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A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
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隋朝D.西周
2.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用世纪、年代的方式表述589年应该是()
A.5世纪80年代B.5世纪90年代C.6世纪80年代D.6世纪90年代
3.隋朝大运河的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
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
A.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B.是利用大自然的典例
C.是人字形的运河工程D.是用于灌溉的大工程
4.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
般的短暂与璀璨辉煌的历史。下列不属于隋朝“璀璨辉煌”的是()
A.完成南北重新统一B.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5.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来,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开通的直接作用
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B.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C.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6.隋唐时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有粮窖287座,其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镇江、苏州等,也有来
自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等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
时()
A.大运河的开通B.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
C.都江堰的兴修D.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7.“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本镇守太原的他趁机起兵反隋,并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
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
8.《百家讲坛》中蒙曼副教授在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
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
其原因不包括他()
A.三游江都B.三征高丽C.营造东都洛阳D.建立隋朝
9.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
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B.简法轻刑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
10.有学者称: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
大量优秀人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个选官制度()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C.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D.加强了皇帝的选官权力
11.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
蕃一家”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12.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3.隋代宫廷音乐体系包括《高丽伎》《天竺伎》《龟兹伎》等九部乐。到了唐代,加奏《高
昌伎》,形成十部乐。由此可见,隋唐时期()
A.人口众多B.交通发达C.社会开放D.政治清明
14.“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发展B.丝织品工艺精湛
C.垦田面积扩大D.长安城布局严整
15.《唐大和尚东征传》是最早由日本人用汉语书写的记述鉴真事迹的作品,是有关鉴真研究
的最重要史料之一。据相关记载,鉴真在日本被称为“律宗开山祖”“天台宗先驱”。鉴真
还有“医药始祖”“文化之父”之称。这说明鉴真东渡()
A.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加强了民族的交流融合
C.加强了政治制度的创新D.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16.“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
的生产工具是()
A.楼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
17.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他大胆揭露
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这位诗人是()
A.李白B.白居易C.韩愈D.关汉卿
18.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繁荣昌盛成为过去;陇右诸州、剑
南西川等地不断受到少数民族袭扰,大一统局面荡然无存。这说明了安史之乱()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B.直接造成唐朝灭亡
C.出现藩镇割据局面D.促使少数民族崛起
19.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势,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
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20.下列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⑤五代十国出现
A.①②③④⑤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⑤D.④②③①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高坛讲律,盏盏禅
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
----夏承素
材料二:“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
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1)材料一诗句赞颂的是唐朝的哪一历史人物?“开友谊花”是指他为中国和哪一国家的友
好交流作出了贡献?(3分)
(2)材料二中“伟大僧人”指的是唐朝哪一历史人物?记载他游历经验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3分)
(3)两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4)以上材料中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对今天有何借鉴?(5分)
2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技术创新】
材料一:
【盛世局面】
材料二:
【和同一家】
《忆昔》(杜甫)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
小邑犹藏万家室。
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原俱丰实。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诗所反映的社会状况。(5分)
(3)指出材料三中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结合材料分析此事件的影响。(4分)
【对外友好]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唐朝对外交往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
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
昭”
(4)请你任选以上一则材料,说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5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
年份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
总人口(约)4142万4531万5292万1690万1576万
材料二:五日,贼陷京师。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
遗。……十三日,贼巢僭位,国号大齐……
——《旧唐书》
材料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间,中
原就更换了五个朝代,周边还先后出现十多个大小政权,把华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
(1)材料一中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
件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事件?其影响是什么?(4分)
(3)综上所述,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5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中国古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历史事件
589年隋朝统一
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627~649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627~645年玄奘西行
641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754年鉴真东渡
755~783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881年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有何时代特征?(4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
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答案:C
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
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故结束南北朝时
期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隋朝。故选:Co
2.答案:C
解析:公元年份换算为世纪,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589年应该是6世纪80年代。
故C符合题意;589年应该是6世纪80年代,不是5世纪80年代、5世纪90年代、6世纪
90年代,排除ABD。故选:Co
3.答案:B
解析:根据“隋朝大运河的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
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可得出运河的开通充分利用了天然的河道,是利用大自然的典
例,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皇帝的暴政,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自然的利用,排除C项;
材料没有体现其灌溉功能,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题干信息“隋朝”“璀璨辉煌”,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唐玄
宗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盛世”局面,与“隋朝”不符,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581年杨
坚建立隋朝,589年完成南北统一,隋朝开创了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时贯通了大运河,都
验证了隋朝的辉煌,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据题干内容“北通琢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隋朝大运河便利了
南北运输,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故选:D„
6.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含嘉仓位于洛阳,洛阳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
大动脉,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时大运河的开通,A项正确;粮食属于农业和手工
业无关,排除B项;都江堰位于四川,是战国时期兴修的,排除C项;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
在宋朝,排除D项。故选:Ao
7.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本镇守太原的他趁机起兵反隋,并于公元618
年建立唐朝。”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
机起兵反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C项正确;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排
除A项;杨广是隋朝第二任皇帝,排除B项;李世民是唐太宗,李渊的儿子,排除D项。故
选C项。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全国,建立隋朝的是隋文帝,与“最差的谥号”不符,但是
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如隋炀帝统治
时期,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三游江都,故A不符合题意;隋炀帝
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如隋炀帝统治时期,三征高丽,迫使大量农民服
兵役,故B不符合题意;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如隋炀帝统治时
期,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建东都洛阳,徭役繁重,故C不符合题
意;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
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可知唐太宗使用曾经是敌对阵营的人才,看重的是魏征
的才能,这说明他用人选贤任能。故选:Co
10.答案:B
n.答案:A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响。密切了唐与吐
蕃的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交流。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藏民间
广为流传,故A项正确;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与吐蕃无关,故
排除B项;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回鹘由回纥改名而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主要分布于新
疆等地,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与唐蕃关系无关,
故排除C项;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南诏王,不是吐蕃的首领,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
担,发展生产。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如创立了殿试、武举。武则天善于选拔并重用人才如重
用姚崇等。同时武则天统治时期还重用酷吏,滥杀无辜。武则天统治时期有着“贞观遗风”
之称,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所以D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o
13.答案:C
解析:A.人口众多:这个选项与音乐体系的地域和文化多样性没有直接关联。人口众多并不
能直接说明音乐体系的多元化。B.交通发达:虽然交通发达可能有助于不同地域的音乐传入
宫廷,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及交通的发展,且交通发达并非音乐体系多元化的直接原因。C.
社会开放:这个选项与题目中的信息高度相关。从音乐体系包含多个地域和文化的元素来
看,隋唐时期的社会应该是相对开放的,能够接纳并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D.政治清明:政
治清明通常指的是政治稳定、公正和清明,这与音乐体系的多元化没有直接联系。因此,根
据材料信息和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隋唐时期的社会是开放的,能够接纳并融合来
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音乐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宫廷音乐体系。所以,正确答案是C。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人写下这一诗
句时正站在观音台上望长安城,长安城如同一个围棋局,千百户人家如同围棋子分别各处,
而十二大街就是围棋的纵横线,将长安城分隔成整整齐齐的“菜田”,反映了长安城市的繁
荣,D项正确;经上述分析,材料反映长安城市的繁荣,与农业生产的发展、丝织工艺的精
湛、垦田面积的扩大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A.材料内容描写的是鉴真东渡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无关,排
除A项。B.鉴真东渡日本属于对外交往,与加强了民族的交流融合无关,排除B项。C鉴真
东渡传播的是佛学、建筑、医学等,无法印证加强了政治制度的创新,排除C项。D.根据材
料内容“鉴真在日本被称为‘律宗开山祖''天台宗先驱'。鉴真还有‘医药始祖''文化
之父’之称”可得出信息,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等,为中日
文化的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D项正确。故选:Do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
水”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代灌溉工具筒车,D项正确;楼车是西汉时期出现,
是一种畜力条播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翻车是东汉时期出现,曹魏时,经过改制的
翻车用于灌溉,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耕地工具,材料没有反
映,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他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
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
《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故选:Bo
18.答案:A
解析: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繁荣昌盛成为过去;陇右诸
州、剑南西川等地不断受到少数民族袭扰,大一统局面荡然无存。这说明了安史之乱导致唐
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
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故选:Ao
19.答案:D
20.答案:D
解析: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
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
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1.答案:(1)鉴真;日本。
(2)玄奘;《大唐西域记》。
(3)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
(4)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应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多与别国交流与沟通,多学习吸收别人的长
处,为我所用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诗句赞颂的是唐朝的历史人物鉴真,“开友谊花”是
指他为中国和日本的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
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
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
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伟大僧人”指的是唐朝的历史人物玄奘,唐贞观年间,
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从长安出发,经丝绸之路,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学习,成为著
名的佛学大师。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
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
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
代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人物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是不辞劳
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一个国家在
发展中应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多与别国交流与沟通,多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等。
22.答案:(1)曲辕犁,筒车
(2)当时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足,整个社会呈现繁荣的景象;开元盛世
(3)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选材料一,唐朝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
荣的时代。
选材料二,《忆昔》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的社会状况,体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
荣的时代。
选材料三,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体现唐朝是
中国历史上繁荣的时代。
选材料四,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唐朝是中国历
史上开放的时代。
23.答案:(1)迅速下降;安史之乱。
(2)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的打击等。
解析:(1)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一“755〜760年唐朝的人口统计数据”可以得出,755〜
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的变化趋势是人口持续减少。
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755〜760年唐朝的人口持续减少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
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
割据的局面。
(2)事件:根据材料二“五日,贼陷京师。时巢众累年为盗,行武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
争行施遣。……十三日,贼巢僭位,国号大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记载的事件
是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
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
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国号
“大齐”,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巢领导起义军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动摇了唐朝的统治,起义军
最后失败。
(3)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
锐。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这些都是唐朝衰亡的原因。
24.答案:(1)繁荣与开放时代。
(2)观点1: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论述:鉴真东渡日本,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日交流,加速日本社会进步;玄奘西
游天竺,取回佛经,大唐吸取外国先进文化,进一步充实中华文化。
结论:对外开放,使唐朝通过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
观点2:国家统一是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石。
论述: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大趋势。统一后的隋朝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
朝。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
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而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
有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综上所述,国家统一,社会才能稳定,统一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繁
荣发展。
观点3: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论述: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
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
胀。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
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企业的保洁合同范本
- 窗子外包安装合同协议书
- 注塑厂生意转让合同范本
- 租用农地建厂房合同范本
- 终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
- 私人对私人加工协议合同
- 法院办理协议离婚协议书
- 申请企业并购协议书范本
- 物业维修承包合同协议书
- 高质量门窗采购合同范本
-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病诊治及预防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新苏教版三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脑积水患者治疗与护理
- 物业工程前期介入方案
- 2024年杭州萧山环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T-FSS 16-2024 电水壶标准规范
- SAP销售订单处理用户操作手册
- DBJT 13-309-2019非开挖顶管技术规程
-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构建初探
-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