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大贸易指数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13000字(论文)_第1页
《基于三大贸易指数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13000字(论文)_第2页
《基于三大贸易指数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13000字(论文)_第3页
《基于三大贸易指数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13000字(论文)_第4页
《基于三大贸易指数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三大贸易指数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摘要总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同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与俄罗斯,在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方面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采用2011-2020年UNComtrade相关数据,从中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结合度三方面着手,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I)、贸易结合度指数(TCD)分析其变化特征。通过这些贸易关系指标分析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潜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促进两国农业持续积极发展的同时,树立农产品双边贸易合作的优秀典范。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中俄贸易;贸易潜力目录TOC\o"1-2"\h\u16975摘要 ③其中,XijK代表i国出口j国的k类产品贸易额,XiK代表i国k类产品出口总额,MjK意味着j国k类产品进口总额,MwK意味着世界k类产品进口总额。当i国出口到j国的农产品在i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份额大于或等于j国农产品进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总进口额的份额时,令TCDijk≥1,说明两国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反之则令TCDijk<1,两国农产品贸易联系相对疏散。所以,贸易结合度意味着两国贸易现有的合作是否紧密,也代表着双方是否愿意更进一步地挖掘潜力。贸易结合度越高,两国贸易联系越频繁,证明两国持续进行着双边贸易往来,当下的贸易潜力已得到良好地开发,未来也会保持积极发展潜力的趋势。反之,贸易结合度越低,两国贸易联系越缺乏,若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贸易潜力无法被发掘,会导致其越发减少。表122011-2020年中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中国出口俄罗斯进口1.131.041.041.191.311.411.281.331.210.93俄罗斯出口中国进口2.721.411.411.141.381.561.311.591.571.28注:由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计算得计算结果依表12可得,中国出口俄罗斯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表现出“降-升-降”的趋势,2013-2016上升幅度较大,2016年达到十年间峰值1.41,相较于2011年增长0.28。主要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制裁的背景下,导致俄罗斯更加地重视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促进了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额增长,提高了其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份额,推动了贸易结合度的提升。但整体而言,2011-2019年贸易结度无论如何波动,都始终稳定在1以上;而2020年相较于2019年大幅降低0.38,与2011年比较,中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也不增反减,下滑0.20,达到十年间最低值0.93。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自2011年为十年间最大值2.72,经2012年暴跌至1.41,下跌率高达48.16%,此后贸易结合度始终小于2。样本期间上下波动较为频繁,保持着历年贸易结合度增减变化交替的状态。2014年为十年间最小值1.14,贸易结合度仍大于1,就俄中农产品贸易而言虽仍属于联系紧密。截至2020年,俄中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为1.28,相较于2011年同比下跌率高达52.94%,可见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联系相对以往有所疏散。结合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来看,2015-2016年以及2019-2020年同时出现了一定下滑。2016年中俄贸易结合度较2015年下降0.1,俄中贸易结合度较2015年下降0.18。当时由于国际油价的下跌,导致国际运输费用的上涨,两国乃至世界进出口农产品受限,农产品贸易所占份额减少,双边贸易结合度有所降低。国际油价回升后,2018年中俄、俄中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有所上升。2019年发生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限制人员随意流动、居家办公等防疫措施导致农业产能被迫削弱,农产品的出口供给速度大幅下降,人们对于进口农产品的需求也大大下降。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占中国所有产品出口额的份额有所下降,俄罗斯进口农产品的需求占世界农产品进口的份额同样下降,导致中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的下跌0.38,2020年跌破最谷底,仅有0.93。俄中农产品贸易结合度的变化也同理,2020年较2019年下降0.29,2020年仅有1.28。样本期间两国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有所波动,但几乎一直大于1,说明双方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在各类农产品间应是都有所体现,互为重要的农业合作伙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三、中俄农产品贸易潜力发展建议前有通过竞争性和互补性初步判断存在贸易潜力,而贸易结合度则是进一步贸易潜力发展的良好基础,代表着两国农产品贸易长期以来的合作意愿强烈。而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在于两国农产品各具出口竞争优势,不存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冲突。但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尚未具备一定强度的竞争力,主要是因为没能合理利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互补的自然条件,得以促进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提升。由此可见,中俄农产品基本条件良好,贸易发展潜力较大,仍有待开拓,以下就中俄农产品贸易潜力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一)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的互通渠道只有合理运作物流系统,才能确保农产品供给方在面对农产品需求方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应对。物流系统的环节囊括加工、仓储、运输、装卸等等,而这其中的信息都需要一个公共的渠道进行点对点、线对线地输送至有关农产品贸易的政府部门及企业。所以,中俄现代物流产业吐故纳新、联手协作,无疑是两国农产品贸易进步的重要基石。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的物流建设为例,目前已经完成中俄同江跨江铁路大桥、黑龙江公路大桥的建设,黑河市B型保税物流中心也达到了完工状态。目前正以打造“跨境集群”为目的,持续加强物流渠道的完善:中俄跨境物流综合枢纽区项目正在顺利进行;牡丹江市也在积极谋划推进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黑龙江省筹备设立产销衔接的大型物流企业,同时注重物流交易信息平台的同步创立,形成组织科学、功能完备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东北地区作为中俄经贸关系必不可少的枢纽,我国将其农业比较优势与两国地缘优势巧妙结合加以利用,竭力抬高农业合作层次,一方面能够作为农产品贸易合作的优秀示范,另一方面也强有力地带动物流体系的建设、促进物流信息的互通。(二)合理调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古往今来,我国一直将俄罗斯视为农产品重点贸易国。由于资源配置、地缘概况、农业技术等多方面影响,我国未能够充分优化农产品配置,导致农产品类别持续着过大的差异,结构单一地集中在初级产品,未能体现良好的互补性。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结合本文中贸易互补性分析部分,目前可以先从两国相互间供需吻合的主要农产品入手:中国出口俄罗斯方面,Hs03(鱼;甲壳/软体/水生无脊椎动物)、Hs07(食用蔬菜、根及块茎)、Hs08(食用水果及坚果)三类农产品潜力可供开发,三者占中国出口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额的40%,03、07、08的互补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互补性由强转弱。俄罗斯地广人稀,土地闲置率高,因此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多依靠进口;而我国恰好与之相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大量的劳动力资源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对此,中国应着重再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优势,深化两国利益交融,解决部分农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进口俄罗斯方面,Hs02(肉及食用杂碎)、Hs03(鱼;甲壳/软体/水生无脊椎动物)、Hs12(含油/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Hs15(动植物油、脂、蜡及其分解产品)四类农产品潜力可供开发,总占中国出口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额的90%,目前Hs02类互补性仍较弱,应作为俄罗斯出口中国的重点发展类目;其他三类应在原有基础上保持竞争优势,注重发展高质量、多样化以满足中国进口需求的高标准、多元化。对此,我国也应结合农业技术制定方针,进行适宜的产业分工,促使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多元化,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稳定繁荣再添生机。(三)明确农产品进出口的质量及标准随着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对物质要求也日益严格。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屡次被俄罗斯指出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特别是现如今新冠疫情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冲击肉类农产品的贸易市场,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往来标准的任务势在必行。其一,政府可以通过质量检测、商品认证等政策进行支持,从生产到流通,全程控制农产品质量,向国际质量标准看齐。其二,增加对农业新技术的资金投入,用以科学引进技术和设备,根据双方乃至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研发优质农产品,重视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实现劳动、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到技术密集型的精加工农产品的升级,才能够确保农产品有进入对方市场的潜质及强竞争力。其三,应推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据此建立农产品质量共同认证机构,以权威标准促进检验评定程序的简化,明确农产品进出口的质量标准,使农产品更好地在两国市场间进出,带动两国农业合作往更高处发展。

参考文献[1]汪月梅,江激宇,李玉.中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3):113-117.[2]张瑜.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16(06):6-8.[3]胡国良,赵凯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21(06):7-10.[4]佟光霁,石磊.中俄农产品贸易及其比较优势、互补性演变趋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5):110-122.[5]白雪冰,许昭,周应恒.中俄农产品贸易特征及合作前景[J].俄罗斯研究,2021(04):176-196.[6]郑红玲,佟继英,梁晓慧.“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农产品贸易增长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17(07):49-54.[7]李建民.中俄农业合作新论[J].欧亚经济,2015(01):48-59+127.[8]李新瑜,张永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20(10):91-96+113.[9]卢艳平,肖海峰.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05):88-96.[10]刘春鹏,肖海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北欧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竞争性与发展潜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04):48-55.[11]叶霄;N.A.科甘诺娃;张雄;周评平;叶鹏盛.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状况与发展思路[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1):143-149.[12]许振宝,李哲敏.“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探析[J].世界农业,2016(08):192-196.[13]谢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农业,2017(03):132-138.[14]房丽军.中俄农产品贸易进一步拓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8(06):21-24.[15]汤碧.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合作潜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10):67-76.[16]张宁宁,钟钰.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动态与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2017(12):30-34.[17]吴学君.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动态及展望[J].经济经纬,2010(02):43-47.[18]徐坡岭,那振芳.贸易潜力与中俄经贸合作的天花板及成长空间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4):1-16.[19]郭晓琼.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形势、政策与前景[J].俄罗斯学刊,2021,11(04):109-129.附录农产品界定范围为减小误差,统一计算口径,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UNCOMTRADE,采取协调编码制度(HS),综合先前学者的研究以及WTO对农产品的定义,农产品范围包含01-24章,具体类别如表1。表11HS编码农产品分类代码农产品代码农产品01活动物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02肉及食用杂碎14编结用植物材料及其它植物产品03鱼(非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制品15动植物油、脂、蜡及其分解产品04乳制品、蛋品、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16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