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_第1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_第2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_第3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_第4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A.分散的手工作坊消失B.工厂制度的兴起C.集中的手工工厂发展D.工人阶级的崛起2.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的19世纪,无论是观察家还是工人本身,都知道工厂制度非留下来不可了。这种制度的维护者宣传它是为未来的完全自动化开辟了可能性的一种革命制度。该学者意在说明工厂制度的形成()A.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B.提高了生产效率C.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D.推动了经济转型3.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主要指铁路。据此可知()A.近代民族工业中重工业占主导B.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D.清政府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4.1800年,有四分之三人口居住于英国农村,到1900年,却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反映出()A.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B.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环境改善C.交通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D.农业落后致使农村人口减少5.19世纪以来,欧洲许多城镇兴建大型图书馆,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繁荣消除了教育隔阂B.工业革命转变了社会发展趋势C.工业革命改变了生活方式D.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得到提高6.有人在谈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有这样的表述: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体现了工业革命()A.便利了人们的出行B.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C.促进了城市化进程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7.下面为1844年柏林一家工厂的规定。这些规定()普通工作日从每天早上6点准时开始,每天有半个小时的早餐时间、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以及下午半个小时的喝茶时间;工人迟到2分钟将会被扣除半个小时的薪水……工作期间禁止聊天。A.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提升了工厂的机械化水平C.适应了工业化生产需要D.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8.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机器大生产带来劳作方式的深刻变革B.工厂彻底改变以往分散的生产状态C.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急剧恶化D.生产流水线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9.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十小时工作制法》。1901年,通过《工厂与工作场地法》,把过去半个世纪中有关工厂问题的立法汇总为一项法律。这些立法()A.有利于社会问题的缓解B.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C.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D.与英国宪章运动遥相呼应10.1865年,利富洋行英商雷诺擅自在上海架设了电报线路。地方县令遵照丁日昌指授,密令差保协同乡民夜间“悉数拔毁”,共拔毁利富洋行电线杆柱227根。这一事件表明()A.民众的国家主权意识增强B.中西思想文化存在隔膜C.洋务企业科技受制于西方D.传统邮驿制度逐渐瓦解11.(2023安徽合肥高二阶段练习)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你能从图中得出的直接信息是()A.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带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和圈地运动的普遍开展D.外来移民的涌入使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2.(2023福建漳州统考)19世纪后半期,运费受铁路建设的影响下降,这使得美国西部生活和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吸引了东部资本、劳动力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西部,带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A.美国东西经济格局发生逆转B.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城市发展不受自然条件影响13.19世纪上半叶,伦敦和地方城市中,出现了大众争相进入剧院观看戏剧的热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推动B.工人地位的提高C.文化教育的普及D.贫富差距的缩小14.19世纪,欧洲时装界出现了两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首先是服装的面料和款式的多样化;其次,则是时装样本及后来的时装杂志逐渐流行,社会时尚的代言人逐渐由宫廷贵妇转变为时装样本模特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这些趋势根源于()A.工业革命的开展B.家庭结构的变化C.启蒙思想的传播D.女权运动的推进15.1811年,英国卢德运动盛行,工人要求雇主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的恶行,并开始有组织地在晚上进入这些“恶行累累”的雇主的工厂里砸毁机器。1812年,议会通过了严惩砸毁机器者的议案,次年,该议案正式成为法令。卢德运动()A.显示了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反映了机器大生产时代到来C.得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D.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16.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甲:下图为拉斐尔(1483—1520)创作的《圣母与圣子》。乙:表1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那你(奥利弗)明天早晨六点钟就开始拆旧麻绳。”白背心绅士绷着脸补充了一句。……(吃饭时)孩子们眼巴巴地瞅着钢锅,恨不得把垫锅的砖也给吞下去,与此同时,他们下死劲地吸着手指头,决不放过可能掉落下来的汁水粥粒。三个月以来,奥利弗和同伴们一起忍受着慢性饥饿的煎熬。到后来实在饿得顶不住了,都快发疯了。表1丙:下面是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1825年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1833年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表2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17.(2023山东枣庄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进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也逐渐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父亲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的权威。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男女之间的感情。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妇女经济的独立为其独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摘编自揭光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地位变化探析》提取材料一、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共同反映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表述成文。)

第二单元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1.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生产组织形式发生质的变化,故选B项;“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手工”说法错误,是机器大生产,且与“生产组织形式”无关,排除C项;“工人阶级的崛起”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排除D项。2.C解析据材料可知,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资产阶级需要和文明进步的趋势,故选C项。3.B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机船矿路”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故选B项;近代民族工业占主导的是轻工业而不是重工业,排除A项;洋务派的“机船矿路”属于政府投资,而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中国近代积极学习西方先进工业,而没有明确清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4.A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选A项;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排除B项;社会的流动性与“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不符,排除C项;工业革命促进乡村的改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排除D项。5.C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型图书馆的兴建,流行书籍和报纸的增加,阅读习惯的养成,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故选C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社会发展趋势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6.C解析工业革命使得人口大量集中于伦敦这样的城市,这是城市化的表现,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的交通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们的生活节奏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世界市场无关,排除D项。7.C解析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柏林的工厂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及纪律规定,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故选C项;资本原始积累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严格的时间要求有利于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提升了工厂的机械化水平”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的结论,排除D项。8.D解析题干未提及生产流水线、工人协同劳作等信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工厂中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化,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A解析这些立法有利于规范工人与工厂的关系,从而缓和劳资关系,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