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打“×”。1.可燃物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参加。
(√)2.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3.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4.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将木材架空会使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加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出浓烟。
(×)√×××××7.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8.进入煤矿矿井前应进行灯火试验。
(×)××实验突破8
燃烧条件的探究(6年4考)如图1所示的是探究燃烧条件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红磷的着火点是260℃,白磷的着火点是40℃)。图1【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及分析】(1)实验甲中,小木块燃烧,小石块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可燃物
。
(2)实验乙中,薄铜片上的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实验丙中,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与氧气接触
。实验乙中能与实验丙得出相同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可燃物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与氧气接触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结论】(4)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可燃物
、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反思】(5)将白磷和红磷放置在薄铜片上,利用了薄铜片的
导热性
。
(6)实验乙、丙的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提供热量、隔绝空气(或氧气)
。
(7)新考法[意外现象分析]小华同学进行实验乙时,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白磷燃烧时产生的火星飞溅到红磷上,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导热性
提供热量、隔绝空气(或氧气)
白磷燃烧时产生的火星飞溅到红磷上,达到红磷的着火点(8)[实验方案设计]有同学想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或空气)。请你帮他设计实验:
将蜡烛点燃,待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一会儿后,再用一个烧杯将燃烧的蜡烛罩住,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
将蜡烛点燃,待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一会儿后,再用一个烧杯将燃烧的蜡烛罩住,观察现象(合理即可)(9)[装置改进]实验乙中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于是小微同学针对实验乙进行了如图2、图3所示的改进。对比图2、图3两套装置,你认为
图3
(选填“图2”或“图3”)装置改进得更合理,理由是
图3中Y形管上方的气球可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更加安全
。
图2
图3
图3
图3中Y形管上方的气球可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更加安全(10)[装置创新](2024·云南)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图4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1)[微型装置](2024·无锡改编)某同学借助底部封隔的V形管设计如图5所示的实验,通入氧气后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图5①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通过该实验推测白磷在实验室里的保存方法是
在冷水中保存
。
(12)[思路与方法的迁移应用]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
5%和1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粉末,记录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合理即可)
。
在冷水中保存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
5%和1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粉末,记录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合理即可)(13)[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新认识]图6是利用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在密闭容器中,红磷、白磷燃烧时氧气浓度的变化。图6①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的氧气浓度范围是
3.2%~8.3%
。
②通过分析图中数据,写出你对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新认识:
不同物质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同(合理即可)
。
3.2%~8.3%
不同物质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同(合理即可)(14)[探究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小组同学进行如图7所示的实验:取一粒白磷于试管中,插入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后,将试管伸入60℃热水中,5s后打开弹簧夹,将过氧化氢溶液推入试管中,实验过程中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绘制的曲线如图8所示。图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理赔协议范本3篇
- 合伙人股份合作的协议书范本3篇
- 上半年销售个人工作述职报告(33篇)
- 2025年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29篇)
- 建筑分包与劳务承包合同3篇
- 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策划案(3篇)
- 新初中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5篇)
- 手足与朋友关系的内涵与功能
- 建筑工地个人工作总结(14篇)
- 舟山市定海区第三社会福利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动土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讲解
- 大学物业服务月考核评价评分表
- GB 36893-2024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19G522-1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图集
- 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课件 6.1 RPA网银付款机器人
- 软件开发中介服务协议范本
- 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
- 企业宣传与品牌形象设计手册
- 别墅设备维护方案
- DL∕T 1917-2018 电力用户业扩报装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