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冲刺卷(第1—21课)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青岛期末)“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力来完成此事。”材料反映了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A.加强对边疆控制 B.巩固国家统一 C.加强南北交通 D.加强中央集权C【解析】根据题干“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力来完成此事”可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便利南北物资的运输,即加强南北交通。2.右图反映的是A制度的作用。A处的制度应当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科举制 D.行省制C【解析】根据图片材料信息“教育功能”“价值内化”“道德教化”“职业选择”“官员选拔”“文化传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是比较公平和公正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武则天整顿吏治,清肃朝纲,又多次设置殿试,并亲临考场。材料意在强调武则天()A.奢靡腐化,心狠手辣 B.颇有作为,推动发展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政治清明,贞观盛世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整顿吏治,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并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颇有作为,推动发展”符合题意。4.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中有关于江南农民使用曲辕犁的记载,并且在敦煌莫高窟壁画里出现了唐朝曲辕犁的形象。这说明当时()A.铁器牛耕开始使用 B.边疆地区得到开发C.农业技术不断推广 D.民族政策非常开明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曲辕犁”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等重要的生产工具得以发明和推广,所以材料说明当时农业技术不断推广。5.(2024·东莞期中)唐朝法律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缪,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由此可知,唐朝()A.商品经济发达 B.市场管理严格 C.法制十分严明 D.交易秩序混乱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朝对度量衡的准确性和商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并设立了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体现了唐朝政府对市场管理的严格态度,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6.右图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A.唐玄宗后期的贪图享乐B.安史之乱后的宦官专权C.初唐时多彩的文学艺术D.五代十国时的君臣猜忌D【解析】《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五代十国大都靠兵变改朝换代。政权建立后,往往君臣猜忌,一些权臣故意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7.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A.文成公主 B.王昭君 C.张骞 D.杜如晦A【解析】根据题干“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和亲,故诗句颂扬的是文成公主。8.下表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据此可知唐朝()方位少数民族概况西北突厥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北方回纥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西南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会盟:唐蕃会盟东北靺鞨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A.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B.社会风气充满活力C.民族政策灵活多样 D.对外政策变化频繁C【解析】根据表格中关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内容可知,唐朝设立机构管理突厥,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对吐蕃实行和亲、会盟,说明唐朝民族政策灵活多样,C正确。9.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大食(阿拉伯帝国)草药的知识,由大食传入中国的乳香、苏合香等药材被中国医药界广泛采用。据此可知()A.阿拉伯医学比中国医学更为发达 B.唐朝与阿拉伯贸易往来频繁C.阿拉伯医学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D.中医多数药材都来自阿拉伯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大食(阿拉伯帝国)草药的知识,由大食传入中国的乳香、苏合香等药材被中国医药界广泛采用。据此可知阿拉伯医学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10.(2024·中山期末)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反映了()A.唐代文化多元繁荣 B.宋代文化继承创新C.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D.艺术内涵的相通性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唐朝时期唐诗、文学、绘画等全面发展,体现了唐代文化多元繁荣。11.(2024·佛山模拟)唐朝前期,敦煌地区不仅有西域商人的聚落,沿途还有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城内店肆林立,出现了“兴胡之旅,岁月相继”的景象。这说明,当时敦煌()A.战略位置很重要B.商业贸易发达C.是北方经济中心D.文化繁荣兴盛B【解析】根据题干“西域商人的聚落”“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城内店肆林立”可知,唐朝时期的敦煌商业贸易发达。12.(2024·珠海期中)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唐(830名进士)宋理宗宝祐四年(570名进士)士族子弟占比小姓子弟占比寒素家庭子弟占比三代不仕占比父亲有仕(官职多属低品)占比其他占比约70.96%约13.14%约15.9%约52.86%约22.63%约24.51%A.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有失公允 B.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C.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大为减少 D.唐宋科举制选拔方式发生变化B【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到宋理宗时期,“三代不仕”而中进士的人占比约52.86%,较之前唐朝“寒素家庭子弟”占比较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13.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比较下图的古货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牧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B.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C.中华文明全由汉族缔造 D.北宋时期对外交往繁荣A【解析】据材料可知,图示中北宋、契丹和西夏的货币体现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汉族属于农耕文明,西夏和契丹属于游牧文明。因此,图片体现出农牧文明的交流与交融,A正确。14.澶渊之盟后,北宋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辽相应地也设场多处,与宋朝互相贸易。这说明澶渊之盟()A.促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 B.延续了双方的竞争C.加剧了辽与中原的冲突 D.彻底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A【解析】根据材料“辽相应地也设场多处,与宋朝互相贸易”可知,澶渊之盟后,两国保持和平局面,宋和辽在边境上开设互市,目的是通过榷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南北经济联系,A正确。15.当今社会广为流传岳飞后背刺的字是“精忠报国”,但《宋史·岳飞传》载:“初命何铸鞠(审问)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表明()A.史书是了解历史的唯一依据 B.民间流传的说法更可信C.文字史料都能真实反映历史 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态度D【解析】由题干材料“精忠报国”“尽忠报国”,说明题干中提到的《宋史·岳飞传》与民间流传的说法存在差异,这表明在研究历史时,不能仅凭民间传说或单一史料,需要对史料进行严谨的考证和实证。16.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统一六国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创立行省制度B【解析】根据材料“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和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17.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他的这些举措()A.结束了草原的分裂混战 B.有助于元朝统一全国C.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D.消除了各民族间矛盾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的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缓解了蒙古族与中原民族的矛盾,有助于元朝统一全国,B正确。18.宋代文莹在《湘山野录》中记载:“(宋)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这段材料反映北宋在农业上重视()A.改良耕作工具 B.选用优良品种 C.减轻赋税 D.扩大垦田面积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宋宋真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从越南引进耐旱品种占城稻,从西天菉引进豆种,体现出北宋在农业上重视选用优良品种。19.元朝有人这样形容“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去距离千里的地方好像在庭院散步,到距离万里的地方如同去邻家串门)”。这说明了元朝()A.行省制度优越 B.交通便利C.户籍管理宽松 D.都城繁盛B【解析】题干中的“千里”“万里”形容出行路程远,但是“如在户庭”和“如出邻家”表明了元朝交通便利。20.“宋朝陶瓷整体色调沉静和谐、含蓄典雅,实质上是利用色彩心理学在伦理道德上进行规范限制,促进人格与境界的提升。”该观点认为宋朝陶瓷制作()A.洋溢着社会生活情趣 B.受到了理学思想影响C.体现了经世致用倾向 D.推动了艺术的世俗化B【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实质上是利用色彩心理学在伦理道德上进行规范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时期,瓷器的制造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这反映了理学构建伦理道德秩序的要求。21.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下面一组邮票展示的文学体裁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C正确。22.(2024·东莞月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制作思路图有助于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其空白处应为()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三司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锦衣卫C【解析】根据图示的编制思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宋朝“提高进士地位”等信息可知这都与科举制有关,明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在科举上实行“八股取士”。23.(2024·广东模拟)戴望云表示,汉以前的“龙”没有统一的形象,魏晋南北朝开始形象趋于统一,到宋以前基本是三爪,宋多四爪龙,元代开始有五爪、四爪、三爪之分,明清时期“龙”形象被皇家垄断。“龙”形象的变迁折射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中外交流的繁荣 D.民族交融的加强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龙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并趋于统一,后来被皇家垄断,这是因为当时统治者神化皇权,强化君主专制统治。24.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时,曾敕谕告海外诸王,“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这说明郑和下西洋秉持的理念是()A.宣扬国威 B.开疆拓土C.和平交往 D.互通有无C【解析】根据材料“谕告海外诸王”“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可知,郑和船队远航的使命是和平的传播,因此理念是和平交往,C正确;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25.明末,陕北连年遭遇灾荒。……八九月间,百姓食尽蓬草,再剥树皮;年终,剥光树皮,不得已吃山中石,而地方官员仍然催租索赋,农民遂纷纷举行起义。由此可见,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生产 B.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农民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D.外族入侵,民族危机加重B【解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是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B正确。26.(2024·茂名期末)《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了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1786—1788年)平定台湾的战争场面。右下图为其中的一幅《渡海凯旋》,该画作()A.是研究清朝军事实力的第一手史料B.突出彰显了清朝现代化海军的形象C.佐证清朝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历史D.折射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平定台湾的战争,巩固了祖国的海疆,有利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7.文物证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在各个历史时期,西藏的文化和文明都与祖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文物能够实证西藏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以下文物可以证明()
A.清朝政府只掌管了西藏地方军务 B.达赖活佛转世不经清廷批准C.驻藏办事大臣全权管理西藏事务 D.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D【解析】根据图片“五世达赖金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金印;根据图片“驻藏办事大臣令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办事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根据图片“金奔巴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由此分析可知清朝时期采取不同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8.“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时期的一位进士因写出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B【解析】根据题干“‘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时期的一位进士因写出这两句诗而被斩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文化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29.乾隆年间,苏州“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五方杂处,人烟稠密,贸易之盛,甲于天下”。这反映当时()A.摒弃抑商政策 B.城市商业繁荣C.鼓励人口增长 D.海外贸易兴盛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苏州城市商业繁荣,城市人口多,店铺林立,商品种类齐全,娱乐项目丰富,B正确。30.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设计者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使其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布局。这体现了北京城的建造理念是()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自然和谐 D.精工巧技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设计者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使其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城作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其设计意图是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故材料体现了北京城的建造理念是皇权至上,B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罪己诏”是皇帝进行自我批评、给自己定罪,并且希望取得全体民众和天地神灵谅解的一种公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遭遇旱灾、蝗灾。唐太宗下“罪己诏”,内容为:如果作物能够丰收,百姓能够丰衣足食,我愿意将灾难转移到我身上,让国家长远发展下去,是我的心愿,我甘心接受灾难。——摘编自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材料二南宋皇帝下的“罪己诏”是最多的。前有金朝咄咄逼人,后有蒙古磨刀霍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南宋政权都处在风雨飘摇中。南宋的君主希望通过不断下“罪己诏”的方式来得到民众的理解,与他们共渡难关。——方志远《明朝为何说亡就亡》材料三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攻打皇宫(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嘉庆帝下“罪己诏”通告全国:“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摘编自《清仁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勤政爱民的表现。(4分)答:表现: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等。他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任答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让南宋“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相关史事。(4分)答:史事: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到清“罪己诏”内容的变化及原因。(4分)答:变化:由主动承担天灾出现的原因到团结民众,共渡难关。原因:统治者由以民为本到为出现困难寻找借口,推卸责任。(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关于对古代帝王“罪己诏”的认识。(2分)答:认识: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策略和手段。【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勤政爱民的表现有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等。他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第(2)题,根据材料二“前有金朝咄咄逼人,后有蒙古磨刀霍霍”并结合所学可知,让南宋“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相关史事有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第(3)题,根据材料一“我愿意将灾难转移到我身上,让国家长远发展下去”、材料二“南宋的君主希望通过不断下‘罪己诏’的方式来得到民众的理解,与他们共渡难关”、材料三“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唐到清“罪己诏”内容的变化是由主动承担天灾出现的原因到团结民众,共渡难关。原因是统治者由以民为本到为出现困难寻找借口,推卸责任。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2.中国古代王朝通过行政区划对地方实施有效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河流河道多变,而山脉则呈总体稳定的特征。“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入”是中国历史上两种重要的行政区域划分原则。“形便”即易守难攻,按照地形划分行政边界,虽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但却容易造成凭险割据的问题。因此,便出现了与之相对的“犬牙相入”原则,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相背离。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犬牙相入”原则历史悠久。——摘编自赵彪《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设置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现实影响》材料二下为开皇九年至开皇十二年(589-592年)广东地区政区变动情况表。新立州级政区循州、潮州、端州隋初首先设置了两个州,使得粤东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加强了粤东地区的政区力量。其次减少粤西与粤北的县级政区,削减俚僚(岭南原住民)酋帅的力量,将之前山头林立、豪族复杂的情况进行清理。最后在沿海和南岭增加县级政区,保证海路交通,加强对外联系。新立县级政区广州南海县、大庾县、新会县;高州吴川县;越州海康县省并县级政区番禺、龙川、新招、化穆、安乐、安怀、新夷、化召、怀集等——摘编自李鹏《隋代广东地区政区地理研究——以羁縻式正州为中心的考察》材料三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四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广东布政使司相同。——摘编自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年鉴2019》(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央政府依据“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入”原则划分行政区域的目的。(4分)答:目的:“山川形便”便于地方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犬牙相入”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王朝对广东地区政区改革的措施及效果。(4分)答:措施:新立州级政区;减少粤西与粤北的县级政区,对山头林立、豪族复杂的情况进行清理;在沿海和南岭增加县级政区。效果:加强了粤东地区的政区力量;削弱岭南原住民首领力量;保证海路交通,加强对外联系。(3)根据材料三,指出广东省区域轮廓基本形成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元到清代,中央政府对广东地区调整行政区划的意义。(6分)答:朝代:明朝。意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形成广东地区对中央的强大向心力;对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大意义。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形便’即易守难攻,按照地形划分行政边界,虽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可知,“山川形便”便于地方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根据材料一“但却容易造成凭险割据的问题。因此,便出现了与之相对的‘犬牙相入’原则”可知,“犬牙相入”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第(2)题,根据材料二“隋初首先设置了两个州,使得粤东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可知措施是新立州级政区;根据“其次减少粤西与粤北的县级政区,削减俚僚(岭南原住民)酋帅的力量,将之前山头林立、豪族复杂的情况进行清理”可知措施是减少粤西与粤北的县级政区,对山头林立、豪族复杂的情况进行清理;根据“最后在沿海和南岭增加县级政区,保证海路交通,加强对外联系”可知措施是在沿海和南岭增加县级政区。根据“加强了粤东地区的政区力量”可知,加强了粤东地区的政区力量;根据“削减俚僚(岭南原住民)酋帅的力量,将之前山头林立、豪族复杂的情况进行清理”可知,削弱岭南原住民首领力量;根据材料二“保证海路交通,加强对外联系”可知,保证海路交通,加强对外联系。第(3)题,根据材料三“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可得出,广东省区域轮廓基本形成是在明朝。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到清朝对广东地区调整行政区划的意义,从对地方的管辖、中央集权、国家大一统局面进行分析,例如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形成广东地区对中央的强大向心力;对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大意义。33.广州古代海上贸易发达,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为古代广州海上贸易发展简史(部分)表。时期内容汉代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冰心的课件教学课件
- 宣传宪法的课件
- 二零二五年玻璃密封件生产与销售合同
- 2025年物流运输合同范本790字:物流与家具行业配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叉车操作员实习实训及就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钢化粪池智能化改造升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补充协议书:供应链管理补充协议
- 2025版购物中心装修工程转让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电子产品代工合作协议
- 最新-伤口愈合新进展和美容缝合课件
- 中压交联电缆电缆正、负和零序计算
- 优衣库商业模式分析
- 调度系统介绍课件
- tpo41阅读听力部分参考答案
- 华联学院日语能力考试N5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 大小中型矿山的划分,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 黑布林The Clever Woman 聪明的妇人公开课课件
- 采购年中工作总结汇报PPT(24P)
- 施耐德ATV31变频器说明书
-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