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强化练三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强化练三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强化练三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强化练三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强化练三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强化练(三)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济宁二模)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扰,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A.相识到必需变更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敬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留意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解析:题干中提及明太祖认为对于“蛮夷”——少数民族或邻国要威惠并施,明成祖对于“蛮夷”要抵挡与归服并用,两者都重视处理与“蛮夷”的关系,故选D项;“华夷观念”在近代以来才渐渐变更,解除A项;题干未提及行政机构,解除B项;题干未提及怎样敬重“蛮夷”,而是要威惠并施,解除C项。答案:D2.(2024·肇庆模拟)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马可·波罗在500多年前游历该国,盛称其耕种、勤劳与人口众多的情形,和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可能远在今日之前,这个国家法律与组织系统所能容许它聚集的财宝已经达到最高程度。”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马可·波罗的叙述并不真实B.宋元时期经济与清朝相当C.清朝的社会经济停滞不前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经济转型解析:据材料“1776年”和“这个国家法律与组织系统所能容许它聚集的财宝已经达到最高程度”并结合所学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分析可知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经济转型,故选D项;据材料“和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说明马可·波罗的叙述有其真实一面,解除A项;材料“几乎一模一样”说明还是存在差异,解除B项;据材料“它聚集的财宝已经达到最高程度”说明清朝的社会经济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解除C项。答案:D3.(2024·广州二模)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淌,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需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淌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更反映了()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解析:“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淌,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需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淌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流淌限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答案:B4.(2024·河南天一大联考)明太祖朱元璋三编《大诰》并颁行,汇合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流亡隐匿和运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朱元璋的做法()A.践行了重典治国政策B.保证了小生产者利益C.实现了社会秩序稳定D.遏制了官场腐败产生解析:据材料明太祖对大量惩治官民不法行为的重刑案例加以汇编并颁行,具有警醒不法官民的作用,是其重典治国政策的反映,故选A项;明太祖的做法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保证小生产者利益,解除B项;“实现了”说法过于肯定,应当说有利于,解除C项;“遏制了”说法过于肯定,解除D项。答案:A5.(2024·济南二模)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C.蚕棉业是当地农夫重要生活来源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解析:由材料“家家纺织,赖此营生”可知,桑蚕业和棉纺织业成为当地农夫重要生活来源,故选C项;据历史记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发达,解除A项;由材料“家家纺织”可知,是小农经济下的家庭手工业形态,不是专业的手工工场,解除B项;材料中只提到了“家家纺织”,没有涉及分工是否明确,解除D项。答案:C6.(2024·潍坊二模)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指责和冷落,商人们憧憬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B.儒家财宝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C.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D.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解析:依据材料“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指责和冷落”可知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影响,故选C项。答案:C7.(2024·惠州模拟)下表为明万历六年(1578年)各地田赋税收状况表(表中的北直隶相当于今日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山东小部分;南直隶相当于今日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据此可知()项目南直隶浙江江西北直隶实征收麦数(石)94370715286488072178642实征米数(石)506815423697642528270419986田地数(亩)77394672466969824011512749256844每亩平均米麦数(升)7.775.406.521.22实征麦占总数百分比20.49%3.32%1.91%3.88%实征米占总数百分比23%10.76%11.47%1.91%A.各地经济结构差异显著 B.区域一体化初露端倪C.南北粮食结构渐渐分化 D.江南地区重要性凸显解析:依据题干中的表格可知,南直隶和浙江在田赋税收的各项方面都比北直隶多,再联系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达,可知南方经济的发展程度比北方要高许多,即江南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凸显,故选D项。答案:D8.(2024·全国卷Ⅰ4月模拟)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A.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B.外贸经济有所发展C.外来威逼趋于解除 D.政府税收显著增加解析:“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可见对外贸易发展,白银流入中国,故选B项;“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不能变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形态,解除A项;“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西方的殖民势力已经到来,解除C项;“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描述了商贸状况,并没有体现税收的多少,解除D项。答案:B9.(2024·汕尾质检)下表是不同学者对王阳明心学的相识。观点出处“王守仁之学尤为明代理学里的重镇。到他手里,理学才达顶点,以后便慢慢地衰落了。”钱穆《阳明学述要》“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王(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阳明之学出于陆氏,与朱子异道而同归。乃反对之者,辄斥之为异端,目之为空谈,朱王之间,成为水火。盖两家门户之见,非定论也。”孙毓修《王阳明》据此可知,王阳明心学()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B.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规范C.具有近代民权意识特征D.“扬弃”了程朱理学思想解析:由材料“到他手里,理学才达顶点,以后便慢慢地衰落了”、“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阳明之学出于陆氏,与朱子异道而同归”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故选D项;王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新发展的表现,解除A项;“统一的道德规范”表述过于肯定化,解除B项;材料强调心学与理学的关系而非心学的内容特点,解除C项。答案:D10.(2024·湛江模拟)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探讨;顾炎武起先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白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拓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时期()A.王朝权力渐趋衰落 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 D.农耕经济高度旺盛解析:明清时期思想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以及近代民主思想启蒙说明起先出现近代化趋向,故选C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渐渐走向顶峰,解除A项;材料体现明清进步思想,解除B项;材料体现明清先进思想而未提及农耕经济发展状况,解除D项。答案:C11.(2024·汕头模拟)1692年,康熙帝设立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也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且日趋衰微。该现象反映了当时()A.科学探讨由皇帝主导B.传教士为西方侵略服务C.西学东渐的进程终止D.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更解析:据材料“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且日趋衰微”说明西方的科技并没有被保留,据所学其缘由是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更使西方科技不适应中国社会,故选D项。答案:D12.(2024·广州模拟)明清时期,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干脆的批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作品抨击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主见男女同等和人性自由,作品对男女间真挚爱情的描写引起了世人的共鸣。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异B.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诉求C.传统价值观念的演进D.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改善解析:据材料“明清时期,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干脆的批判,作品对男女间真挚爱情的描写引起了世人的共鸣”,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冲击传统礼教观念,从而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4·梅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沟通的主渠道。辽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靠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城内全部流通宋币。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变更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变更“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盖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到明朝灭亡前的七十多年里,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世界三分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摘编自《月港:大明天子的经济改革新区》材料三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究,加大压力测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摘编自《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的主动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1567年前后明朝对外政策的变更,并分析隆庆开关后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缘由。(10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一系列自贸试验区建立的意义。(7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的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两国相对惊慌的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变更,依据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变更‘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可得出由海禁到局部开放(一口开关)。其次小问缘由,依据材料二的信息,结合所学学问从中国需求、政府政策、外因等角度可得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削减了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政府对对外贸易的严格管控;新航路的开拓;世界市场的发展。第(3)问,结合所学学问对中国和世界的角度,分别从经济、文化、政治等角度分析。答案:(1)促进经济文化沟通;推动了民族融合,促进文化认同;丰富民众的物质生活;有利于边贸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两国相对惊慌的关系。(2)由海禁到局部开放(一口开关)。缘由:封建经济接着发展;农耕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发展;中国一些特色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削减了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政府对对外贸易的严格管控;新航路的开拓;世界市场的发展。(3)意义:对中国: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扩大对外开放(或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中学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中学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沟通;有利于促进公正合理经济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14.(2024·江门调研)自西汉刘向开创《列女传》这一妇女传记著作体例之后,历朝历代正史中大都设立《列女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