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部分科学精神与科学规范2025/4/1112025/4/112当代科技和社会迅速发展提出的新问题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科学精神和方法的重要性。科研职业化与科研伦理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规律。需要“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来系统回答1、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社会的迅速转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凸显需要培养创新性思维“在20世纪,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财富主要是通过它的自然资源、陆地面积、人口和军队。在21世纪,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将在于其国民的创造性意志,和创造能力。”2025/4/1132、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早晨起床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被三聚氰胺污染了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盘敌敌畏喷过的白菜,喝上两杯甲醇白酒,再整两瓶甲醛啤酒漱口,下午的班没上成,一觉醒来饿的慌,赶紧来份苏丹红鸡翅……2025/4/1142025/4/115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不仅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求真,而且应该关注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求善。要把求真和求善结合起来。2025/4/116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特别多,为什么?人的活动造成的人工自然的扩大及其对自然的破坏是重要的原因。科技发展及其社会应用,引发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使人和自然关系出现严重的危机。北京雾霾2025/4/117求证精神科学精神怀疑精神坚韧精神客观唯实、追求真理;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检验基础上尊重并探索客观规律,反对盲从和迷信,理性怀疑,敢于挑战,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唯有坚韧不拔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的成果科学精神内涵8敬业精神科学精神首先需要敬业精神,热爱事业,爱岗敬业,热爱方能持久创新诚信精神追求真理,探索规律,来不得半点虚伪;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4、科学精神和方法的重要性5、科研职业化与科研伦理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职业化和各种各样的考核使科研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科研伦理失范现象越来越多。2025/4/119社会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起引领与导向作用科学研究本质上是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欺骗)科学家负责任从事科研是最基本要求如果科学家的诚信出问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可能出问题科研活动中任何背离诚信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损害科学家个人,也会动摇社会对科研群体的信任10科学研究与诚信精神诚信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最低要求科研不端行为屡见报端,科研诚信成为关注焦点Springer出版社2015年上半年撤销了43篇生物医学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还包括空军总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等多家部队所属机构)——却没有见到各单位的整治情况报导2015年8月18日Springer又发布一份震动科学界的声明,在经过调查发现存在伪造同行评审报告,决定撤回发表在十大期刊上的64篇论文(以中国学者为主)——中国学者太聪明?11科研诚信问题现象科学精神与诚信精神科学精神与诚信精神科研诚信有哪些要求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曾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
第一,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第二,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第三,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第四,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第五,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12假:故意做出错误陈述,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做虚假陈述,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袭: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故意省略参考过的文献,抄袭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偷:未经授权,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将他人未公开的作品或研究计划发表或透露给他人或为己所用;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无贡献者科研不端行为表现13科学精神与诚信精神虚: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霸: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给出不合理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伪:参与他人学术造假,与他人合谋隐藏不端行为贪: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14科研不端行为表现
科学精神与诚信精神对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伦理审视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科学活动是一项集体事业,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交流都是以科学家的诚信为基础的。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科学共同体是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并能自我纠错的系统。韦伯:科学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每个科学家对真理都有一种献身精神。C.P.斯诺:我所认识的科学家……在某些方面显然比知识界其他人在道德上更受人尊敬。“badapple”theory16甚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还普遍认为,捏造和剽窃是因为某些研究者精神异常而发生的极少数事件,与大部分科学家没有关系。该责备的是出问题的个人,而不是整个科学的机构。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科学界陆续披露出来的种种事实动摇了人们的这种信任。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misconduct)美国的布劳德和韦德在《背叛真理的人们》一书中介绍了20世纪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伪造数据、杜撰实验结果和剽窃他人成果等科研越轨行为的案例,首次全面系统地对科学研究活动中鲜为人知的阴暗面进行了解剖分析当代科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
——“舍恩事件”
18在科学界享有盛誉的美国《科学》杂志,在2002年11月1日出版的这期杂志上,刊登了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简短声明,宣布将撤消2000年至2001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8篇论文。这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舍恩(JanHendrikSchön)19生于德国,1998年获博士学位。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全球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均为超导、分子电路和分子晶体等前沿领域,其中一些研究还被认为是突破性的。20舍恩和鲍哲南等人合作,在2001年10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和2001年12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此项成果被选为美国《科学》杂志2001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首。21正是这两篇论文中相似的数据,引发了贝尔实验室以外的科学家对舍恩研究工作的质疑。
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的研究,无法重复舍恩的实验结果。尤其令科学界怀疑的是,舍恩的很多论文虽然描述了一系列不同设备的实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却一模一样,有一个“噪音”图形甚至完全相同,而这种数据本应是随机的。在接到有关投诉后,贝尔实验室2002年5月邀请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对此事展开调查。22调查小组9月25日公布的长达125页的报告指出,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发表的24篇论文中,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而且这些造假都是在合作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事件”23
1995研制出超级乳牛1999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牛,随后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狗2004年2月
黄禹锡宣布通过克隆技术成功获得了胚胎干细胞系,其论文同时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网站上。2005年5月黄禹锡再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他的研究组为11名患者“量身定做”克隆出了相应的干细胞系,且细胞核与卵子均来自不同的人。——韩国的民族英雄2005年6月黄禹锡第二次发表干细胞研究成果,韩国政府授予他“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韩国获此殊荣第一人。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事件”24韩国国内一些人指责黄禹锡在采集人类卵子时违反了科学伦理关于治疗性克隆,国际生命伦理学界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原则:第一,在来源上,要防止对供应卵子的妇女的伤害和盘剥第二,受试者有知情权,尤其有对在取卵过程中对自身伤害性的知情权第三,在取得受试者同意的前提下,医生应特别注意自己与受试者之间无上下级关系,或是否在胁迫状态下进行。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事件”25
2005年11月,黄禹锡的重要合作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杰拉尔德·夏腾(GeraldSchatten)宣布停止与其合作,原因在于黄禹锡的研究小组涉嫌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人类卵子。2005年12月,黄禹锡在全国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因为卵子采集问题辞去包括国际干细胞中心负责人在内的公职。韩国政府表示不能让此次风波诋毁黄禹锡的成就,出台《生命伦理安全法施行令修正案》和总统令,以便为黄禹锡的实验提供法律依据。韩国科技部和保健福利部都宣称分别要为其提供275亿和150亿韩元的科研经费。韩国民间也坚决支持。《韩国时报》民调显示,2/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支持其研究。许多人将“卵子风波”归结为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认为黄禹锡是受害者。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事件”26
2005年12月1日,韩国MBC电视台在新闻节目里质疑黄禹锡克隆干细胞的真实性。电视台把黄禹锡实验室提供的干细胞和患者的生理组织送到独立的实验室去检验,结果发现其中有两个干细胞与患者的DNA不一致,因此,MBC质疑黄禹锡是否克隆出了干细胞。12月5日,有人在韩国生物信息研究中心网站的论坛上发帖子说,黄禹锡2005年论文中的一些干细胞群落照片可能被重复利用。12月7日,又有人在网站的论坛上发帖说,2005年论文补充材料中DNA指纹数据也有问题。一些DNA指纹数据曲线不但形状相似,而且连曲线的随机背景噪声也很相似,这就让人怀疑论文作者是否伪造了这些DNA指纹数据。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事件”27
2005年12月23日,由9人组成的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宣布,经过为期一周的调查,证实被称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科研小组发表在2005年《科学》杂志上的论文系“有意造假”。调查结论表明,黄禹锡在研究中使用的卵子数量远多于《科学》杂志论文中提到的数量,除夸大干细胞数量外,还编造了数据,利用2枚干细胞伪造了另外9枚干细胞的照片,并在论文中使用了上述编造的数据和照片。而这两枚干细胞本身是否确实用体细胞克隆出的干细胞,也存在疑问。2006年1月10日,韩国首尔大学特别调查委员会正式公布“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研究小组有关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科研成果纯属造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科学不端行为?导致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1)科学与利益的关系日益密切
29科学家成为职业:20世纪以后,科学家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活动早已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而是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科学家之间对科学研究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成果商品化:科学与金钱、地位、名利、身份等日益密切(2)对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
30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在诱人的利益驱动下,一些个人品德有缺陷的科学家会利用科学体制的各种漏洞或铤而走险背离基本的科学道德。(3)问题的核心是诚信的缺失31这些科学中的不端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关键在于诚信的缺失。诚信:诚实、不欺骗、有信用、不虚假、言行与思想一致。Integrity: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或其他价值准则办事,不搞欺骗、权术、虚伪和各种肤浅的手法。市场经济环境下单靠科学家的自律已不足以维护科学的纯洁性,需要相应的科学道德伦理规范进行约束。一、科学活动及其特点含义:狭义的含义是指科学工作者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广义的含义还包括围绕科研活动所进行的其他活动,比如科学知识的贮存、传播、科学人才培养、科学教育、科学的应用以及科学政策的制定等。特点:探索性和尝试性:从目的、方法、应用等方面看都有探索性和尝试性的特点。继承性和创造性:理论、方法都要有创造性;站在巨人的肩上可重复性:科学研究结果可重复出现严密性:态度严肃认真,行为一丝不苟;选材要严格典型;结果要逻辑严谨、无懈可击;理论的概括要严谨、慎重。二、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职业特点:生产和创造知识自主性科学成果归全人类所有;技术发明可获得专利声望的大小由贡献的大小和社会的承认确定科学家具有的基本能力观察能力:敏锐而准确动手能力:迅速、准确、协调思维能力: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想象能力:丰富而新颖二、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品质方面的特点诚实、认真、实事求是不屈不挠、意志坚强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对科学的热爱和强烈的事业心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成功之道:Perspective(眼光);Persistence(坚持);Power(力量)三、科学组织科学组织的历史沿革个体研究:个人爱好,单独进行初步组合:科学学会的建立科学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院的建立科学组织的复杂化和国际化:科学-工业综合体;国际性科学组织三、科学组织科学组织的作用加快科学活动的进程有利于科学人才的培养促进交流、避免研究的盲目性有利于科学事业地位的提高无形学院以优秀科学家为中心,以学术思想为沟通为宗旨,以学术讨论、通信交流为形式,立足于自由联合的科学家非正式团体。内在社会形式之一。①往往是多学科的;②强调交流借鉴,所以排它性不强。任何大学科中都有这种小规模的、百人左右的“无形学院”,他们互送未定稿、通信、交流信息,或进行教学和科研上的互访或合作来加强联系。在科学前沿,往往是由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的“无形学院”创造出新知识,然后由正式的交流系统来评价它、承认它、传播它。现代沟通手段:Email,mailinglist三、科学组织科学组织是可变的:组织的大小和组织中的研究者,包括领导者,都是可变的科学组织的管理者科学管理者应当来自科研第一线,必须懂某一门科学;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应是学术带头人;管理者的知识面也要广四、科学活动的准则(EthosandNorms)默顿: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立精神气质(Ethos)的社会建制科学的精神气质(简称CUDOS)公有主义(communalism):科学发现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家无权独占或收回他的科学发现,科学发现奉行公开原则,科学家所换回的唯一“私有财产”是他的“优先权”。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科学真理是普遍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普遍的,不以任何个人或社会的特性为转移;科学向一切能进入科学的人开放。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科学主要被看作是对真理的不谋私利的求索,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科学家应具有求知热情、广泛的好奇心和造福人类的利他主义。独创性(originality):强调创新。有条理的怀疑精神(scepticism):科学家决不应不经任何分析批判而盲目地接受任何东西。当然这种怀疑是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的而不是怀疑一切。publishorperishsystem发表论文,没有稿酬,或薄酬;还要倒贴版面费。即使如此,还要发。Why?一般的理解:名和利,皆取决于论文(职称、岗位津贴、课题、奖励)。原来是Publishorperishsystem在起作用。一译:“不发表则发臭”;又译:“发表或毁灭”;或:“要么发表论文,要么默默无闻”。学院科学:科研重于教学,论文至上。MIT:教学好,科研不行,走人;科研好,教学不好,留人。publishorperishsystem争资助,争课题。追求“多快好省”出论文;形成等级制度(hierarchy)1/10的科学家发表50%的论文。形成精英阶层。传统纸质杂志不够用,出现电子期刊,workingpapers,会议论文 压力太大,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杂志(期刊):国际三大系统SCI(SSCI,A&HCI)《美国科学情报所ISI》;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高影响因子杂志:nature,science。中国:核心期刊,权威期刊,cssci。引证率citation各国SCI论文排行榜2000年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01年)1美国 31.58%多年来约占1/32英国 9.16%3日本 8.16%4德国 7.78%5法国 5.53%6加拿大 3.91%7意大利 3.77%8中国 3.15%呈上升趋势9俄罗斯 3.01%10印度 1.81%科学家行为方式的新的变化强调知识产权。公有性和无私利性的规范的约束作用部分淡化。知识资本化正在取代“无私利性”。普遍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保持不变。产业科学的规范PLACE(Ziman)Proprietary讲究知识的专有权Local研究局域的问题Authoritarian服从权威的管理Commissioned有目标任务导向Expert被作为专门人才被聘用简称PLACE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金字塔式的权威结构:普赖斯的《小科学,大科学》;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1132400260043006800诺贝尔奖获得者72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列入《男女科学家》一书的科学家载入《科技人员登记册》的科学家人口普查时自称的科学家1、从声望看社会分层科学是一个高度分层的体制:社会承认与权利有着明显的不平等,科学由相对少数的精英支配,威望、权利、资源、设备集中在很少数的“富有者”手中,但“富有者”和“穷人”之间没有明显的社会冲突。从个人等级方面看,科学史上有少数科学天才处于科学等级体系的顶端,他们或者因为创造了新范式,或为他人指明了方向,对科学进步起了非凡的作用;优先权之争例子:微积分的发明权,牛顿与莱布尼兹;DNA的结构,鲍林与Watson&Crick原因分析: 存在着同时独立的发现:如能量守恒定律 人类的本性--自我中心、自我表现主义使然,国家亦如此 实质在于:争夺科学荣誉,争夺科学荣誉背后的社会承认。“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1、从声望看社会分层组成科学精英的还有科学管理者,他们不是靠杰出的科学发现,而是靠管理才干、组织才能和睿智的眼光,成为科学管理者,参与高层决策控制科学资金,组织和监督大规模科研项目的实施;也可以从科学的产出率的多少来划分科学家的层次;在国家之间也可以根据这一点来划分。20年来,美英法德赢得了74%的诺贝尔奖金;科学家的声望地位主要由他们的贡献和社会承认来确定,而不是由金钱的多少来确定2、科学界的年龄分层科学史上,很多重要发现是科学家在青年时期做出的:哥白尼38岁提出日心说;牛顿22岁、莱布尼兹28岁发现微积分;居里夫人31岁发现镭、钍和钋三种放射性元素;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李政道30岁、杨振宁34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1岁发明电灯;贝尔29岁发明电话2、科学界的年龄分层诺贝尔奖获得者(1951-1972)67人中,首次做出重大贡献的获奖研究的年龄分布的百分比是:20-29岁占16%,30-34占25%,35-39占22%,40-44占21%,45-49占7%,50-54占7%。全部获奖人的平均年龄是37.6岁。这个平均年龄是做出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青年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敏捷,最少保守,对知识的掌握也最快。科学家一般早期从事研究工作,到后期则由科学前沿转入管理及其他工作。就整个科学体系来说,作研究的是青年人居多。3、科学界的性别差异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史中,几乎没有妇女的足迹。20世纪情况虽有改变,但科学界妇女人数还是很少,科学精英中,妇女的人数更少。1970年,美国具有科学博士学位的人中,大约只有12%是妇女,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只有3%,在化学中占8%,在生物学中占15%,心理学占24%,社会学占18%。3、科学界的性别差异在科学的高层次中,著名女科学家为数更少,866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只有8位是妇女;世界281位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只有5名妇女,这5名中又有3名是同他们的丈夫一起获得的。原因: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后天社会因素决定。有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两种社会因素起作用。女性就业时较少能进入高声望、高质量的学校和研究机构,较少有机会得到科研基金,难得与有名科学家一起工作,出科研成果少,发表论文少,获得声望和荣誉奖励的机会少,晋升的机会也低于男性。此外,婚姻、家庭、孩子等因素也会影响女性科学家的论文产出率各专业综合的学术等级中女性所占的百分比(%)(Science,Mach1994)国家年份正教授副教授助教授爱尔兰199231020英国1987-19883614荷兰19882.14.614.7德国19902.67.324.2西班牙19907.428.2葡萄牙1984-19858.22.636.2土耳其1989202327美国1992-199314.428.943.31993年中国女性研究生导师人数比例女性研究生导师人数占研究生导师总数研究生导师总数合计741613.75398830岁以下51.826231-35岁443.9111836-40岁1347.9169241-45岁18210.4174746-50岁76413.6561951-55岁263117.31518756-60岁275514.31932760岁以上90110.09036六、科学奖励什么是科学奖励科学奖励的功能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小镇效应奖励链的形成和原因1、什么是科学奖励?定义: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所给出的承认和荣誉形式:奖金,各种荣誉称号实质:社会承认科学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田地买卖合同协议书
- 混凝土工合同分包协议书
- 空压机出租租赁合同范本
- 食堂托管承包协议书范本
- 瓷砖墙改造租房合同范本
- 申请签订意向协议书范本
- 机械技术学徒培训协议书
- 电梯广告发布协议书范本
- 独家合作分发协议书范本
- 船舶清洁合同协议书范本
-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答案详解(第七版-上册)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GB/T 19466.1-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
- GB/T 18606-2001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 GB 2811-1989安全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