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急救流程手册The"MedicalEmergencyFirstAidManual"servesasacomprehensiveguideforindividualsandhealthcareprofessionalsalike.Itisdesignedtobeareadilyaccessiblereferenceinvariousscenarios,suchasworkplaceaccidents,naturaldisasters,oreveneverydayemergenciesathome.Themanualcoversawiderangeoffirstaidtechniquesandprocedures,ensuringthatanyoneequippedwiththisknowledgecanprovideimmediateassistanceandpotentiallysavelivesuntilprofessionalmedicalhelparrives.Themanualisparticularlyusefulinenvironmentswhereimmediatemedicalinterventionmaybecritical,suchasschools,offices,orcommunitycenters.Itoutlinesstep-by-stepinstructionsforhandlingcommonemergencies,includinghowtoperformCPR,treatwounds,managefractures,andrespondtoallergicreactions.Byfamiliarizingthemselveswiththecontentsofthismanual,individualscanbebetterpreparedtorespondeffectivelytomedicalemergencies.Toensuretheeffectivenessofthismanual,itisessentialthatreadersadheretotheguidelinesprovided.Thisincludesnotonlyunderstandingthetechniquesbutalsopracticingthemunderthesupervisionoftrainedprofessionals.Regularupdatesandrefreshersarerecommendedtokeeptheknowledgecurrent,asmedicalpracticesandrecommendationsmayevolveovertime.Byfollowingtheserequirements,individualscanconfidentlyapplytheirfirstaidskillsinreal-lifesituationsandcontributetothewell-beingofthoseinneed.医疗急救流程手册详细内容如下:医疗急救流程手册第一章:急救基础知识1.1急救是指对突发伤病者在医生到达之前,采取必要的现场救护措施,以减轻伤病者的痛苦、防止病情恶化,甚至挽救生命。急救原则与概述是开展急救工作的基础,以下为详细内容。1.1.1急救原则(1)安全第一:在进行急救操作时,首先要保证现场环境安全,避免救护人员受到伤害。(2)快速评估:迅速评估伤病者状况,包括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3)紧急呼救:在确认现场安全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治。(4)优先处理:对伤病者进行紧急处理,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和病症。(5)全面观察:在急救过程中,全面观察伤病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护措施。(6)持续关怀:在救护过程中,给予伤病者心理支持和关爱,减轻其恐惧和痛苦。1.1.2急救概述(1)急救对象:急救对象包括突发伤病者、意外伤害者以及病情恶化者。(2)急救范围:急救范围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3)急救技能: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4)急救设备:急救设备包括急救箱、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等。第二节:紧急呼救与沟通紧急呼救与沟通是急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详细内容。1.1.3紧急呼救(1)呼救时机:在发觉伤病者后,立即进行紧急呼救,切勿延误。(2)呼救方式:拨打急救电话,如120、999等,向接线员说明情况,包括伤病者姓名、年龄、性别、受伤部位、症状等。(3)呼救内容:向接线员提供以下信息:a.伤病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b.伤病者受伤部位、症状、伤情等。c.现场环境、安全状况、附近地标等。d.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的预计时间。(4)呼救注意事项:a.保持冷静,口齿清晰。b.如实报告伤病者状况,切勿夸大或隐瞒。c.按照接线员指示进行操作。1.1.4沟通技巧(1)与伤病者沟通:在急救过程中,与伤病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心理支持。(2)与现场人员沟通:与现场其他人员保持沟通,协调救援工作,保证现场秩序。(3)与救援人员沟通: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与其沟通伤病者状况,协助救援工作。(4)沟通注意事项:a.语言简练明了,避免使用专业术语。b.保持礼貌,尊重伤病者及现场人员。c.注意观察伤病者及现场人员情绪,适时调整沟通方式。第二章: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第一节:心肺复苏操作流程1.1.5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应保证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患者。观察周围环境,排除潜在危险因素。1.1.6判断意识与呼吸(1)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唤患者,判断其意识状态。(2)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有起伏,判断其呼吸状态。1.1.7呼叫急救人员(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现场情况及患者状况。(2)如有他人,请其协助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其具体位置。1.1.8进行心肺复苏(1)患者仰卧,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双手叠放,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2)采用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3)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4)人工呼吸时,操作者应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打开气道,然后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1.1.9评估心肺复苏效果(1)每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后,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及脉搏。(2)如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继续观察患者状况,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第二节: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方法1.1.10打开自动体外除颤器(1)打开自动体外除颤器,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2)如有显示屏,观察显示屏上的指示。1.1.11粘贴电极片(1)将电极片从包装中取出,分别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两侧,左电极片贴在患者左胸部上方,右电极片贴在右胸部下方。(2)保证电极片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电极片之间相互接触。1.1.12连接电极片(1)将电极片连接线插入自动体外除颤器上的相应接口。(2)保证连接线无松动,电极片与皮肤紧密贴合。1.1.13分析心律(1)按照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提示,进行心律分析。(2)在分析过程中,保证无人接触患者,以免影响分析结果。1.1.14根据提示进行除颤(1)根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提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2)如需除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保证除颤时无人接触患者。1.1.15继续心肺复苏(1)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继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2)评估心肺复苏效果,等待急救人员到达。通过以上操作,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了紧急救治,为挽救生命创造了机会。第三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止血与包扎1.1.16止血止血是创伤急救的首要任务,对于控制出血、减轻伤者痛苦、防止失血性休克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常用止血方法:(1)直接压迫止血法:用清洁纱布、敷料或手指直接压迫伤口,持续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2)间接压迫止血法:在出血部位近心端,用手指、手掌或绷带等物品对血管进行压迫,使出血减少或停止。(3)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出血,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选择合适宽度的止血带,避免过窄导致压迫神经。b.将止血带置于伤口近心端,距离伤口1015cm。c.拉紧止血带,使其紧贴皮肤,但不宜过紧。d.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每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5分钟。(4)药物止血法: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等。1.1.17包扎包扎是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包扎可以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并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条件。以下为常用包扎方法:(1)直接包扎法:将清洁纱布、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2)间接包扎法:在伤口周围垫上无菌纱布,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3)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创伤,如躯干、四肢等。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大小,覆盖在伤口上,用绷带或安全别针固定。(4)绷带包扎法:适用于四肢、头部等部位。根据伤口大小和部位,选择适当宽度的绷带,按照一定顺序缠绕,使伤口处于舒适状态。第二节:骨折与创伤处理1.1.18骨折处理骨折是指骨骼因外力作用而断裂或变形。骨折处理原则为:制动、止痛、防止感染、尽快复位。(1)制动: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端移位。(2)止痛:给予适量止痛药物,减轻伤者痛苦。(3)防止感染:清洁伤口,涂抹消毒剂,覆盖无菌纱布。(4)尽快复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骨折端复位,以减少并发症。1.1.19创伤处理创伤是指因外力作用导致的组织损伤。创伤处理原则为:迅速评估伤情、止血、包扎、固定、尽快转运。(1)迅速评估伤情:观察伤者意识、呼吸、循环状况,判断有无生命危险。(2)止血:根据伤口部位和出血情况,采取相应止血措施。(3)包扎:按照包扎方法对伤口进行包扎,防止感染。(4)固定:对于骨折、关节损伤等,采用夹板、绷带等物品进行固定。(5)尽快转运:将伤者迅速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第四章:中毒急救第一节:急性中毒处理1.1.20现场评估在接诊急性中毒患者时,首先应迅速评估现场环境,包括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暴露时间、中毒途径等,以便为后续救治提供依据。1.1.21紧急处置(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应采取头低侧卧位,清除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2)停止毒物接触: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3)促进毒物排出:给予大量补液,促进利尿,必要时给予导泻。(4)防治休克:对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扩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5)解毒治疗:根据毒物种类,给予相应的解毒剂,如阿托品、碘解磷定等。(6)对症治疗:针对中毒症状,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如镇静、止痛、抗感染等。1.1.22转运和后续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3)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解毒剂剂量、补液量等。(4)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震动。第二节:药物过量处理1.1.23现场评估接诊药物过量患者时,应迅速了解药物种类、剂量、服用时间等,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中毒程度。1.1.24紧急处置(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应采取头低侧卧位,清除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2)停止药物摄入:迅速给予洗胃,清除胃内药物,必要时给予导泻。(3)促进药物排出:给予大量补液,促进利尿,必要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4)对症治疗:针对药物过量引起的症状,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如镇静、抗惊厥、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5)特殊解毒剂:针对特定药物过量,给予相应解毒剂,如纳洛酮、乙酰半胱氨酸等。1.1.25转运和后续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3)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解毒剂剂量、补液量等。(4)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震动。第五章:内科急症第一节:心脏急症处理1.1.26概述心脏急症是指因心脏原因导致的急性病症,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心脏急症病情危重,需迅速识别、诊断和处理。1.1.27急性冠脉综合征(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2)处理: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1.28心律失常(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2)处理:(1)快速性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行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治疗。(2)缓慢性心律失常:给予阿托品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安装临时起搏器。1.1.29急性心力衰竭(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心脏彩超、胸部X光片等检查明确诊断。(2)处理:立即给予半坐位、吸氧、心电监护,限制液体摄入,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正性肌力药物等治疗。第二节:呼吸系统急症处理1.1.30概述呼吸系统急症主要包括急性呼吸衰竭、大气道阻塞、重症肺炎等,病情危重,需迅速识别、诊断和处理。1.1.31急性呼吸衰竭(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2)处理:给予吸氧、呼吸支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无创呼吸机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1.1.32大气道阻塞(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处理: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针对阻塞原因进行治疗。1.1.33重症肺炎(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CT等检查明确诊断。(2)处理: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必要时行呼吸支持治疗。第六章:神经系统急症第一节:脑卒中处理1.1.34概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疾病。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1.1.35诊断(1)症状:突发性偏瘫、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头晕、恶心、呕吐等。(2)体征: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瞳孔大小不等、眼球震颤等。(3)辅助检查:头颅CT、MRI、DSA等。1.1.36处理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3)抗血小板、抗凝治疗。(4)脑血管再通治疗。(5)控制血压、血糖、血脂。(6)预防感染、并发症。1.1.37具体处理措施(1)急性期:(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3)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4)抗凝治疗,如肝素。(5)血压控制: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舒张压控制在90100mmHg。(6)血糖控制: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2)恢复期:(1)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2)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药物。(3)预防再次脑卒中:定期随访,评估血管状况。第二节:癫痫发作处理1.1.38概述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特征。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肌肉紧张等症状。1.1.39诊断(1)症状: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肌肉紧张等。(2)体征:呼吸暂停、瞳孔散大、眼球震颤等。(3)辅助检查:脑电图(EEG)、头颅CT、MRI等。1.1.40处理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2)控制癫痫发作,防止连续发作。(3)预防并发症。(4)长期规律用药,控制癫痫发作。1.1.41具体处理措施(1)急性期:(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给予地西泮、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3)防止连续发作: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等药物。(4)预防感染、并发症。(2)慢性期:(1)长期规律用药: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2)定期随访,评估病情。(3)生活调整:避免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4)康复训练: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第七章:外科急症第一节:急性阑尾炎处理1.1.42概述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因细菌感染、异物阻塞等原因引起的急性炎症,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1.43诊断(1)病史:询问患者病史,了解起病时间、症状、疼痛部位等。(2)体检: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注意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体征。(3)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等。1.1.44处理(1)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a.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b.对症治疗:缓解疼痛、补液等。c.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警惕病情恶化。(2)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a.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b.阑尾周围脓肿形成。c.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d.手术指征明确的患者。e.阑尾切除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第二节:消化道出血处理1.1.45概述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消化道疾病或损伤导致的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其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需及时处理。1.1.46诊断(1)病史: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出血时间、出血量、出血部位等。(2)体检: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注意血压、心率、面色等。(3)辅助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胃镜、肠镜、腹部CT等。1.1.47处理(1)紧急处理:a.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呕吐物,防止误吸。b.补液:给予充分补液,维持循环稳定。c.抗休克: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d.输血:严重出血时,及时输注红细胞、血浆等。(2)非手术治疗:a.内镜治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可行内镜下止血治疗。b.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等。c.营养支持:给予充分营养支持,改善患者一般状况。(3)手术治疗:a.手术指征: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b.手术方式:根据出血部位及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4)并发症处理:a.出血性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纠正循环衰竭。b.肝性脑病:给予降氨治疗,控制肝性脑病的发展。c.感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第八章:妇产科急症第一节:异位妊娠处理1.1.48定义与概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异位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妇产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生命危险。1.1.49临床表现(1)停经史:多数患者有停经史,时间长短不一。(2)腹痛: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3)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少不一。(4)休克: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1.1.50诊断(1)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子宫增大等。(2)超声检查:宫腔内无妊娠囊,附件区或盆腔可见包块。(3)血HCG测定:明显升高。(4)其他检查:如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等。1.1.51处理原则(1)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发觉、病情稳定、无破裂风险的患者。a.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b.监测:定期复查血HCG、超声检查。(2)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危重、破裂风险大的患者。a.开腹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必要时切除卵巢。b.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第二节:产后出血处理1.1.52定义与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病症。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1.53病因(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胎盘因素: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3)软产道裂伤:如会阴、阴道、宫颈裂伤等。(4)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1.1.54临床表现(1)阴道出血:出血量多,呈鲜红色。(2)贫血: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3)腹部包块:子宫增大、质地软。(4)休克: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1.1.55处理原则(1)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止血措施:a.宫缩剂: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b.宫腔填塞:适用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c.胎盘剥离:清除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d.软产道修复:缝合会阴、阴道、宫颈裂伤等。(3)输血治疗: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及血压情况,及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4)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宫缩情况等。(5)预防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第九章:儿童急救第一节:儿童常见急症处理1.1.56高热惊厥(1)症状:儿童体温迅速升高,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等。(2)处理方法:立即将儿童平放,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密切观察儿童病情,如抽搐持续5分钟以上,应立即送往医院。1.1.57窒息(1)症状:儿童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无法咳嗽、无法发出声音等。(2)处理方法:立即进行背部拍打,使异物松动;实施胸部推压,将异物排出;如异物未能排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成功排出异物后,观察儿童呼吸情况,如仍有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往医院。1.1.58创伤(1)症状:儿童受到撞击、挤压、割伤等导致的外伤。(2)处理方法:保持冷静,迅速评估伤情;对伤口进行止血、消毒、包扎;如伤口较大或深,应立即送往医院;对于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应固定患部,避免二次损伤。第二节:儿童心肺复苏操作1.1.59评估意识(1)轻拍儿童双肩,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2)如无反应,立即进行下一步。1.1.60呼叫急救人员(1)拨打120或999,报告情况;(2)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救援。1.1.61进行心肺复苏(1)将儿童平放,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2)双手重叠,掌根放在儿童胸骨下段;(3)用力进行30次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4)打开儿童口腔,观察是否有异物,如有,立即清除;(5)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6)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7)如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立即使用;(8)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1.1.62后续处理(1)观察儿童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2)保持儿童体温,避免过热或过冷;(3)遵循急救人员指示,协助后续治疗。第十章:急救设备与药品第一节:急救设备使用1.1.63概述急救设备是医疗急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正确使用对于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急救设备及其操作方法。1.1.64常用急救设备(1)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可自动分析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的设备。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AED电源;(2)按照AED语音提示进行操作;(3)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历年真题答案
- 智能木工施工方案
- 2024北京十一学校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中间绿化施工方案
- 供应链敏捷化响应速度提升承诺2篇
- 买房授权委托书范本及填写方法3篇
- 安全在握驾驶员交通承诺3篇
- 动物饲养劳动合同范本3篇
- 合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3篇
- 公证委托书在商业交易中的重要性3篇
- MOOC 家具史-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74题)
- 海康威视校招在线测评题库
- 数学奥秘揭秘-揭开数学背后的奥秘
- 温度传感器Pt100-阻值-温度对照表(方便实用)
- 《地球物理勘探》课件
-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
- 30道智能驾驶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护林员劳务派遣投标方案(技术标)
- JGJT208-2010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三起)带音标-精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