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解答大题)
一.解答题(共25小题)
1.(2024秋•河东区校级月考)I:
已知乙醇C2H30H能与K2Cr2O7和H2s。4的混合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SO4)3+3CH3coOH+IIH2O。C"0亍和(2产在溶液中分
别显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
(2)写出Cr2(SO4)3的电离方程式:o
(3)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0
II:
亚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0气体和NO2(红棕色)气体;亚硝酸是一种
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浅绿色)氧化成
Fe3+(棕黄色);AgNCh是一种难溶于水(白色)、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请仔细阅读以上信息,并结合有
关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C>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转换
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对此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0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维生素C被氧化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C>2和NaCl的是=
a.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b.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AgN03溶液
c.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
(3)某同学把氯气通入NaNO2溶液中,生成NaNO3和HC1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o
(4)工业废水中的NC^可用铝粉除去。已知此反应体系中包含Al、NaOH、NaAlCh、NaNO2>NH3和
H2O六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23秋•房山区期末)某实验小组探究Cu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取3g铜粉加入到100mL0.6mol/LFe
(NO3)3溶液(用HNO3调pH=l)中,振荡、静置30分钟,铜粉减少,溶液呈棕绿色,未见有气泡
1
产生。
(I)预测NOg和Fe3十分另U与Cu发生了反应,补充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2+
I3Cu+2NQ-+8H=3CU+2NOf+4H2O
反应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反应I是否发生
①设计实验:取3g铜粉加入到100mL溶液中,振荡、静置30分钟。
②若反应I能够发生,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有o
实际现象不明显,借助传感器证明反应I能够发生。
(3)探究反应II是否发生
步骤1:取3g铜粉力口入至I」lOOmLO.3moi/LFe2(SO4)3溶液(用H2sCU调pH=l)中,溶液迅速变为蓝
绿色。
步骤2: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
①KSCN溶液的作用是»
②已知,Cu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2中“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
褪去”的原因»
(4)查阅资料可知,反应I和反应II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6.3*1062和Ku=5X1014。请从化学反应
速率和限度的角度简述对Cu与Fe(NO3)3溶液反应的认识o
3.(2024秋•鹿邑县月考)用H2O2、KI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
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
(1)资料1:H2O2+I=H2O+IO;H202+10=H20+02t+r0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KI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o
(2)资料2: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有KI加入,②无KI加入。下列判断
错误的是(填字母)。
A.加入KI后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
B.加入KI后该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
C.H2O2+IO=H2O+O2t+1是放热反应
(3)实验中发现,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3:&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碘易溶于CC14,碘的CC14溶液(密度大于水)显紫红色。
①加CC1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且下层溶液显_________色,说明有12生成。
②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H2O2浓度降低;ii.水溶液中的浓度降低。
③以下对照实验说明i不是主要原因: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
B两试管中。A试管中加入适量CC14,B试管中不加CC14,分别振荡、静置。则两试管中观察到的现
象是o
(4)资料4:「(叫)+12(叫)(aq)K=640»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
向2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mLO.lOmokl/iKI溶液(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达
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
rhI3
浓度/(mol・L1)bb4.0X103
则6=------------------------'进而推出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十卜,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
理由是o
4.(2024秋•浦东新区校级月考)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
占燃
2Mg+CO2二外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
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
(1)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z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o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0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
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3
(2)(2)Na2O>C;②、C;③NaOH、C;(4)Na2O>Na2cO3、C;
(3)通过理论分析,猜想(填序号)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4)【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部分溶解,试管底部燃烧产物中肯定
有黑色固体有_______;
2取1中所得少量上层燃烧产物中肯定有
清液,加入过量的Na2co3;
BaCh溶液
3取2所得少量上层清有蓝色沉淀生成燃烧产物中肯定
液,加入____有___________;
溶液
(5)在步骤(2)中BaCb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0
(6)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任写一种试剂)。
(7)【结论】猜想(填序号)正确。
5.(2024秋•浦东新区校级月考)某学习小组发现中学阶段只学习了S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为了探
究SO3的其他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
ABCDE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
有。(不定项)
A.难挥发性
B.强氧化性
C.脱水性
D.强酸性
(2)由于浓硫酸具有较大的粘稠度,分液漏斗中的浓硫酸很难顺利流入到烧瓶中,实验中可以将分液
漏斗更换为(填写仪器名称)。
4
(3)装置B不具有的作用是o
A.干燥气体
B.混合气体
C.与气体反应
D.观察通入的气泡速率
(4)写出H2s的电子式o
(5)下列S03与H2s反应的方程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有o(不定项)
A.H2S+SO3=H2O+SO2+S
B.H2S+2SO3=H2SO4+SO2+S
C.H2S+SO3=H2O+O2+2S
D.3H2S+SO3=3H2O+4S
(6)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有和_________出现(填写实验现象)。
(7)指导教师指出,该装置无法验证S03与H2s的反应,请问为什么?
(8)E装置中吸收尾气的试剂可以是0(不定项)
A.KMnC)4溶液
B.BaCL溶液
C.蒸储水
D.NaOH溶液
6.(2024秋•宝山区校级月考)某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少量CO2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AB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8%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盐酸(密度为
的体积为=蒸储水(密度为)的体积为mLo
(2)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检查图中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若用C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导
管(填“m”或"n”)端通入。
地窖中因贮存农产品而容易积蓄CO2,根据相关要求,CO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8mg/L。小组同学
从某地窖中收集500mL用CO2传感器测得CO2浓度为22mg/L。
(4)进入地窖时,下列防范措施正确的是(不定项)。
A.用农用喷雾器向地窖内喷洒水
5
B.手持火把进入地窖时,若火把持续燃烧,则表示安全,可继续前进
C.利用鼓风机将地窖内部分空气排出,也可打开地窖盖,通风一段时间后再进入
(5)某同学用注射器抽取100mL地窖中的气体样品,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气体推入足量澄清
石灰水,充分反应:(足量澄清石灰水能对通入其中的CO2气体完全吸收)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多孔球泡的作用是o
数据传感器
多孔球泡匿}澄清石灰水
(6)当CO2传感器显示CO2浓度慢慢下降,当浓度降至Omg/L时,理论上瓶内物质总质量比反应前增
力口了mgo
(7)下列说法可能导致测得的CO2含量偏小的是0
A.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
B.抽取气体前未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净。
C.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7.(2024秋•宝山区校级月考)通过如下实验,比较Ag+、Fe3+、I2的氧化性。
-1-1
t•LT।0.1mol-LtzO.lmol-L实验现象
—AgNOj溶液Ry7KI溶液WKI溶液
I中产生黑色沉
I:一:一
淀,滴加KSCN溶
液,变红
O.lmol-LiFe(NC)3)2溶液O.lmol•LTFeC'溶液O.lmol,LlAgNO?溶液
II中溶液呈棕黄
inin
色,滴加淀粉溶液,
变蓝
III中产生黄色沉
淀,滴加淀粉溶液,
未变蓝
(1)FeCl3溶液转化成FeCh溶液不引入杂质可加适量(写化学式);FeCh溶液转化成FeCl3
溶液不引入杂质可加适量(写化学式);
(2)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3)I、II中的现象说明-(不定项)
+3+
A.氧化性顺序:Ag>Fe>I2
B.氧化性顺序:Fe3+>I>Fe2+
6
C.还原性顺序:r>Fe2+>Fe3+
D.还原性顺序:Fe2+>Ag>r
(4)实验后,I试管壁上的黑色沉淀可用洗去。
A.酒精
B.二硫化碳
C.浓硝酸
D.热盐酸
(5)写出检验I中是否含有Fe2+的方法:o
(6)推测III中未发生Ag+氧化厂的原因0
8.(2024春•商丘期末)(I)如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烘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尾气处理
(1)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的作用是。
(3)c中溶液褪色,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4)d中高镒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焕具有的性质是0
(5)若在空气中点燃乙焕,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II)某有机化合物只含C、H、O三种元素,取9.2g该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测得只生成17.6gCO2
和10.8g水,其质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
31
100-1
相8o
对
6o吸
收
丰
强
度4O45
度
/%
~।।r।।-rn-i~i-i-iii-i-i-i-i-i-i3210
20304050质荷比化学位移8
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
(6)该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是
7
CH-—CH,—CH—CH,
CH
C2H5的系统命名为.
(8)分子式为C5H10,且属于烯妙的同分异构体有种(考虑顺反异构)。
9.(2023秋•西城区期末)某小组探究Cu与Fe3+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己知:[CuCbP一(无色)UCuC13(白色)+2C1
2__
[CuCl3]+SCNUCuSCN3(白色)+3C「
试剂
X序号试齐UX实验现象
I5mL0.05mol/LFe2(SO4)3溶液(pH=2)溶液变为浅蓝色,30min时,铜
粉有较多剩余
II5mLO.lmol/LFeCb溶液(pH=2)溶液变为蓝色,30min时,铜粉
5mg铜粉
完全溶解
(不足量)
(1)I、II中,反应后的溶液均变为蓝色,推测有C4+生成。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3[Fe
(CN)6]溶液,均产生蓝色沉淀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0
(2)30min内,Cu被氧化的反应速率:III(填“V"或“=”)。
(3)研究II的反应过程,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不同时间取左侧烧杯中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取样时间与实验现象如下(不考虑02的作用)。
序号取样时间/min现象
i1产生白色沉淀,
ii10产生白色沉淀,较Imin时量
多
iii30产生白色沉淀,较lOmin时
(pH=2)溶液(pH=2)
量少
iv40无白色沉淀产生
经检验,白色沉淀为CuSCN。
i〜iv中,分别取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红色依次变浅。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o
②根据i、ii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推测Cu转化为[CuCbF,Cu与FeCb溶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由iii、iv可知,30min后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对比I和n,结合i〜iv,C「在Cu与Fe3+反应中的作用是。
8
(5)研究C「的浓度对铜粉溶解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a中加入的试剂x为5nlLO.O5moi/LFe2(SO4)3和O.lmol/LNaCl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铜粉有少量
剩余,溶液变为蓝色,有少量白色沉淀,经检验白色沉淀是CuCl。则铜粉未完全溶解的原因
是□
10.(2024春•杨浦区校级期末)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造氮肥、硝酸等。
(1)请写出氨的结构式,从结构角度说明NH3热稳定性强于PH3的原
因=
【实验一】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己知:a.Mg(OH)2可代替消石灰与氯化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和碱式氯化镁[Mg(OH)Cl];
b.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O
氢氧化镁、
氯化铁氧化铜
稀
出碱石灰W硫
酸
E
ABCD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的作用是。
(3)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10.4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若无现象①红色固体为_______
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若溶液变蓝②红色固体中肯定含
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
上述混合液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③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
称重,得固体6.4g
【实验二】探究氨气的氧化性
已知:c.铝可以与氨气反应,2A1+2NH322A1N+3H2;
d.氮化铝性质稳定,不溶于水,不与水、酸反应,在加热时溶于浓碱可产生氨气。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蒸储烧瓶中加入生石灰,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装置G
中盛装碱石灰,装置H中加入铝粉,打开装置F处分液漏斗活塞,待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点燃装置H
处酒精灯。
9
生稀
石硫
灰酸
J
I
H
G
F
=
原因
氨气的
中产生
解释F
原理
移动
平衡
(4)用
=
象为
实验现
察到的
后可观
全反应
铝粉完
(5)
、
溶解
加入
中,
烧杯
移至
后转
冷却
固体
H中
装置
可将
铝,
氮化
净的
到纯
了得
(6)为
可。
燥即
、干
洗涤
称)、
作名
(填操
式。
方程
离子
应的
热反
液共
钠溶
氧化
浓氢
铝与
氮化
写出
(7)
硝酸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跨境电商出口支付条款及风险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反洗钱法律事务顾问服务条款范本
- 2025年度柴油油品批发与零售价格指数合同
- 2025版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与推广服务合同
- 2025版场反应实验装置设计与制造合同
- 2025版旅行社与旅游投资公司合作合同
- 2025版个人消费性借款合同样本与规范
- 2025年度新能源产品全球采购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装配式建筑瓦工劳务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园林景观修缮及维护合同
- 2025村级后备干部考试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学高级职称-中医肛肠(医学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二手车辆买卖及后续维修服务协议
- 八不伤害专题培训
- 催收管理培训课件
- 危废应急预案范本
- 绿化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东莞保安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
- 指挥、司索工安全交底
- 2025年血液透析室培训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