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西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西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西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西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西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钢的硬度大、抗压、性脆,可用于制造机械

B.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La-Ni合金能大量吸收H2,稍加热又易释放H2,可用作储氢合金

D.碳化硅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2.实验室常用KSCN或KjFe(CN)6]来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4(N)<4(S)

B.电负性:Z(C)>Z(N)

C.离子半径:r(K+)<r(S2-)

D.基态Fe"的价电子排布式:3d64s2

3.广东美食享誉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客家酿豆腐鲜香滑嫩,烹饪豆腐所用的花生油属于酯类

B.广州包点松软可口,制作包点所用面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潮汕牛肉丸肉质饱满,蒸煮牛肉丸时蛋白质发生盐析

D.东莞烧鹅肥而不腻,涂在烧鹅表皮上的麦芽糖不能水解

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或试剂正确的是

A.AB.BC.CD.D

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Na+、Mg2+、CIO、SO;

B.O.lmoHJBaCL溶液:K+、Na\OH\NO;

C.含大量NH:的溶液:Na+、K+、OH\NO;

D.无色溶液:Fe3\K+、SCN\SO1

6.刈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

A.Imol[CO(HQ)6『含。键数为6名

B.ILO.lmoL/LK2cO3溶液中含CO1的数目为0.1%

C.Imol硝基(-NO?)与46g二氧化氮(N。?)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3S

D.常温常压下,0.1mol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踵

7.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异山梨醇碳酸二甲酯聚碳酸异山梨醇酯

A.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C.反应式中化合物X为甲醇

D.异山梨醇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

试卷第2页,共10页

8.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水系Zn-C2H2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发电的同时实现乙焕加

氢。已知放电时Zn转化为ZnO,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

外壳板布坳瞳I外壳板

A.b极电势比a极电势低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2+2e-+2HQ=C2H4+2OJT

C.图中使用的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每消耗65g锌,溶液中就有ImolOH-从a极移到b极

9.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Bas。’,我国学者以重晶石为原料设计氯化银晶体和战基硫的联合

生产以实现节能减排,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炭粉盐酸

A.“焙烧”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i

B.“操作”过程中需持续通入HC1

C.气体2的主要成分为H?和CU

D.先将硫黄汽化,有利于提高合成反应的产率

10.Cu2O,Li。、CaTiO?在光电领域有重要作用,三种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2O和Li2O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离子半径比不同

B.CaTiOs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所含Ti-O键的键能

C.Li?O和CaTiOj中均含有属于周期表s区的元素

D.C%。和LiQ中阳离子配位数之比为1:2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Y原子s能级电子

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两倍,Z和M位于同一主族,由上述五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作离子

导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

子IY

X-Y-X—

IHM/N

XY』X

-一

Z/,Y—

N

X

A.原子半径:M>Y>Z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M>Z>Y

C.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五种D.YX4与ZX:的空间结构相同

12.下列现象及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离子方程式现象

溶液变

2+2

A加热盛有CuCl?溶液[Cu(H2O)4]+4Cr[CuCl4]+4H2OAH<0

为黄色

产生淡

向FeCh溶液中加入

B2Fe3++HS=2Fe2++SJ+H+黄色沉

足量NaHS溶液

试卷第4页,共10页

产生蓝

C铁氟化钾检验Fe”K++Fe2++[Fe(CN)6丁=KFe[Fe(CN)JJ

色沉淀

紫红色

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

+2+

D2MnO;+5C2O^+16H=2Mn+10CO2T+8H2O溶液褪

高镒酸钾溶液的浓度

A.AB.BC.CD.D

13.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的M+(Fe+、Co+、Ni+等)与O3反应可得MO+。MO+与CH&反

应能高选择性的生成甲醇。MO+分别与CH,、CD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

下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已知: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

反应进程

A.步骤I和H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I

B.MO+与CD,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c

C.若MO+与CHzD?反应,笊代甲醇的产量CH?DOD>CHD20H

D.若M0+与CHD3反应,生成的笊代甲醇有2种

14.常温下,向0.1mobL-的氨水中通入HC1气体(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溶液的pH随

炮木f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设"(N)="(NH3-H2O)+"(NH;)]。已知A点溶液中

«(NH3-H2O)=n(NH:),1g2=0.3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5.125

C.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

D.滴定过程中一直存在:C(H)=C(NH:)+C(NH3-H2O)+C(OH)

二、解答题

15.从失活催化剂(主要成分为AI2O3、Fe2O3>SiO2>NiO、V2O5)中回收银的一种工艺流程

如下图所示。

滤渣1滤渣2VOJ水相有机相

己知:常温时,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时lgc(M)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lgc(M)2.23.47.6

-2

-3

-4

一5

3.24.49.1pH

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工业上用焦炭还原“滤渣1”可以制备某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常温下,五价机在酸浸液中以VO;形式存在,在6.0WpHW8.0时以VO]形式存在。“调节

pH”时,五价机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调节pH”的范围是

试卷第6页,共10页

(4)常温下,Fe(OH)3的Ksp=。

(5)实验室中萃取分液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6)若采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保溶液制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6.过碳酸钠(xNa2c(VyH?。?)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漂白剂,具有碳酸钠

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某兴趣小组使用工业Na2c。3(含少量Fe3+)制备过碳酸钠的装置如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o

(2)制备过程中,需控制反应的温度,可将反应器置于冷水浴中冷却进行控温,除此之外还

可采取的措施是o

(3)制备过程中还需加入少量特殊稳定剂除去原料中含有的少量Fe3+,其主要目的是:

①避免Fe3+的存在降低产品的漂白能力,其原因是;

②防止Fe3+的存在削弱产品的去污能力,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为测定产品中活性氧的含量,称取干燥样品4.000g,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准

确量取25mL于锥形瓶中,力口入2mL6。010卜口硫酸,然后用O.lOOOmoLLT的KMnO’标准

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溶液16.00mL。

①写出用KMnO,标准溶液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本实验KMnO,溶液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填标号)。

③活性氧含量的计算公式为X=。°吗准溶液(僦)X100%,根据滴定结果,可确定产品中活

机样品

性氧的含量为%o

④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使测得的活性氧含量_____(填“偏高”“偏

低”或“不变)。

17.先进的甲醇低压擦基合成乙酸工艺的普及推广,导致我国乙酸产能过剩。使用特定催化

剂进行乙酸直接加氯制备乙醇,反应原理如下:

主反应:CH3COOH(g)+2H2(g)^CH3CH2OH(g)+H2O(g)AH,;

副反应:CH3C(X)H(g)+CH3CH2OH(g)^CH3COOC2H5(g)+H2O(g)AH2<0o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表所示,一定温度下,将不同量的原料通入到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时,热量

的变化情况。已知副反应热效应小,可忽略,则该温度下主反应的AM=kJ.moF'o

反应物投入量

实验编

平衡时,热量变化

号H

CH3COOH(g)2(g)CH3cH20H(g)H2O(g)

I0.5molImol00放热xkJ

1100ImolImol吸热ykJ

(2)250℃下,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g)和CH3coOH(g),下列条件能判断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的是。(填选项标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CH3cH20H的体积分数不变

C.«(H2):n(CH3CCX)H)=2:1

D.反应体系的热效应为0

(3)S表示选择性。在〃(H2):MCH3COOH)=1(W,2MPa下,平衡时S(乙醇)和S(乙酸乙酯)

随温度的变化;250℃下,平衡时S(乙醇)和S(乙酸乙酯)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试卷第8页,共10页

温度/℃

已知:S(乙醇皆乙醇):常酸乙酯/。。%。

①250℃下,乙醇选择性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是。

②曲线b变化的原因是o

③1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H?(g)和CH3coOH(g)反应一段时间后,乙醇的选择性位于m

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乙醇选择性的措施(填一条)。

(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向初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iH?(g)和Imol

CH3COOH(g),同时发生主反应和副反应,测得平衡时“凡0仅)]=0.80101,体积减小20%,

则平衡时,C(H2)=,该温度下主反应的平衡常数K=o

18.化合物F是一种除草剂,对扁秆薰草、,稗草、异型莎草、鸭舌状草等表现出较好的除草

括性。其合成路线设计如下图。

C1

1

w

ClC1

TsOH\_/

—HQ催化剂“HF

00H

ABCD

Cl

K2CO3XCH3CN—ci

EF

?OH

已知反应:R-C/RMgClR'-C-R^H+^R1_J_R。

R2

回答下列问题:

(1)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C的结构简式为»

(3)B-C的反应类型为。

(4)己知C—D的反应为取代反应,写出CT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每个F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为。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H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种。

①与FeCK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OH

OHI

(7)结合题中信息,以I为有机原料,设计合成CH丁CH—C—CHs的路

CH-CH-CH.|I

CH3CH3

线:。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CADBCDDDB

题号11121314

答案BCCB

1.A

【详解】A.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小,韧性强,延展性好,可以用于制造机械,故A错误;

B.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和Ca(C10)2,有效成分为Ca(C10)2,生效时生成HC1O,具有

强氧化性可以漂白剂,也可以杀菌消毒,故B正确;

C.镯锲(La-Ni)合金能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稍稍加热又会分解,将储

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可作储氢材料,故C正确;

D.新型陶瓷碳化硅(SiC)属于共价晶体,原子之间以极强的共价键结合,因而硬度很大,故

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2.C

【详解】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

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同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则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所以氮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大于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选项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电负性依次增大,所以碳元素的电负性小

于氮元素的电负性,B选项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钾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

硫离子的电负性,c选项正确;

D.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基态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D选项错误;

故选Co

3.A

【详解】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A正确;

B.面粉的主要成分为淀粉,不是纤维素,B错误;

C.蒸煮牛肉丸时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C错误;

答案第1页,共12页

D.麦芽糖属于能发生水解反应的二糖,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固体海带灼烧时使用的坦瑞应该放在泥三角上,而不是铁圈上,A错误;

B.在室温下,铁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而不能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浓硫酸溶解废铁

屑,而应该使用稀硫酸溶解铁屑,B错误;

C.CH2c12和CC14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应该采用蒸储方法进行分离;在蒸

储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储烧瓶支管口处,而不能插入溶液中,c错误;

D.C2H2中的杂质气体H2s能够与CuSCU反应生成CuS沉淀,而C2H2与CuSCU不能发生

反应,因此可以用CuSCU溶液洗气以除去C2H2中少量的H2s杂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5.B

【详解】A.pH=l的溶液显酸性,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结合成弱酸HC1O,不能大量共存,

故A项不符合题意;

B.0.1mol・L」BaC12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项符合题意;

C.含大量NH:的溶液中,镂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无色溶液中,含铁离子溶液为黄色,且铁离子与硫鼠根离子络合溶液变为血红色,不能

大量共存,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C

【详解】A.C。离子与6个水分子配位,每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C。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

配合物,每个配位键都是。键,每个水分子内含有2个◎键,Imolm0(凡0)6『含0键数

为18NA,故A错误;

B.CO:离子水解,ILO.lmol/LK2cO3溶液中含CO,的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

C.硝基(-NC)2)与二氧化氮(NO?)分子中均含有23个电子,所以Imol硝基(-N。?)与46g

二氧化氮(N。?)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3NA,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反应程度很小,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踵,故D错

答案第2页,共12页

误;

答案选c。

7.D

【详解】A.根据高分子结构可知,含酯基可以降解,A正确;

B.该反应在生产高聚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的物质生成,属于缩聚反应,B正确;

C.反应式中异山梨醇释放出一个氢原子与碳酸二甲酯释放出的甲氧基结合生成甲醇,故反

应式中X为甲醇,c正确;

D.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异山梨醇中有四个碳原子为手性碳

原子(°错误;

答案选D。

8.D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观察电极a上是乙快转为为乙烯,发生的反应为:

C2H2+2e-+2H2O=C2H4+2OR-,因此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放电时Zn转化为

ZnO,据此作答。

【详解】A.b极为原电池的负极,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则b极电势比a极电势低,A项

正确;

B.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凡+26-+2H2(D=C2H4+2OH,

B项正确;

C.负极锌生成氧化锌的反应为:Zn-2e+2OH=ZnO+H,O,要消耗OT,则图中使用的

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项正确;

D.每消耗65g锌,电路中转移2moi电子,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就有2moiOJT

从a极移到b极,D项错误;

答案选D。

9.D

高温

【分析】由流程可知,焙烧时发生BaSO4(s)+4C(s)^4co(g)+BaS(s),杂质SiCh也会与C

发生反应产生SiC或Si单质,得到的产物经盐酸酸浸过滤后可得到滤液,主要成分为BaCb

答案第3页,共12页

和HCL滤渣为Si单质,气体为H2S,再将滤液进行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领晶体,得到的H2s

经过热解得到硫黄和H2,硫黄与焙烧产生的CO合成COS,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未明确反应物用量,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BaCl?不水解,“操作”过程中无需持续通入HC1,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气体2的主要成分为H2,故C错误;

D.将硫黄汽化,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合成反应的产率,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0.B

【分析】根据均摊法可知,C%。晶胞中,黑色小球有4个,白色小球有1+:*8=2个,因

O

此白色小球为O\黑色小球为Cu+Ji?。晶胞中,黑色小球有8个,白色小球有:x6+:x8=4

个,因此白色小球为O'黑色小球为Li+,据此作答。

【详解】A.C%O和LiZ。均为离子晶体,但是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为离子半径比不同,故

A正确;

B.CaTiOs为离子晶体,而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是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故B错误;

C.Li和Ca均属于周期表s区,故C正确;

D.根据晶胞的位置关系,Li?。晶胞中,Li+周围有4个O'Li+的配位数为4,C%O晶胞

中,Cu+周围有2个因此Cu+的配位数为2,可知C%O和Li。中阳离子配位数之比为

1:2,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1.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原子s能级电子

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两倍,则Y为C元素;由阴阳离子的结构可知,X、Y、Z、M、N形

成的共价键数目分别为1、4、4、6、1,Z和M位于同一主族,则阴阳离子中均存在配位键,

X为H元素、Z为N元素、M为P元素、N为C1元素。

【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

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P>C>N,A正确;

B.M、Z、Y为磷、氮、碳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为磷化氢、氨气、甲烷,氨气分子间

答案第4页,共12页

存在氢键而沸点异常高,故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为NH3>PH3>CH4,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氮的有锂、镀、硼、碳、氧,

共5种元素,C正确;

D.YX4为CH4,ZX:为NH:,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均为正四

面体,D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加热盛有Cud?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或绿色,平衡

[CU(H2O)J2++4C「u[CuC14;T+4H2。正向移动,该过程吸热,AH>0,A错误;

B.向FeCL溶液中加入足量NaHS溶液,除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氢离子还与HS一结

合,生成HA,离子方程式为:2Fe3++2HS-=2Fe2++SJ+HzST,B错误;

C.铁氟化钾与二价铁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K++Fe2++

[Fe(CN)6]^=KFe[Fe(CN)6],C正确;

D.草酸是弱酸,在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为:

+2+

2MnO;+5H2C2O4+6H=2Mn+10CO2T+8H.O,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A.由图可知,步骤I涉及碳氢键的断裂和氢氧键的形成,步骤II中涉及碳氧键形

成,所以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步骤I,故A正确;

B.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说明正反应活

化能会增大,则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c,故B正确;

C.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氧更容易和

H而不是和D生成羟基,故笊代甲醇的产量CH2DOD<CHD2OH,故C错误;

D.根据反应机理可知,若M0+与CHD2反应,生成的笊代甲醇可能为CHD2OD或CD3OH,

共2种,故D正确;

故选Co

答案第5页,共12页

14.B

【详解】A.已知A点溶液中«(NH3-H2O)=n(NH:),即c(NH:)=c(NH3-H2O)=O.05mol/L,

+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H:)=c(OH)+c(Cr),A点溶液pH=9.25,贝U

c(OH)>c(H+),因此c(Cr)<0.05mol/L,a=lg^^<lgg=-0.3,A错误;

c(NH:).c(OH)

B.NHa-HQ的&=,根据A点存在“NH3-HQ)=〃(NH:),即

C(NH3H2O)

c(NH;)=c(NH3-H2。)时,溶液pH=9.25,则此时4011-)=10-75moi/L,所以NIVH’O的

KQ9Sn(Cl)

电离平衡常数为10475,NH:的水解常数a=黄=10-925,c点1g-A-2=0,恰好中和,溶

Kba(N)

+

c(H).c(AW3M2O)

,且c(NH:)eO.lmol/L,

液中存在的是NH4cl的水解,Kh=

c(H+)=A/IO^XO.I=IO-5125mol/L,c®5.125,B正确;

C.从B点到C点,NHs-Hz。的浓度减小,其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小,C点恰好中和,

则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错误;

D.溶液中c(NH;)+c(NH3-1120)=0.111101/1,故不存在

+

c(H)=c(NH:)+C(NH3.H2O)+c(OH-),D错误;

故选B。

3d4s

高温.

⑵SiC)2+2C^Si+2coT

(3)VO*+2OH-=VO;+H2O6.0WpH<7.6(或6.0-7.6)

⑷10-374

(5)分液漏斗、烧杯

+

(6)2H2O-4e=4H+O2T

【分析】失活催化剂中主要成分为AI2O3、Fe2O3>SiO2>NiO、V2O5,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答案第6页,共12页

金属氧化物反应变为可溶性硫酸盐进入溶液中,只有酸性氧化物SiO2不与稀硫酸反应,仍

以固体形式存在,因此得到滤渣1中含有SiO2,同时在产生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的滤液,主

要含有A13+、Fe3+、Ni2\VO;;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pH至6.0-7.6,Al3+

转化为A1(OH)3沉淀,Fe3+形成Fe(OH)3沉淀,VO;变为VO3,Ni?+不反应仍然存在于溶液

中;再加入萃取剂萃取溶液中的银元素,分液得到含有Ni2+的有机相和含有VO1水相;向

水相中加入硫酸溶液,将镁离子反萃取入水相,电解硫酸保溶液可得金属银。

【详解】(1)

Ni是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故其价电子轨

一3d4s

道表示式为FRWWT1E];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是SiO2,工业上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可以制备硅单质,

1W1温小

同时生成co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t

(3)在酸性溶液中钏元素以VO;的形式存在,根据图示可知Ni2+开始形成Ni(OH)2沉淀的

pH=7.6,故当加入NaOH“调节pH”在6.0WpHW7.6时,机元素以VO]形式存在,而Ni?+不能

反应,仍以Ni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调节pH”时,五价钢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将VO;转

化为VO:的离子方程式为:VO^+2OH=VO;+H2O;

(4)室温下,当溶液中c(Fe3+)=1.0xl0-5mol/L时,认为Fe3+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3.2,

c(H+)=10-32mol/L,则此时溶液中c(OH)=-^=LI。:mol/L=1.0xl04°8moi/L,故常温

c(H)1.0x10"

下Fe(OH)3的溶度积常数

3+3108374

Ksp=c(Fe)-c(OH)=1.0xl0^mol/Lx(1.0x10mol/L),=IO-;

(5)在实验室中进行萃取、分液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

(6)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银溶液,在阴极上Ni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Ni单质,在阳极上H2O

电离产生的OH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02,同时反应产生的H+,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H2O-4e-=4H+O2t»

16.(1)冷凝管

答案第7页,共12页

⑵缓慢滴加H2O2溶液(或控制H2O2的滴加速度)

3+

(3)杂质离子Fe3+会催化H?。?分解2Fe+3CO^+3H2O=2Fe(OH)3+3CO2T

+2+

(4)5H2O2+2MnO;+6H=2Mn+5O2T+8H2OA16偏高

【分析】实验用工业Na2c。3(含少量Fe3+)和HzO?溶液制备过碳酸钠,因为Fe?+是H?。?分

解反应的催化剂,且能与CO,发生双水解反应,

3+

2Fe+3CO^+3H2O=2Fe(OH}J+3CO2T,为防止杂质离子Fe?+催化H2O2分解,削弱产

品的去污能力,需除去原料中含有的少量Fe3+。又因为HQ?受热易分解,因此反应过程中

温度不能过高,需要将反应器浸入冷水浴降温,或通过控制恒压滴液漏斗中HQ?溶液的滴

入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产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要通过方程式中物质的关系,找

出待测物过氧化氢与滴定剂间的比例关系,从而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

【详解】(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

(2)制备过程中,因为HQ?受热易分解,所以需控制反应的温度,除了用冷水浴冷却控温

外,还可以减慢H?。?的滴加速度,从而减慢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放热。

(3)①过碳酸钠的漂白性是由于过氧化氢的存在,而Fe3+是H?。?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为防

止杂质离子Fe3+催化HQ?分解,需除去原料中含有的少量Fe?+;

②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是因为含有碳酸钠,C。》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

3+

解,而Fe3+能与C。;-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CO^+3H2O=2Fe(OH)3+3CO21,为防

止Fe3+的存在削弱产品的去污能力,需除去原料中含有的少量Fe3+。

(4)①由题意可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溶液与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

2+

钾、硫酸镒、氧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O2+2MnO;+6H+=2Mn+5O2T+8H2O。

②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所以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酸性高镒酸钾

溶液,滴定时应用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防止活塞脱落,所以操作滴定管的图示为A,故选

Ao

③滴定消耗16.00mLO.lOOOmoL□高镒酸钾溶液,则由题给公式可知,产品中活性氧的含量

答案第8页,共12页

为竺凶幽,1。。%=16%。

④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使高铳酸钾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大,导致测

得的活性氧含量偏高。

17.⑴-(2x+y)

(2)ABD

(3)a主反应与副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均逆向移动,主反应逆向移

动的程度大于副反应使用对主反应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4)lmol/L2

【详解】(1)0.5molCH3coOH(g)与ImolH?(g)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热xkJ,Imol

CH3cH20H(g)与Imol旦。g)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吸热ykJ,则ImolCH3coOH(g)与

2mol旦。)完全反应生成ImolCH3cH20H(g)与ImolH2O(g),放热(2x+y)kJ,即

AH;=-(2x+y)kJ/mol;

(2)A.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体积发生改变,则恒容容器中混

合气体的密度是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选项正确;

B.反应过程中CH3CH2OH体积分数不断变化,当CH3CHQH体积分数不变,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B选项正确;

C.反应进行至某时刻,可能恰好有n(H2):n(CH3cH2(3H)=2:1,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C选项错误;

D.反应体系的热效应为0是达到平衡状态,D选项正确;

答案选ABD;

(3)①主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醇的选择性上升,

则250℃下,乙醇选择性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是a;

②主反应和副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均逆向移动,主反应逆向移动的程度大于

副反应,所以乙醇的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主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乙醇选择性;

⑷平衡时n[Hq(g)]=0.8mol,体系中气体物质的量减小20%,列化学平衡三段式,贝U:

答案第9页,共12页

CH3COOH(g)+2H2(g)=CH3cH20H(g)+H2O(g)

起始(mol)1200

变化(mol)x2xXX

平衡(mol)1-x2—2xXX

CH3COOH(g)+CH3cH20H(g)=CH3coOCH2cH3(g)+H2O(g)

起始(mol)1-xX00

彳7k

变化(mol)yyyy

平衡(mol)l—x—yx-yyx+y

积减小20%,说明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20%,即为3moix80%=2.4mol,平衡

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x—y+%—y+y+0.8+2—2%)=2.4mol,结合x+y=0.8,解得

22><a6

x=0.6,>=0.2,c(H2)=-mol/L=lmol/L;平衡时

0.8

0.6-0.2

C(CHCHOH)=mol/L=0.5mol/L

320.8

1-06-02nQ

C(CHCOOH)=——-——-mol/L=0.25mol/L,C(HO)=—mol/L=lmol/L,

30.820.8

vC(CHCH,OH)C(HO)0.5X1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