养逾十只猫已全部野放,遭重判一年半。资料四:国内媒体2010年3月报道,在该某淫秽网站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的两名主管和3名版主被石景山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处一年两个月至10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在获刑人员中,3人为高校文化程度,其中1人为海归硕士。据了解,27岁的段某在一家科技公司担当软件开发员。他和陈某、徐某、王某在工作之余兼职担当淫秽网站版主,没有任何经济利益,也没有酬劳,只是为了有权看更多淫秽图片和视频。思索1: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学校、家庭教化;缺乏家庭暖和、心灵扭曲,导致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加辨别是非的实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简单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思索2:驾驭了较多学问,是否意味着道德修养较高?4、名言:东汉哲学家王符:“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急品’,有才有德才是‘精品’)4、预设学生的思想冲突事务:镜头一:老师三令五申在考试时不允许作弊,但我最好的挚友要我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