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现代文写作技巧与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现代文写作技巧与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现代文写作技巧与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现代文写作技巧与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现代文写作技巧与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现代文写作技巧与综合运用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作文(50分)要求: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请结合自己的观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二、阅读理解(40分)要求: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代名词B.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C.人工智能是未来社会的唯一发展方向D.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议,不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B.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问题C.人工智能会提高社会生产力D.人工智能会引发道德伦理问题3.文章中提到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下列不属于便利的是()A.自动驾驶汽车B.智能家居C.无人超市D.人类智慧4.文章中提到人工智能引发的争议,下列不属于争议的是()A.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B.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问题C.人工智能会提高社会生产力D.人工智能会引发道德伦理问题5.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不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的工作B.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C.人工智能将会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D.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6.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自动诊断疾病B.辅助医生进行手术C.提高医疗效率D.减少医疗费用7.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自动批改作业B.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C.提高教学质量D.减少教师工作量8.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自动驾驶汽车B.提高交通效率C.减少交通事故D.增加道路拥堵9.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不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的工作B.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C.人工智能将会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D.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10.文章中提到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下列不属于应用领域的是()A.医疗B.教育C.交通D.农业四、文言文阅读(20分)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而危亡随之。故曰,国之所以废者,莫非其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叟:老者B.利:利益C.弑:杀害D.废:废弃1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而危亡随之B.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而危亡/随之C.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而危/亡随之D.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危亡/随之1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废弃,是因为政治腐败。B.孟子认为仁义比利益更重要。C.孟子认为如果上下都追求利益,国家就会陷入危机。D.孟子认为国家废弃的原因是君主的暴政。14.下列对文中观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主张以仁义治国,反对追求利益。B.孟子认为国家废弃的原因是政治腐败。C.孟子认为国家废弃的原因是君主不仁。D.孟子认为国家废弃的原因是政治腐败和君主不仁。15.下列对文中孟子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仁义是治国之本。B.孟子认为利益是导致国家废弃的原因。C.孟子认为仁义比利益更重要。D.孟子认为国家废弃的原因是政治腐败和君主不仁。五、古诗词鉴赏(20分)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6—20题。(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8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C.诗中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17.下列对这首诗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象征时间的流逝。B.黄河入海流:象征生命的终结。C.欲穷千里目:象征追求知识的渴望。D.更上一层楼:象征人生的追求。18.下列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C.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景色。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C.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20.下列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B.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六、现代文阅读(20分)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1—25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3题。《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2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自身利益。B.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道德观念。C.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社会责任。D.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法律规范。2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B.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C.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提高人类伦理素养。D.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监管,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23.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B.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全球合作解决。C.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共同应对。D.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单独应对。(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5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4.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B.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C.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D.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成为学生的主要教育者。25.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B.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C.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D.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能导致教师失业。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作文(50分)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的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解答时,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文章结构完整,语言表达流畅,符合题目要求即可。二、阅读理解(40分)答案:(一)1.B2.C3.D4.D5.C(二)6.D7.D8.D9.C10.D解析:(一)1.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概念的认知。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因此选B。2.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争议的理解。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问题,而非提高社会生产力,因此选C。3.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便利性的理解。人类智慧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非便利,因此选D。4.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争议的理解。人工智能会引发道德伦理问题,而非提高社会生产力,因此选D。5.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而非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选C。(二)6.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理解。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疗费用,而非增加,因此选D。7.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减轻教师工作量,而非增加,因此选D。8.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理解。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而非增加拥堵,因此选D。9.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理解。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而非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选C。10.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理解。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明确,因此选D。三、文言文阅读(20分)答案:11.D12.A13.D14.C15.B解析:11.此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弑是杀害的意思,因此选D。12.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根据文意,正确的断句应为“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而危亡随之”,因此选A。13.此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概括。孟子认为国家废弃的原因是政治腐败,而非君主不仁,因此选D。14.此题考查对文中观点的评析。孟子主张以仁义治国,反对追求利益,因此选C。15.此题考查对文中孟子观点的理解。孟子认为仁义是治国之本,而非利益,因此选B。四、古诗词鉴赏(20分)答案:(一)16.D17.B18.A(二)19.C20.B解析:(一)16.此题考查对这首诗的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而非人生的感慨,因此选D。17.此题考查对这首诗的意象分析。黄河入海流象征生命的终结,而非象征生命的源泉,因此选B。18.此题考查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对人生的感慨,因此选A。(二)19.此题考查对这首诗的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选C。20.此题考查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非对知识的追求,因此选B。五、现代文阅读(20分)答案:(一)21.A22.A23.D(二)24.D25.D解析:(一)21.此题考查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理解。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道德观念,而非自身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