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开学模拟试卷(广东专属)
一'选择题
1.三国时期,魏国推行屯田制,广开沟渠灌溉农田;吴国大力开拓沿海地区,其船只北至辽东半岛,南至东
南亚诸国进行贸易;蜀国积极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鼓励各族百姓开垦荒地。这表明三国鼎立时期()
A.局部经济得到发展B.民族关系大大改善
C.国家分裂不断加剧D.全国统一局面实现
2.如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诸侯国数量(单位:个)
150-
120
90---------------------------------------------------
60-
30-
oU--------------------------------------------时间
公元前77阵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
A.君主专制的强化B.分裂割据的延续
C.中央官制的完善D.统一进程的加速
3.如下图是广州区庄秦墓出土的一件兵器—秦戈,现藏于广州博物馆。它属典型的中原形制,风格是以往
岭南墓中所没有的,它内部刻有铭文:“十四年属邦”等字。这一文物可佐证秦朝()
A.统一岭南B.统一度量衡C.开凿灵渠D.修筑驰道
4.下图表明,当时汉代()
A.实现了书写载体的统一B.满足了商业记录的需求
C.加快了教育大众化发展D.为文化传承提供新载体
5.《汉律・邮驿令》规定,重要公文及官员任免文书必须由特定的邮驿系统快速传递,不得有丝毫延误,否则
相关人员将受到惩处。汉朝这一规定()
A.优化了全国信息传递网络B.推动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限制了民众的言论自由
6.据考古发现,四川三星堆文化的青铜面具在湖北、陕西等地都有出土。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中原文化向长江流域扩展B.中华文化自古统一
C.长江流域文化向岭南传播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7.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下图可知,当时()
诸侯国数量(个)
123
120
10116103公元前476年
8072春秋战国
83
6050
32
4027
4723
20
252020
0
(年)
A.封建制度开始确立B.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C.郡县制度有效推行D.争霸战争数量剧增
8.新石器时期中国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流,但是他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
如下图的玉琮,这说明中华文明()
三星堆石琮(四川)妇好墓玉琮(河南)良渚玉琮(浙江)
A.领先世界B.传承发展C.多元一体D.起源最早
9.良渚文化后期,多数墓葬仅有少量随葬品,然而少数墓葬随葬品丰富多样,数量超200件,并且在这些墓
葬中出土了象征统治地位的玉琮,这说明该时期()
A.社会等级差异显著B.文明形态走向成熟
C.农耕文明高度发达D.手工技艺精湛高超
10.龙门石窟众多佛像造型精美、风格独特,受雍容华贵、富丽健美之社会风尚的熏染,造像格调清新,躯体
丰腴,面相圆润,达到形神完美的艺术高峰。据此可知,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型()
A.旨在展现雕刻技艺B.纯属艺术审美追求
C.折射大唐盛世风华D.模仿外来佛像风格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如下图为历史朝代更替情况(部分),图中的“①”应填写()
A.西晋B.北魏C.北齐D.北周
12.《晋书•北狄传》记载:“魏晋时,西羌及鲜卑降者,多处之塞内,其部落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
大同,而不输贡赋。”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发展B.中原发展受阻
C.边境战争频繁D.民族隔阂加深
13.某学生搜集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历史活动资料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的主题应为
()
A.秦汉时期的争霸B.东汉末年的局势
C.西晋统一的过程D.南北朝对峙概况
14.《史记》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汉书》则主要记述了西汉一朝的历
史。两本巨著()
A.体裁均为断代史书B.记载时段基本一致
C.叙事风格各有特点D.作者都是同一个人
15.目前,经学者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发现,不少汉墓出土的随葬品品种多样,如下表(部分)。这表明西汉()
墓葬随葬品(部分)
不乏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珍品,如丝缕玉衣、龙凤纹重环玉佩、犀角
广州南越王墓
形玉杯等
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如金缕玉衣,还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大量
满城汉墓
精美的青铜器
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夫人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
马王堆汉墓
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A.对外交流频繁的发生B.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C.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D.审美观念高度统一
16.良渚古城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据考古发现,良渚古城有着令人惊叹的水利系统,包
含众多堤坝、水闸等设施,它们相互配合,既能防洪又可灌溉。这一水利系统主要体现了()
良渚古城水库区
A.高超的建筑工艺B.先进的科技水平
C.较高的组织能力D.发达的古代农业
17.某同学参观龙门石窟,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了以下文物。这些文物体现了龙门石窟的()
宾阳洞希腊风格柱头古阳洞《王婆罗门为亡母造像并记》珍珠泉附近的新罗像龛
A.本土性B.多元性C.悠久性D.核心性
18.《晋书・食货志》记载了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
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现国家统一B.民族关系和睦
C.南方政局稳定D.北方人民南迁
19.琅哪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
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A.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B.体现了小篆字体的成熟
C.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D.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
20.西汉时期,西域歌舞、乐曲等传入并流行于中原,为中原文化增添了新鲜色彩。这最早得益于()
A.班超经营西域B.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C.丝绸之路的开辟D.西域都护的设立
21.下面是同学们参观山西青铜博物馆搜集到的图文材料,这些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在于()
两个文物均出土于太原市金胜村春秋晋卿赵氏大墓。
图一为青铜附耳风螭纹蹄足镶鼎,有两组七个青铜列
鼎。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
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图二为莲盖夔龙纹方
壶,长方形华盖,中空,有一周凹槽,四周八片镂空
外侈的莲花瓣,呈波浪式,每片莲花瓣内饰两条夔龙=
颈两侧有一对壮硕的兽形耳。兽回首卷尾,蹲立,眉
目清秀,卷鼻,獴牙。
A.见证了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B.说明春秋时期社会局势动荡
C.体现了春秋时期生活水平较高
D.表明春秋时期等级制度鲜明
22.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
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
族国家。这表明()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3.“战国李悝估计,(当时)一个农民可以耕田百亩(约相当于20800平方米),每亩产粟三斗,可供五口人
食用。以上这些都为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也使得有相当一些人成为有闲阶层,从而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的学
术活动,为,百家争鸣,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战国时旧制度瓦解B.农业生产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D.思想解放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24.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如下图所示的文物与蚕丛的形象较为吻合。由此可见
()
1986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B.考古研究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C.传说故事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D.传说故事的价值远高于考古发现
25.大同市博物馆收藏了北魏墓群出土的出行俑,其中人物俑身着胡装,头戴风帽;洛阳博物馆收藏了北魏重
臣杨机墓出土的彩绘出行俑,其中女立俑的襦裙式着装体现了汉装儒雅宽博的特点。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吴起变法D.李悝变法
26.小芳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7.被国家卫健委纳入第6、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清肺排毒汤,是由《伤寒杂病论》中多个方剂
优化组合而成。此书作者()
A.贾思勰B.张仲景C.华佗D.祖冲之
28.下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丝绸、漆器,开渠、核桃、葡萄、石榴、
汉朝(中原)西域
凿井等技术苜蓿、香料、玻璃等
A.班超经营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平王东迁洛邑D.汉武帝北击匈奴
29.东汉时期的豪强大族,极力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庄;他们还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为害一方。
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带来的影响()
A.加速了王莽的夺权B.促进东汉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
C.是宦官专权的恶果D.成为东汉晚期地方割据的诱因
30.如图是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修筑都江堰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D.商鞅变法
二'材料分析题
31.农业是经济的根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兵而农,粟爵粟任(按缴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官职和爵位),使民以粟出爵。官爵必以其力,
则农不怠。
摘编自《商君书》
材料二:汉高祖推行“轻田租,十五税一”。汉文帝首开三十税一的先例,并曾下诏免除农业税,亲率群臣
到田间从事象征性劳作。汉景帝则把三十税一作为定制传之后世,要求各级官府务必勤于农桑。
—摘编自赵梦涵《西汉前期的农本思想与农税政策分析》
材料三:
《齐民要术》内容包括有:卷一,耕田、收种2
《管子》日:一农不耕,民有饥者;篇,种谷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
一女不织,民有寒者。顺天时,量地利,瓠、芋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卷四,园篱、栽树(园艺)2篇,枣、桃、李等果树
——摘编自贾思勰《齐民要术》栽培12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并说明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齐民要术》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32.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夏诸国是
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把是否认同华夏
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
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
齐,欲以胁众……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魏主自发平
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颗于马前……时旧人虽不愿
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摘自《资治通鉴・齐纪•魏迁洛阳》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内涵的演变情况,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点措施?这一举措对民族交融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交融的认识。
33.掌握学史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有效的学习历史这门科目。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设计了“运用学史方
法。追寻历史足迹”的项目化主题学习方案,下面是他们准备展出的项目成果,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题目。
展板一【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探导中华文明的起源】
1986年良诸古城遗址出土了一套玉钺(左图)。钺形由斧转变而来,
木柄木柄嵌玉鬟漆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徽。玉瑁造型取自于
神人兽面像的冠帽,钺身两面刃部上角均有良诸神人兽面纹图案,
刃部下角均有神鸟图案。考古学家整体复原墓葬后发现,这是地
位尊贵的墓主人随葬品,是威仪和权力的象征。良诸古城遗址的
发现,证明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
入文明社会。
展板二【制作朝代更替图示.归纳时代发展的特征】
阶段特征:③
展板三【分析历史地图变化•包含丰富时空信息】
(1)下面是第一组同学整理的良渚古城遗址的文物。请你参照示例一,完成示例二的内容。并简述我国历
史学界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示例一信息:钺身两面刃部上角均有良渚神人兽面纹图案,刃部下角均有神鸟图案。
推断:这反映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示例二信息:(玉钺)这是地位尊贵的墓主人的随葬品,是威仪和权力的象征。
推断: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服装生产设备管理考核试卷
- 中庸之道:被误解千年的处世智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 2025宠物猫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协议书模板
- 2025年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定义和生效时间
- 2025跨国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医疗器械采购招标合同模板
- DB3301T 0478-2024义警管理规范
- 2025汽车买卖合同书参考模板
- 苏州市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教材
- 安全施工作业票(模版)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电网公司变电设备带电水冲洗作业实施细则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V”法铸造工艺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