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词四首
教学目标教学反思
i.了解词独特的形式特点,体会词独特的抒情方式。
2.通过诵读感知词独特的节奏、韵律。并由读入景、由景入情。熟读成诵、熟
读精思。
3.通过重点意象及典故解读,把握诗词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豪放
词中的豪情壮志,获得情感的激励并萃取思想的精华。
教学重难点
1.联系学过的作品,在与诗歌的比较中,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
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词的艺术表现规律,进而理解每篇作
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主要结合本课作品,了解词的起源、发展和流派,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
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爱国将士戍守边疆的动人事迹,
每一个时代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报国救民的理想抱负,每一个时代都回荡着英烈们抒
发的豪情壮志。
请同学们试着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古代诗歌中,有哪些是关于将士戍守
边疆、抒发爱国情怀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四首词,便处处洋溢着古人的豪情壮
志。接下来,我们便走进古人在词中所描绘的世界,一起去探索古人豪放壮丽的内
心世界吧。
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PPT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老夫聊()发少年狂千强()卷平冈
五十弦胡()塞外声秋容如芨()
左牵黄,右擎()苍酒酣胸胆尚开呢()
2.翻译下列句子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教学反思
3.文学常识
(1)范仲淹,(朝代)著名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中
的“,"为千古名句。
(2)苏轼,与其父、其弟并称“";与辛弃疾并称
“",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3)秋瑾,号竞雄,别署,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4.教材初探
(1)《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了互文修辞的句子是:o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表达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
句子是:,?
(3)《满江红》中秋瑾慨叹仗义前行孤独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的合称演奏擦举着开阔雄伟
2.(1)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2)战马像的卢马那样
跑得飞快,弓箭声像响雷那样令人心惊。
3.(1)北宋政治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苏洵苏辙
三苏苏辛(3)鉴湖女侠
4.(1)将军白发征夫泪(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三、整体感知
(一)文学知识
1.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其实就是唐宋年间流行的歌曲的歌词,它有特定的
形式规范。词的基本形式特征:与音乐配合,讲究音律,有固定的曲牌和较固定的
体式,句式长短不齐,除少量的小令外,大多数由上下两阕组成。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词人依照格式填
词,词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词可以没有题目,
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如《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
的题目。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篇章段落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
叠,以双调为主。
2.风格流派:(1)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
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2)豪放派:内容上多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
疾发展而推向高峰。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二)朗读诗词,熟悉诗词
1.初读诗词,纠正字音
(1)小组合作相互听读,标出自己读音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纠正读音,PPT显示重点字字音。
嶂(zhdng)燕然(ydn)未勒(le)羌管(qidng)人不寐(m4i)
聊发(fa)擎苍(qing)貂裘(diao)平冈(gang)分麾(hu
I)教学反思
下年(zhi)的卢(di)霞霞(pili)弓妾惊(xidn)秋瑾(jin)
未停(xie)胸移(jin)磨折(zhe)强派作(qidng)
2.再读诗词,找准节奏
同学们已经纠正了读音,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诗词,试着找一找这几首词中出
现了几个字的句子。
示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们之前学习的古诗,通常是四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每首诗中,每句的字
数通常是固定的。词被称为“长短句”。板书:相比于诗,词的句式更加丰富。
四、合作探究
江城子•密州出猎
1.从题目“密州出猎”中,你能猜到这首词大致的内容吗?
明确: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
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在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江城子・
密州出猎》便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冬天和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2.上阕中哪些词句体现了词人的“狂”?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①装备齐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用语言描绘画面: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
衣。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PPT显示画面)
②随从众多(显示阵容庞大):“千骑卷平冈。”
展开联想,描述画面: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
奔过平冈。狂在随从众多,何等雄壮!(PPT显示画面)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语言描述画面:人们倾城而出,只为观看太守出猎。狂在倾城观猎,何等感人!
(PPT显示画面)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亲射虎,看孙郎。”
语言讲述:词人化用这个典故,想要表达什么?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
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词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
气。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3.朗读下阕,思考:让词人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词句谈谈。
明确: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出猎之际,词人痛痛快快喝了
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
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
朗读指导:这几句词要读出老当益壮的气概来,重音要落在“开张”“又何
妨”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袭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会”是定将
的意思、,是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句中的“挽”,,望”“射”这三个连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词
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
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故: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
但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替魏尚向汉文帝辩解,表明魏
教学反思
尚功大于过。汉文帝于是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表明词人虽然受到打压,但仍旧
渴望皇帝的理解与认可,仍旧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渴求朝廷重用自己。
五、问题探究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狂”是词眼,太守“狂”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狂貌:狂在外表,如锦帽貂裘。
②狂举:狂在动作,如牵黄擎苍,卷平冈,挽雕弓,亲射虎。
③狂态:狂在状态,如酒酣,胸胆开张。
④狂志:狂在壮志,如何日遣冯唐,射天狼。
2.《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
壮志,同时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杰出代表,《江城子•密州出猎》在哪些方面体现了
词的豪放特点?
明确:①内容(题材):写出猎时的豪迈景象,骑马、射箭、狂奔过山冈,种种
情景都勇猛雄健。
②思想感情:表达的是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③语言风格:用词铿锵有力,壮丽而不纤巧。
六、写法探究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
“牵”“擎”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
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宏,”指出向
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
壮观场面,表达了词人为朝廷效命的坚定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
重用的愿望。下节课,我们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板书设计
叙事密州出猎亲射虎
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密州出猎
保卫国家的豪情
〔下阕:抒情盼遣冯唐射天狼J
九、作业布置
1.熟读这四首词。
2.完成课后习题二题,并试着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词的知识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面请同学
背诵一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辛弃疾则是豪放词派的集大
成者,将宋词豪放风格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节课,我们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学习《渔家傲•秋思》
1.走近作者
教学反思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为政清廉,
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工于诗文,其诗语
言精练畅达,其散文鲜明刚健。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
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3.朗读指导
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合作探究
①《渔家傲•秋思》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②《渔家傲•秋思》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明确:塞下秋景。异。
③《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风光不同。
④品味《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明确:这两句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
里之外的家乡,却又因家国未定、功业未成而不甘归退。
⑤《渔家傲•秋思》一词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这首词既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之情,也暗寓对北
宋朝廷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三、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南宋思想
家、文学家,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其词大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后人把他和婉约派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称作“济南二安”。有《稼轩长短句》存世。
2.朗读指导
示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合作探究
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里,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体现作者统一祖国愿望的句子是:
明确: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
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遣词造句上有何特点?
明确:描写了想象中的战斗场面,前一句写骑马驰骋,后一句写弯弓射箭,从
形象(视觉)和声音(听觉)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极其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的激烈
紧张。表达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强烈愿望和战斗激情。前一句用典,后
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两句形成对偶,句式工整,含义丰富。
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阕描绘的是什么生活?具体写了哪些
教学反思
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描绘的是军旅生活。具体写了看剑、闻号、分炙、奏乐、点兵等生活情
景。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有
何作用?
示例:渲染了浓厚的战斗气氛,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为什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作者从想象中回到眼前现实,
从激昂豪壮跌落到深沉痛苦,悲叹岁月易逝、壮志难酬,对统治者重用奸佞,排斥、
打击主战派感到愤慨,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
⑥辛弃疾说自己写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
作品加以解释。
明确: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奏塞外曲、分八
百里炙、沙场点兵等,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
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作“赋壮词”。
四、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渔家傲•秋思》一词的风格?
明确:这首词写军旅生活,在题材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别于当时占主导
地位的写花前月下、儿女情思的婉约词。内容决定形式,人格铸成词格。《渔家傲・
秋思》境界阔大,气魄宏伟,气概豪迈,对偶工整而又自然天成,精致醇美而又不
失古朴浑厚,刚健峭拔,苍凉悲壮。
2.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们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苏轼的词,突破了词传统的抒情模式和创作心态,把词的题材拓展到社
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扩大了词的境界,找回了词作者的抒情主体地位,
或怀古,或讽今,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影响深远,后人称之为“东坡体”。辛
弃疾是豪放派词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当之无愧的领袖。苏词豪放之中
更多了些旷达、超迈、洒脱,具有浪漫气息;辛词豪放之中更多了些豪壮、劲健、
悲慨,具有英雄气概。
五、拓展延伸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
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
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江野构成的辽阔苍茫的景色,
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词人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
家园的深情。全词低回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气象宏大浑厚,
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
婉。本词的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婉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
教学反思
词柔媚的一面。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鎏,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这首词讽刺了南宋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辛弃疾站在长江
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
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
出下文。
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辛弃疾同时期所
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沉郁顿挫,一风格明快,
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
手笔也。
六、课堂小结
《渔家傲•秋思》中,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
凉的边塞鸟瞰图,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
鲜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
肝沥胆、忠贞不贰、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陈规,前九句为一意,
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
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七、板书设计
‘景凄异(借景抒情)(雁无声边声起、
长烟落孤城闭思乡
渔家傲•秋思1>忧国
归无计
人悲苦
征夫泪
/
‘醉里:挑灯看剑'(坪、LJ的卢飞快
梦醒:吹角连营1强弓惊弦
军旅
破阵子♦为1,壮词《
陈同甫赋壮《生活,营中/分食牛肉理相,了却君王事>壮志难酬
词以寄之〔演奏乐器1赢得美名
、感慨:白发生
1点兵:激战在即J
八、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习题一、三题,并背诵前三首词。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豪迈、豪放,人们脑海里大多首先会浮现出男性的形象。但豪放一词并
教学反思
非男性专属。同样,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女中豪杰。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近代的
民主革命志士。她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她也是第一批为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封建帝制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她从容就义时,只有32岁。她就是中国首位女权运动者、近代中国女性革命者形象
的代表:秋瑾。
二、走近《满江红(小住京华)》
1.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字培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
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
遗稿》《秋瑾集》等。
2.写作背景
《满江红(小住京华)》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四
年前她第一次来北京,即赶上了“庚子事变”,亲耳听到八国联军入侵的隆隆炮声。
这次是第三次来,她感到京城更加冷落萧条。逃难的人们陆续回来,对昏庸无能的
清政府更加失望,民众愤懑的情绪在堆积。这时,文化界改良与革命的新思想迅速
传播,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等宣传革命的书,对秋瑾启发很大。
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秋瑾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后于1904年东渡日
本留学。婚姻的不如意,也使她渴望挣脱家庭的束缚。这首《满江红(小住京华)》
词就是作者当时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朗读指导。
示例: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
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
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
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同学们齐声朗读《满江红(小住京华)》。
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找一找:
(1)词中的哪些字句,描绘出了秋瑾的女性身份呢?
明确:“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也暗
比自己的心境。
“八年风味”:秋瑾1896年在湖南结婚,至写这首词时,恰好八年。
“蛾眉”: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词中借指女子。
“身不得,男儿列”,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2)词中哪些字句,表现出了秋瑾的男儿性情呢?
明确:“殊未屑”:不屑梳妆打扮,描眉画眼。词中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心却比,男儿烈”:虽然身为女子,但满心斗志却不输男儿。
“平声肝胆,因人常热”:直接表达出自己炽热的革命热情。为民族忧患而热血
沸腾。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把周围阻碍自己的人比作俗子,豪迈直
爽。
3.全词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
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四面的歌声渐歇,汉军最终打败了楚军;结婚八年以来,
教学反思
我一个人徒劳地思念着我的故乡浙江。老天偏苦苦地将我强派作女儿身,其实我是
多么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却要比男子的心还
要刚烈。我平生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并常常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而心潮
起伏、热血沸腾。凡夫俗子的胸怀狭窄,怎么能够理解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
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入世之中,我秋瑾到哪里才找得到知音(以拯
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同道之人)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四、合作探究
1.《满江红(小住京华)》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冲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
命的思想感情。
2.《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下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3.品味《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
明确: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
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抒发了词人决心
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列”“烈”二字同音,读起来铿
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也是巾帼英雄秋瑾一生的写照。
4.品味《满江红(小住京华)》中“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明确:这两句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来写秋
色,表达了词人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愁苦的心理。
五、问题探究
1.《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
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2.有人评价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
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
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
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而又刚健质朴。结语真实地表
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六、拓展延伸
鹏鹃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清]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赏析:上片“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
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
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
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慷慨激昂,掷
地有声。
下片“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换头一折,疏疏三笔,将一路多少
霜风雨雪,轻轻囊括。是蹉花,是舛磨,阳光寂灭,风雨鲜活。她是一个革命者,
不能也不会为了这些而放慢脚步。有了这样的信念,关山万里,层云几重,一名女
教学反思
子,改换上男儿的装扮,一叶扁舟,漂洋过了大海。“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
上鸣”,似洞天石扉,匍然中开。平日只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只
求如今,“觅知音”“补金瓯”“为国牺牲”。“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把
秋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该词峥噪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
爽的英姿。
六、课堂小结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一方
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
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
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地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该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反映
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七、随堂检测
(一)(2020•青海中考)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二)(2020•山东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4.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三)(2020•湖北咸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羊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教学反思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委托代理人证明3篇
-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团队建设3篇
- 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协议3篇
- 借款合同争议起诉状范本3篇
- 入职承诺保证书样式设计2篇
- 回迁安置房买卖协议2篇
- 增强部门团队凝聚力3篇
- 工程建筑劳务合作协议
- 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进度控制3篇
- 管道工程行业自律与规范完善路径探索与实施考核试卷
- 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 《中药鉴定技术》课件-五味子的鉴定
- 大数据 AI大模型-智慧统计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2023版)
- 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自杀及其预防课件
- 灰姑娘童话故事
- 铅锌矿的冶炼技术进展与设备改进
- 等离子切割机操作手册与安全操作规程
- 印刷合同:纸袋印刷合作
- 快学Scala(中文版第2版)
- 人工智能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